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广联达BIM算量软件应用/“十三五”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规划教材》根据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教学标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赛要求编写,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
《广联达BIM算量软件应用/“十三五”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规划教材》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按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编排,以一幢典型的三层框架土木实训楼为载体,详细介绍了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GCL2013和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GGJ2013的应用。
《广联达BIM算量软件应用/“十三五”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规划教材》包括两个模块: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应用,包括8个项目,32个子项;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应用,包括7个项目,24个子项。
《广联达BIM算量软件应用/“十三五”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规划教材》可作为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工程预算电算化教材,也可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备赛用书和建筑企业造价员上岗培训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模块一 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应用
项目一 建立文件,设置楼层,新建轴网
子项一 建立文件
子项二 设置楼层,熟悉绘图界面
子项三 新建轴网
项目二 首层主体工程算量
子项一 画框架柱、梯柱
子项二 画框架梁及其他梁
子项三 画墙体、门和窗
子项四 画过梁及构造柱
子项五 画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子项六 画台阶、楼梯及散水
子项七 计算首层主体工程量
项目三 二 层主体工程算量
子项一 将一 层构件图元复制到二 层,观察二 层构件
子项二 修改二 层的墙体和构造柱
子项三 修改二 层的门窗、梁和板
子项四 计算二 层主体工程量
项目四 三 层主体工程算量
子项一 将二 层构件图元复制到三 层,修改柱
子项二 修改三 层墙体,补画露台栏板,画露台栏杆、扶手
子项三 修改三 层的梁和板
子项四 修改三 层的门、窗
子项五 计算三 层主体工程量
项目五 闷顶层主体工程算量
子项一 画闷顶层的梁、墙和构造柱
子项二 画闷顶层的门洞、窗和圈梁
子项三 画屋面板和挑檐,计算排水管
子项四 计算闷顶层工程量
项目六 基础层主体工程算量
子项一 将首层构件图元复制到基础层,画楼梯基础梁
子项二 画独立基础、筏板基础
子项三 画条形基础、地梁(DL)和基础垫层
子项四 画基础挖土(石)方
子项五 计算基础层工程量
项目七 装饰装修工程算量
子项一 首层室内外装饰装修
子项二 二 层室内外装饰装修
子项三 三 层室内外装饰装修
子项四 屋面的装饰装修
项目八 强化训练土建算量软件的灵活应用
模块二 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应用
项目九 建立文件,设置楼层,新建轴网
子项一 建立文件
子项二 设置楼层,熟悉绘图界面
子项三 新建轴网
项目十 首层钢筋工程算量
子项一 画框架柱、梯柱
子项二 画框架梁及其他梁
子项三 画墙体、门和窗
子项四 画过梁、构造柱
子项五 画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子项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钢筋计算
项目十一 二层钢筋工程算量
子项一 将一层构件复制到二层
子项二 修改二层的墙体、门窗和构造柱
子项三 修改二层梁、板
子项四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钢筋计算
项目十二 三层钢筋工程算量
子项一 将二层构件图元复制到三层,修改框架柱
子项二 修改三层墙体,补画露台栏板
子项三 修改三 层的屋面梁和板
子项四 修改三层的门窗
项目十三 闷顶层钢筋工程算量
子项一 画闷顶层的梁、墙和构造柱
子项二 画闷顶层的门洞、窗和圈梁
子项三 画屋面板、挑檐和砌体加筋
项目十四 基础层钢筋工程算量
子项一 将首层构件图元复制到基础层,画楼梯基础梁
子项二 画独立基础、筏板基础
子项三 画条形基础、地梁
子项四 汇总计算并导出钢筋工程量
项目十五 土建算量与钢筋算量软件之间的快速互导
附录 土木实训楼施工图
前言/序言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已渗透到建筑专业的各门学科中。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建设工程造价软件,其中广联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已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相关岗位人员的技能水平,编写了本书。
本书根据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教学要求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赛要求编写,内容包括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应用和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应用,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本书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编排方式,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适用于计算机机房软件教学。
本书采用项目教学法,以Windows7(WindowsXP)操作系统为平台,以一幢典型的三层框架土木实训楼为载体进行编写,详细介绍了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GCL2013和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GGJ2013的应用。本书以框架结构工程的组成为划分依据,把每一个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然后把每个子项划分成多个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具体的框架工程详细讲解软件的应用。本书选择的工程案例是很多建筑企业、建筑类职业院校、设计单位共同选定的典型建筑实例,以体现实际建设工程算量的典型应用,旨在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本书全部采用国家(部)、行业、企业颁布的最新规范和标准,按62学时编写,学时分配见下表(供参考)。
《精雕细琢:建筑工程造价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内容简介: 在浩瀚的建筑行业发展洪流中,精湛的技艺与严谨的计算是保障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基石。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工程造价编制方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数字化的浪潮席卷而来,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流程,更深刻地重塑了工程造价的编制、管理与应用模式。本书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为广大建筑类专业师生、工程技术人员、造价工程师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一条通往数字化工程造价新境界的指引。 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以实践为导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具体应用,并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软件工具,实现从项目伊始到竣工结算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本书的编写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全新的工程造价思维,掌握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技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 第一篇:数字化浪潮下的工程造价变革 在这一篇中,我们将首先回溯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脉络,分析传统造价模式的优劣势,并重点剖析BIM技术为何能够成为驱动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我们将从宏观角度解读BIM的核心理念——“模型即数据”,阐述BIM模型如何集成工程项目的几何信息、材料信息、成本信息等,从而构建一个动态、可视化的成本管理平台。 第一章:传统造价的演进与局限 回顾工程造价从手工计算到二维图纸时代的发展历程。 分析传统造价模式在信息孤岛、沟通不畅、变更管理困难、精度不足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局限。 探讨传统造价模式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项目时的挑战。 第二章:BIM技术的崛起与赋能 深入理解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核心概念,不仅仅是三维模型,更是信息的集成与管理。 阐述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如何为造价工作提供早期输入。 分析BIM模型如何实现参数化建模,即模型中的每一个构件都包含丰富的属性信息,包括材料、规格、厂商、甚至成本信息。 强调BIM技术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可视化审图、碰撞检测等方面的优势,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造价的准确性与效率。 探讨BIM如何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信息的无缝传递。 第三章:BIM在工程造价中的核心价值 量化精度与效率的飞跃: 详细阐述BIM软件如何通过模型自动提取工程量,减少人工计算误差,大幅提升算量效率。 可视化成本分析: 介绍如何利用BIM模型直观地展示成本构成,例如通过颜色、图例等方式标识不同造价部分的分布,便于管理者进行深入分析。 动态成本控制: 探讨BIM模型如何支持设计变更的快速响应,并及时更新工程量和成本信息,实现动态成本控制。 协同与沟通的优化: 分析BIM平台如何促进设计、造价、施工等各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返工和损失。 风险预警与决策支持: 阐述BIM模型如何通过模拟、分析等手段,提前发现潜在的成本风险,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篇:BIM软件赋能的工程量计算实践 本篇是本书的核心操作指南,将聚焦于BIM软件在工程量计算中的具体应用。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BIM软件进行模型的建立、编辑与信息提取,以及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的工程量计算。本书将注重实际操作步骤的讲解,并结合典型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第四章:BIM模型构建基础 软件平台选择与认知: 简要介绍当前市面上主流的BIM建模软件(例如:Revit)以及用于算量的专业软件,强调不同软件的功能侧重点。 建模原则与标准: 讲解BIM模型的创建原则,包括构件的分类、编码、属性信息的录入等,为后续的工程量提取奠定坚实基础。 模型信息的梳理与完善: 强调在建模过程中,需要将设计图纸中的关键信息(如尺寸、材料、等级等)准确地录入到BIM模型构件的属性中。 常见构件建模技巧: 针对房屋建筑、装饰装修、钢筋工程等不同专业,介绍基础的建模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工程量自动提取与核算 BIM软件中的算量模块介绍: 详细介绍BIM算量软件的核心功能,包括如何导入或创建BIM模型,以及各个模块的功能。 基于模型信息的量化: 演示如何利用BIM软件根据模型构件的几何尺寸和属性信息,自动提取各项工程量,例如:墙体体积、楼板面积、梁柱截面尺寸、钢筋根数与长度等。 构件分类与统计: 讲解如何对提取的工程量进行按专业、按楼层、按构件类型等进行分类统计,生成结构化的工程量清单。 自定义量化规则: 介绍如何根据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规范,自定义量化规则,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和计算要求。 模型与算量的关联性: 强调BIM软件的最大优势在于模型与算量的联动,当模型发生变更时,工程量可以自动更新,确保算量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第六章:装饰装修工程的BIM算量实践 室内外装饰构件的建模: 重点讲解墙面、地面、天花、门窗、踢脚线、吊顶等装饰构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装饰工程量提取的难点与技巧: 针对异形构件、复杂造型、材料损耗等装饰工程的量化难点,提供BIM软件中的解决方案。 精细化量化: 讲解如何精细提取抹灰、刮腻子、涂料、壁纸、瓷砖、石材等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并考虑材料的铺贴方式、损耗率等因素。 算量结果的核算与审校: 介绍BIM算量软件中自带的核算与审校功能,帮助用户对计算结果进行校验,确保准确无误。 第七章:钢筋工程的BIM算量深度解析 钢筋模型的创建与信息录入: 讲解如何进行钢筋的参数化建模,包括钢筋的类型、直径、长度、弯钩、加密区等信息的准确录入。 钢筋工程量提取的自动化: 重点介绍BIM软件如何根据钢筋模型的参数,自动计算钢筋的总长度、总重量,并按类型、按规格进行分类统计。 复杂钢筋构造的量化: 针对梁、柱、板、墙等不同构件中复杂钢筋构造(如箍筋、架立筋、附加筋等)的量化处理,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 钢筋算量的精细化考虑: 讲解如何考虑钢筋的连接方式、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对工程量的影响。 与钢筋详图的关联: 探讨BIM钢筋模型如何与钢筋详图相互印证,提高钢筋工程量的准确性。 第三篇: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进阶应用 在掌握了BIM软件的工程量计算基础后,本篇将进一步探讨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进阶应用。我们将带领读者超越单纯的工程量计算,进入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造价管理领域。 第八章:BIM与造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造价指标的提取与分类: 讲解如何利用BIM模型提取与各类造价指标相关的构件信息,例如:单位建筑面积的砌体量、混凝土量、钢筋量等。 指标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探讨如何将BIM提取的量化数据与预设的造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用于工程造价的初步估算、可行性研究以及标前标后的经济评价。 建立动态的造价数据库: 阐述如何利用BIM模型积累的项目造价数据,构建企业内部的造价数据库,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参考。 第九章:BIM驱动的成本核算与控制 构件成本的精细化核算: 讲解如何将BIM模型中的构件信息与定额基价、市场价格相结合,进行更精细化的构件成本核算。 全过程成本跟踪与对比: 探讨如何将BIM模型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数据进行关联,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实时跟踪与动态监控。 变更管理的成本影响分析: 演示BIM技术如何快速响应设计变更,并准确评估变更对项目总成本的影响,为合同洽谈与索赔提供依据。 风险预警与优化建议: 分析BIM模型如何通过可视化手段,识别项目潜在的成本风险点,并为成本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第十章:BIM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清单编制: 介绍如何利用BIM软件直接生成规范、准确的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投标的依据。 标前工程量审核与复核: 探讨BIM技术如何帮助招标方和投标方更有效地进行工程量的审核与复核,减少潜在的争议。 合同条款与BIM数据的结合: 分析如何将BIM模型与合同条款相对应,例如在合同中明确BIM模型的应用范围、信息传递要求以及变更处理流程。 竣工结算的BIM化: 讲解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竣工工程量的最终确认,并结合实际合同,高效完成竣工结算工作。 第十一章:BIM工程造价的未来展望 AI与BIM的融合: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BIM工程造价领域的潜在应用,例如智能量化、自动定价、风险预测等。 大数据分析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 展望如何利用海量的BIM项目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掘行业规律,优化造价管理策略。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平台的构建: 描绘未来BIM技术如何贯穿项目的设计、施工、运维、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实现一体化的造价管理。 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趋势: 探讨BIM工程造价领域对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 本书的编写团队由资深的工程造价专家、BIM技术工程师以及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将多年的理论研究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份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专业读物。本书语言通俗易懂,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旨在帮助读者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牢牢把握工程造价工作的主动权,成为新时代下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工程造价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