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文中国书系”共30个分册,书系旨在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领域或专题,展现中国文化的总体面貌。书系的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深入浅出的叙述方法,使读者可以通过轻松愉悦的阅读,领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该系列丛书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出版以来受到国外读者欢迎,版权输出到多个国家,并被收入“剑桥文库”。
传统的中国画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篇章。这种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20世纪的中国绘画则体现了中国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进程,反映了对西方艺术的引进、吸收,中西艺术的碰撞、融合等多种复杂形态。本书突出绘画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讲述画作、画家、画风背后的文化故事。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5,000-year-old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art, with brushes, ink, silk and xuan paper as main tools, and lines and dots as structure, has profound tradition and unique ethnic style. In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painting was in the process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ty, reflecting its complexity of assimilation and absorption of Western art and clashes and ble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rts. This book focuses on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rt of painting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tells the stories behind masterpieces, artists and painting styles.
内页插图
目录
Preface
From Gu Kaizhi to Wu Daozi
Tomb Chamber Paintings
The Most Romantic Painting
"Communication of the Soul"
Spring Outing (You-Chun TU)
Emperors of Great Prosperity
Another Figure Painting
"The Painting Saga"
Famous Paintings Record of Past Dynasties (Li-dai ming-hua ji)
Desert Treasures
Buddhism Going East
Dunhuang Mogao Caves
Lucid Mountains and Remote Streams
Northern Painters and Southern Painters
Song Huizong and his period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Qingming Shanghe Tu)
Panorama Shanshui
Su Shi and Mi Fu
Scholar Paintings
Zhao Mengfu and "Four Masters of the Yuan Dynasty"
Plum Blossom, Orchid, Bamboo and Stone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Sects"
"Four Monks" and "Four Wangs"
The End of Scholar Paintings and Famous Chinese Painters of Modern Times
Modern Chinese Paintings
Painters Studying Abroad
Revolutionary Realism
"Modern" and "Post-Modern"
Appendix: Chronological Table of the Chinese
Dynastie
中国绘画:意境、技法与精神的传承 中国绘画,作为东方艺术的璀璨明珠,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哲学思想的载体。它并非仅仅是对客观景物的描摹,而是通过笔墨的挥洒,将画家的主观情感、精神追求以及对宇宙万物的理解融入其中,最终呈现出一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营造:山水之间的天地胸怀 中国绘画最令人着迷的特质之一便是其对“意境”的追求。这里的意境,并非西方绘画中那种直观的、具象的场景重现,而是一种更加含蓄、写意、富有诗意的表达。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便是营造意境的典范。画家们并非简单地描绘一座山、一条河,而是通过对山峦起伏、云水流转、树石姿态的精妙刻画,将自然山水的壮丽、幽深、宁静或磅礴的气势,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量和哲学意味传达出来。 一幅好的山水画,往往能引发观者无限的遐想。留白的处理,是营造意境的关键。画面中虚化的部分,并非空无一物,而是画家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让观者能够“胸有成竹”,自行构建画面之外的无限景致。云雾的缭绕,既能表现山川的层峦叠嶂,又能营造一种神秘、缥缈的氛围,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一种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追求。 技法的演变:笔墨的精妙与色彩的运用 中国绘画的技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精深的体系。其中,笔墨是核心的语言。中国画的线条,不同于西方的轮廓线,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变化。粗细、刚柔、浓淡、干湿的笔触,如同乐谱上的音符,能够表现出事物的质感、力量和情感。书法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紧密结合,更是赋予了中国画独特的韵味。悬肘运腕、提按顿挫,笔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蕴含着画家的功力和心境。 墨的运用,更是中国画的精髓之一。从浓墨、淡墨到焦墨、涨墨,画家能够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来表现山石的立体感、树木的苍劲以及水汽的氤氲。而设色的运用,则是在笔墨的基础上,为画面增添色彩的活力与情感。中国画的色彩,往往倾向于淡雅、清秀,注重色彩的和谐与对比,而非西方绘画那种浓烈、写实的色彩表现。例如,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为主要颜料,色彩明丽,气势恢宏;水墨画则以墨色为主,讲究“墨分五彩”,在黑白之间展现出无穷的韵味。 题材的广泛:从自然山水到人文精神 中国绘画的题材极为广泛,涵盖了自然万象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山水画: 前面已详述,是寄托画家胸怀、展现自然之美的典型。 花鸟画: 以花卉、禽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同样追求写意,强调“以形写神”。一株竹子,不仅是植物的形态,更是画家高风亮节的象征;一只鸟雀,不仅是动物的姿态,更是生命活力的展现。花鸟画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牡丹象征富贵,梅花象征坚韧,兰花象征高洁,松鹤象征长寿等等。 人物画: 描绘人物的肖像、故事、生活场景等。从早期的人物画注重历史故事和宗教题材,到后来的风俗画和文人画像,人物画始终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生活风貌和社会观念。人物画的重点也在于“传神”,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姿态神情来刻画其内在性格和情感。 走兽画: 描绘各类动物,同样追求生动传神的表现,并常赋予动物某种象征意义。 界画: 描绘建筑,注重规矩和比例,但依然不失艺术的韵味。 精神的追求:天人合一与哲学思考 中国绘画的背后,是深厚的哲学思想和精神追求。道家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山水画中得以充分体现。画家将自己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呼吸和生命力,并将这种感受通过笔墨传递出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仁爱精神”,也常常体现在人物画和生活场景的描绘中。 同时,中国绘画也承载着文人的精神世界。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分支,强调个性表达、抒发情怀,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功利、寄情山水的雅致生活。画家的胸襟、学识、品德,都成为其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与发展:古韵新风的时代画卷 中国绘画,历经千年的洗礼,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继承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当代中国画家们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将西方绘画的某些表现手法和理念融入其中,创作出更具时代感和国际视野的作品。然而,无论技法如何变化,中国绘画“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核心精神,以及对意境和哲学思想的追求,始终是中国绘画不朽的灵魂。 中国绘画,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桥梁。每一次欣赏中国画,都是一次与古人对话,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