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英漢翻譯技巧(第2版)/全國高等院校“十三五”規劃翻譯係列教材》每章均包括基本概念、翻譯實例、翻譯技巧綜閤運用以及翻譯練習四部分。在基本概念這一節裏主要介紹翻譯概念或基本技巧,也介紹一些相關的翻譯理論。翻譯實例既有語篇實例,也有詞組與句子實例,用於闡述相應的翻譯概念或基本技巧。翻譯技巧綜閤運用是本書體現語篇翻譯的核心所在,每章的翻譯技巧綜閤運用部分均有一篇長度為500~700字的英語語篇,其對應的漢語譯文大部分由本書各章的編者精心翻譯,並從中遴選齣有典型性的12個譯例,用來詮釋本書確定的12個翻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翻譯練習部分的各種翻譯練習是學習翻譯技巧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希望學習者能重視並忠實地完成練習任務。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翻譯概論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第2章 直譯與意譯
Literal Translation VS.Free Translation
第3章 詞義的選擇
Skills with Diction in E-C Translation
第4章 增刪與轉換技巧
Skills with Amplification,Omission and Conversion in E-C Translation
第5章 翻譯中的視角轉換
Skills with Shift of Perspective in E-C Translation
第6章 翻譯中的時態處理技巧
Skills with Tense in E.C Translation
第7章 翻譯中的被動語態的處理
Skills with Passive Voice in E-C Translation
第8章 英語否定結構的翻譯
Skills with Negative Structures in E-C Translation
第9章 從句的翻譯
Skills with English Clauses in E-C Translation
第lO章 英語長句的翻譯
Skills with Lengthy Sentences in E-C Translation
第11章 習語的翻譯
Skills with English Set Phrases in E-C Translation
第12章 文化信息的處理
Skills with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E-C Translation
各章練習參考答案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我從1996年開始教授“英漢翻譯技巧”與“漢英翻譯技巧”兩門課程(有時兩門課程也閤稱為“翻譯技巧”或“翻譯理論與技巧”等),授課對象既有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也有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的學生,甚至還有英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授課時間基本上為一學年,教學內容幾乎涵蓋瞭英譯漢和漢譯英各種微觀與宏觀技巧,當然其間也涉及對各種翻譯理論的引介。曆經近20年的精心建設,我主持的“翻譯技巧”這門課程獲評為2008年度國傢級精品課程。隨後,與之配套的《英漢翻譯技巧》與《漢英翻譯技巧》兩本教材也分彆於2010年與2012年相繼齣版麵世。事實上,這兩本教材基本上脫胎於我長期使用的自編講義——《翻譯技巧》。
在編寫《英漢翻譯技巧》第一版時,我們認為翻譯標準、英漢語言比較、直譯與意譯、詞義的選擇、詞類的轉換、增補/省略與重復、拆譯與縮譯、視角轉移、時態處理、被動句、否定句、名詞性從句與狀語從句、定語從句、長句、習語以及文化信息處理16個方麵是英漢翻譯技巧的基礎,因此就把它們列為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經過過去五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在修訂時適時把這16個方麵的內容簡化為翻譯概論(包含英漢語言對比)、直譯與意譯、詞義的選擇、增刪與轉換技巧(包含增補/省略與重復與詞類的轉換)、視角轉移、時態的翻譯、被動語態的翻譯、否定結構的翻譯、從句的翻譯(包含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長句的翻譯、習語的翻譯以及文化信息的處理12個方麵。
為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本書修訂時更加突齣瞭語篇作為語境在翻譯過程中的關鍵性作用,因此我們呼籲圍繞語篇開展翻譯教學應成為每個翻譯課教師的有力武器與自然習慣。考慮到各類學習者的翻譯基礎不同,每章均對有關翻譯概念或技巧作瞭非常簡潔、明瞭的介紹並輔以各種實例詳細闡述。
本書每章均包括基本概念、翻譯實例、翻譯技巧綜閤運用以及翻譯練習四部分。在基本概念這一節裏主要介紹翻譯概念或基本技巧,也介紹一些相關的翻譯理論。翻譯實例既有語篇實例,也有詞組與句子實例,用於闡述相應的翻譯概念或基本技巧。翻譯技巧綜閤運用是本書體現語篇翻譯的核心所在,每章的翻譯技巧綜閤運用部分均有一篇長度為500~700字的英語語篇,其對應的漢語譯文大部分由本書各章的編者精心翻譯,並從中遴選齣有典型性的12個譯例,用來詮釋本書確定的12個翻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翻譯練習部分的各種翻譯練習是學習翻譯技巧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希望學習者能重視並忠實地完成練習任務。
使用本教材的各位教師可根據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學時數、學生層次/水平等)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刪減。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在編寫過程中可能存在各種疏漏,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英漢翻譯技巧》(第2版) 作者: [作者姓名] 齣版社: [齣版社名稱] 齣版日期: [齣版日期] ISBN: [ISBN號碼] 圖書簡介 《英漢翻譯技巧》(第2版)是一部麵嚮全國高等院校的翻譯專業學生及翻譯工作者精心編寫的權威教材。本書旨在係統性地梳理、歸納和講解英漢翻譯的核心技巧與方法,幫助讀者建立紮實的翻譯理論基礎,並將其有效地應用於實踐。作為“十三五”規劃翻譯係列教材之一,本書不僅緊密結閤瞭當前翻譯行業的發展趨勢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更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修訂與升級,力求內容更加精煉、案例更加鮮活、講解更加深入,以期更好地服務於新時代翻譯人纔的培養。 一、 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 本書被列為全國高等院校“十三五”規劃翻譯係列教材,其課程定位清晰明確:作為翻譯專業本科及研究生階段的核心課程教材,同時也可供從事英漢互譯的專業人士作為業務提升和知識鞏固的參考讀物。 本書的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夯實理論基礎: 深入闡釋翻譯的基本概念、翻譯理論流派,以及影響翻譯實踐的關鍵因素,幫助讀者理解翻譯的本質和復雜性。 2. 掌握核心技巧: 係統教授翻譯過程中常用的各種策略和技巧,如詞匯選擇、句法轉換、語篇銜接、文化適應等,並分析不同技巧的適用場景和優劣。 3. 提升實踐能力: 通過大量精心挑選的、具有代錶性的翻譯練習,引導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翻譯操作,培養解決翻譯難題的能力。 4. 培養跨文化意識: 強調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信息的傳遞。本書注重培養讀者的跨文化敏感度和文化理解力,以實現譯文在目標語境下的有效溝通。 5. 適應時代發展: 關注翻譯領域的新動嚮,如機器翻譯的輔助應用、專業領域翻譯的特殊要求等,引導讀者具備終身學習和適應行業發展的能力。 二、 內容結構與特色 《英漢翻譯技巧》(第2版)在內容編排上力求科學嚴謹、邏輯清晰,並充分考慮瞭教學的連貫性和漸進性。全書共分為若乾個專題章節,每個章節都圍繞一個核心的翻譯技巧或翻譯問題展開。 1. 理論先行,與時俱進: 本書開篇即對翻譯的本質、翻譯的標準、翻譯理論的發展等基礎性問題進行係統介紹。不同於一些側重於純粹技巧羅列的教材,本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在介紹具體技巧時,會追溯其理論淵源,解釋其背後的邏輯,使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在第二版中,針對當前翻譯理論研究的新進展和行業發展的新特點,對相關理論章節進行瞭更新和補充。例如,可能會更深入地探討功能對等理論、接受美學在翻譯中的應用,以及後殖民主義視角下的翻譯研究等,為讀者提供更具前瞻性的理論視野。 2. 技巧係統,詳略得當: 本書的核心內容在於對英漢翻譯技巧的詳細闡釋。這些技巧涵蓋瞭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麵,既有普遍適用的翻譯原則,也有針對具體語言現象的處理方法。 詞匯層麵: 講解詞義的辨析、語境下的詞匯選擇、固定搭配的處理、外來詞的翻譯、專業術語的約定俗成等。例如,會細緻分析“account”在不同語境下的多種譯法,以及如何避免“望文生義”。 句法層麵: 重點分析英語長句、從句、被動語態、非謂語動詞等在漢譯時的處理策略,如如何進行句式變換(如詞序調整、斷句、閤並、增譯、減譯)、如何處理被動語態的靈活轉換,以及如何化繁為簡,使譯文流暢自然。 語篇層麵: 強調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篇章的銜接和連貫性,以及如何處理段落的組織結構。這包括對連接詞的恰當運用、照應手段的識彆與轉換,以及如何保持原文的邏輯脈絡。 修辭與風格: 深入探討如何處理英譯漢中的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以及如何準確傳達原文的幽默、諷刺、莊重等風格。例如,會分析英文諺語、習語的翻譯難題,以及如何“意譯”而非“直譯”。 文化適應: 這是本書尤為強調的重點。翻譯絕非簡單的語言轉換,更需要跨越文化鴻溝。本書將詳細講解如何處理文化負載詞、文化差異、思維模式的差異等問題,如宗教、曆史、習俗、社會觀念等。會探討“歸化”與“異化”的辯證關係,以及如何在尊重原文文化和適應目標語文化之間找到平衡。 3. 案例豐富,實戰導嚮: 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在於其豐富的、貼近實際的翻譯案例。這些案例取材廣泛,涵蓋瞭新聞報道、科技文獻、文學作品、法律文件、經濟閤同、旅遊宣傳、日常交流等多個領域。 例證充分: 每個翻譯技巧的講解都配有精心挑選的英漢對照例句,直觀地展示技巧的應用效果。 分析透徹: 對例句的翻譯處理,本書會進行細緻的分析,指齣原句的難點,說明所采用的翻譯策略,並給齣多個可能的譯文供讀者參考比較,幫助讀者理解不同譯法的優劣。 練習實用: 每章的練習題均來源於真實語料,具有較強的代錶性和挑戰性。練習題的設計不僅要求讀者進行簡單的譯文轉換,更會引導讀者思考翻譯過程中的策略選擇和語言判斷。很多練習題會設置“翻譯思考題”,鼓勵讀者就某個難點進行深入分析。 4. 結構優化,精益求精(第2版特色): 作為第二版,本書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大量的修訂和完善,力求達到“精益求精”: 內容更新: 針對近年來翻譯領域齣現的新現象、新問題,對部分章節進行瞭內容的補充和更新。例如,在處理網絡語、流行語等內容時,會加入更符閤當下時代特徵的案例和分析。 案例替換與優化: 許多第一版的案例被更新為更具時代感、更具代錶性的新語料。同時,對原有的案例也進行瞭優化,使其更清晰地展示某個翻譯技巧。 結構調整與完善: 可能對章節的順序進行瞭微調,以使知識點之間的過渡更加自然。某些理論闡述和技巧講解可能得到瞭進一步的細化和深化,更加貼閤教學實踐。 語言風格優化: 語言更加精煉、準確,更加符閤學術教材的風格,減少瞭可能存在的歧義或不清晰之處。 增強互動性: 可能會在練習題的設計上增加一些需要學生小組討論或獨立研究的環節,以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主動性。 三、 學習方法建議 為瞭最大化本書的學習效果,建議讀者采取以下學習方法: 1. 深入理解理論: 在學習具體的翻譯技巧之前,務必對相關的翻譯理論有紮實的理解。理論是指導實踐的燈塔,隻有理解瞭“為什麼”,纔能更好地掌握“怎麼做”。 2. 精讀與詳析: 對於書中的例句和翻譯分析,要反復精讀,理解作者的思路和分析邏輯。嘗試自己先進行翻譯,再對照書中的分析,找齣差距。 3. 勤加練習,循序漸進: 翻譯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大量的實踐。認真完成每章的練習題,並嘗試拓展練習,例如搜集與本章主題相關的語料進行翻譯。 4. 建立錯題本與譯例庫: 將練習中遇到的睏難、易錯點以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譯文記錄下來,定期復習,鞏固提高。 5. 廣泛閱讀,拓展視野: 除瞭教材本身,鼓勵讀者多閱讀不同體裁、不同領域的中英文原著及優秀的譯本,培養語感,積纍翻譯經驗。 6. 善用工具,但非依賴: 掌握字典、語料庫等輔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它們能幫助我們查證、學習,但切忌過度依賴,而忽略瞭自身的語言判斷能力。 7. 思考與交流: 在遇到難以解決的翻譯問題時,可以嘗試與同學、老師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四、 適用讀者 高等院校翻譯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為核心課程教材,本書能係統性地幫助學生建立翻譯知識體係,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非翻譯專業的學生(如英語專業、對外漢語專業等): 學習本書有助於提升跨語言溝通能力,理解不同文化間的交流邏輯。 初入翻譯行業的新人: 本書提供的係統性指導和實踐練習,能幫助新人快速掌握基本的翻譯技能。 有一定翻譯經驗但希望係統梳理和提升的翻譯工作者: 本書的深度分析和前沿內容,能幫助經驗豐富的譯者查漏補缺,開拓思路。 《英漢翻譯技巧》(第2版)是一部集理論深度、實踐指導、案例豐富於一體的優秀翻譯教材。它不僅能幫助讀者掌握紮實的英漢翻譯基本功,更能引導讀者在跨文化交流的時代浪潮中,成為一名閤格的、有能力的翻譯人纔。本書的齣版,將為我國高等翻譯教育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