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

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军晶 著
图书标签:
  • 写作
  • 作文
  • 蒋军晶
  • 基础
  • 实战
  • 技巧
  • 妙招
  • 小学
  • 语文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0030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03831
包装:平装
开本:20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写事都是流水账,写人千人一面,写爱又假又俗,写景不优美,写物特点不突出,写艺术作品没头绪,写想象干巴巴,写童话没思路,写未来总是老一套……这么多作文难题,怎么办?别怕,跟着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书中一个个简单实用的小技法,都是孩子一听就能懂、跟着就能练的妙招。

作文九问 适合怕写作文、愁写作文的3-6年级小学生阅读,也可供小学语文教师及作文培训机构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蒋军晶

全国知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2014教育年度影响力人物,2015年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教师。群文阅读、班级读书会倡导者、实践者,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出版“教学四部曲”——《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让孩子学会写作》《和孩子聊书吧》《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为孩子编著《耕种图》《蚕织图》《小学生老舍读本》,即将出版《小学生苏轼读本》《小学生群文阅读读本》(6卷)等。


目录

基础篇

一问

写事都是流水账,怎么办?

—把事情写曲折,有妙招

01 想做先不做 4

02 想会先不会 9

03 关子卖3 次 12

04 波折在心里 15


二问

写人千人一面,怎么办?

—写好人物特点,有妙招

05 举例举3 次 20

06 想夸先不夸 24

07 主语多是“他” 28


三问

写爱又假又俗,怎么办?

—写好父母长辈的爱,有妙招

08 “唠唠叨叨”型 35

09 “谎话连篇”型 39

10 “偷偷摸摸”型 43

11 “自相矛盾”型 47

12 “标准不一”型 51

13 “一意孤行”型 55


四问

写景不优美,怎么办?

—写好风景,有妙招

14 快点到景点 60

15 老老实实按顺序写 65

16 就是不按顺序写 70

17 学会用“好像” 74

18 睁大眼睛写 78

19 闭上眼睛写 83

20 记住别人没去过 86

21 写不出,就比一比 90


五问

写物特点不突出,怎么办?

—写好美食,有妙招

22 食材一样一样写过去 94

23 让味道变成运动健将 97

24 多写颜色 100

25 多用“好像” 103

26 多用比较 105


六问

写艺术作品没头绪,怎么办?

—写好音乐绘画,有妙招

27 把听见的转成看见的 110

28 把看见的转成故事 113


七问

写想象干巴巴,怎么办?

—写好想象,有妙招

29 绕道而行 116

30 有缘有故 121

31 化繁为简 124


八问

写童话没思路,怎么办?

—写好童话,有妙招

32 “王子与公主”型 129

33 “三个儿子”型 132

34 “麻雀变凤凰”型 135

35 “尺寸比赛”型 138

36 “反复结构”型 141

37 “奇幻世界”型 145

38 “故事新编”型 148


九问

写未来总是老一套,怎么办?

—写好20年后回故乡,有妙招

39 专治“岁月如梭”病 152

40 专治“不知道什么地方”病 154

41 专治“飞离地球”病 157

42 专治“毫不思乡”病 160


实战篇

一问 没内容可写,怎么办?---没事找事,有妙招

01 让自己做一些特别的事 5

02 鸡毛蒜皮放大写 10

03 没东西写也可以写 16

04 自己世界里的“吉尼斯” 19

05 看到什么写什么 23

二问 开不了头,怎么办?---写好开头,有妙招

06 “有一天”能不用就不用 26

07 题目往下移 33

08 中间挖一段补上前 37

09 直接写高潮 40

10 自己写名言 44

三问 就是写不长,怎么办?---从20字到200 字,有妙招

11 要动连着动 50

12 要动分开动 55

13 遇到“很”“非常”想一想 59

14 写到“终于”停一停 64

15 就是不用成语 68

16 五官轮番上 73

17 步骤步骤步骤 76

18 细节细节细节 78

19 联想联想联想 79

四问 语句磕磕巴巴,怎么办?---语言通顺,有妙招

20 字数三、四、五 86

21 学会用对称 93

22 “然后”能少用就少用 96

23 “我”字能少用就少用 97

24 “地”字能少用就少用 98

五问 总写些陈词滥调,怎么办?---写出创意,有妙招

25 题目就是很特别 102

26 比喻就是不一样 107

27 语言就是有个性 110

28 选材就是有个性 115

六问 中心混乱,怎么办?---突出中心,有妙招

29 直接说出来 120

30 借别人的嘴巴说出来 124

31 打死我也不“说” 127

32 用上5 种标点 130

33 一句话出现3 次 134

七问 不会写外貌,怎么办?---写好外貌,有妙招

34 写外貌不用“有” 142

35 写外貌就用“有” 146

36 写外貌多用“像” 150

八问 不会写对话,怎么办?---写好对话,有妙招

37 写“说”不出现“说”(一) 158

38 写“说”不出现“说”(二) 161

39 是什么人说什么话 164

40 人物说话太长就打断它 167

41 对话超过3 次要注意 172

42 有些对话不必写 177

九问 不会写心理,怎么办?---写好心理活动,有妙招

43 写“想”不出现“想” 183

44 学会用“好像在说” 187

45 两个小人别打架 189



《文心雕龙·知篇》 总序 古今之文,其理万端,其状百变。圣人垂训,旨在化民,文章乃其表也。故夫学文之道,非止于辞藻之绮丽,非止于论辩之精微,尤在达道明理,移情动人。然而,学海泛舟,溺者多矣。古籍浩瀚,秘诀难寻,纵有良师,亦恐言不及义,学无所依。 鉴于此,集先贤之智,采今人之思,辑录古今文论之精华,辨析辨析,去芜存菁,编成本卷,名曰《文心雕龙·知篇》。此篇非为炫技,非为卖弄,乃为助读者拨开迷雾,洞悉文章之本源,掌握写作之妙谛。 本书共分为五章,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务求让每一位热爱文字、渴望提升写作能力的朋友,都能从中受益,寻得属于自己的“文心”。 卷一:文章之魂——道与理 文章之魂,不在笔下,而在心中。何为文章之魂?吾以为,乃“道”与“理”也。 “道”,乃文章之大义,思想之精髓。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动人心魄,并非仅仅在于其文字之优美,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所昭示的普适真理。韩愈之文,以“道”为先,“文以载道”并非空谈,而是他毕生追求的写作准则。他认为,文章的价值在于能够传递仁义、道德、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能够启迪民智,引导社会向善。其《师说》之文,字字珠玑,道出了为师之道,其背后蕴含的正是教育的根本道理;其《原道》之文,更是直抒胸臆,阐述儒家之道,其思想之深刻,至今仍令人回味。 “理”,乃文章之逻辑,结构之脉络。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正如建筑之结构,梁柱稳固,方能巍峨耸立;文章之结构,层次分明,方能清晰易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虽未直接提及“理”,但其对文章体裁、风格的论述,以及对作者操守的要求,无不体现出对文章内在秩序的要求。他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对文章的内在逻辑有清晰的认识。 本章将深入探讨“道”与“理”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何为“道”? 追溯“道”在古代哲学中的渊源,以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演变。我们将剖析古今名篇,探寻其“道”之所在,理解“文以载道”的真正含义。 “道”与思想的融通。 探讨如何将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见解融入文章之中,使其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具有思想的深度和穿透力。 “理”之构建。 解析文章结构的原理,包括总分总、并列、递进等不同结构方式的应用。学习如何组织材料,做到主次分明,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逻辑的魔力。 探讨论证的艺术,如何运用恰当的论据和推理,使文章观点令人信服,论述令人折服。我们将通过对驳论文、议论文的分析,展现逻辑的力量。 “知篇”的实践。 结合实际案例,指导读者如何在写作中主动思考“我的文章要表达什么深层含义?我的文章结构是否清晰?我的论证是否严谨?”从而奠定文章的坚实基础。 卷二:文章之形——体与式 形为道之载体,式为道之框架。文章之形,即文章的体裁、风格;文章之式,即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古人云:“文有常体,而作者不能变;有常式,而作者不能异。”此言虽有偏颇,但亦道出了文章形式的重要性。 文章的形式,决定了文章的呈现方式,影响着读者的接受程度。不同的体裁,适合表达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能够营造不同的氛围。然而,形式的运用并非僵化教条,而应是“以意运体,以体助意”。 本章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文章的“形”与“式”,掌握不同体裁的特点,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将思想和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 体裁的万象。 详细介绍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议论文、应用文等主要文体的特征、起源和发展。分析不同文体在内容、结构、语言、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风格的塑造。 探讨朴实、华丽、雄浑、婉约、幽默、讽刺等多种文学风格的形成原因和表现手法。学习如何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需求,确立和塑造独特的个人风格。 谋篇布局的艺术。 深入剖析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等关键环节的处理技巧。学习如何巧妙地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如何做到首尾呼应,点睛升华。 遣词造句的匠心。 探讨词语的选择、搭配、运用,以及句子结构的优化。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知篇”的实践。 引导读者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选择最适合的文体,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并进行有意识的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训练。 卷三:文章之气——情与韵 “气”者,文章之灵动,读者之共鸣。文章有“气”,则言生动,语有情;文章无“气”,则枯燥,味同嚼蜡。这里的“气”,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文章所能激发的读者情感,还有那难以言喻的艺术韵味。 情感的投入,是文章生命力的源泉。没有真挚情感的文章,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打动人心。而“韵”,则是文章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和谐统一,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能体会到的美感和意境。 本章将重点讲解如何让文章充满“气”与“韵”,使之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情感的温度。 探讨如何将真挚的情感融入笔端,做到“感时伤怀,见景生情”。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情感,表达作者的态度。 语言的感染力。 分析能够激发读者情感的语言要素,包括词语的选择、句子的节奏、语气语调的运用等。 意境的营造。 学习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氛围烘托等手法,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意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韵”之所在。 探讨文章的节奏感、音乐美,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的艺术韵味。分析诗歌、散文中的“韵”是如何形成的。 “知篇”的实践。 指导读者如何在写作中注入真情实感,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使文章充满生命力和艺术韵味。 卷四:文章之功——辨与析 文章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功”上,即其能够带来的影响和启示。而文章之“功”,往往建立在“辨”与“析”的基础上。 “辨”,是对事物进行辨别、区分,从而找出其本质和特点。“析”,是对事物进行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其深层含义和内在联系。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能表达观点,更要能够深入地分析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培养和运用“辨”与“析”的能力,使文章更具深度、价值和说服力。 观察入微的眼睛。 强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不为人知的细节,捕捉事物独特的侧面。 分析的逻辑。 深入讲解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分析、因果分析、要素分析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挖掘材料的深度。 辨析的深度。 探讨如何进行深入的辨析,区分事物的表象与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形成深刻的见解。 说服力的构建。 分析如何通过清晰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恰当的表达,使文章的观点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知篇”的实践。 鼓励读者在写作前,对所要探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辨析的方法,使文章具有深度和洞察力。 卷五:文章之用——创与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作之路,唯有“创”与“习”方能抵达彼岸。 “创”,是突破束缚,勇于创新。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风格。 “习”,是持之以恒,精益求精。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磨练笔力,提升写作技能。 本章将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创作和练习方法,帮助读者将理论付诸实践,实现写作能力的飞跃。 创作的灵感。 探讨如何从生活、阅读、思考中获取创作灵感,并将其转化为文字。 创新的边界。 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有意义的创新,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 练习的策略。 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练习方法,如命题作文、片段练习、仿写练习、自由写作等。 修改的艺术。 强调修改的重要性,指导读者如何进行有效的修改,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多个层面提升文章质量。 “知篇”的实践。 鼓励读者积极动手写作,不怕犯错,敢于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写作者。 结语 《文心雕龙·知篇》的问世,并非旨在为读者提供现成的写作模板,而是希望能够点亮读者心中的“文心”,唤醒读者内在的写作潜能。我们相信,只要用心去理解,用行动去实践,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愿此书成为你写作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方向,助你攀登写作的巅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语文教师,虽然已经离开教学一线,但我对写作的关注从未停止。当我偶然看到《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本书时,我被它扎实的教学理念和前沿的指导方法所吸引。基础篇的“九问”设计,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智慧。它没有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我特别欣赏“如何写出有深度的立意”的讲解。在我的教学经历中,很多学生往往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的描述,而缺乏对深层内涵的挖掘。蒋老师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层递进,教会学生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形成有独到见解的立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至关重要。实战篇更是让我看到了“教学的实效性”。它提供的“素材积累的十八般武艺”和“谋篇布局的九大招式”,都是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指导。我尤其赞赏它对“议论文写作”的讲解,不仅提供了清晰的论证方法,还强调了“真情实感”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这打破了我以往对议论文“理性至上”的刻板印象。这套书不仅能帮助学生,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贵财富。

评分

坦白说,我曾经对“写作妙招”这类标题的书有些抵触,总觉得它们过于功利化,缺乏深度。但《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并没有一味地强调“套路”或者“捷径”,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写作的本质。我特别喜欢基础篇里关于“审题”的讲解,以前我总觉得审题很简单,拿到题目就直接写了,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常常跑题或者偏题。蒋老师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方式,引导我深入理解题目的核心要求,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她还讲到了如何从不同角度切入话题,如何挖掘题目的潜在含义,让我明白了原来一个简单的题目背后,可以有如此丰富的写作空间。实战篇则让我看到了写作的“可能性”。我以前写作常常陷入“没话可说”的困境,但实战篇通过丰富的素材积累方法,比如“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结合,让我意识到,生活处处皆是写作的源泉。她还分享了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何用细节来支撑观点,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写作思路。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写作不仅仅是天赋,更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的技能,而这本书,就是我踏上这个技能掌握之路的绝佳引路人。

评分

我是一位曾经在写作上屡屡碰壁的学生家长,一直为孩子的作文问题而烦恼,看到市面上充斥着各种“速成”的写作秘籍,我反而更加谨慎。但《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希望。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知道蒋军晶老师是一位备受尊敬的特级教师,她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一定是非常扎实的。拿到书后,我首先翻阅了基础篇,发现它并没有像一些家长辅导书那样,过于强调技巧和模板,而是从最根本的“读”和“思”入手,引导孩子学会积累素材,学会思考。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在“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基础篇里面关于“如何让文章更有吸引力”的讲解,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如何运用比喻、拟人、排设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鲜活。我尝试让孩子读读其中的一些小故事和写作指导,孩子反馈说,这本书读起来很有趣,不像以前的作文书那么枯燥。实战篇更是让我惊喜,它里面提供的各种写作框架和思维导图,非常有助于孩子理清思路,构建文章结构。特别是关于“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部分,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露。我希望通过这套书,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作文成绩,更能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爱上用文字表达自己。

评分

自从接触了《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的写作世界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很多,但一到写作的时候,就变得像一盘散沙,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运用。基础篇的“九问”,就像一把钥匙,为我解开了素材运用的迷津。我特别喜欢“如何让素材服务于主题”的讲解,蒋老师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教会我如何从海量的素材中筛选出与主题最相关的部分,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文章之中。她讲的“围绕中心,选材精当”,让我明白了素材的选择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精而准。实战篇更是让我看到了“实战的威力”。我一直觉得写记叙文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写出“真情实感”,让读者产生共鸣。实战篇中关于“情感的表达”和“细节的刻画”的指导,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她鼓励我们要“走进人物的内心”,用细腻的笔触去描绘人物的喜怒哀乐。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写了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结果写出来的内容,连我自己都被感动了。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以及用文字去捕捉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上班族,平时工作忙碌,但内心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文学梦。我希望能够写一些东西,记录生活,抒发情感,但常常因为觉得自己“文笔不好”而望而却步。《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本书,就像是为我这样的人量身定制的。基础篇的“九问”让我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学习来掌握的。我特别喜欢“如何让语言更生动形象”的讲解。以前我写东西,总是用最直接、最朴实的语言,结果写出来的东西显得非常平淡。蒋老师通过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示范,让我看到了语言的魅力。她还鼓励我们要“多读多看,积累好词好句”,这对我来说非常可行。实战篇更是让我看到了“实践的意义”。我曾经想写一篇关于我旅行经历的游记,但总觉得写不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实战篇中关于“细节描写”和“场景刻画”的指导,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文字来“描绘”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我按照书中的方法,重新整理了我旅行的照片和回忆,写出的游记,连我自己都感到满意。这本书让我明白,写作并非全是天赋,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勤加练习,每个人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分

我是一位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工作者,见证了无数学生在写作上的挣扎。当我看到《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的标题所吸引,尤其是“蒋军晶”这个名字,代表着权威和专业。翻开书,我首先被基础篇的“九问”结构所吸引。这种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的模式,非常符合教育学的原理,能够有效地激发读者的内在驱动力。基础篇中关于“如何吸引读者”的探讨,让我印象深刻。蒋老师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花哨的开头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了吸引读者的根本在于“内容的新颖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她通过大量的范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设置悬念、运用反问、引用名言等多种方式来抓住读者的眼球。我尤其喜欢她关于“化平淡为神奇”的讲解,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蒋老师的讲解却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可能性。实战篇则将理论付诸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写作训练素材和方法。我特别看好它关于“如何写出有思想的文章”的部分,这不仅仅是语言技巧的训练,更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她引导读者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套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性的能力培养,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

评分

这套书的实用性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很多写作书讲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真正到了自己动手写的时候,却不知道从何下手。而《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却不一样,它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特别是实战篇,简直就是我的写作“救星”。我一直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写不出内容”,即使拿到题目,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或者素材太零散,不成体系。实战篇通过大量的范文解析和写作练习,一步步教我如何将零散的素材组织起来,如何让文章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我记得有一篇关于“如何写好人物描写”的章节,里面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多个角度来塑造一个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还提供了很多非常有用的词语和句式。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尝试描写我身边的某个人物,结果写出来的效果比我以往任何一次尝试都要好,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它不仅仅是教我模仿范文,而是教会我掌握写作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让我以后面对不同的题目,都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写作技巧,更是在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评分

当我拿起《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写作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大部分都流于表面。但是,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巨大的。基础篇对于“如何构思”的讲解,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构思困难户”量身定做的。我经常觉得脑子里有很多点子,但不知道如何串联起来,写出来的文章总是显得零散,缺乏主线。蒋老师在基础篇中,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文章的结构比作一座房屋,从地基(立意)到骨架(段落安排)再到装饰(语言表达),一步步教会我如何搭建一座稳固而精美的“文章房屋”。她讲的“起承转合”的方法,我以前也听说过,但总觉得抽象,看完她的讲解,我才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奥妙。实战篇更是让我惊叹于它的“可操作性”。里面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模板和思路拓展,尤其是我对“如何写出有深度的议论文”非常感兴趣,书中通过对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的分析,教我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并用充分的论据来支撑。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尝试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写出来之后,连我自己都觉得比以前写得更有力量,更有说服力。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写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一种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刻意练习来掌握的实用技能。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与文字打交道,但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人来说,《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这本书,就像是沙漠中的甘泉。我曾经尝试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试图从中汲取灵感,但效果甚微,总觉得自己无法触及到那些“神来之笔”。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意识到,写作并非全是天赋,更多的是方法和积累。基础篇中的“九问”设计,让我看到了写作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我尤其欣赏“如何构建文章的逻辑”这一部分,它并没有空泛地讲道理,而是通过图示和实际案例,将复杂的逻辑关系变得清晰易懂。我曾经写过的文章,常常出现前后矛盾或者论证不足的问题,这本书教会我如何运用“总分总”、“并列”、“递进”等多种逻辑结构,让我的文章更加严谨和有力。实战篇更是让我看到了“可行性”。我一直有一个写关于家乡的散文的愿望,但总觉得自己的笔触不够细腻,无法描绘出家乡的美。实战篇中关于“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的指导,让我眼前一亮。蒋老师鼓励我们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并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式来帮助我们表达。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重新审视我记忆中的家乡,写出来的文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饱满和感人。这本书让我重拾了对写作的热情,也让我相信,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来都对写作这件事感到头疼,总觉得自己脑子里想法很多,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落笔,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干巴巴的,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在接触到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写作指导书后,我抱持着试一试的心态购买了《作文九问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 基础篇+实战篇(套装共2册)》。刚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它精美的设计和清晰的目录吸引了,感觉不像是一本枯燥的教学书籍,而更像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指导手册。我最看重的是它将写作拆解成“九问”的方式,这让我觉得写作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一步步的提问和解答来攻克的难题。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对于我这种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基础篇,里面的内容讲解得非常细致,从审题、立意,到素材的积累和运用,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找到写作的亮点”的部分,以前我总觉得好文章需要多么高深的见解或者多么独特的经历,但蒋老师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让我明白,即使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挖掘,也能写出动人的篇章。她讲的很多技巧,比如“化零为整”、“小题大做”,都非常实用,让我觉得写作的门槛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太多专业术语,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耐心教导你一样,让我感到很放松,也更有信心去尝试。

评分

不错

评分

挺有意思

评分

价廉物美,小孩小孩,推荐购买

评分

推荐的书,对娃有帮助

评分

质量好好,和描述的一样,下次有需要还会再买!

评分

很好的作文指导书暑假指导孩子了

评分

生活中要学会享受:享受工作的欢快,享受朋友的笑声,享受家人的温馨,享受创造的快慰,享受果实的甜美.

评分

很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大爱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