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 中世纪数学

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 中世纪数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维克多·J.卡茨(VictorJ.Katz) 著
图书标签:
  • 数学史
  • 中世纪数学
  • 数学
  • 历史
  • 科学
  • 教育
  • 学术
  • 简明数学史
  • 文化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526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791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外优秀数学教材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翻译版数学史教材。本书主要包含了小学、中学以及大学所涉及的数学内容的历史。本书将数学史按照年代顺序划分成若干时期,每一时期介绍多个专题。本书的前一半内容是讲述直到17世纪末微积分发明为止的这一时期的历史,后半部分内容则介绍18、19和20世纪数学。详细内容可参考目录。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7章古代和中世纪的中国数学241
7.1中国数学简介241
7.2计算243
7.3几何247
7.4解方程254
7.5不定分析266
7.6来自中国的传播271
习题272
参考文献与注释274
第8章古代和中世纪的印度数学276
8.1印度数学的简介276
8.2计算279
8.3几何284
8.4求解方程式288
8.5不确定性分析291
8.6组合数学299
8.7三角函数301
8.8流传到印度和从印度向外流传310
习题311
参考文献与注释314
第9章阿拉伯数学316
9.1阿拉伯数学导论316
9.2十进制算术318
9.3代数323
9.4组合学346
9.5几何学352
9.6三角学361
9.7阿拉伯数学的传播371
习题372
参考文献与注释376
第10章中世纪的欧洲数学379
10.1中世纪欧洲数学的介绍379
10.2几何学和三角学384
10.3组合数学393
10.4中世纪的代数400
10.5运动学数学411
习题419
参考文献与注释422
第11章世界各地的数学425
11.114世纪转折时期的数学425
11.2美洲、非洲以及太平洋地区的
数学430
习题440
参考文献与注释441
附录443
附录A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本书443
附录B数学史综合参考文献455
附录C部分习题答案457
数学家编年名录459

前言/序言

  美国数学协会(MAA)下属教师数学教育委员会在其《呼唤变革:关于数学教师的数学修养的建议书》中,提议所有有望成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人们:
  注意自身对各种文化在数学思想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做贡献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对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人(无论男女)在古代、近代和现代数学论题的发展上的贡献有所研究,并对中小学数学中主要概念的历史发展有所认识。
  根据MAA的观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能向学生表明,数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类活动。数学不是一产生就有像我们教科书中那样完美的形式,它常常是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以一种直观的和实验性的形式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的实际发展历程能有效地被用来激励和启迪今天的学生。
  这本新的数学史教科书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产生的,就是:不只是未来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即便是未来的大学数学教师,为了更有效地给学生教好数学课,也需要对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因此,这本书是为那些主修数学,今后打算在大学或高中任教的低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内容集中于中小学或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中通常包含的那些数学课程的历史。因为一门数学课程的历史会为讲解这一课程提供非常好的思路,为了使未来的数学教师能在历史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我们会对每一个新概念做充分细致的解说。实际上,许多习题就是要求读者去讲一堂课。我希望这些学生以及未来的教师能从本书获得一种关于数学的来龙去脉的知识,一种可令大家对数学中许多重要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的知识。
  本书主要特色材料组织灵活尽管本书主要是按年代顺序划分成若干时期来进行组织的,但在每一时期内则是按专题来进行组织的。通过查阅详尽的细节标题,读者可以选择某一特定的专题,对其历史的全程进行跟踪。例如,想研究方程求解时,就可以研究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方法,希腊人的几何解法,中国人的数值解法,阿拉伯人用圆锥截线求解三次方程的方法,意大利人所发现的求解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一套算法,拉格朗日为解高次多项式方程而研究出来的一套判据,高斯在求解割圆方程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伽罗瓦用置换来讨论求解方程的工作,这一工作我们今天称之为伽罗瓦理论。
  关注教科书从事数学研究,发现新的定理和技巧是一回事,以一种使其他人也能掌握的方式来阐述这些定理和技巧则是另一回事。因此,在大部分章中都会讨论一种或几种那个时代的重要的教科书。学生们能通过这些著作来学习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的思想。今天的学生将能够看到某些论题在过去是怎样被处理的,并能将这些处理方法与当今教科书中的方法加以比较,而且还能看到许多年前的学生想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数学的应用有两章是完全用来讲数学方法的,也就是讲数学是怎样用于解决人类其他活动领域内的问题的。 这两章,一章是关于希腊时期的,另一章则涉及文艺复兴时期,它们相当大的部分是讲述天文学的。 事实上,在古代,数学家常常也是天文学家。要想了解希腊数学的主要内容,关键是要了解希腊人关于天体的模型,以及怎样借助这个模型用数学来得出预言。类似地,我们讨论了哥白尼-开普勒的天体模型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家们是怎样用数学来研究它的。我们还将考察在这两个时期数学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非西方数学我们还下了特別大的功夫来讨论数学在世界上除欧洲以外一些地区的发展。于是,有相当多的材料是有关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的。此外,第11章还讨论了世界其他地方的数学。 读者会看到,有些数学概念在很多地方出现过,尽管也许并不是在我们西方称为“数学”的背景中出现。
  按专题分类的习题每一章均含有许多习题,为了便于选取,这些习题都是按专题分类汇集的。有些习题只需要简单的计算,有些则需要填补正文中数学论证的空白。讨论题是一种无明确答案的开放式问题,其中有些可能要做些研究才能回答。很多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怎样利用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材料。 有许多习题即使读者不打算做,也至少应该阅读一下,以便对该章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奇数序号计算题和部分奇数序号证明题的答案可在书末的答案中找到。)焦点论坛小传为了便于参阅,对许多我们介绍过他们工作的数学家,其小传被放在独立于正文的栏框中。特别是,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参与数学研究的妇女为数不多,我们还是写了几位重要的女数学家的小传。她们通常都是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后才能成功地对数学事业做出贡献。
  专题还有一些特殊论题以加框文字的专题形式散见于全书。其中有这样一些专题,如埃及人对希腊数学影响问题的讨论、托勒密著作中函数概念的讨论、各种连续概念的比较。还有一些专题,它们把重要的定义汇集在一起以便于查阅参考。
  补充资料每一章的开始有一段相关引语和对一个重要数学“事件”的描述。每章还有一份附加了注释的参考文献,学生们从这些文献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考虑到本书的读者主要是那些未来的中学或大专院校数学教师,我在书末加了一个附录,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本书提供了一些建议。附录包括:一张中学和大专院校数学课程中各专题的历史与本书相应章节的明细对

《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漫长而辉煌的中世纪,探寻数学发展的独特轨迹。我们不再局限于古典希腊的光芒,而是将目光投向一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时代。从西罗马帝国衰落后的欧洲,到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璀璨,再到东方古老文明的智慧传承,本书将全面展现中世纪数学的面貌。 第一章:欧洲的数学低谷与复苏 在罗马帝国崩塌后,欧洲的知识传承一度陷入困境。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数学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然而,零星的火种仍在燃烧。修道院成为知识的避难所,抄写员们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泛黄的羊皮纸。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一时期欧洲数学的艰难处境,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学者们如何通过注释、翻译和有限的创造,维系着数学的血脉。我们将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人类对数字和逻辑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第二章:伊斯兰世界的数学黄金时代 当欧洲在黑暗中摸索时,伊斯兰世界正迎来数学的鼎盛时期。巴格达的智慧宫汇聚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他们翻译、吸收并超越了古希腊的成就。本章将深入探讨伊斯兰数学家们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在代数、三角学、几何学和数论领域的突破。我们会详细介绍花拉子米的代数著作,如何为后世代数的发展奠定基础;萨比特·伊本·库拉在数论上的精妙推导;以及海什木在光学和几何学上的开创性研究。伊斯兰数学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继承,更是其创造性发展的典范。 第三章:印度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印度的数学成就,特别是零的概念和十进制记数法,是中世纪数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将追溯印度数字系统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如何经由伊斯兰世界传播到西方。我们将考察印度数学家们在数论和代数方面的早期贡献,并分析这些发明如何深刻地改变了数学的面貌。零的引入,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的添加,它赋予了算术以无限的可能性,极大地简化了计算,为商业、科学和工程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数学智慧 在中国,数学的发展也从未中断。本章将聚焦中国古代中世纪时期的数学成就。我们将详细介绍《九章算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孙子算经》等著作中包含的中国剩余定理等重要成果。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在算术、代数、几何和天文计算方面展现出的高超智慧,尽管其表达方式与西方不同,但其思想的深刻性与原创性不容忽视。我们将分析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以及它与世界其他地区数学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欧洲中世纪晚期的数学复兴 随着大学的兴起和学术交流的增加,欧洲的数学在晚期迎来了复苏。本章将关注13世纪至15世纪欧洲数学的发展,特别是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数学知识的传入,对欧洲学者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将探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前,欧洲数学家们在算术、代数、几何学方面的努力,以及他们如何开始重新认识和发展一些被遗忘的数学概念。这一时期的欧洲数学,虽然在许多方面仍显稚嫩,但已经为即将到来的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积蓄了能量。 第六章:中世纪数学的实际应用 数学并非只是抽象的理论,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将探讨中世纪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包括商业计算、历法制定、建筑测量、天文观测以及军事工程等领域。我们将考察当时人们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这些实践活动如何反过来促进了数学理论的发展。例如,商业的繁荣推动了算术和会计方法的发展;星象观测的需要促进了三角学和天文学的进步。 第七章:中世纪数学的传承与断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知识的传承并非总是顺畅。本章将反思中世纪数学的传承方式,包括手稿的抄写、翻译和口头传授。我们将分析在不同文化和地区,数学知识是如何被保存、传播和改造的。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在中世纪后期,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古希腊数学著作的重新发现,数学知识的传播速度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后来的数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 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读者了解中世纪数学的独特魅力。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次对人类智慧不懈追求的致敬。它将帮助我们理解,即使在看似沉寂的时代,数学的火种也从未熄灭,而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孕育着未来的辉煌。通过本书,你将有机会深入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数学世界的关键思想和人物,感受数学跨越时空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这本书,它的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吸引力。我一直对历史的“缝隙”部分特别感兴趣,而中世纪,恰恰是那个连接古老文明与现代科学之间的漫长而又充满变数的时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阿拉伯数学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和成就。我知道,伊斯兰黄金时代是数学发展的璀璨篇章,他们不仅保存、整理了希腊数学,更在代数、三角学、几何学等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我迫切想知道,书中会如何深入阐述花剌子米在代数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以及他们如何吸收、推广了印度数字系统。同时,我也对书中如何描绘欧洲在中世纪的数学发展感到好奇。虽然可能没有东方那样繁荣,但我相信总会有一些重要的数学活动,例如在修道院中保存的古籍,或者一些大学的早期萌芽,甚至是一些与实用计算相关的技术发展。这本书是否会发掘一些被低估的欧洲数学贡献,或者介绍一些在中世纪欧洲流行的计算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不同文明背景下的中世纪数学发展脉络梳理清晰,让我看到那个时代数学家们是如何在知识的传播与创新中,为人类的智慧进步做出贡献。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气息,深蓝色的背景搭配烫金的字体,仿佛在诉说着中世纪那段漫长而又充满智慧的岁月。拿到《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时,我首先被它扎实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这是一种久违的阅读质感。翻开第一页,序言部分就为我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作者以一种宏大而细腻的视角,将我们带入那个在古希腊辉煌之后,又被战乱和宗教笼罩,但却孕育出独特数学思想的时代。我特别期待书中对阿拉伯数学的详尽阐述,我知道那段时期是阿拉伯世界在数学领域大放异彩的黄金时代,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丢番图的代数思想,以及波斯数学家的创新,都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并且向西方世界传递。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花剌子米在代数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比如他引入“al-jabr”的概念,以及对印度数字系统的推广?这一点让我充满好奇。同时,我也想知道作者如何处理欧洲本土数学在十字军东征后,与东方知识交流融汇的过程,以及在这之前,欧洲在黑暗时代数学发展的停滞和零星的火种。我对中世纪欧洲的一些数学概念,比如度量衡的演变,以及早期商业计算的需求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篇幅似乎不小,这让我觉得作者一定是深入研究过当时的史料,并且能将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数学成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书中对那些被遗忘的数学家的重新发掘,以及他们在中国、印度、伊斯兰世界和欧洲各地留下的智慧印记。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中世纪数学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上。

评分

翻开《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这本书,我立即被它严谨而又富有吸引力的标题所吸引。我一直对历史的细枝末节充满兴趣,而数学史,尤其是一个被很多人认为是“过渡”时期的中世纪数学,更是充满了待挖掘的宝藏。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阿拉伯数学的辉煌成就。我知道,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是数学知识的集散地,他们不仅保存了希腊数学的精华,更在代数、三角学、几何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诸如花剌子米、比鲁尼、海什木等数学家及其贡献?我迫切想了解他们是如何发展代数,如何处理方程的,以及他们对印度数字系统的推广。同时,我也对书中如何呈现欧洲数学在中世纪的状况感到好奇。虽然欧洲在这一时期可能不如东方活跃,但我相信总会有一些重要的发展,例如与教会、大学的联系,或者一些实用的计算需求如何推动了数学的应用。这本书是否会发掘一些被低估的欧洲数学家,或者介绍一些在特定领域(如度量衡、商业计算)的数学发展?此外,我同样对书中如何处理中国和印度等东方文明在中世纪数学上的贡献抱有浓厚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勾勒出中世纪数学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图景,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智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评分

当《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展现在我面前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中世纪,这是一个充满矛盾与转折的时代,而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在其中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印记。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在“简明”的前提下,将如此宏大的主题进行梳理和呈现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伊斯兰世界在中世纪数学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我知道,那个时期,阿拉伯学者们在代数、几何、三角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将这些知识传播到世界各地。我尤其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诸如花剌子米《代数学》的开创性意义,以及他在引入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方面的贡献。此外,我同样关注书中如何描述欧洲在这一时期的数学发展。虽然整体上不如东方繁荣,但总会有一些零星的火花,例如在修道院中保存的古籍,或者一些大学的早期萌芽。这本书是否会揭示这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数学活动?而且,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中世纪数学领域也曾走在世界前列。书中是否会专题分析这些地区的数学成就,例如中国古代的天元术,或者印度在零和位值记数法上的贡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中世纪数学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孕育着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评分

当我手捧这本《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时,一种莫名的期待感油然而生。我对中世纪数学的了解,此前大多停留在一些片段式的介绍,比如阿拉伯数字的引入,或者是一些古老文明在天文学计算上的成就。这本书的名字就仿佛一把钥匙,预示着将带领我深入探索那个曾经被很多人认为是“黑暗时代”的数学发展历程。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阐释“简明”这个词,它意味着作者会在庞杂的史料中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还是说会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复杂的数学概念?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数学发展串联起来的,毕竟中世纪是一个全球化尚未完全形成但知识传播已经开始的时代。尤其是在伊斯兰世界,我了解到那里汇聚了东西方的学术成果,对希腊数学进行了重要的整理和发展,并且在代数、三角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这本书会花多大的篇幅来讲述这些阿拉伯数学家们的贡献?比如,是否会深入探讨他们对方程的求解方法,对无理数的理解,以及在几何学上的创新?另外,欧洲在中世纪数学的发展相对缓慢,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中心,比如修道院和早期大学,它们在抄写、保存古代数学文献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影响深远的数学著作在这一时期的传播和影响?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早期算法、计数方法,以及在建筑、艺术、哲学等领域中数学的应用也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填补我对于中世纪数学的认知空白,让我看到那个时代数学家们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所承诺的“简明”和“中世纪数学”这两个关键词所吸引。我一直对数学的发展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中世纪,这个承载着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的时代,其数学发展无疑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阐述阿拉伯世界在中世纪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我知道,那个时期,阿拉伯学者们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数学遗产,还在代数、三角学、几何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花剌子米在代数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以及他们如何吸收、推广了印度数字系统?这些内容对我来说都充满了吸引力。同时,我也对书中如何描绘欧洲在中世纪的数学状况感到好奇。虽然欧洲在这一时期可能不如东方活跃,但我相信总会有一些重要的数学活动,例如在修道院中保存的古籍,或者一些早期大学的数学萌芽。这本书是否会发掘一些被历史低估的欧洲数学贡献,或者介绍一些与当时社会需求相关的数学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既严谨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带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去领略中世纪数学的独特风貌,并理解它如何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

《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这本书,光从书名就透露出一种深入探索的意味。我一直认为,理解现代数学,离不开对其历史渊源的追溯,而中世纪,正是连接古希腊辉煌与近代科学革命的关键桥梁。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中世纪”这个时间跨度和地域范围的,它是否包含了欧洲、中东、北非、甚至远东的数学发展?我特别期待书中对阿拉伯数学的详尽阐述。我知道,那个时期,阿拉伯学者们在保存和发展古希腊数学遗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代数、三角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书中是否会深入介绍花剌子米引入“al-jabr”(代数)的概念,以及对印度数字系统的推广?同时,我也对书中如何描绘欧洲在中世纪的数学状况感到好奇。虽然相较于东方,欧洲的数学发展似乎相对缓慢,但我相信总会有一些重要的数学活动,例如在修道院中保存的古籍,或者一些早期的大学如何继承和传播数学知识。这本书是否会发掘一些被忽视的欧洲数学贡献,或者介绍一些与教会、商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生动的方式,将中世纪数学的图景展现在我面前,让我看到那个时代数学家们是如何在不同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中,为人类的数学知识宝库添砖加瓦。

评分

当《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这个书名映入眼帘时,我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认为,数学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而中世纪,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时期。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勾勒出中世纪数学的整体面貌,它是否会关注不同地域的数学发展,例如伊斯兰世界的辉煌,欧洲的相对沉寂,以及亚洲的独立成就?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阿拉伯数学家们的贡献进行深入挖掘。我知道,他们不仅保存了古希腊的数学遗产,更在代数、三角学、几何学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花剌子米在代数上的开创性工作,以及他们如何将印度数字系统引入并推广?同时,我也对书中如何阐述欧洲在中世纪的数学发展感到好奇。虽然欧洲的数学发展在这一时期可能不如东方活跃,但总会有一些重要的学术火种,例如在修道院中保存的古籍,或者一些早期大学的数学活动。这本书是否会发掘一些被历史遗忘的数学思想,或者介绍一些与当时社会需求相关的数学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而又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阻隔,去领略中世纪数学的独特魅力,并理解它如何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奠定基础。

评分

从拿到《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感所吸引。我一直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数学叙事,而中世纪,这个横跨了近千年、地域广阔的时期,其数学发展无疑是复杂而迷人的。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简明”的框架下,为我们展现中世纪数学的全貌的。这本书是否会重点关注那些在数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比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对阿拉伯数学家们在代数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进行详细的介绍,他们如何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以及对各种方程的系统性求解方法。同时,我也对书中如何处理欧洲在这一时期的数学状况感到好奇,毕竟,相较于东方,欧洲在数学上的贡献似乎显得相对黯淡,但总会有一些闪光点,或许是与经院哲学、早期商业的交织,又或许是与天文学、占星学的联系。这本书是否会发掘一些被埋没的数学思想,或者介绍一些在特定地区流行的计算方法?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不同文明之间数学知识的传播与融合的,例如,印度数字系统如何通过阿拉伯世界传播到欧洲,又如,丝绸之路在数学知识的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即使在看似“沉寂”的年代,数学的火种也从未熄灭,并且在悄然中孕育着未来的变革。

评分

这本《简明数学史 第二卷:中世纪数学》光是标题就足以引起我的兴趣。我一直觉得,数学的发展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充满了迂回与曲折。中世纪,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数学的演进必然有着它独特的逻辑和风貌。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伊斯兰黄金时代数学的辉煌,那段时期,阿拉伯学者们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数学遗产,更是在代数、几何、三角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想要了解他们如何精炼和发展了代数,比如方程求解的系统化,以及是否会深入探讨像花剌子米、海什木等大师的贡献。同时,我也对这本书如何处理欧洲数学在中世纪的发展感到好奇。虽然欧洲在这一时期似乎相对沉寂,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停滞。书中是否会揭示一些被忽视的数学火种,比如在修道院中保存的古籍,或者一些地方性的计算技巧?另外,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中世纪数学领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成就。书中是否会专题讨论这些地区的数学发展,例如中国古代的算筹计数法、高次方程的求解,以及印度在数字系统和零的概念上的贡献?我对这本书如何将这些分散的数学发展脉络进行整合,并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中世纪数学图景”充满期待。书中对数学概念的阐释是否会考虑到非数学专业读者的理解难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严谨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带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领略中世纪数学的独特魅力。

评分

书是可以的

评分

非常好

评分

一直很想看

评分

?

评分

?

评分

送货快,服务好

评分

书是可以的

评分

非常不错的数学史著作!值得一阅!

评分

非常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