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此前在设计专业师生中广受欢迎的《VI设计教程(新一版)》一书进行了新的优化升级,结合一线当下教学经验和成果,以求与时俱进。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结合大量优秀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构建。
3)适合全国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院校师生使用。
本教程是专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即平面设计、会展设计等研究方向的教学及学习之参考用书。本书的内容重点在于对整个VI系统各环节操作要领的逐步解读,通过大量直观的案例将设计观念以及操作引导落在实处,并注重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技巧,在案例启发中渗透设计理念。
陈青,现任教于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1章 VI视觉元素的创建
1.1 VI图形系统
1.1.1 标志图形
1.1.2 扩展图形
1.1.3 吉祥物
1.2 VI色彩系统
1.2.1 标准色彩
1.2.2 辅助色彩
1.3 VI字体系统
1.3.1 标准字体
1.3.2 印刷字体
1.3.3 品牌字体
第2章 VI视觉元素的构成
2.1 标志与字体组合
2.1.1 标志与全称组合
2.1.2 组合与空间
2.2 标志、字体与色彩组合
2.2.1 标志与色彩组合
2.2.2 字体与色彩组合
2.2.3 多重元素与色彩组合
2.3 标志与品牌名组合
2.3.1 标志与中文品牌名组合
2.3.2 标志与英文品牌名组合
2.3.3 标志与中英文品牌名组合
2.4 标志与多重信息组合
2.4.1 组合基础的建立
2.4.2 群组关系的整合
2.5 象征纹样之构成
2.5.1 图形元素与象征纹样
2.5.2 字体、图形元素与象征纹样
2.5.3 色彩元素与象征纹样
2.6 吉祥物与其他元素组合
第3章 VI视觉元素与载体
3.1 视觉元素与平面载体
3.1.1 办公及资料系统
3.1.2 宣传系统
3.2 视觉元素与立体载体
3.2.1 事务用品
3.2.2 工具设备
3.2.3 运输工具
3.2.4 接待用品
3.2.5 礼品、纪念品
3.2.6 服装服饰
3.3 视觉元素与空间载体
3.3.1 环境与造型
3.3.2 展示与识别
3.3.3 指示设施
3.3.4 广告设施
第4章 VI设计与表达
4.1 VI项目表达
4.1.1 归类
4.1.2 归类方式
4.2 VI文字表达
4.2.1 文字内容
4.2.2技术说明
4.3 VI图示技巧
4.3.1 图纸式表达
4.3.2 效果式表达
4.3.3 实景式表达
4.3.4 综合式表达
4.4 VI系统归纳
4.4.1 VI手册编辑
4.4.2 VI手册设计
4.4.3 VI手册制作与发行
第5章 VI设计与观念
5.1 VI设计的系统性观念
5.1.1 统一性下的系统性
5.1.2 系统性的系统支撑
5.2 VI设计的全局性观念
5.2.1 VI与企业现实
5.2.2 VI与MI、BI
5.3 VI设计的技术性观念
5.3.1 VI设计的技术性
5.3.2 VI设计的技术性表达
5.4 VI设计的时代性观念
5.4.1 VI设计的时代顺应
5.4.2 VI设计的时代超越
5.5 VI设计的独特性观念
5.5.1 个性追求
5.5.2 突破性追求
后记
知识结构
涉及学科
我本来是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后来决定转型到设计领域,但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让我感到非常吃力。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帮我补上了最关键的一环。它的叙述风格非常平实、接地气,完全没有设计圈内常有的那种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即便是像我这样的半路出家者,也能毫不费力地跟上作者的思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回避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那些“坑点”——比如客户需求模糊、项目延期、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等,反而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这种将理论与实战无缝对接的处理方式,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飙升。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画图的书,更像是一本“如何做一个专业、靠谱的VI设计师”的操作指南。
评分这本新版的VI设计教程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之前自学设计,总感觉理论知识吸收得不够扎实,尤其是那些关于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深层逻辑,总是一知半解。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导师,手把手地带着你走进VI设计的殿堂。每一章的案例分析都极其详尽,从最初的品牌定位到最终的视觉应用,中间的每一个决策点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我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我特别喜欢它对字体排印和色彩心理学的深入探讨,这些细节常常是初学者忽略的,但它们却是构建一个强大品牌形象的基石。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我对“设计”这个概念的认知——设计不是美化,而是一种策略性的沟通。
评分翻开这本教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干货满满,毫不拖泥带水”。它摒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炫酷设计展示,转而将笔墨集中在设计方法论的打磨上。我尤其欣赏它在模块化思维方面的建树,将复杂的VI元素拆解成可独立运作又相互关联的组件,这对于我后续进行维护和延展性设计非常有帮助。从网格系统的构建到辅助图形的逻辑推导,每一步都有清晰的注释和规范说明,让人在学习时就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相比我以前读过的其他教程,这本书更注重“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训练,确保你做出来的东西不仅好看,而且在任何媒介上都能保持一致的品牌调性,这才是专业VI设计的核心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速成”类的设计书籍都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浮于表面,只能教你一些皮毛的技巧,根本无法应对真实项目中的复杂挑战。然而,这本VI设计教程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它不仅仅聚焦于LOGO或标准色的设计,而是将整个VI系统放到了一个宏大的商业语境下去考量。书中对不同行业(比如快消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VI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这点尤其宝贵,让我意识到不同领域的品牌DNA是截然不同的,需要采取差异化的设计路径。文字的编排和图文的结合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图表清晰明了,复杂流程图也变得一目了然。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高强度的思维训练,对于如何构建一个具备持久生命力的视觉识别系统,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蓝图和坚定的信心。
评分这套教程的更新迭代做得非常到位,可以看出编者对行业前沿动态的关注度极高。现代设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平面构成,而是与用户体验(UX/UI)紧密结合的。书中对数字媒介下的VI应用,比如响应式设计中的图标适应性、动态延展图形的制作思路,都有着独到且前瞻性的论述。这让我意识到,VI设计已经是一个动态的、活着的系统,而非一套静态的文件集。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引导去思考“未来感”和“可变性”,这对于我跳出传统的VI思维定势大有裨益。它提供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视角,让我不仅仅满足于完成当前的客户项目,更能为品牌的未来迭代做好设计储备。
评分好
评分是属于VI设计的,不是软件的教学,买了看哪天用得上吧。
评分是属于VI设计的,不是软件的教学,买了看哪天用得上吧。
评分还好吧,感觉那个字有点扁!
评分是属于VI设计的,不是软件的教学,买了看哪天用得上吧。
评分好
评分调仓的,等了几天
评分还好吧,感觉那个字有点扁!
评分很一般的一本书,既然是做vi设计的,里面的字体和排版为啥那么不好看,扁扁的字体,看完已经忘了正常写字是啥样的了,初学者,不知道vi是啥的可以看看,稍微百度一下有点百度基础的就不用了,例举的案例也不是很经典,真不知道为啥要出这样一本鸡肋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