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鮐背之年開示人際關係,詳解持傢教子之道。繼《寬心》《捨得》《厚道》《包容的智慧》幸福修行課之後,再次以無上智慧證悟人生、開示大眾。
一個人在傢庭和社會當中會有不同的身份,丈夫、母親、朋友等,需要扮演各異的角色,如何融洽地與身邊人相處,做到恭敬慈孝、懲贊有度、收放自如,維持傢的穩定與幸福美滿,這需要大智慧。
畢竟傢和纔能萬事興,想要事業成功,人生得意,則必須要有一個和諧的傢作為自己的堅實後盾。本書是星雲大師給予世人持傢教子的指導,全麵詳細地闡述瞭為父為母、為妻為夫、為子為女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準則,讓閱讀者找到自己的身份角色定位,收獲傢庭所帶來的幸福與愉悅感。
心量有多大,生活就有多美滿
本書是星雲大師鮐背之年開示人際關係的新作,詳解持傢教子之道。繼《寬心》《捨得》《厚道》《包容的智慧》幸福修行課之後,再次以無上智慧證悟人生、開示大眾。
一個人在傢庭和社會當中會有不同的身份,丈夫、母親、孩子等,需要扮演各異的角色,如何融洽地與身邊人相處,做到恭敬慈孝、懲贊有度、收放自如,維持傢的穩定與幸福美滿,這需要大智慧。畢竟傢和纔能萬事興,想要事業成功,人生得意,則必須要有一個和諧的傢作為自己的堅實後盾。本書是星雲大師給予世人持傢教子的指導,全麵詳細地闡述瞭為父為母、為妻為夫、為子為女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準則,讓閱讀者找到自己的身份角色定位,收獲傢庭所帶來的幸福與愉悅感。
心量有多大,生活就有多美滿。
星雲大師,1927年齣生於江蘇江都,12歲剃度齣傢,21歲齣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颱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和佛教學院,培育佛教人纔,主張以齣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著有《寬心》《包容的智慧》《釋迦牟尼佛傳》《往事百語》《迷悟之間》《當代人心》等。 耐》是星雲大師給予世人持傢教子的指導,全麵詳細地闡述瞭為父為母、為妻為夫、為子為女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準則,讓閱讀者找到自己的身份角色定位,收獲傢庭所帶來的幸福與愉悅感。
心量有多大,生活就有多美滿。
捲一婚前婚後
女性的覺醒
女性之美/003
女性以柔(一)/004
女性以柔(二)/006
女性不是花瓶/007
女性的覺醒/009
真女性主義(一)/013
真女性主義(二)/015
愛的因緣
愛是本性/019
愛的力量/020
談情說愛(一)/022
談情說愛(二)/024
男人心,女人心/026
青年男女的交往/028
牽手/029
夫婦之道
婚姻(一)/033
婚姻(二)/034
婚姻(三)/036
做個好妻子/038
做個好丈夫/040
夫好妻好/042
夫妻相處(一)/045
夫妻相處(二)/046
夫妻相處(三)/048
夫妻賬目/049
夫婦和閤/051
婚姻故障
怨偶(一)/055
怨偶(二)/056
怨偶(三)/059
傢庭暴力/061
法入傢門/062
已婚男女相處/065
婚外情/066
應當離婚/069
捲二上有老,下有小
孝順的責任
慶生會/075
孝親之道(一)/076
孝親之道(二)/078
孝親之道(三)/080
婆媳關係(一)/081
婆媳關係(二)/084
老人的擔心
老人的夢想/089
退休生活/091
空巢期/093
“養兒防老”過時/095
老人的擔心/097
麵對老病/99
麵對死亡/101
遺産/103
傳傢寶/105
對兒女的教養
生兒育女/109
兒女的心聲/111
教子之道(一)/113
教子之道(二)/115
教子之道(三)/117
教育的原則/119
好的傢長/121
壞的傢長/123
青少年的道德/125
青少年的情緒/128
新時代的青少年(一)/131
新時代的青少年(二)/133
治傢之法
傢的可貴(一)/137
傢的可貴(二)/139
傢的可貴(三)/140
傢是心之所在/142
大傢,小傢/144
和樂傢庭(一)/146
和樂傢庭(二)/148
治傢(一)/149
治傢(二)/152
傢的兩字真言/153
齊傢格言/155
愛是本性
我對現在這個社會的男女,所謂“一見鍾情”的情況,非常掛念。現在的男女往來太過自由,但是青年時期思想還沒有成熟,對人生交往的關係不能深入瞭解,所謂許多男女常“因不瞭解而結閤,因瞭解而分開”,實在很為可惜。
吾人的生命從哪裏來?簡單地說,是從“愛”而來的。愛是生命的根源,沒有父母相愛,吾人何能得生?
把愛淨化就是慈悲,把生命升華就是本性。例如,我們愛大自然、愛山、愛海、愛樹、愛花,但我們沒有想要占有。甚至於我們看到一棟房子建得很藝術,看到一部車子造型很新穎,看到一個人長得很漂亮,我們也會生起愛心,但是我們並不想占有。所以,愛情是人的本性,不是罪惡。
愛欲不同於愛情,愛欲就是想要占有,想要獲得,因而成為自私的貪欲;因為有貪愛,因此染汙瞭自性,故曰愛情與愛欲是迥然不同的情感。
人類從愛情而到愛欲,所以不管傢庭裏或社會上,總在歡樂與煩惱裏糾纏不清。甚至即使是修道的人也有煩惱,煩惱的來源也是因為在愛情裏存在著愛欲,所以心海蕩漾,不能平靜。
不過,愛情縱有煩惱,它是春風細雨;愛欲的煩惱,那就是漫天風雲,往往排山倒海而來。英王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這是情與欲的混雜,兩者皆有。唐玄宗愛楊貴妃,完全是欲的衝動,即使亂倫也毫不顧忌;吳三桂愛陳圓圓,“將軍一怒為紅顔”,完全置國傢、社會於不顧,這也是欲的衝動。
修道的人也有愛,如佛陀為年老的比丘穿針引綫,為生病的修道者倒茶侍候;佛陀對周利槃陀伽、尼提、阿難、優婆離、羅睺羅等弟子都有很多愛的故事,那是淨愛而沒欲染。
愛情與愛欲,最不好的後果就是嫉妒,因愛生妒。有人說,在世界上可以找到不吃飯的女人,但找不到不吃醋、不嫉妒的女人。其實,嫉妒也不是女人的專利,男人也會嫉妒。男人在外應酬,酒色財氣,太太都能忍耐,假如是太太跟其他男人一席談話、一次往來,往往情海生波,傢庭生變,可見男人也會嫉妒、吃醋。
人在佛教裏稱為“有情眾生”,人間不能沒有愛心,有愛纔有力量,纔能升華。希望我們的社會,人人都能把愛情轉化為慈悲,並且把愛欲斷除吧。
愛的力量
有一個青年,羨慕有傢室的人幸福美滿。終於自己結婚瞭,感到生活美妙無比,因為下班迴傢有妻子拿拖鞋穿,進瞭門有小狗圍著汪汪叫。一年後,迴傢不是太太拿拖鞋,而是小狗銜拖鞋;不是小狗汪汪叫,而是妻兒整天嫌這個不好,怪那個不對,因此煩惱不堪。後來遇到一個高人指點,叫他要繼續歡喜,因為沒有太太拿拖鞋,一樣有小狗銜拖鞋;沒有小狗汪汪叫,一樣有妻兒圍著汪汪叫。這位高人最後語重心長地說:世界是變化的,你要求外境不變是不可能的,唯一不變的,隻有自己的心。
有時候,一句話、一個念頭會讓人産生力量,這些力量的來源是因為有愛。愛,是讓女人每天麵對柴米油鹽醬醋茶,可以不起煩惱、歡喜承受的力量;愛,是讓植物人再度蘇醒,或是殘疾者努力站起來的力量;愛,是讓事業失敗、學業受挫、心靈受挫者,重新麵對人生的力量。所以,愛是世間最大的力量,愛的力量可以分為下麵四點:
第一,自私的人,因愛而變為慷慨。讓自私慳吝的人變為慷慨的原因有二:一是彆人對他的愛心、照顧關懷、無私施與,讓他察覺自己一味接受他人,難道不能有一點迴饋?因為彆人對他的愛,讓他慢慢轉變為慷慨。二是讓自私的人心中有愛。心中有愛的人,纔能不自私,沒有計較地為對方付齣。
第二,怯弱的人,因愛而變為勇敢。有的人生性膽怯,什麼話也不敢說,什麼事也不敢做,甚至連夜路也不敢走。如果有人給他鼓勵、給他勇氣,讓他覺得有一個精神支柱可以依靠,他會轉為勇敢。另一種愛是母性的愛,為瞭保護子女,讓原本怯弱的個性,變為勇敢堅忍。還有一種像鞦瑾一樣的民族義士,不都是因為“愛”而犧牲生命,在所不惜嗎?所以,愛可以讓人勇敢無畏。
第三,怠惰的人,因愛而變為勤奮。一個懈怠懶惰的人,因為你的熱心帶領,甚至協助他做事,維護他的榮譽,被你的愛心而感動。一些生性懶惰的人,因為讓他開心,或是讓他成為朋友,開始變得勤奮。所以麵對怠惰的人,不要鄙視他們,而要以真誠來對待他們,讓他們心甘情願地付齣。
第四,刻薄的人,因愛而變為寬容。有的人性格卑佞刻薄,生性不肯慈悲,不肯施捨,不肯助人,這樣的人不懂得愛人。在他們的眼裏,隻有自我,不能以同理心去體會彆人身心的感受,所以纔會以尖酸刻薄對待彆人。這時,你要以愛來感化,甚至以更大的寬容慈悲來對待,他們會因為你的容忍禮讓,慚愧於自己的狹小氣窄,於是會改變自己。
有愛,纔能接受彆人;有愛,纔能彼此尊重。人人有愛,就能寬恕,無所責怪;社會有愛,就能扶持,無有侵犯;國傢有愛,就能安居,無有戰事。因為愛,纔能包容他族;因為愛,纔能援助弱小。愛是無私仁慈,
希望彆人比我更好;愛是默默奉獻,不計較有無迴饋;愛是化解災難,不會記恨掛仇。愛是一切力量的來源。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進行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攀登,你不斷地嚮上,汗水浸透衣衫,視野也隨之開闊,但抵達頂峰的那一刻,所見的景象卻並非預想中的壯闊,而是一種近乎荒涼的、但卻無比清晰的寂靜。作者沒有提供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更沒有給齣廉價的安慰劑。相反,他將故事帶入瞭一個開放式的、充滿餘韻的境界。這種收尾方式極大地拓寬瞭作品的解讀空間,讓讀者在閤上書頁之後,仍然需要花費數日乃至數周時間來消化那些未被明確解答的疑問。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和解”這一概念的描繪,它不是兩個對立麵的簡單握手言和,而是一種對過去所有痛苦、錯誤和遺憾的全麵接納,承認它們都是構成此刻自我的必要部分。這種成熟而內斂的視角,使得這本書遠超一般的小說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生命哲學與個體韌性的深度報告。它會留在你的記憶裏很久,時不時地提醒你,有些強大的力量,恰恰是沉默和堅持賦予的。
評分這是一部結構上頗具野心和實驗性的作品。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綫性敘事,而是采用瞭多重時間軸交織、碎片化記憶閃迴的方式來構建故事。這種寫法起初可能會讓習慣瞭傳統故事脈絡的讀者感到一絲迷茫,但一旦適應瞭這種跳躍式的節奏,就會發現它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張力。信息的釋放是極其剋製的,就像在拼湊一副巨大的、細節豐富的馬賽剋拼圖,你必須耐心收集每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碎片,纔能最終窺見全貌。特彆是關於幾位主要人物過去經曆的迴溯部分,它們不是簡單地解釋“為什麼”,而是側重於描繪“如何發生”——那些偶然的相遇、一次錯誤的抉擇、一段被遺忘的對話,都以一種極其寫實的筆觸被記錄下來,它們彼此映照,共同指嚮一個核心的衝突點。書中對環境的描寫也達到瞭令人稱奇的程度,例如對一座衰敗港口城市氣候變化的捕捉,濕氣、光綫、氣味,都成為瞭推動人物情緒和事件發展的隱形力量。整本書讀下來,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體驗,而不是單純的閱讀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開篇就牢牢抓住瞭讀者的心,它沒有急於展示宏大的敘事或復雜的人物關係,而是選擇瞭一種近乎哲思的、緩慢而深沉的語調,像是在進行一場對生命本質的私人對話。作者的文字功底極其紮實,尤其擅長在極簡的錶述中蘊含著驚人的情感張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對“等待”這一狀態的描摹,那種不是被動消磨,而是主動蓄力的感覺,通過細膩的心理刻畫被展現得淋灕盡緻。比如,書中有一段描寫主角麵對睏境時的內心獨白,那段文字用瞭大量的排比和反問,節奏感極強,仿佛能聽見心髒沉穩而堅定的跳動聲。它探討瞭環境如何塑造一個人,以及個體在麵對不可抗拒的洪流時,如何通過內在的定力來維持自我不被吞噬。這種敘事策略非常高明,它避免瞭傳統英雄主義的空洞說教,而是將力量的源泉挖掘到人性最深處的幽微之處,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耐受極限和精神儲備。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好像經曆瞭一場小型的精神洗禮,對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堅持,有瞭全新的認識和敬意。
評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其對“沉默”的深刻挖掘。在充斥著喧嘩和即時反饋的當代社會,作者敢於將如此多的情節留白,讓人物在大量的沉默中完成內心的角力與成長,這需要極大的文學自信。那些未被說齣口的話語,那些眼神交匯中的猶豫與肯定,比任何激烈的對話都更具殺傷力和感染力。舉個例子,書中有大量通過書信往來的片段,那些信件的內容往往言簡意賅,措辭也極為正式,但正是這種刻意的疏離感,反襯齣筆墨背後湧動的復雜情感。我甚至能想象齣作者在撰寫這些場景時,是如何反復推敲每一個停頓和每一個省略號的位置。它迫使讀者放慢呼吸,去傾聽那些潛藏在文本之下的、人類情感中最原始的、尚未被語言汙染的部分。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耗費心神的,因為它要求你付齣同等的專注度來捕捉那些“未被定義”的重量。
評分從文學流派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巧妙地融閤瞭心理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的元素,但它又巧妙地避開瞭任何一種風格的窠臼。它的語言風格是高度精煉的,但並非冷峻,反而有一種溫熱的、略帶沙啞的質感,仿佛是老舊留聲機裏傳齣的老唱片的聲音。書中對“時間流逝”的感知處理得尤其齣色,它不是一個勻速的標尺,而是一個可塑的、會根據人物心境而伸縮的有機體。在主角陷入睏境的章節,時間仿佛被凝固,每一秒都拉長成瞭永恒的煎熬;而在迎來轉機時,時間又以一種令人措手不及的速度飛逝。這種處理手法,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對時間掌控力的缺失或重獲。此外,書中反復齣現的一些意象,比如“打濕的火柴”或者“被風蝕的石碑”,它們作為一種貫穿始終的視覺符號,不斷提醒著讀者故事的主題——關於如何在易碎和永恒之間找到立足之地。這絕不是一本輕鬆讀物,它更像是一次對文學自身承載力的嚴肅探索。
評分很不錯,感恩星雲大師
評分書很厚,但是娓娓道來,需靜下心來可讀
評分方便快捷,一如既往
評分在機場看到這本書,不打摺,立馬京東下單,劃算
評分感恩,阿彌陀佛
評分活動買的,特彆實惠,值得購買,不錯。
評分書還可以。不過沒有我想象的一些人生指南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但願自己可以做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