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

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全喜 著
图书标签:
  • 固体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物理学
  • 材料物理
  • 半导体物理
  • 晶体结构
  • 能带理论
  • 电子态
  • 物理教材
  • 高等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44929
版次:2
商品编码:1213625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晶体结构、晶体的结合、晶格振动、固体电子论、固体能带论、 晶体中的缺陷、晶体的导电性、 固体的介电性等固体物理学领域的基本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半导体物理、电介质物理、磁性材料等课程的基础。

  本书可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应用物理学等专业的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自学用书。


目录

第1章 晶体结构
1.1 晶体的宏观特性
1.2 晶体的微观结构
1.2.1 空间点阵与基元
1.2.2 初基原胞
1.2.3 惯用原胞
1.2.4 威格纳一赛兹原胞
1.3 晶体的基本类型
1.3.1 二维晶格
1.3.2 三维晶格
1.3.3 晶系
1.4 典型的晶体结构
1.4.1 氯化钠结构
1.4.2 氯化铯结构
1.4.3 金刚石结构
1.4.4 闪锌矿结构
1.4.5 密堆积结构
1.4.6 纤维锌矿结构
1.4.7 钙钛矿结构
1.4.8 方解石结构
1.4.9 黄铁矿结构
1.4.10 红镍矿和金红石结构
1.4.11 尖晶石结构
1.4.12 刚玉结构
1.4.13 石榴石结构
1.5 晶体的对称性
1.5.1 旋转对称性
1.5.2 扣心反演对称性
1.5.3 镜像操作
1.5.4 旋转反演操作
1.5.5 螺旋操作
1.5.6 滑移反映操作
1.6 晶面和晶面指数
1.6.1 格点指数
1.6.2 晶向指数
1.6.3 晶面指数
1.6.4 六角晶系的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1.7 晶体的倒格子与布里渊区
1.7.1 倒格子基矢
1.7.2 布里渊区
1.7.3 典型晶格的倒格子与布里渊区的例子
1.8 晶体中的X光衍射
1.8.1 概述
1.8.2 衍射波的振幅与强度
1.8.3 决定散射的诸因素
1.8.4 产生衍射极大的条件
1.8.5 布拉格定律
1.8.6 劳厄方程
1.8.7 厄瓦尔德反射球
1.9 非晶态材料的结构
1.10 准晶态
1.11 群与晶体点阵的分类
1.11.1 群的概念
1.11.2 7个晶系和14种空间点阵
1.11.3 晶体结构的32种点群和230空间群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晶体的结合
2.1 内能函数与晶体的性质
2.1.1 内能函数
2.1.2 晶体的性质
2.2 离子结合
2.2.1 离子结合的定义和特点
2.2.2 离子晶体的结合能
2.2.3 马德隆常数的计算
2.3 共价结合
……

第3章 晶格振动
第4章 固态电子论基础
第5章 固体能带论
第6章 晶体中的缺陷
第7章 晶体的导电性
第8章 固体的介电性
深入探索材料的微观世界:一本关于凝聚态物理前沿的导览 本书旨在为对凝聚态物理,特别是材料的宏观性质如何源于其微观结构和量子效应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我们不再聚焦于晶体点阵的经典模型或简单的能带理论,而是将目光投向超越传统固体物理范畴的前沿领域,探讨那些塑造现代科技进步的复杂量子现象和新型材料。 本书的结构围绕几个核心主题展开:拓扑物质的奇特性质、强关联电子系统的复杂行为、低维与纳米结构中的量子限制效应,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物理学基础。 第一部分:超越布洛赫的束缚——拓扑电子学新篇章 本部分将彻底超越周期性势场下的布洛赫定理的经典描述,深入探究拓扑学概念如何重塑我们对电子态的理解。 第一章:拓扑不变量与材料分类 本章从数学基础开始,介绍同伦群、陈数和贝里相位等拓扑不变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重点讨论如何利用这些不变量来区分电子能带的拓扑性质,而非仅仅依赖于能带结构的点群对称性。我们将详细分析拓扑绝缘体(TI)的理论构建,包括二维的$mathbb{Z}_2$拓扑不变量,以及如何通过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其边界态。 第二章:拓扑半金属与诺德结构 深入探讨狄拉克(Dirac)和外尔(Weyl)半金属。我们将详细解析能带色散关系中拓扑荷的概念,以及拓扑非平庸的能带结构如何导致线性色散和零能态(拓扑点)。针对外尔半金属,重点分析其表面态——拓扑鼓包(Fermi Arcs)的物理起源及其在霍尔效应中的体现。同时,讨论节线(Node-Line)半金属作为一维拓扑线缺陷的特殊性。 第三章:拓扑超导与马约拉纳零能模 聚焦于超导态与拓扑性质的交叉领域。本章详细介绍拓扑超导的分类,并集中讨论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s)的理论预测和实验探索。我们将分析在拓扑绝缘体/超导体异质结、或特定的铁基超导体中,如何期望观测到零偏压电导峰,以及这种准粒子在未来拓扑量子计算中的潜在应用。 第二部分:电子间的“战争”——强关联电子系统 传统固体物理往往基于单电子近似,但在许多功能材料中,电子间的库仑相互作用(关联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催生出远超独立电子模型预测的新奇物态。 第四章:Hubbard 模型与Mott绝缘体 本书将重点剖析Hubbard 模型的物理图像及其在描述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的核心地位。详细阐述Mott 绝缘体的形成机理,解释为什么具有偶数个电子的晶体在强关联下反而成为绝缘体。讨论如平均场理论(Mean-Field Theory)和局域近似(Local Approximation)等处理强关联问题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多铁性与电荷密度波 探讨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耦合到晶格形变,产生多铁性(Multiferroicity)——即磁性、电性、和弹性等多个序参量共存的现象。重点分析电荷密度波(Charge Density Wave, CDW)的形成,包括Peierls不稳定性,以及CDW如何影响材料的输运性质和非线性响应。 第六章:高温超导的深入探究 虽然不是从头构建CuO_2超导的理论,但本章将回顾和评估当前最具影响力的非传统超导机制理论。重点对比并分析d波超导的特性,讨论磁通钉扎、赝能隙(Pseudogap)等与高温超导相关的关键实验观测,并探讨量子自旋液体(Quantum Spin Liquid, QSL)作为可能的高温超导前驱态的研究进展。 第三部分:尺寸效应与界面物理——低维系统的量子约束 当材料的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量子尺寸效应开始显著,使得其物理性质偏离块体材料。 第七章:量子阱、线与点 系统阐述量子限制效应的物理图像。详细讨论一维(量子线)、二维(量子阱)和零维(量子点)系统中电子能级的离散化和能带结构的变化。重点分析俄歇复合在量子点发光中的作用,以及局域化与量子隧穿在纳米器件中的重要性。 第八章:二维材料的独特物理 专注于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之外的二维材料(如过渡金属硫化物 $ ext{TMDC}$)。分析其狄拉克锥的独特属性,以及在强磁场下可能出现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普遍性。探讨范德华异质结(vdW Heterostructures)的构建,以及通过堆叠层间耦合实现的新颖电子态调控。 第九章:界面电子学的拓扑保护 将界面视为调制电子性质的有效手段。深入研究界面效应如何诱导出新的拓扑相。例如,分析在氧化物界面(如$ ext{LaAlO}_3/ ext{SrTiO}_3$)中可能出现的二维电子气(2DEG)的磁性和超导行为,并讨论如何通过界面应变和电荷转移来工程化这些新兴的界面物态。 第四部分:功能材料与跨尺度耦合 本部分关注如何将基础物理原理应用于设计具有特定宏观功能的先进材料。 第十章:自旋电子学基础与磁性拓扑材料 从自旋输运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自旋霍尔效应(SHE)和反霍尔效应(AHE)。重点分析如何利用磁性拓扑绝缘体来产生手性马约拉纳边界态,以及如何通过磁电耦合效应(如磁致旋光效应)来控制磁态。 第十一章:介电响应与铁电畴动力学 系统介绍铁电性的微观机理,重点分析畴壁(Domain Wall)的结构和动力学。探讨铁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翻转过程,以及如何利用应力-电荷耦合来优化储能和传感应用。 第十二章:声子工程与热电效应 将电子与晶格振动(声子)的耦合纳入考虑。详细解释费曼-菲舍尔公式在热电优值因子 ($ZT$) 中的应用。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晶格工程(如引入点缺陷、晶界或低维结构)来有效散射长波声子,从而降低热导率,提升热电转换效率。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使读者能够理解,现代凝聚态物理学是一个跨越微观量子现象、宏观材料属性、以及复杂计算方法的综合性学科,为理解和设计下一代电子、能源和信息技术材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棒了!我是一名大二的物理系学生,之前对固体物理的概念一直感到模糊不清,尤其是在学习晶体结构和布里渊区的时候,总觉得抓不住核心。拿到《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之后,简直像是找到了救星!书的编排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晶体学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各种晶格模型、衍射原理,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X射线衍射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原子排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倒格矢和第一布里渊区的解释,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不像我之前看的那些书,上来就是一堆公式推导,看完脑袋都要炸了。《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则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清晰的逻辑,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而且,每章后面的习题也很有代表性,涵盖了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做完之后感觉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了质的飞跃。我甚至开始期待下一章的内容了,感觉这本书真的能带我深入理解固体世界的奥秘。

评分

我是一个对物理充满好奇的独立学习者,没有系统的物理学背景,但一直对固体的奇妙世界充满向往。当初选择《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纯粹是看中了它的标题,想着“基础”应该比较容易上手。然而,这本书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但也正因此,它激发了我更强烈的学习热情。一开始,我对晶格振动的概念感到非常困惑,觉得那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模型。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类比,比如将原子比作弹簧连接的小球,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声子的概念,以及声子在传递能量和动量方面的作用。书中的一些章节,如介电性质、磁性质,虽然涉及了一些概念我之前从未接触过,但作者的讲解非常有条理,即使是复杂的物理现象,也能被拆解成易于理解的单元。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一些挑战,但我乐在其中,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零散知识点融会贯通。《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恰好解决了我的这个痛点。这本书在处理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时,做得非常出色。它清晰地展示了 Bloch 定理如何解释电子在周期性势场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能带结构。书中关于费米面的讲解,也是我看得最明白的一次,不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通过图形和直观的解释,让我理解了费米面的几何意义以及它与材料导电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章节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学习前一章的知识,能够直接帮助理解后一章的内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感觉这本书不只是在教我知识,更是在培养我解决固体物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够举一反三。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的物理学子,《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教材之一。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兼顾了易读性,这在固体物理这类偏向理论和数学推导的学科中尤为难得。书中关于电子在晶体中的运动,特别是能带理论的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他们没有直接跳入复杂的薛定谔方程求解,而是先从自由电子模型出发,然后引入周期性势场的影响,逐步构建起能带的概念。这种由简入繁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之前对能带理论望而生畏的学生,也能理解其物理意义。书中对半导体物理、磁性材料等更进阶的章节也进行了很好的铺垫,让我对未来的深入学习充满了信心。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公式的字体清晰,图表的标注明确,阅读体验非常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

评分

我是一名在职的材料工程师,虽然已经工作了好几年,但一直觉得在固体物理的理论基础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在解释某些材料特性时,总感觉不够深入。偶然间发现了《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阅了一下,结果大为惊喜!这本书的视角很独特,它不仅仅是学术理论的堆砌,更注重将这些理论与实际材料的应用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晶格振动和声子的时候,作者不仅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还提到了声子在热导、比热等方面的实际意义,这让我对材料的热学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关于缺陷物理的章节也写得非常到位,晶体缺陷是如何影响材料的力学、电学和光学性质的,都讲解得明明白白。这本书对于我这种需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一本宝典,它填补了我知识上的空白,也为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