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緣與書香》約15萬字,收錄文章38篇,收圖20幅。其中除《答“書譜社”記者問》一文為作者接受采訪的訪談錄外,其餘37篇皆為作者所寫的散文雜記。文章內容涉及作者與文藝界前輩友人的來往經曆,以及作者在讀書治學上的經曆與感悟。通過作者優美的文字展現瞭趙樸初、潘天壽、李可染、沙孟海、董壽平、鄧雲鄉、周退密等眾多名傢的風采,同時潛移默化地傳播瞭書法的真諦。
陳巨鎖,彆名隱堂,山西書畫傢、文化學者,在書法上造詣頗深,zui擅章草。現為國傢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曆任中國書法傢協會第二、第三屆理事,山西省書協第二、第三屆副主席,中國書法傢協會評審委員會委員等。先後於1985年、1990年、2012年在太原、深圳、北京舉辦瞭個人書畫展,並獲得各界好評。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中南海等多傢單位藏有其作品。齣版個人書法作品有《陳巨鎖章草書元遺山論詩30首》書法長捲、《陳巨鎖章草書金剛般諾波羅蜜經》《巨鎖墨跡》等,文學著作有《隱堂散文集》《隱堂隨筆》《隱堂瑣記》等。
趙樸初與五颱山 1
廣洽法師與五颱山 10
我與南仙北佛墨緣 16
潘公遺墨遐想 18
苦禪先生 20
黃山邂逅老畫師 26
力群先生 28
追憶沙老 36
吳丈蜀與五颱山 38
鄧雲鄉的鄉情 41
鬍問遂先生 49
不曾謀麵的忘年交 51
虞愚先生與書法 58
山嶽俊拔 林木挺秀 60
追懷錢君匋先生 63
悼念董老 66
“左書”費新我 71
王學仲先生在忻縣 73
憶訪羅銘先生 76
山陰瀋定庵 79
舊箋情思 83
鉢翁墨跡 93
五颱山碑林興建記 97
迴憶柯璜先生 101
段體禮老師十年祭 105
懷念王奐老師 110
三訪陳監先 113
不應忘記的老人 119
悼念閻麗川先生 126
印人王紹尊 130
張頷先生二三事 134
訪蘆芽 記林鍇 137
方勝的藝術 144
我與書 147
答“書譜社”記者問 152
談《齣師頌》 157
親近宋剋 161
得意淡然 失意泰然 167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獨樹一幟,讓人拍案叫絕。我讀過的許多書,要麼是過於平鋪直敘,缺乏韻味;要麼是過於雕琢堆砌,顯得矯揉造作。《墨緣與書香》卻恰到好處,它在保持清晰流暢的同時,又巧妙地融入瞭大量富有詩意的錶達。那些詞語的選擇,那些句式的組閤,都仿佛經過瞭精心的打磨,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常常會被某一個句子,某個意象深深打動,甚至會停下來反復品味,試圖去解析其背後的深層含義。這種閱讀體驗,如同在欣賞一幅意境悠遠的國畫,每一筆都飽含深情,每一處留白都意味無窮。它不像某些快餐式的讀物,讀完便忘;它更像一杯陳年的佳釀,初嘗醇厚,迴味悠長。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的語言本身,就構成瞭一種獨特的“書香”,能夠淨化心靈,提升審美。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莫過於其中所蘊含的深邃的哲學思考,雖然它並非一本哲學專著,但字裏行間卻流露齣一種超然物外的智慧。它不宣揚大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巧妙的比喻,將那些關於人生、關於情感、關於存在的思考,娓娓道來。我常常在讀到某個片段時,會陷入長久的沉思,迴味作者的用意。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哲學啓迪,比那些直接灌輸式的說教,更能深入人心。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加透徹。我仿佛在與一個睿智的老者進行對話,每一次交流,都收獲頗豐。
評分我是一個對曆史文化頗感興趣的讀者,所以《墨緣與書香》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它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以一種更加生動、更加人性的方式,展現瞭那些關於“墨”與“書”的古老故事。我仿佛看到瞭古人如何用一管毛筆,蘸滿墨水,在紙上揮灑齣韆古絕句;也仿佛聽到瞭書院中朗朗的讀書聲,迴蕩在悠長的歲月裏。這本書讓我對那些承載著文明的文字,對那些代代相傳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意和理解。它不僅僅是關於閱讀的描寫,更是關於文化傳承的思考,關於精神追求的贊美。我從中看到瞭古人的風骨,看到瞭文化的根基,也更加堅定瞭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評分《墨緣與書香》這本書,讓我對“美”有瞭更深的認識。這裏的“美”,不僅僅是文字上的華麗,更是意境上的深邃,是情感上的真摯。作者對於景物的描寫,對於人物情感的刻畫,都充滿瞭藝術的美感。它不是那種流於錶麵的浮華,而是能夠觸及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我仿佛能看到那筆下的山水,感受到那字裏的情懷。這種藝術上的享受,讓我覺得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美的體驗。它讓我更加懂得欣賞生活中的點滴美好,也讓我對文字的力量有瞭更深的敬畏。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變得更加柔軟,更加敏感。
評分自從讀瞭《墨緣與書香》,我的生活仿佛多瞭一抹淡淡的色彩,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在發生。我原本是個容易煩躁的人,麵對生活中的瑣碎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但這本書卻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用一種平和而堅定的力量,引導我重新審視周遭的一切。它沒有強加給我任何道理,而是通過那些細緻的描繪,那些充滿哲思的片段,讓我自己去領悟。我開始學著去感受生活中的“墨緣”,那些不經意間的際遇,那些看似平凡卻意義非凡的聯係;我也開始體會“書香”的浸潤,並非僅僅是閱讀本身,更是一種精神的滋養,一種對知識和美的追求。每一次翻開這本書,都能發現新的驚喜,仿佛它是一口深邃的泉水,每次汲取,都能感受到不同的甘甜。我甚至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與書中相似的情境,用一種更寬容、更詩意的心態去麵對。
評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而是像一條蜿蜒的小溪,在不同的角落流淌齣不同的風景。它既可以讓你在其中找到關於“墨”與“書”的深厚情感,也可以讓你在其中體會到人生的況味。它給予讀者極大的解讀空間,讓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墨緣”與“書香”。我喜歡這種開放式的敘事,它不像封閉式的盒子,限製瞭我的想象。它更像是一片廣闊的天地,讓我自由地遨遊,去發現屬於自己的寶藏。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多麵性,它的包容性,它能夠與不同的人,産生不同的連接。
評分我一直認為,一本真正的好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故事本身,更應該引發讀者對自己生活的反思。《墨緣與書香》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所描繪的那些“墨緣”與“書香”,不僅僅是存在於書本中的文字,更是可以滲透到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一種精神狀態。我開始在自己的人際交往中,去尋找那種“墨緣”的微妙之處,去體會那些因為共同的愛好、相似的經曆而産生的連接。我也開始在日常的學習與工作中,去追求那種“書香”的浸潤,不隻是為瞭完成任務,更是為瞭提升自我,豐富內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閱讀的力量,並不在於你讀瞭多少本書,而在於你是否將閱讀中的感悟,轉化為滋養生命的養分。
評分《墨緣與書香》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既不會讓人感到冗長乏味,也不會顯得過於倉促。作者似乎深諳讀者心理,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拋齣最引人入勝的情節,或者最發人深省的思考。我常常會在不經意間,就沉浸在書中的世界裏,忘記瞭時間的流逝。它就像一場精心編排的音樂會,有舒緩的慢闆,也有激昂的快闆,高潮迭起,引人入勝。我喜歡這種閱讀的起伏感,它讓我在保持專注的同時,又不會感到疲憊。每一個章節的結尾,都仿佛留下瞭小小的懸念,勾引著我繼續往下讀。這種流暢的閱讀體驗,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顯得尤為珍貴。
評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閱讀體驗的讀者,而《墨緣與書香》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齣色。裝幀設計上,它就散發齣一種典雅的氣質,紙張的觸感,油墨的香氣,都讓人感到舒適。在排版上,字跡清晰,間距適中,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本身,帶給我的閱讀體驗是愉悅的、深刻的。它不像有些書,讀起來像是一種任務,而它更像是一種享受,一種精神的盛宴。每一次拿到這本書,都能感受到它所傳達的的那份對閱讀的熱愛,對知識的尊重。這種用心,讓我覺得我所付齣的時間和精力,都得到瞭最好的迴報。
評分初見《墨緣與書香》,便被這四字古韻所吸引,仿佛能聞到古紙陳墨的芬芳,又似能聽到書中傳來的低語。我一嚮是沉迷於文字世界的人,尤其偏愛那些能觸動靈魂、引發思考的書籍。這本書,從書名上便傳遞齣一種溫潤而厚重的質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在翻開之前,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在一個寜靜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泛黃的書頁上,指尖拂過,仿佛穿越瞭時空,與古人對話,與智慧交融。我期待著它能帶領我走進一個充滿故事的世界,那些關於墨的傳說,那些關於書的韻味,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呈現在我眼前?是跌宕起伏的情節,是細膩入微的刻畫,還是磅礴大氣的敘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這本書是否能填補我精神世界中那一塊渴望的空白,能否在我的書架上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我反復品讀的珍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