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談話錄

哲學談話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愛比剋泰德 著
圖書標籤:
  • 哲學
  • 對話
  • 思想
  • 蘇格拉底
  • 柏拉圖
  • 古希臘哲學
  • 西方哲學
  • 倫理學
  • 知識論
  • 政治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20306973
版次:1
商品編碼:12238693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兩希文明哲學經典譯叢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在一個你無法把握的世界裏,你能否讓自己有限的一生散發齣人性的極度光輝?在古代西方,這是斯多亞派哲學傢zui為關注的問題。由愛比剋泰德的學生阿裏安(Arrian)匯集其老師的即席言談而成的這本《哲學談話錄》,為我們展現的正是這位命途多舛的斯多亞派哲學傢對人生至善的理性探討,教誨我們智者應如何順應人的本性而生活。


作者簡介

愛比剋泰德(Epictetus,約公元55—135年),羅馬時期斯多亞派三大著名哲學傢之一。童年時被賣至羅馬為奴,為奴期間曾師從當時著名的斯多亞派哲學傢魯福斯(Servius Sulpicius Rufus)學習哲學。他身體孱弱,一腿殘疾。公元68年獲釋為自由人,爾後在羅馬建立其學園。愛氏約於公元89年或92年被羅馬皇帝圖密善驅逐齣羅馬,移居尼戈坡裏斯(Nicopolis),甘守清貧,繼續主持他的哲學學校。


目錄

2016年再版序1
2004年譯叢總序1
中譯者序1
第一捲
阿裏安(Arrian)的開場白11
關於我們能控製的和不能控製的事物22
一個人如何在所有的時候都保持其本性53
從“天神是人的父親冶這個命題怎麼推齣相關的結論?4
關於進步105
反學園派146
論天意157
關於歧義的前提、假言論證以及這類東西的使用198
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的推理能力並不總能免於謬誤229
如何從“我們同神有親緣關係冶這個命題進而推齣相關的結論?23
10論羅馬那些一心想高升的人27
11關於親情29
12關於知足33
13怎樣做纔能使每件事情都閤乎眾神之意?36
14神俯察萬民37
哲學談話錄
第二捲39
16關於神之天意40
17必不可少的推理技藝42
18我們不應該和誤入歧途的人生氣45
19應當如何應對專製者?48
20理性能力如何思考它自己?51
21論那些想受人仰慕的人53
22關於我們的“把握性概念冶53
23對伊壁鳩魯的迴答56
24我們應該如何和睏難作鬥爭?57
25關於相同論題59
26生活的準則是什麼?63
27外部錶象有多少種産生形式,以及我們應該做好何種準備加以應對?65
28我們不應該和人生氣;什麼是人類的小事和大事?67
29論堅定71
30在睏境中,我們應該準備好的幫助是什麼?78
1自信和謹慎並不衝突80
2論平靜853答那些嚮哲學傢舉薦人的人88
4答在通奸中曾經被抓的人88
5慷慨與謹慎如何和諧共處?90
6關於無關緊要的事物94
7一個人應該如何使用占蔔?96
8什麼是“好冶的真正本質?98
第三捲
9我們未能履行一個人的職責,卻選擇瞭哲學傢的職業101
10如何通過一個人的身份來揭示一個人的義務?104
11哲學的開端是什麼?107
12關於論證的技藝110
13關於焦慮不安112
14與納索的談話116
15論那些一旦形成判斷就固執己見的人119
16我們未運用我們對事物的“好冶與“壞冶之判斷121
17我們應該怎樣讓“事先的理解冶適應具體情況?127
18我們必須怎樣與我們的外部錶象作鬥爭?132
19論那些隻在口頭上接受哲學傢教誨的人135
20反伊壁鳩魯主義者與學園派140
21談前後不一緻145
22談友誼148
23談錶達能力154
24答某個被他認為是沒有價值的人160
25邏輯如何是必要的?164
26錯誤的顯著特徵是什麼?164
1關於個人的裝飾166
2一個追求進步的人必須從事的研究領域;我們忽視瞭最重要的東西172
3什麼是好人不得不關注的問題?什麼是我們應該練習的主要對象?175
4答在劇院裏不閤宜地支持喝彩的人177
第四捲181
7與自由城市的帝國執行官的談話,此人是一個伊壁鳩魯主義者182
8我們應該如何訓練自己麵對感覺錶象?186
9答某位打算到羅馬參加訴訟的雄辯傢187
10我們應該怎樣忍受疾病?190
11一些零散的話192
12關於訓練193
13孤獨狀態的含義;孤獨的人是哪一種人195
14一些零散的話198
15我們應該審慎地處理每件事情200
16一個人應該謹慎地社交202
17關於天意204
18我們不應該為任何消息所煩擾205
19俗眾的立場是什麼?哲學傢的立場又如何?
20從所有外部事物中都能獲益是可能的206
21論那些不經意地開始演說職業的人209
22論作為一個犬儒主義者211
23答那些為瞭炫耀的目的而討論和閱讀的人226
24我們不應該渴求不在我們控製之下的事物231
25答那些沒有達到目標的人245
26答那些害怕短缺的人247
1論自由253
2論社交272
3論值得交換之物273
4答渴望平靜生活的人275
5反對爭鬥與殘暴280
6答因受到憐憫而煩惱的人284
7論擺脫害怕287
8反對隨便披哲學傢外衣的人292
9論變得無恥之徒296
10應該輕視的東西,應該重視的東西298
11論潔淨302
12論注意力305
13批評隨便說齣自己事情的人307
譯名對照錶310


《哲學對話錄》 內容簡介 《哲學對話錄》是一部深入探索人類思想深邃奧秘的力作,它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集,而是一場穿越時空、跨越文化界限的思想盛宴。本書以一種獨特而引人入勝的方式,邀請讀者與曆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傢們進行一場場真誠而深刻的對話。它不僅僅是哲學概念的陳述,更是人類對存在、知識、價值、道德、自由、正義等永恒問題的反復追問與不懈探索的生動記錄。 本書的編排巧妙,通過精心挑選的對話片段,呈現瞭不同哲學流派之間、不同時代思想傢之間的碰撞與交融。讀者將有機會“親臨”古希臘的廣場,聆聽蘇格拉底如何以其獨特的詰問法,引導人們審視自身信念的根基;將“置身”啓濛時代的沙龍,感受洛剋、盧梭等思想傢關於社會契約、自然權利的激烈辯論;更會“走進”近現代的學術殿堂,與康德、黑格爾、尼采等巨匠一同思索理性、意誌、存在等宏大命題。 一、 思想的起源與方法的探索 《哲學對話錄》的開篇,便將我們帶迴瞭哲學的濫觴之地——古希臘。在這裏,蘇格拉底的身影無處不在,他的“我一無所知”的謙遜,以及他通過不斷提問來揭示無知、激發求知欲的方法,為整部作品奠定瞭基調。讀者將看到,哲學並非是現成的答案,而是一個持續追問的過程。通過對蘇格拉底對話的細緻呈現,本書揭示瞭哲學最初的勇氣:敢於質疑常識,敢於挑戰權威,敢於麵對內心的不確定性。 除瞭蘇格拉底的方法論,《哲學對話錄》也觸及瞭早期哲學傢們對世界本源的樸素追問。從泰勒斯的水,到赫拉剋利特的火,再到巴門尼德的“存在”,這些早期思想的碎片,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人類試圖理解宇宙秩序的最初努力。本書將這些思想置於曆史的脈絡中,展現瞭哲學如何從對自然現象的觀察,逐步轉嚮對抽象概念的思辨。 二、 認識的邊界與知識的構建 當我們將目光投嚮認識論,《哲學對話錄》呈現瞭一場精彩紛呈的思想角力。柏拉圖的“理念論”將讀者帶入一個超越感官世界的“真實”領域,探討瞭我們如何理解普遍性的概念,以及我們與知識的真實關係。他的洞穴寓言,至今仍是關於現實與幻象、知識與無知的經典隱喻,引發我們對自身所處環境的深刻反思。 與柏拉圖的理性主義相對,亞裏士多德則更加注重經驗的價值。本書將展現亞裏士多德如何通過對現實世界的細緻觀察和歸納,構建他的邏輯學和形而上學體係。他強調瞭經驗在知識獲取中的重要性,以及形式與質料、潛能與現實等概念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事物的本質。 進入近現代,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標誌著認識論的重大轉摺。本書將深入探討笛卡爾如何通過懷疑一切來尋找不可動搖的知識基礎,以及他關於心靈與身體二元論的深刻影響。緊隨其後,洛剋的經驗主義則強調所有知識來源於感官經驗,將“白闆說”引入哲學討論,引發瞭關於先天知識和後天習得的持久爭論。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更是將認識論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本書將詳細闡釋康德如何試圖調和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矛盾,提齣“先驗範疇”的概念,認為我們的認識是心靈主動構建的結果。他關於現象界與本體界的區分,深刻地影響瞭後世的哲學走嚮,也促使我們思考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是否就是“真實”的世界。 三、 價值的維度與道德的實踐 《哲學對話錄》對價值和道德的探討,觸及瞭人類行為的終極意義。古希臘的倫理學,從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到柏拉圖的“善的理念”,再到亞裏士多德的“幸福論”,勾勒齣瞭一種以理性與德性為核心的價值體係。本書將呈現這些思想傢如何試圖迴答“何為善的生活”、“如何實現幸福”等問題,以及他們對公民美德、政治德性的重視。 進入啓濛時代,功利主義的興起為道德哲學帶來瞭新的視角。邊沁和密爾的“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將道德的衡量標準從內在的動機轉嚮外在的後果,引發瞭關於個體權利與集體利益的衝突和協調的深刻討論。 同時,《哲學對話錄》也呈現瞭義務論的堅守。康德的“絕對命令”,強調道德的普遍性和強製性,認為道德行為的價值在於其遵循普遍法則的意願本身,而非其結果。這種對理性和責任的強調,構成瞭對功利主義的一種重要補充和製衡。 本書還涵蓋瞭虛無主義的挑戰。尼采關於“上帝已死”的宣言,以及他對傳統道德價值的解構,嚮我們提齣瞭關於意義的危機和個人價值創造的嚴峻課題。他關於“權力意誌”的論述,也促使我們重新審視人類動機的深層動力。 四、 社會的構成與政治的理想 《哲學對話錄》深入探討瞭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本質,以及如何構建一個公正而有序的社會。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他勾勒齣一個由哲學傢王統治的理想城邦,探討瞭正義、階級劃分以及教育在國傢中的作用。他的思想,雖然帶有烏托邦的色彩,卻引發瞭人們對理想政治秩序的持久思考。 亞裏士多德則以更加務實的態度,分析瞭不同政體的優劣,強調瞭中庸之道和混閤政體的優越性。他關於公民、法律、憲法等概念的論述,至今仍是政治哲學的重要基石。 洛剋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為現代政治思想奠定瞭基礎。本書將呈現他們如何論證個人將部分權利讓渡給政府以換取安全和秩序,以及人民主權和革命權利的觀念如何衝擊瞭君權神授的舊秩序。 近現代政治思想傢們,如馬剋思對階級鬥爭和曆史唯物主義的分析,以及對共産主義社會的設想,為我們理解社會不平等和革命的動力提供瞭深刻的洞見。而哈耶剋等自由主義者則強調個人自由、市場經濟和有限政府的重要性,為我們理解現代社會的運作提供瞭另一種視角。 五、 存在的意義與自由的邊界 《哲學對話錄》的探索,最終將我們帶嚮瞭對生命意義和人類自由的追問。無論是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關於接受命運、追求內在本真的生活方式,還是薩特關於“存在先於本質”的激進論斷,都迫使我們直麵存在的荒誕和個體選擇的重擔。 本書將呈現不同思想傢如何看待人生的意義。是追求短暫的快樂,還是追求永恒的真理?是順應自然,還是主動創造?是融入集體,還是堅持個體?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卻構成瞭人類精神生活的核心。 對於自由,本書也進行瞭多角度的解讀。是從擺脫外在束縛的政治自由,到剋服內在欲望的道德自由,再到認識到必然性後的哲學自由,每一種自由都揭示瞭人類不同層麵的追求。本書通過呈現這些對話,鼓勵讀者獨立思考,審視自身的自由狀態,以及如何在一個充滿限製的世界中實現真正的自我。 總結 《哲學對話錄》不是一本僅僅提供知識的書,它更是一個邀請,邀請讀者參與到人類最深刻、最持久的思考之中。它以對話的形式,剝去瞭哲學理論的繁復外衣,展現瞭思想傢們鮮活的思維過程,以及他們對生命、世界和我們自身永無止境的探索。閱讀本書,將是一次智力的冒險,一次心靈的旅程,一次與人類最偉大的頭腦對話的寶貴機會。它將激發你的好奇心,挑戰你的固有觀念,並最終幫助你以更深邃的目光去審視你所處的世界,以及你自己的生命。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佩服的一點,是它在保持思想獨立性的同時,卻又展現齣驚人的兼容性。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樣,試圖建立一個封閉的理論體係,而是更像一個開放的平颱,不斷地引入和對話不同的思想源流。你會發現,作者非常擅長在看似矛盾的觀點之間架設一座堅固的橋梁,讓原本水火不容的學說能夠在同一片思想沃土上共存、激蕩。這種對話的姿態,而非裁決的姿態,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考邊界。我不再覺得“非黑即白”是唯一的選擇,而是開始欣賞那種光譜上的過渡與交織。它教會瞭我如何“容忍模糊”,如何從不確定性中提取齣更有價值的洞見。對於那些在求索真理的路上感到迷茫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座指引的燈塔,它不會給你固定的航綫,但會確保你的羅盤永遠朝嚮正確的方嚮——那就是不斷提問和探索本身。

評分

這部作品的體量不算龐大,但其密度之高,絕對是近些年來我閱讀過的數一數二的。每一頁都像是經過瞭韆錘百煉,沒有一個多餘的詞匯,每一個論斷都仿佛經過瞭極其嚴苛的邏輯檢驗。我發現自己不得不采用一種非常緩慢的閱讀速度,幾乎是逐字逐句地去體會其中蘊含的重量。作者在構建概念模型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幾何學般精準的結構感,令人嘆為觀止。它不僅僅是在討論“是什麼”,更是在探討“如何成為”的過程中,我們所必須麵對的內在衝突和邏輯陷阱。如果說大部分哲學書籍是在提供一個“地圖”,那麼這部作品更像是在教授你“繪製地圖”的方法和原則。它對讀者的智力要求很高,但迴報也極其豐厚,它給予的不是現成的答案,而是更高階的提問工具,這對於任何嚴肅的思考者來說,都是無價的饋贈。

評分

這部作品給我帶來瞭一次難以言喻的思維洗禮,它像一束精準的光,照亮瞭那些平日裏我習慣性忽略的認知盲區。作者的敘事方式極其剋製,但字裏行間又蘊含著磅礴的力量,他似乎並不急於給齣任何明確的答案,而是更專注於構建一個提問的“場域”。我尤其欣賞它在探討復雜概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遊刃有餘的平衡感——既沒有陷入晦澀難懂的學院派術語泥潭,也避免瞭過度簡化帶來的膚淺。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讓自己沉浸在那種被激發齣來的內在對話之中。它迫使我重新審視那些根深蒂固的預設,那種感覺就像是拓荒者在未知的領域中小心翼翼地試探腳下的土地,每一步都充滿敬畏與探索的激情。它不是那種讀完就能立刻産生“頓悟”的快餐讀物,而更像是一場漫長的、需要耐心的深度潛水,每次浮齣水麵,世界都似乎有瞭一絲微妙的色彩變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高質量的“精神伴侶”,能陪伴你進行最誠實的自我拷問,其影響力在於潛移默化,而非一蹴而就的衝擊。

評分

簡直不敢相信,我竟然花瞭這麼長時間纔接觸到這樣一部如此精緻、如此富有韻律感的文本。這本書的結構處理得非常巧妙,它不是綫性推進的,更像是一張層層疊疊的蜘蛛網,每個觀點都互相牽連,但又各自獨立成章。文風上,我感受到瞭強烈的“音樂性”,句子結構的長短錯落有緻,仿佛作者在雕琢每一個音符,讀起來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流暢感,讓人幾乎忘記瞭自己是在閱讀文字,而是在聆聽一場精心編排的獨白。其中對於“時間”與“存在”關係的論述,尤其讓我感到震撼,它沒有使用任何宏大的哲學宣言,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妙的場景模擬和對話片段,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那種細膩的筆觸,讓人在不經意間就被帶入到一種近乎冥想的狀態。我已經開始推薦給所有我認識的,對深度思考抱有興趣的朋友,並告訴他們,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味的“慢讀”佳作,它需要你投入時間去感受其內在的脈動,去體會那種結構美學。

評分

坦率地說,我最初對這類題材是持保留態度的,總擔心會遇到那種高高在上、拒人於韆裏之外的哲學論述。然而,這部作品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的語言是如此的親切和接地氣,盡管討論的主題極其宏大和深刻,但作者似乎總能找到最日常的那個切入點,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思辨拉到我們觸手可及的範圍之內。讀到某個關於道德睏境的段落時,我甚至笑齣瞭聲,不是因為幽默,而是因為那種被精準命中的尷尬感——作者毫不留情地揭示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自欺欺人”地規避掉那些真正棘手的問題。這種直白卻不失優雅的批判力量,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在說教,而是在邀請你一起,用一種更坦誠、更無畏的目光去審視自己和周遭的世界。我感覺自己像是完成瞭一次精神上的“排毒”,那些積壓已久的認知上的包袱被輕輕卸下,視野豁然開朗。

評分

東西收到瞭,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還沒看,書名很好,喜歡哈哈哈還好還好好好好

評分

懷疑論與伊壁鳩魯學派、斯多亞派鼎足三分,共同構成瞭希臘—羅馬時代的三大新哲學派彆。懷疑論經過瞭長期演變,最終在塞剋斯都·恩披裏剋的著作中得到匯集和總結。《皮羅學說概要》尤其係統地從總論、邏輯學、自然哲學、倫理學幾個方麵概要地展示瞭古代懷疑論的各種各樣的論證,並細微地與希臘其他具有懷疑論傾嚮的哲學區分開來。今天我們如果要瞭解古代懷疑論乃至古代一般哲學,大多要讀此書。

評分

社科的這套兩希文明係列叢書,選題精到,譯筆流暢,都是西方曆史上的哲學史學名傢,值得一讀。

評分

兩希文明的書還是挺不錯的,要是能都收集齊就好瞭

評分

非常滿意,快遞慢瞭一點,還是接受的!

評分

兩希文明的書真想稱著活動全部買齊呢的說,天降神券

評分

奧古斯丁的書,一個羅馬人厭惡瞭骯髒的羅馬式生活,想要往上爬,結果隻能抓一抓基督教,悲哀。

評分

emmmmm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