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柔软,却有力量。
林清玄长序推荐。
全面收录林清玄创作生涯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
部分作品大陆首发。
书中文章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
超过二十次被选作各省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林清玄散文精选集,精选林清玄创作生涯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分为“人间有味是清欢”“永铭于心”“有情十二帖”“忧欢派对”“生命的酸甜苦辣”“迷路的云”“来自心海的消息”等七辑,力求较为全面地反映林清玄创作全貌。林清玄的文章耐人寻味,能够让人感觉到禅性的生活,是一种超脱于尘世而又极具指引意义的大智慧。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著名散文家,连续十年雄踞 “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选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学及大学教材,或被选作中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序
第一辑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可以预约的雪
茶味
不封冻的井
养着水母的秋天
春夏秋冬
以夕阳落款
煮雪
怀君与怀珠
世缘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耕云·望云·排云
第二辑 永铭于心
鳝鱼骨的滋味
与父亲的夜谈
卡其布制服
长途跋涉的肉羹
永铭于心
一碗入梦
幸福
风中跌倒不为风
含羞的心
金刚糖
保持梦想的心
有春
第三辑 有情十二帖
有情十二帖
野生兰花
龙井问茶
花籽
花燃柳卧
南国
生活中美好的鱼
云在青天水在瓶
秋天的山茶花
心生一瓣香
种草
白玉盅
第四辑 忧欢派对
忧欢派对
绝望中还向前跑
不怕人生的转弯
心里的宝玉
不南飞的大雁
与太阳赛跑
心里的天鹅
一千支银针
两头鸟
知了
苦瓜变甜
幸福终结者
第五辑 生命的酸甜苦辣
爱是最好的教育
好的小孩教不坏
生命的酸甜苦辣
以水为师
流浪水
学插花
飞越冰山
转动
快乐地活在当天
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
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第六辑 迷路的云
猫头鹰人
横过十字街口
纯善的心
新鲜的桂花茶
戴勋章逛街的人
卖茶老妇
夜观流星
浴着光辉的母亲
迷路的云
玫瑰往事
昔年樱花在
第七辑 来自心海的消息
分别心与平等智
月到天心
生活处处都有回香树
荷花之心
一株仙人掌的力量
时到时担当
无事最可贵
枯叶蝶的最后归宿
来自心海的消息
不是茶
水中的蓝天
菠萝蜜
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从小学时代就爱读苏东坡。非常奇特的是,当时读古文都不懂,唯独苏东坡,一读就懂。原因应该是,不管是诗词、文章,苏东坡总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描写最深刻的情感。
因为文字简单,大人小孩都能感动;因为情感深刻,每次读都能读到不同的境界。更重要的原因是,苏东坡是生活家,他的写作是植根于生活的,他把儒家、佛家、老庄的思想荟萃于生活,表达了一种随缘自足的生命观。
苏东坡的一生,只在青壮时期过了一段富裕的日子,后来几乎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常常连饭都吃不饱,“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牛羊烦呵叱,筐莒未敢睨”,穷到连收成的箩筐都不敢多看一眼。
不论多么困窘,苏东坡总是不改落拓旷达的性情,写出境界高妙,文采风流的作品。剥落世俗的外表,苏东坡的生活非常丰富,诗词文章不在话下,他懂得饮茶,喜欢美食,善于烹饪,能书能画,还有很多很多好朋友……
他的生活太丰富了,所以几乎每天都写作,我从前读《东坡全集》感到吃惊,里面有三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阕词,无数优美的散文,以及见解精到的论文。他创作的数量远远超过这些,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当苏东坡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小路散步,自己觉得全身轻松,比骑马还舒适,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在燥热的暑天喝一杯茶。
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
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
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
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
在最高的山上突然思念着兄弟。
在落下的一根白发里,浮出一生最爱的面容。
在明月遍照的松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同一轮明月呀!
……
在我贫困的童年时代,颠踬无依的少年时代,踽踽独行的青年时代,我还能向往生命的美好,一直保持单纯的初心,因为我相信“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永远不会失去,只要我们不俗。
可以预约的雪
东部的朋友来约我,到阳明山往金山的阳金公路看秋天的菅芒花。说是在他生命的印象中,春天东部山谷的野百合与秋季阳金公路的菅芒花,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
如今,东部山谷的野百合,因为山地的开发与环境的破坏,已经不可再得,只剩下北台湾的菅芒花是唯一可以预约的美景。
他说:“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
我答应了朋友的邀约,想到两年前我们也曾经在凉风初起的秋天,与一些朋友到阳明山看菅芒花。
经过了两年,菅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就面目全非了。
一个朋友远离乡土,去到下雪的国度安居。
一个朋友患了幻听,经常在耳边听到幼年的驼铃。
一个朋友竟被稀有的百步蛇咬到,在鬼门关来回走了三趟。
约我看菅芒花的朋友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重过单身汉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呢!最慈爱的妈妈病故,经历了离婚再婚,又在45岁有了第二个孩子。
才短短的两年,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的人都天旋地转的时间了,即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都没有因缘的离散呀!即使是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在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变是正常的,或者不变是正常的?
那围绕在窗前的溪水,是每一个刹那都在变化的,即使看起来不动的青山,也是随着季节在流变的。我们在心灵深处明知道生命不可能不变,可是在生活中又习惯于安逸不变,这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贤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这是对于生命“常”的向往。但是在岁月的拖磨里,我们逐渐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挡巨浪,只是随风波浮沉。也才逐渐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我们可以预约明年秋天山上的菅芒花开,但我们怎能预约菅芒花开时,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变化呢?
我们也许可以预约得更远,例如来生的会面,但我们如何确知,在三生石上的,真是前世相约的精魂呢?
在我们的生命旅途,都曾有过开同学会的经验,也曾有过与十年、二十年不见的朋友不期而遇的经验。当我们在两相凝望之时常会大为震惊,因为变化之大往往超过我们的预期。我每次在开同学会或与旧友重逢之后,心总会陷入一种可畏惧的茫然,我畏惧于生之流变巨大,也茫然于人之渺小无奈。
思绪随着茫然跌落,想着:如果能回到三十年前多好,生命没有考验,情爱没有风波,生活没有苦难,婚姻没有折磨,只有欢笑、狂歌、顾盼、舞踊。
可是我也随之转念,真能回到三十年前,又走过三十年,不也是一样的变化,一样的苦难吗?除非我们让时空停格、岁月定影,然而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尤。这才是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当然,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菅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只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
在岁月,我们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在人生,我们走过了许多冷暖炎凉。我总相信,在更深更广处,我们一定要维持着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芒花,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
尚未看到菅芒花的此时,想到车子在米色苍茫的山径蜿蜒而上,菅芒花与从前的记忆美丽相迭,我的心也随着山路而蜿蜒了
序
生命的减法
坐在京都一座古老的寺院,静静地看一位老人整理白石的庭院。
老人须发皆白,穿着忍者一样的黑色布衣,手里拿着一支八爪的铁耙子。
庭院铺满白石,白石的中央是一棵苍劲的黑松,黑松的右侧是一个巨大的可以供人平躺的巨石。
老人细心地,沉静地,用铁耙子沿着黑松与巨石画着曲线。
曲线慢慢形成海浪,海浪一波一波地涌向我,我坐着的石椅也随机落入“海”中,成为白石沿岸的一个波块。
我和黑松、巨石一起落入白石之海,这是多么的神奇呀!我们不只落海,也落入了纯粹、简单、清寂的境界。
我一直喜欢日本的白石庭院,据说这种美感是来自唐朝,受到禅宗影响的美感经验。
它的美感来自两个启示:
一是生命的减法,一棵松,一颗石头,一块白石,减而又减,直趋空寂,围绕白石的是天地,乾坤朗朗,人变成渺小的存在。
“我”这么微不足道,又有什么好计较的?
第二个启示,是无限的想象,曲线所扒出的,像海洋的波浪。如果扒成直线呢?就变成了阡陌交错的田园。如果扒成白石堆,就成为一座一座小山;或者堆成固状,立刻飞升,成为天上的白云……
一个白石庭院,是宜于想象的,扒石头的老人是随兴创作的艺术家,每天每天,把自己的心情投射在白石上,画出令人感动的线条。
我坐着,看老人整理庭院,不禁痴了。想起年轻时追寻生命的繁盛,到中年时代,繁华落尽见真淳,直到花甲之后,才舍弃了幻化的繁华,回归到极简,在单纯之中看见美。
生命若减到极简,一只蝴蝶就能找到无限的花园;一棵树里就有美丽的江山;一朵云就是无垠的天空……
回到最简最初的本心
我坐在院子里喝茶,是广州朋友送我的白茶。
“白茶”有一种特别的清甜,比一般的茶更为淡定,还能欣赏介于绿与白的茶叶,在芥末黄的茶叶飘浮。
喝到后来,人茶合一,几疑自己也化为一片茶叶,在空中飘浮。“茶”这个字真好,是“人在草木中间”,因此,不知人生沧桑,无法品味茶的真味;而不识茶滋味,也无法语人生。
我想到,陆羽《茶经》里说的“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后来茶道传到日本,发展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
品味茶道的人,要回到最简最初的本心,“精行俭德”和“和敬清寂”都是在说,当我们把外在的复杂放下之后,内心自然就丰盛起来,我们会精进,勤勉,俭朴,而有道德;我们也会和谐,诚敬,清澈,而寂静了。
内心那个小宇宙,原本就是圆满,只因为生活的竞逐,变得纷乱了,现在回到一杯茶,就能连接大宇宙,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共流转了。
品茶是这样,品人生也是如此。
我时常回想起,十四岁离开家乡的情景,背着母亲为我准备的小布包,里面只有一套换洗的衣服。那时什么都没有,却也无所畏惧,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只要向前奔行,一定会走出一条路。
生活中苦难还会少吗?生命力挫折还会少吗?
苦难与挫折来的时候,我会想到自己少年的背影,“大不了,就回到背一个小布包的时代,有何可怕呢?”
昨日愈来愈长,明日愈来愈短!
回忆的容量愈来愈大,希望的容量愈来愈小。
来日方短,去日苦多,这才是令人悲怆的。
但是,秉持茶道的精神,尽心尽意,一心一意,心与意都极简了,一杯茶里就有无尽之意,一朵花里就有无限的缠绵,一静定时就有无边的远方。
一啄一食,莫非前定;一哭一笑,皆是因缘。
放下吧!息心即息灾,心净国土净!现在放下是自己做主,以后被放下就不是自己了!
只要心中有情
几十年来,我总喜欢“清欢”这个语词。
简单地说,“清”是清净、清淡、清澈,“欢”是欢喜,欢乐,欢愉。
那是不受物质束缚的,也是没有外在条件的。
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意,青山的妩媚、白云的飘游、日影的迷离、花朵的展颜、苍鹰的飞翔、爱人的笑语、老友的重逢、历尽劫波相逢的一笑、奔赴红尘燃烧的热情……
只要心中有情,处处在在都有清欢,都有小小而确定的幸福。
多年前,我曾写给一首偈,来表达这种幸福:
十年夜雨心不冷,
百鸟飞远天不远,
千山越过水不渴,
万花落尽春不尽。
十百千万,日益繁盛,现在送给读到这本书有缘的读者,内心永远繁盛丰美。
林清玄
二〇一七年新春
台北双溪清淳斋
我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周末,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心态打开了这本《人间有味是清欢》。然而,仅仅是开篇几页,就彻底颠覆了我原有的预设。作者的笔触,不像我之前读过的任何一本关于生活感悟的书籍那样,充斥着空洞的大道理或是刻意的鸡汤。相反,它就像一部缓缓展开的素描,用最朴素的线条勾勒出生活的本真。我尤其被其中一段关于“等待”的描绘深深吸引。它不是那种焦躁不安的等待,也不是那种充满希望的期待,而是如同老树在冬日里默默积蓄力量,又如种子在泥土下静默生长。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将这种沉静而有力的等待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体会到生命中很多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时间来酝酿,都需要耐心来守候。书中的许多细节,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比如,作者描写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窗户洒在地板上的光影,又比如,雨滴敲打在窗棂上的声音。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景象,在作者的笔下,却被赋予了别样的生命力,仿佛每一个微小的元素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港湾,那些平日里堆积在心头的烦恼和焦虑,都在这舒缓的文字中渐渐消散。它没有给我明确的指引,却让我内心涌起一股想要好好生活的冲动,想要去发现生活中的那些细微的美好,并用心去感受它们。
评分《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能够让人“慢下来”的书。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声音裹挟着前行,很少有机会停下来,真正地去感受自己身处的世界。而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一种不疾不徐的语调,引导我去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作者的笔力很独特,她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最细微之处的韵味,并将其放大,让我们得以仔细端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家”的描写,它不是那种宏伟的建筑,也不是豪华的装修,而是在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里,那些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互动。作者描绘的那些围炉夜话,那些厨房里的烟火气,都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这本书没有给我醍醐灌顶的启示,却让我体会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平和。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或许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而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生活,如何去感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我喜欢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无论是雨滴敲击窗户的声音,还是街边小贩的叫卖声,都带着一种独特的生命力。这些声音,构成了我们生活的背景,也承载着我们的记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温柔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下的诗意。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当时只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觉得它有一种别样的韵味。翻开书页,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宁静的午后,独自一人在窗边品一杯清茶,看窗外云卷云舒。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她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细节,并将其赋予深刻的意义。书中对于“自然”的描写,尤为令人称道。无论是晨曦微露的清晨,还是夕阳西下的傍晚,亦或是夏日午后的蝉鸣,都仿佛近在眼前,跃然纸上。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花草”的描写,她没有刻意去赞美它们的美丽,而是描绘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它们在不同季节所展现出的独特姿态。这种描绘,让我体会到一种生命的韧性,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这本书没有给我一种心灵的震撼,却让我内心感到一种平静和满足。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清欢”,不是刻意追求的某种状态,而是一种顺其自然,是一种享受当下。我喜欢作者在描写人际关系时,那种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态度。她没有去歌颂虚假的和谐,而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交流。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诗,只是需要我们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聆听。
评分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足以让人心头一颤。“人间有味是清欢”,多美的意境啊!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味”才算得上“清欢”?是舌尖上的甘甜?还是心底里的宁静?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在这字里行间寻觅答案。书中的文字,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却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我的心田。它写的是生活中的点滴,是平凡中的不凡。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那些温暖人心的描写,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生活,也看到了许多我不曾留意却真实存在的风景。我喜欢作者用一种闲适的笔调,描绘出那些看似寻常却蕴含着深刻哲理的片段。比如,对于一顿简单的家常便饭的描写,就能让人感受到食物本身的质朴,以及烹饪者倾注其中的爱意。又比如,对四季更迭的细腻描摹,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重新感受到自然的呼吸和生命的律动。这本书不是那种需要你绞尽脑汁去解读的著作,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在你疲惫的时候,静静地坐在你身边,用温和的声音与你分享一些关于生活的小秘密。它教会我,真正的“清欢”,或许就藏在那些不被宏大叙事所裹挟的日常里,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触动心灵的瞬间。它让我明白,不必追逐远方的轰轰烈烈,因为最动人的风景,往往就在身边,只是我们不曾俯身去细品。
评分初识《人间有味是清欢》,吸引我的便是它那股淡淡的、不惹人眼的烟火气。我向来对那些过于华丽或励志的书籍有些抗拒,总觉得它们离真实的自己太远。而这本书,恰恰相反,它就像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平凡却滋养。我喜欢作者在描写一些日常琐事时,那种不动声色的情感注入。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老物件”的描写,作者并没有去抒发对时光流逝的伤感,而是通过对一件件旧物的细致观察,描绘出它们承载过的回忆和故事。一件磨损的瓷碗,一块褪色的布料,在作者的笔下,都仿佛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我能感受到,作者并非是在刻意营造某种情怀,而是真正地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将这份真实的情感传递给读者。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速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小的词句。书中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也没有直白的说教,一切都如同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展开。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陪伴”这个主题的处理,它没有用过于煽情的笔调,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的相处场景,展现出陪伴的温暖和力量。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传递出最深沉的关爱。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这两个字,它不应是忙碌奔波的代名词,也可以是静享当下,细品滋味的温柔旅程。
评分还没看 没法评价 待我看后来个客观评价
评分应该是正版的,印刷精美
评分除了有些褶皱以外,整体来说还不错,林@的文笔果然精彩,看这本书完全是沉醉在优美的文字中啊
评分书本质量还可以
评分不错哦,包装完好,物流很快,京东自营值得信赖!
评分收到,书很不错!收到,是很不错!
评分书很不错,包装精美,读书日活动买来没事看看。
评分好,和书店的一模一样
评分非常非常的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