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的视觉设计:版式设计原理(全彩)

跨平台的视觉设计:版式设计原理(全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佐佐木刚士,风日舍,田村浩 著,姜早 译
图书标签:
  • 视觉设计
  • 版式设计
  • 跨平台
  • 设计原理
  • 全彩
  • 书籍
  • 平面设计
  • UI设计
  • 排版
  • 设计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135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953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设计爱好者

本书是佐佐木刚士先生继《版式设计原理》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用图例讲述每个知识点,并配以简明扼要的图注,清晰而准确地表达出每一个要点。这些看似简单的图例富含了大量的设计构思,从版式结构、字体字号行距的选择、图片照片的比例和色彩、标题及标点符号的加工处理,甚至是段藩分隔线的风格等各个方面给读者以丰富的灵感。相信此书能够帮助读者避免或者减少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彷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佐佐木刚士先生继《版式设计原理》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用图例讲述每个知识点,并配以简明扼要的图注,清晰而准确地表达出每一个要点。这些看似简单的图例富含了大量的设计构思,从版式结构、字体字号行距的选择、图片照片的比例和色彩、标题及标点符号的加工处理,甚至是段藩分隔线的风格等各个方面给读者以丰富的灵感。相信此书能够帮助读者避免或者减少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彷徨。

作者简介

佐佐木刚士,1978年出生于神奈川。大学毕业后,进入WORKS CORPORATION公司。在入社仪式上发表了题为“我喜欢的颜色是粉色。我喜欢的食物是茶碗蒸”的谜语一般的自我介绍,使公司的前辈职员和上司大为吃惊。他曾经工作于月刊《DTPWORLD》编辑部,现在以自由作家、编辑的身份从事各种活动。曾出版《版式设计原理》、《版式设计全攻略》、《配色设计原理》等畅销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1 排版的基础理论 1

首先需要知道的
1 什么是排版 2
2 排版包括什么 3
3 进行排版的方法 4
4 能传递信息的排版方式 5
5 思考如何分割画面 6
6 引导视线的方法 8
7 构成书籍的要素 10
8 构成杂志的要素 12

封面的设计
9 纸媒的尺寸 14
10 印制出版物须知的符号是什么 15
11 版面是什么 16
12 从文字角度设计版面的方法 17
13 编辑版心的要点 18
14 注意分栏排版的作用 20
15 影响杂志版面的排版 22
16 版式是什么 23

在版式设计中,如何选择字体
17 捕捉文字的形象 24
18 日文字体介绍 26
19 西文字体介绍 28
20 粗细和系列 29
21 分类使用不同系列的字体 30
22 表示文字大小的单位 31
23 日文和西文的混合编辑 32
24 选择合适的行距和字距 34
25 突出文字的方法 36
26 文字要素在版面中的功能 38

在版式设计中,如何处理图片
27 图片的排版 40
28 图片的处理方式和图片的形象 42
29 在杂志版面上处理图片时的注意事项 43

在版式设计中,如何搭配颜色
30 在排版中对颜色的灵活使用 44
31 颜色的选择会左右杂志版面的整体印象 46

版式设计中的方法论
32 对齐 48
33 重复和节奏 49
34 对比 50
35 音调 51
36 协调性 52
37 融合 53
38 网格状排版 54
39 自由排版 55
40 留白 56
41 图版率 57
42 图版的对比率 58
43 文字的对比率 59

2 从实例学排版 61

1 文字的排版1 62
2 文字的排版2 64
3 文字的排版3 66
4 文字的排版4 67
5 文字的排版5 68
6 文字的排版6 70
7 文字的排版7 72
8 文字的排版8 73
9 图片的排版1 74
10 图片的排版2 75
11 图片的排版3 76
12 图片的排版4 77
13 图片的排版5 78
14 图片的排版6 79
15 图片的排版7 80
16 图片的排版8 81
17 节奏和平衡1 82
18 节奏和平衡2 83
19 节奏和平衡3 84
20 节奏和平衡4 85
21 富有动态的排版 86
22 整齐划一的排版 87
23 沉稳的排版 88
24 内容丰富的杂志排版1 89
25 内容丰富的杂志排版2 90
26 自由排版 92
27 在假想的方格上排版 93
28 图片占比高的排版 94
29 图片占比低的排版 95
30 版式范例1 96
31 版式范例2 97
32 展现颜色的排版1 98
33 展现颜色的排版2 99
34 展现颜色的排版3 100
35 展现颜色的排版4 101
36 目录的排版1 102
37 目录的排版2 103
38 商品目录的排版 104
39 折叠式传单的排版 106
40 广告传单、海报的排版1 108
41 广告传单、海报的排版2 109
42 广告传单、海报的排版3 110
43 广告传单、海报的排版4 111
44 广告传单、海报的排版5 112
45 广告传单、海报的排版6 113

本书附录
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1 装订 114
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2 约定符号 116
索引 118


跨平台的视觉设计:版式设计原理(全彩) 简介 在这本《跨平台的视觉设计:版式设计原理(全彩)》中,我们将深入探索视觉传达的核心——版式设计。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介绍排版技巧的工具书,而是一场关于如何构建清晰、美观且富有影响力的视觉语言的探索之旅。我们旨在赋予读者洞察力,使其能够理解版式设计背后的逻辑,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各种媒介和平台,无论是印刷品还是数字屏幕,无论是静态海报还是动态交互界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效的视觉传达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好的版式设计能够引导读者的视线,清晰地传达信息,建立品牌形象,甚至触动情感。然而,版式设计并非一套僵化的规则,它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充满创造力的实践。本书将带您循序渐进地理解版式设计的精髓,从最基础的视觉元素到复杂的整体布局,再到如何在不同技术和平台限制下实现卓越的设计效果。 第一部分:版式设计的基石——点、线、面与空间 在正式展开复杂的版式组合之前,我们必须回归最根本的视觉构成要素。本部分将深入剖析: 点(Point):点是视觉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文字、图像中的像素、装饰性符号,甚至是留白中的空白区域。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点的位置、大小、颜色和密度来吸引注意力、引导视线、构成图案,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赋予点以意义和力量。例如,一个孤立的点可以象征焦点,而密集排列的点则可以形成纹理或色彩。 线(Line):线是由点连接而成,其形态(直线、曲线、折线、粗细、虚实)直接影响着视觉的走向和情感的传达。我们将分析线在版式设计中的多种作用:作为分割符、组织元素、引导视线、构建结构、表达动态或静态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来划分区域、创建网格、连接信息,以及如何在视觉流程中巧妙地运用线条来控制读者的阅读路径。 面(Plane):面是由线围合而成,它可以是图形、文本块、图像区域,甚至是背景色块。我们将探讨面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如何影响画面的整体感受,以及如何利用面的组合来构建层次、形成对比、突出重点。理解如何通过面的堆叠、穿插、并置来丰富视觉内容,并巧妙地利用面的负空间来增强设计的呼吸感。 空间(Space):空间是版式设计的灵魂。我们所说的空间,不仅包括“留白”(White Space/Negative Space),还包括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间距。留白并非“空无”,而是有意识的留存,它能够突出主体、减少干扰、提升阅读体验、传达简洁与精致。我们将详细阐述积极空间(Positive Space)与消极空间(Negative Space)的辩证关系,学习如何通过精巧的空间规划来平衡画面、营造氛围、提升信息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 第二部分:文字的力量——字体的选择与运用 文字是版式设计中最核心的元素,也是承载信息最直接的方式。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文字的方方面面: 字体家族的奥秘:从衬线体(Serif)到无衬线体(Sans-serif),从手写体(Script)到装饰体(Decorative),我们将梳理不同字体家族的风格特点、历史渊源及其在传达情感和信息上的不同侧重。理解不同字体的“性格”,并学会如何根据设计主题、目标受众和信息属性来选择最恰当的字体。 字体的组合法则:单一字体的运用往往显得单调,而字体的组合则是提升设计层次感和视觉趣味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字体配对,遵循“对比与和谐”的原则,避免“冲突与平庸”。学习如何通过字体的粗细、大小、字距、行距、字体的字重(Weight)和字形(Style)等属性的变化,来构建清晰的视觉层级,区分主次信息,并创造独特的风格。 文字的排版技巧: 行宽与可读性:过长或过短的行宽都会影响阅读效率。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内容(如长篇文章、标题、引言)的最佳行宽范围,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字距(Tracking)和词距(Kerning)来优化阅读舒适度。 行距(Leading)与段落间距:行距是影响文字清晰度和整体视觉节奏的重要因素。我们将讲解如何根据字号、字体和内容来确定合适的行距,以及如何通过段落间距的设定来区分段落、引导阅读流向。 对齐方式(Alignment):左对齐(Left Alignment)、右对齐(Right Alignment)、居中对齐(Center Alignment)和两端对齐(Justified Alignment)各有优劣。我们将分析不同对齐方式的视觉效果、适用场景以及潜在的问题,并教授如何避免“河流效应”(Rivers)等排版弊端。 文字的色彩与肌理:文字的颜色不仅仅是信息,更是情感的表达。我们将探讨色彩理论在文字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文字的肌理、笔触等细节来增强视觉表现力。 第三部分:视觉元素的整合——图像、图形与色彩的和谐 版式设计并非只有文字,图像和图形是丰富内容、增强吸引力、传达情感的重要伙伴。本部分将聚焦于这些视觉元素的整合: 图像的选择与运用:照片、插画、图标等图像素材如何与文字协同工作?我们将探讨图像在版式设计中的角色,包括如何选择符合主题、风格一致的图像,如何调整图像的大小、裁剪、位置来与文字进行互动,以及如何利用图像来增强故事性和情感连接。 图形的构成与意义:几何图形、抽象图形、装饰性图形等如何在版式中发挥作用?我们将分析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如何影响整体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图形的组合来构建符号、传达概念、丰富视觉层次。 色彩的语言与构建:色彩是影响情绪和吸引力的强大工具。我们将深入探讨色彩理论(如色轮、色彩关系、色彩心理学)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建立色彩体系,包括主色、辅助色、强调色,以及如何在不同平台(印刷与屏幕)上准确地呈现色彩。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和谐、冷暖来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网格系统(Grid Systems)的应用:网格系统是现代版式设计的骨架。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网格系统(如模块网格、列网格、基线网格)的原理和构建方法。理解网格系统如何帮助我们组织页面元素,保持视觉一致性,创造秩序感和专业感,同时又不失设计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第四部分:跨平台的设计挑战与策略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介。本书将重点探讨如何应对跨平台的视觉设计挑战: 响应式设计(Responsive Design)的版式考量:如何让版式在不同屏幕尺寸(桌面、平板、手机)上都能呈现最佳效果?我们将探讨如何调整字体大小、行距、列宽、元素间距等,以适应不同的屏幕环境,并确保信息的可读性和用户体验。 印刷与屏幕的差异:印刷品和屏幕在色彩表现、分辨率、交互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将分析这些差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屏幕设计中如何处理高分辨率图像、如何考虑用户的阅读习惯、如何利用动画和交互来增强用户体验。 一致性与适应性:如何在不同的平台和媒介上保持品牌视觉形象的一致性,同时又能根据具体平台特性进行合理的适应和优化?我们将探讨建立统一的视觉语言、设计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保持核心元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细节进行调整以适应特定平台的特点。 交互性与动态版式:在数字媒介中,版式设计不再是静态的。我们将初步探讨如何考虑交互元素的加入,例如按钮、链接、导航的视觉呈现,以及如何利用动态效果(如动画、过渡)来增强用户体验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无障碍设计(Accessibility)的版式原则:确保所有用户,无论其能力如何,都能轻松访问和理解信息。我们将强调在版式设计中考虑对比度、字体大小、可读性等因素,以实现包容性的设计。 第五部分:设计流程与实践 理论知识最终需要付诸实践。本部分将分享实用的设计流程和案例分析: 从概念到成品:我们将展示一个完整的版式设计流程,从需求分析、概念构思、草图绘制、细节调整到最终输出。 经典与现代版式案例赏析:通过分析一系列优秀的印刷品(书籍、杂志、海报)和数字产品(网站、App界面)的版式设计案例,深入理解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并从中汲取灵感。 常见版式问题的诊断与解决:提供针对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如信息过载、视觉混乱、可读性差等问题的诊断方法和解决方案。 结语 《跨平台的视觉设计:版式设计原理(全彩)》旨在成为您通往精湛版式设计世界的向导。我们相信,通过掌握本书所阐述的原理与技巧,您将能够自信地驾驭各种设计任务,创造出既具美感又富实效的视觉作品,在信息日益丰富的数字时代脱颖而出。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开启您视觉设计潜能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盛宴!那种厚重而又不失精致的手感,让我爱不释手。封面采用了哑光处理,触感细腻,色彩搭配极为考究,仿佛每一寸纸张都在诉说着设计者的匠心。内页的纸张质地也十分优秀,全彩印刷的图像清晰锐利,色彩还原度极高,即便是复杂的版式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我特别留意了字体排印的部分,无论是衬线体还是无衬线体,字号、行距、字距的调整都拿捏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极为舒适流畅,完全没有那种眼睛疲劳的感觉。作者在讲解基础概念时,所配的视觉案例都选取得非常巧妙,将抽象的理论用具体、美观的图示直观地呈现出来,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不知不觉就吸收了知识。这种对印刷工艺和材质的精细把控,本身就是对“设计”二字最好的诠释,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让人愿意反复摩挲和品味。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逻辑性极强,层层递进,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它从最基础的视觉元素(点、线、面、形状)讲起,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构图法则(如黄金比例、对齐、重复),最后上升到跨平台体验的一致性管理。我喜欢它在介绍不同设计规范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审慎态度,它没有强行推销某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风格,而是鼓励读者理解每种选择背后的设计哲学。特别是关于响应式设计中的版式调整,书中给出的详尽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移动端、平板和桌面端在信息密度和交互逻辑上的权衡取舍,让我深刻意识到,好的设计是与载体共生的。这种由表及里、由简入繁的叙述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建立扎实的基础,也为资深设计师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基础的绝佳机会。

评分

坦白说,市面上关于设计原理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流于表面或过于偏执于某一软件的操作。然而,这本著作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宏观视野和跨界整合能力。它巧妙地将平面设计领域的经典原则,无缝对接到了数字媒体和用户界面设计的语境中。书中对模块化设计和设计系统的构建原则有着独到的见解,强调了版式在构建品牌一致性方面的核心作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效率”和“美感”之间平衡的论述,它没有牺牲任何一方,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限制下,依然能产出兼具专业水准和视觉魅力的作品。对于那些希望从“会画图”进阶到“会思考”的设计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一种更高阶的思维框架,它教会的不是具体的布局,而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视觉信息的完整生态系统。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美”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尤其是关于信息层级和视觉流动的阐述,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对于网格系统(Grid System)的讲解,不再是那种枯燥的数学公式堆砌,而是深入剖析了它如何影响读者的视觉焦点和信息接收效率。作者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去讨论“负空间”的作用,这一点对我启发特别大。以往我总觉得留白是“空着”,但现在我明白了,它是引导视线、平衡构图的无形力量。案例分析部分尤其精彩,它展示了不同行业(比如电商界面、杂志排版、信息图表)如何根据内容特性灵活运用这些原理,而不是僵硬地套用模板。这种高度的实战性和理论的深度结合,让我在面对实际设计挑战时,思路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好看”,而是开始追求背后的“有效性”和“逻辑性”。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对“用户心理学”与“版式设计”的融合探讨。作者并未将设计视为纯粹的视觉装饰,而是强调它作为沟通桥梁的本质。例如,在讨论色彩心理学与版式布局的配合时,书中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特定布局的本能反应,这在处理国际化项目时显得尤为重要。关于易读性(Readability)的章节,探讨得极其深入,不仅仅是选择易读的字体,还包括如何通过对比度、文字块大小和段落组织来减轻读者的认知负荷。我感觉作者是一位富有同理心的设计师,他总能站在终端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每一个设计决策带来的影响。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想:“这个按钮放在这里,是不是最符合用户预期?”这本书成功地将“如何做”和“为什么要这么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设计决策变得有理有据,而非凭空想象。

评分

讲的挺好。

评分

还可以,凑单买的。

评分

装帧不错。纸质厚实。图片丰富。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作者的几本书出版时间还挺长的,整体上通俗易懂适合入门

评分

618活动真是超给力 送货速度快 而且书的质量好

评分

推荐一读

评分

这样的书没啥这样的书没啥

评分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京东上淘几本好的设计书看看,这次也很满意,内容很多,细节具体,很实用,看了很充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