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保护者的得力助手
野外植物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识别河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工具书
《河南珍稀植物图谱》分河南自然条件概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河南省的自然条件、植被及珍稀植物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河南省野外分布的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98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每种植物都列有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生境及保护价值等。植物分类主要依据《河南植物志》。本书分河南自然条件概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河南省的自然条件、植被及珍稀植物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河南省野外分布的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98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每种植物都列有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生境及保护价值等。植物分类主要依据《河南植物志》。
冯慰冬,男,1966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主持完成“河南省林业技术支持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和“河南省公益林补偿机制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项目分别获2013年和2014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部分 概述
一、河南省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二、河南省气候与水文
(一)气候
(二)水文
三、河南省植被与植物区系
(一)植物资源
(二)植被与植物区系特征
四、珍稀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一)中国珍稀植物概况
(二)河南省珍稀植物
(三)河南省珍稀植物保护措施建议
第二部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一、银杏科
(一)银杏属
1.银杏
二、松科
(二)冷杉属
2.秦岭冷杉
(三)云杉属
3.油麦吊云杉
4.大果青杄
(四)松属
5. 大别山五针松 . 20
(五)金钱松属 21
6. 金钱松 21
三、红豆杉科 22
(六)红豆杉属 22
7. 红豆杉 22
8. 南方红豆杉 24
(七)榧树属 26
9. 球果香榧 26
10. 香榧 27
四、连香树科 28
(八)连香树属 28
11. 连香树 28
五、禾本科 30
(九)新麦草属 30
12. 华山新麦草 30
(十)结缕草属 31
13. 中华结缕草 31
六、樟科 32
(十一)樟属 32
14. 樟树 32
(十二)楠属 33
15. 闽楠 33
16. 楠木 35
七、豆科 36
(十三)大豆属 36
17. 野大豆 36
(十四)红豆属 37
18. 红豆树 37
19. 花榈木 38
八、木兰科 39
(十五)木兰属 39
20. 厚朴 39
九、水青树科 40
(十六)水青树属 40
21. 水青树 40
十、楝科 41
(十七)香椿属 41
22. 红椿 41
十一、水曲柳 42
(十八)梣属 42
23. 水曲柳 42
十二、茜草科 44
(十九)香果树属 44
24. 香果树 44
十三、芸香科 46
(二十)黄檗属 46
25. 川黄檗 46
十四、安息香科 47
(二十一)秤锤树属 47
26. 秤锤树 47
十五、榆科 48
(二十二)榉属 48
27. 榉树 48
第三部分 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一、铁线蕨科 51
(一)铁线蕨属 51
1. 团羽铁线蕨 - 51
二、蹄盖蕨科 52
(二)蛾眉蕨属 52
2. 蛾眉蕨 52
三、铁角蕨科 53
(三)过山蕨属 53
3. 过山蕨 53
四、球子蕨科 54
(四)荚果蕨属 54
4. 荚果蕨 54
5. 东方荚果蕨 55
五、松科 56
(五)冷杉属 56
6. 巴山冷杉 56
(六)铁杉属 57
7. 铁杉 57
(七)松属 58
8. 白皮松 58
六、柏科 59
(八)圆柏属 59
9. 高山柏 59
七、三尖杉科 60
(九)三尖杉属 60
10. 三尖杉 60
11. 中国粗榧 62
八、桦木科 63
(十)鹅耳枥属 63
12. 河南鹅耳枥 63
(十一)铁木属 64
13. 铁木 64
(十二)榛属 66
14. 华榛 66
九、壳斗科 68
(十三)水青冈属 68
15. 米心水青冈 68
(十四)柯属 69
16. 石栎 69
十、胡桃科 70
(十五)胡桃属 70
17. 胡桃楸 70
(十六)青钱柳属 71
18. 青钱柳 71
十一、榆科 72
(十七)榉属 72
19. 大果榉 72
(十八)青檀属 73
20. 青檀 73
(十九)榆属 74
21. 太行榆 74
十二、昆栏树科 77
(二十)领春木属 77
22. 领春木 77
十三、蓼科 78
(二十一)蓼属 78
23. 河南蓼 78
十四、毛茛科 79
(二十二)芍药属 79
24. 紫斑牡丹 79
25. 杨山牡丹 80
26. 矮牡丹 81
(二十三)金莲花属 82
27. 金莲花 82
(二十四)铁筷子属 83
28. 铁筷子 83
(二十五)翠雀属 84
29. 灵宝翠雀 84
30. 河南翠雀 85
(二十六)黄连属 86
31. 黄连 86
十五、木兰科 87
(二十七)木兰属 87
32. 黄山木兰 87
33. 望春花 88
34. 朱砂玉兰 90
(二十八)八角属 91
35. 野八角 91
(二十九)含笑属 93
36. 黄心夜合 93
十六、樟科 94
(三十)樟属 94
37. 猴樟 94
38. 川桂 95
39. 天竺桂 96
(三十一)润楠属 97
40. 大叶楠 97
(三十二)楠属 98
41. 紫楠 98
42. 竹叶楠 99
43. 山楠 100
(三十三)木姜子属 101
44. 天目木姜子 101
45. 黄丹木姜子 103
46. 豹皮樟 . 104
(三十四)山胡椒属 106
47. 黑壳楠 106
48. 河南山胡椒 107
十七、金缕梅科 108
(三十五)枫香树属 108
49. 枫香 108
(三十六)山白树属 109
50. 山白树 109
十八、杜仲科 111
(三十七)杜仲属 111
51. 杜仲 111
十九、蔷薇科 112
(三十八)红果树属 112
52. 红果树 112
(三十九)石楠属 113
53. 椤木石楠 113
(四十)太行花属 114
54. 太行花 114
(四十一)苹果属 115
55. 河南海棠 115
二十、槭树科 116
(四十二)金钱槭属 116
56. 金钱槭 116
(四十三)槭属 117
57. 杈叶槭 117
58. 重齿槭 118
59. 飞蛾槭 119
二十一、七叶树科 120
(四十四)七叶树属 120
60. 七叶树 120
61. 天师栗 121
二十二、清风藤科 122
(四十五)泡花树属 122
62. 珂楠树 122
63. 暖木 123
二十三、鼠李科 124
(四十六)马甲子属 124
64. 铜钱树 124
二十四、猕猴桃科 125
(四十七)猕猴桃属 125
65. 河南猕猴桃 125
二十五、山茶科 126
(四十八)紫茎属 126
66. 紫茎 126
67. 陕西紫茎 127
二十六、省沽油科 128
(四十九)瘿椒树属 128
68. 银鹊树 128
二十七、五加科 129
(五十)刺楸属 129
69. 刺楸 129
(五十一)人参属 131
70. 大叶三七 131
二十八、杜鹃花科 132
(五十二)杜鹃花属 132
71. 河南杜鹃 132
72. 太白杜鹃 133
73. 灵宝杜鹃 . 134
二十九、安息香科 135
(五十三)安息香属 135
74. 玉铃花 135
75. 郁香野茉莉 136
三十、忍冬科 137
(五十四)蝟实属 137
76. 蝟实 137
三十一、菊科 139
(五十五)太行菊属 139
77. 太行菊 139
三十二、百合科 140
(五十六)万年青属 140
78. 万年青 140
(五十七)重楼属 141
79. 七叶一枝花 141
(五十八)延龄草属 142
80. 延龄草 142
三十三、兰科
(五十九)杓兰属
81. 扇叶杓兰
82. 毛杓兰
83. 大花杓兰
(六十)天麻属
84. 天麻
(六十一)独花兰属
85. 独花兰
(六十二)石斛属
86. 霍山石斛
87. 细茎石斛
88. 细叶石斛
89. 曲茎石斛
90. 河南石斛
91. 黑节草
(六十三)石豆兰属
92. 河南卷瓣兰
(六十四)兰属
93. 建兰
94. 多花兰
三十四、葫芦科
(六十五)绞股蓝属
95. 绞股蓝
三十五、冬青科
(六十六)冬青属
96. 大果冬青
97. 冬青
三十六、虎耳草科
(六十七)独根草属
98. 独根草
附录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附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附录Ⅲ 河南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附录 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182
为了宣传野生植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植物知识,增强民众对植物及大自然的保护意识,为野生植物保护管理人员和野生植物爱好者提供识别珍稀植物的工具书,同时为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生物专业师生提供植物科研和教学的野外参考资料,我们编辑出版了《河南珍稀植物图谱》一书。本书中的河南珍稀植物是指河南省野外有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本书分概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河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河南省的自然条件、植被及珍稀植物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管理措施;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介绍了河南省野外分布的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98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每种植物都列有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生态习性及保护价值等。本书中的珍稀植物分类主要依据《河南植物志》。
为做好图谱的编纂工作,编委会组织植物学者、摄影专家深入全省各大山区拍摄植物图片,历时两年基本完成了全书图片的采集工作。在植物图片采集和图书编辑过程中,得到了河南省林业厅、相关省辖市和县市区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河南摄影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达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9月
我一直对那些在极端环境下生长的生命充满好奇。《河南珍稀植物图谱》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聚焦于那些在河南特有的地质环境,比如喀斯特地貌或者黄河故道等区域,所孕育出的奇特植物。书中的描述,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冷静客观地分析了这些植物在恶劣环境中生存所演化出的独特适应性。比如,一些植物如何能够从石缝中钻出,如何能够有效储存水分,以及它们如何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这些细节,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无限可能。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一些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和野外监测的记载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些珍贵的生命,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更需要付诸行动去保护。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存的意志是多么强大,而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将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巨大损失。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更是一部关于生命顽强斗争和生态保护的深刻教诲,提醒着我们,要以更敬畏的姿态去面对自然。
评分初拿到《河南珍稀植物图谱》,我脑海中浮现的,更多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视角。我一直觉得,能够被冠以“珍稀”之名的物种,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带着一种故事,一种关于生命顽强与脆弱的故事。《河南珍稀植物图谱》并非冰冷的数据堆砌,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河南这片土地上那些默默无闻却又弥足珍贵的生命。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植物时,不仅仅停留在形态学特征,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甚至是与这些植物相关的农耕智慧。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植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人情味。读到关于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时,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医者在山野间采药的情景,也看到了普通百姓如何依靠这些植物维持生计。这种将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的方式,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图鉴,更是一部关于河南地域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百科全书,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和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它让我明白,每一个生命,无论大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意义。
评分翻阅了这本《河南珍稀植物图谱》,虽然我并不是植物学专业的,但那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却在字里行间被深深地触动了。书的装帧朴实而典雅,透着一股沉静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一页一页地细细品读。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植物生境的描绘,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更像是将那些植物置于一个鲜活的生态系统中,你能感受到它们是如何顽强地扎根于黄土地,如何在四季的轮回中展现勃勃生机。那些图片,色彩浓郁,细节丰富,即使我不认识每一个名字,也能从中感受到它们的独特之美。特别是其中几幅关于山地植物的特写,叶脉的纹理,花瓣的微光,甚至是附着在枝干上的苔藓,都清晰可见,仿佛能闻到泥土和露水的清香。这本书让我对河南这片土地的认识,从过去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固有印象,延伸到了她脚下这片生生不息的绿色宝藏。它提醒我,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美丽,又肩负着多少保护的责任。我常常在想,那些在书页中定格的珍稀植物,在野外又会有怎样的生存状态?是否也和我一样,渴望着一份来自人类的理解和守护?这本书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从未真正留意过的河南。
评分作为一个对家乡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河南珍稀植物图谱》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认为,河南的底蕴不仅仅体现在那些宏伟的宫殿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上,更藏在她脚下的这片土地,藏在那些世代生息的植物之中。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为我讲述了河南土地上那些曾经繁盛、如今却日渐稀少的植物的故事。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一些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的介绍,这些植物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更是与河南人民的生活、劳动、甚至命运紧密相连。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了食物、药物,甚至是庇护。通过这些植物,我仿佛看到了过去的河南,看到了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看到了古老的农耕文明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本书,让我对河南的理解,从静态的历史符号,转变为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
评分我不是那种会把所有植物都分清楚的“专家”,但我对生活在身边却不为人知的“隐士”一样的事物,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河南珍稀植物图谱》恰好满足了这种好奇心。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在河南这片广袤土地上,那些默默无闻却又承载着独特生命力的植物。我喜欢书中对一些乡土植物的描述,它们或许没有惊艳的外表,也没有显赫的“名分”,但它们在自己的栖息地里,顽强地生长,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书中对于这些植物的习性、分布以及一些有趣的民间俗语的引用,都让阅读过程充满趣味。我常常一边看一边想,这些植物是不是就生长在我常去的地方?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我们最熟悉的环境中,也可能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喜的发现。它就像一位神秘的向导,带领我重新审视我所生活的这片土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更加精彩的“河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