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熟悉的陌生人。
通过经典的茶文化典籍,深入浅出的解读,把茶的方方面面标准、门道一一道来,使喝茶者对茶从浅层次的饮品,上升到文化品味的程度。
——新颖独特的茶经解读。
作者杨多杰从历史文献学专家学者的高度,痴迷茶学多年、走遍全国产茶大区的深度,80后年轻一代生活玩家的角度,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化讲述方式,将深奥难懂的茶经掰开揉碎,娓娓道来,大雅大俗相映成趣。
——古为今用的生活方式。
从茶圣经典中观照现实生活,汲取现代生活智慧,让我们的日常茶饮变得更健康、更科学、更具美感。
茶圈痴人杨多杰,精研茶学多年,从历史文献学专家的高度、走遍全国产茶大区的深度、年青一代生活玩家的角度,为您趣解传世奇书《茶经》,打通您爱茶懂茶的“任督二脉”。
本书以《茶经》为魂,结合当下传统文化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梳理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等各方面知识、标准和时代特质,介绍了茶饮文化相关的茶人、茶事,让您轻松汲取经典的智慧,提升日常生活的品位。
杨多杰,“多聊茶”创始人,历史文献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历代茶文献及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国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顾问及嘉宾,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生活2017》等节目常驻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吃喝玩乐大搜索》常驻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吃越美》常驻嘉宾,微信北京同城大号“掌上北京”特约撰稿人。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处-地铁沿线的75个尘封秘境》音频课程:《解读茶经》《跟着古诗学品茶》《解读续茶经》曾在《世界博览》《时尚旅游》《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国家旅游》《中华遗产》《旅行家》《社区》《Timeout》等杂志撰写历史文化类专栏文章
农业部专家组专家,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农业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吴觉农《茶经述评》的编辑。
——穆祥桐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高级实验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于良子
文化部文创人才训练班特聘讲师,中华美学基金副秘书长,摩托罗拉前亚洲区设计总监,1925文化创意公司创始人
——邱丰顺
中央电视台大型饮食文化纪录片《味道》总导演。
——张涵冰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一之源
01 茶曾用名有多少?
02 好茶究竟长在哪?
03 野茶等于好茶吗?
04 茶叶造假大揭秘
二之具
01 茶具是哪件?
02 早的茶人是谁?
03 茶叶应该如何存?
04 存茶真的要真空?
三之造
01 明前茶贵值不值?
02 春茶秋茶哪家强?
03 采茶女的真面目
04 喝茶为何会胃疼?
四之器
01 茶器越贵越好吗?
02 茶杯什么材质好?
03 喝茶为何要放盐?
04 茶器到底怎么养?
五之煮
01 泡茶用水怎么选?//
02 茶渣到底怎么办?//
03 热茶凉茶哪家强?//
04 茶香分为多少种?//
六之饮
01 历史全靠茶改变?
02 名茶如何会消亡?
03 饮茶品茶大不同
04 西门庆的饮茶法
05 茶酒之间不解缘
七之事
01 为何大家都送茶?
02 茶叶竟然能入药?
03 茶叶真能提神吗?
04 《琅琊榜》中茶事多
05 唐代就有白茶吗?
06 饮茶竟然会见鬼?
八之出
01 茶叶命名讲究多?
02 石阡苔茶有多老?
03 芈月与茶有奇缘?
04 《茶经》为何没云南?
九之略
该讲究还是将就?
十之图
后一章讲什么?
附录
01 陆羽小传一
02 陆羽小传二
03 陆羽小传三
04 陆羽年表
序一
陆羽《茶经》是世界上部茶学专著,是茶学的部百科全书。宋陈师道评价:“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夷戍蛮狄,宾祀燕享,予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故从古至今,整理校正注《茶经》、研究《茶经》者,代不乏人。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扛鼎之作。如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所著的《茶经述评》,至今在研究茶文化、茶业历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书作者杨多杰,是我师弟孙文泱先生的高足,研究方向为茶业历史文献学,在饮食文化上有一定的造诣。他常主持生活节目,在介绍饮食起居、寻常生活时,往往能够发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了解生活常识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多杰这本书在诸多研究《茶经》的著作中,另辟蹊径,在按照陆羽《茶经》原书结构的基础上,介绍现代生活中的饮茶知识,传播茶文化。本书不但拉近了经典著作与读者的距离,还深入浅出地传播了茶文化知识。
希望广大读者阅读本书后爱茶、饮茶,在追求健康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谨此为序。
农业部专家组专家、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顾问、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穆祥桐
2016年11月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好书,是可以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或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熟悉的事物。对于“茶”这个词,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每天都会接触到它,陌生是因为我总觉得我对茶的理解还停留在最表层的感官体验上。陆羽的《茶经》,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很多时候,我只是仰望,而不敢去深入探索。这本书的书名——《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让我看到了可以攀登这座高峰的可能性。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古老的《茶经》,将其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以一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为什么陆羽会被称为“茶圣”,他的“饮茶智慧”究竟有多么了不起,又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茶文化和陆羽思想的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真正地“看见”茶的另一面,感受茶中蕴含的生命哲学。
评分每次喝茶,我都觉得自己是在经历一场仪式。从选器、择水、烹煮,到冲泡、品饮,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讲究。但有时候,我会觉得这种仪式感似乎缺了点什么,不够“有灵魂”。陆羽的《茶经》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崇高的存在,但具体如何才能将这种“崇高”融入到日常的饮茶中,我一直摸不着门道。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这让我非常好奇。我想象中的“智慧”应该不仅仅是关于泡茶的技巧,更可能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一种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境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连接起这种“仪式感”与“灵魂”之间的桥梁,让我明白,每一次的品茗,都可以是一次与古圣先贤的对话,一次对自我内心的审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出,陆羽的智慧是如何体现在他对于茶的方方面面的认知与实践之中,并且这些智慧,又如何能够被我们这些现代人所借鉴和应用,从而提升我们自己的生活品质。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并没有立刻翻阅,而是把它放在床头,静静地感受它的存在。书的封面设计质朴而典雅,封面上“茶圣陆羽”几个字,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人物有着浓厚的兴趣,陆羽作为“茶圣”,他的著作《茶经》更是被誉为“茶学百科全书”。然而,历经千年,《茶经》中的许多内容,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深意,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已经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我之前也尝试过阅读一些关于《茶经》的解读,但总感觉隔靴搔痒,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对《茶经》的简单解释,更是试图去挖掘陆羽这位茶圣身上所蕴含的、跨越时代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过去对《茶经》的固有认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解读陆羽的饮茶之道,让我能够真正地“喝懂”茶,理解陆羽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评分关于陆羽,我所知甚少,仅限于他是一位伟大的茶学家,写了《茶经》。这让我感到有些惭愧,总觉得对这位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了解得太过肤浅。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想知道,陆羽在那个时代,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茶圣”的地位的?他的研究方法和治学精神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他所提出的“饮茶智慧”,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关于茶叶的品质鉴别,还是冲泡技艺的精益求精?又或者,他将饮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使其成为一种修身养性、体悟人生真谛的途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向我展示陆羽的思考过程和他的独特见解,让我不仅仅是记住几个知识点,而是真正地理解他的思想体系,并从中获得启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陆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更全面的了解。
评分这部书我一直想找一本真正能带我走进“茶道”的书。市面上关于茶的书很多,但大多流于表面,讲讲茶叶的种类、泡茶的技巧,或者陆羽生平的轶事。我总觉得,茶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从书名《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中,我看到了希望。这个“新解”二字,让我觉得作者并非只是简单复述,而是有自己的理解和阐释。而“饮茶智慧”更是直击我心中所想,茶中自有乾坤,陆羽的智慧,我想一定能在这本书里寻到。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解答我一直以来的疑惑:喝茶,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单纯的提神醒脑,还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滋养?陆羽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与我们截然不同,他又是如何从一片茶叶中参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本书能否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饮茶习惯,甚至通过茶,去体悟生活,去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心灵的引导,让我能真正领会到“茶道”的精髓。
评分新华书店看到的,比较喜欢喝茶,所以买了
评分好
评分,,
评分京东物流超级快~东西很好~~~~~~~~~~~~~~~~~~~~
评分好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书!
评分看了看,写的不错。比标价便宜
评分书还行
评分这书发货速度真是极快,不得不佩服京东物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