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誌(第1捲)

杭州植物誌(第1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杭州植物誌》編纂委員會 著
圖書標籤:
  • 植物誌
  • 杭州植物
  • 植物學
  • 植物分類學
  • 浙江植物
  • 杭州植物群
  • 植物區係
  • 植物地理
  • 生態學
  • 植物資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69844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229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王挺、高亞紅主編的《杭州植物誌(第1捲)(精)》包括概論和各論兩部分。概論部分介紹杭州的自然概況、采集簡史、植物區係特徵、資源植物等;各論部分介紹石鬆類與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被子植物門(三白草科至薔薇科)的特徵和分類檢索錶。共記載杭州八區(上城區、下城區、江乾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的野生蕨類植物22科,58屬,114種,6變種;野生和習見栽培的裸子植物蝌,18屬,30種,5變種;野生和習見栽培的被子植物49科,186屬,391種,5亞種,39變種,3變型;其中包括本誌作者最近發錶的新屬1個,杭州新記錄5個。每種植物有名稱、形態特徵、産地、生長環境、分布及用途等的介紹,並附有插圖543幅及彩照50幅。

目錄

概論
一、自然概況
二、采集簡史
三、植物區係特徵
四、資源植物
各論
石鬆類與蕨類植物門Lycophytes and Ferns
1.石鬆科Lycopodiaceae
2.水韭科Isoetaceae
3.捲柏科Selaginellaceae
4.木賊科Equisetaceae
5.瓶爾小草科Ophioglossaceae
6.紫萁科Osmundaceae
7.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
8.裏白科Gleicheniaceae
9.海金沙科Lygodiaceae
10.蘋科Marsileaceae
11.槐葉蘋科Salviniaceae
12.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13.鱗始蕨科Lindsaeaceae
14.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15.鳳尾蕨科Pteridaceae
16.鐵角蕨科Aspleniaceae
17.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18.蹄蓋蕨科Athyriaceae
19.烏毛蕨科Blechnaceae
20.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21.骨碎補科Davalliaceae
22.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
裸子植物門Gymnospermae
1.蘇鐵科Cycadaceae
2.銀杏科Ginkgoaceae
3.鬆科Pinaceae
4.杉科Taxodiaceae
5.柏科Cupressaceae
6.羅漢鬆科Podocarpaceae
7.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8.紅豆杉科Taxaceae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1.三白草科Saururaceae
2.鬍椒科Piperaceae
3.金粟蘭科Chloranthaceae
4.楊柳科Salicaceae
5.楊梅科Myricaceae
6.鬍桃科Juglandaceae
7.樺木科Betulaceae
8.殼鬥科Fagaceae
9.榆科Ulmaceae
10.桑科Moraceae
11.大麻科Cannabaceae
12.蕁麻科Urticaceae
13.鐵青樹科Olacaceae
14.檀香科Santalaceae
15.槲寄生科Viscaceae
16.馬兜鈴科Aristolochiaceae
17.蓼科Polygonaceae
18.藜科Chenopodiaceae
19.莧科Amaranthaceae
20.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
21.商陸科Phytolaccaceae
22.番杏科Aizoaceae
23.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
24.落葵科Basellaceae
25.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26.蓮科Nelumbonaceae
27.睡蓮科Nymphaeaceae
28.蒓菜科Cabombaceae
29.金魚藻科Ceratophyllaceae
30.芍藥科Paeoniaceae
31.毛茛科Ranunculaceae
32.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33.小檗科Berberidaceae
34.防己科Menispermaceae
35.八角科Illiciaceae
36.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
37.木蘭科Magnoliaceae
38.蠟梅科Calycanthaceae
39.樟科Lauraceae
40.罌粟科Papaveraceae
41.白花菜科Cleomaceae
42.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43.茅膏菜科Droseraceae
44.景天科Crassulaceae
45.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46.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
47.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48.杜仲科Eucommiaceae
49.薔薇科Rosaceae
中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杭州植物誌(第1捲)》 是一部係統記錄杭州地區植物資源的學術專著,旨在為植物學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園林綠化以及公眾科普提供權威、翔實的資料。本書的編纂曆時多年,匯集瞭眾多植物學專傢和研究人員的智慧與心血,凝聚瞭對杭州豐富植物多樣性的深刻理解和珍視。 編纂背景與宗旨 杭州,這座被譽為“人間天堂”的城市,不僅以其秀美的山水風光聞名於世,更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瞭極其豐富的植物多樣性。從低海拔的河榖濕地到高聳的山巒,從蔥鬱的森林到蜿蜒的海岸綫,杭州的自然生境孕育瞭種類繁多的植物,它們共同構成瞭杭州地區獨特而寶貴的自然遺産。 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類活動的日益頻繁,許多珍稀、特有的植物資源正麵臨著生存的挑戰。因此,對杭州地區的植物進行全麵、係統的調查、記錄和研究,不僅是學術研究的需要,更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傳承地方生態文化的重要舉措。《杭州植物誌(第1捲)》的編纂,正是基於這樣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緻力於為杭州地區植物資源的科學認知、閤理利用和有效保護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書的宗旨在於: 1. 全麵係統地記錄杭州地區的植物種類: 涵蓋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植物等各類群,力求做到不遺漏、不重復。 2. 提供準確的植物學描述: 對每種植物的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地理分布、生態習性等進行詳細、科學的描述,並輔以精美的插圖和高清照片,方便讀者識彆和研究。 3. 梳理植物的分類學信息: 遵循國際公認的植物分類係統,提供植物的屬、科、目、綱等上位分類信息,以及拉丁學名、中文名、地方名等,確保學術的嚴謹性和規範性。 4. 闡釋植物的生態與應用價值: 深入分析植物在當地生態係統中的作用,介紹其藥用、食用、材用、觀賞等方麵的價值,為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産業發展提供參考。 5. 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數據支持: 記錄植物的瀕危狀況、保護級彆以及潛在的生境威脅,為製定和實施有效的保護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6. 普及植物學知識,提高公眾環保意識: 通過生動形象的文字和圖片,引導公眾認識身邊的植物,瞭解它們的重要性,從而激發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熱情。 《杭州植物誌(第1捲)》的內容構成與亮點 《杭州植物誌(第1捲)》聚焦於杭州地區種子植物的係統記載,這是植物界中最為龐大、最為復雜,也與人類生産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一大類群。本捲的編纂嚴格遵循植物分類學的一般原則,並結閤杭州地區的具體情況,力求做到科學、嚴謹、全麵。 一、 宏觀的植物學描繪 捲首部分將可能包含對杭州地區植物區係的概述。這部分內容將從宏觀層麵介紹杭州植物的地理來源、演化曆史以及受哪些地理、氣候、地質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瞭如今的植物多樣性。例如,杭州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兼具丘陵、平原、山地、濕地等多種生境,這使得其植物區係既有南方亞熱帶的特徵,又受到部分北方溫帶植物的影響,呈現齣南北過渡的特點。可能還會簡要介紹杭州地區的植物地理分區,以及主要植物群落的類型和分布規律,如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竹林、濕地植被等,為讀者勾勒齣杭州地區植物的整體圖景。 二、 精細的物種信息呈現 本書的核心內容將是對杭州地區每一個被記錄的種子植物物種進行詳細、獨立的描述。每一條目都將遵循統一的格式,保證信息的高度一緻性和可查閱性。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關鍵要素: 學名與命名人: 準確記錄植物的學名(拉丁文),以及首次對其進行命名和描述的科學傢的姓名縮寫,這是植物分類學的基本規範,確保學術的嚴謹性。 中文名與俗名: 提供規範的中文名,並可能收錄一些在當地流傳的俗名或彆名,這對於地方性研究和科普具有重要意義。 形態特徵描述: 這是最核心的部分。將對植物的各個器官進行細緻入微的描述,包括: 形態(Habit): 描述植物的整體生長姿態,如喬木、灌木、草本(一年生、多年生)、藤本等。 根(Root): 描述根係的類型,如直根係、須根係,以及是否有特殊變態(如塊根、氣生根)。 莖(Stem): 描述莖的形態,如圓柱形、有棱、中空、木質化程度、有無毛、顔色等。 葉(Leaf): 這是最重要的鑒彆特徵之一。將詳細描述葉的形狀(卵形、橢圓形、披針形等)、邊緣(全緣、鋸齒緣、波浪緣等)、排列方式(互生、對生、輪生)、葉柄長度、葉脈類型(網脈、平行脈)、有無毛、顔色以及是否為單葉或復葉(羽狀復葉、掌狀復葉)。 花(Flower): 花是植物繁殖的關鍵。將詳細描述花的組成部分,如花萼(形狀、顔色、萼片數量)、花瓣(形狀、顔色、數量)、雄蕊(花絲、花藥的特徵)、雌蕊(子房的上位、下位,子房室數,花柱、柱頭的形態)。還會描述花的排列方式,如單生、組成花序(總狀花序、穗狀花序、傘形花序、圓錐花序等)。 果實(Fruit): 描述果實的類型(如蒴果、漿果、堅果、瘦果、核果等)、形狀、大小、顔色、開裂方式以及種子情況。 種子(Seed): 描述種子的形狀、大小、顔色、有無翅、有無種阜等。 生境與分布(Habitat and Distribution): 詳細說明該物種通常生長的自然環境,例如是生長在山坡、林下、草甸、濕地、河岸、石縫,還是作為栽培植物齣現。精確記錄其在杭州地區內的具體分布範圍,是廣泛分布還是局限分布,是否為本地原種或引種。 生態習性(Ecology): 描述植物的生長習性,如對光照(喜陽、喜陰)、水分(耐旱、喜濕)、溫度(耐寒、喜暖)的要求,以及在生長季中的發育規律。 物候期(Phenology): 記錄植物的開花期、結果期等重要生物學時期,這對於理解其生態過程和與傳粉者、動物的關係至關重要。 經濟與藥用價值(Economic and Medicinal Value): 介紹該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是否可食用(果實、葉、根)、是否具有藥用價值(藥材部位、主要功效)、是否可作為木材、縴維、染料等資源,以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潛力。 保護狀況(Conservation Status): 如果該物種屬於珍稀、瀕危植物,將明確標注其保護級彆(如國傢一級/二級保護、地方性保護物種),以及可能麵臨的威脅,為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指導。 參考文獻與鑒彆要點(References and Identification Notes): 可能會列齣該物種在其他相關文獻中的記載,並提供一些便於野外鑒彆的關鍵特徵,幫助讀者快速區分相似物種。 三、 精美的圖文並茂 為瞭直觀地展示植物的形態特徵,《杭州植物誌(第1捲)》將配備大量精美的插圖和高清照片。這些插圖可能是由專業植物畫傢繪製的,能夠準確錶現植物的結構細節;照片則會選取典型的植株、花、果等,具有高度的寫實性。圖文並茂的設計,將極大地提高本書的易讀性和實用性,尤其對於非專業讀者而言,是學習和識彆植物的得力助手。 四、 嚴謹的科學編纂流程 本書的編纂將遵循嚴格的科學流程,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包括: 野外調查與采集: 由經驗豐富的植物學傢組成的團隊,深入杭州的山川湖泊、田野村落,進行係統的植物資源調查,采集具有代錶性的標本,並詳細記錄其采集地點、生境、附生生物等信息。 標本鑒定與整理: 采集到的標本將在實驗室進行仔細的解剖和鑒定,並將其保存在專門的植物標本館中,作為研究的原始資料。 文獻查閱與比對: 對已有的植物學文獻、圖譜、數據庫等進行深入研究,與野外采集的物種進行比對,確保鑒定結果的準確性。 專傢審訂與互審: 編纂過程中,每一條目都將經過多位植物學專傢的審訂和互審,力求達到最高學術標準。 《杭州植物誌(第1捲)》的意義與價值 《杭州植物誌(第1捲)》不僅僅是一部植物學的工具書,更是杭州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石,是地方生態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連接科學研究與公眾認知之間的橋梁。 1. 科學研究的基石: 為植物學、生態學、進化生物學、藥學、農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提供基礎數據和研究素材。研究人員可以利用本書深入瞭解杭州地區植物的分布、演化、適應性及其在生態係統中的作用,為開展更深入的科學探索提供依據。 2.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指南: 準確記錄每種植物的分布和瀕危狀況,對於科學地評估杭州地區植物多樣性的健康狀況,製定和實施有效的保護策略至關重要。它將為政府部門、環保組織和科研機構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持。 3. 園林綠化與城市規劃的參考: 瞭解本地植物的特性,對於科學地進行城市綠化、公園建設、生態修復具有指導意義。推薦適宜的鄉土植物,有助於構建更具生態適應性、更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觀。 4. 經濟與産業發展的推動: 許多植物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如藥用、食用、香料、縴維等。本書的齣版將有助於發掘和推廣這些資源的閤理利用,為地方特色産業的發展提供信息支持。 5. 教育與科普的生動教材: 對於廣大公眾,尤其是學生而言,本書是認識和瞭解傢鄉植物的絕佳讀物。生動的圖片和詳實的描述,能夠激發人們對自然的熱愛,提高環保意識,培養熱愛傢鄉、保護自然的社會責任感。 6. 地方文化與曆史的傳承: 植物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書在記錄植物信息的同時,也間接展現瞭杭州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曆史,是地方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杭州植物誌(第1捲)》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學術工程。它不僅是對杭州豐富植物資源的忠實記錄,更是對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貢獻。本書的齣版,必將為杭州乃至更廣闊區域的植物學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原本以為這種專注於某一特定區域的植物學專著,閱讀門檻一定會高到令人望而卻步,隻適閤專業的植物學傢或研究僧。然而,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非常人性化。比如,在介紹每種植物時,除瞭提供標準的形態描述外,似乎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該物種在當地的傳統用途或者文化意象的小注腳。這些“花邊信息”雖然不是核心的分類數據,但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讓原本嚴肅的科學記錄增添瞭一絲人情味。它告訴我,這些植物不僅僅是活在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它們也融入瞭當地人的生活和審美之中。對於我這樣一個對文化和自然交叉點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種平衡把握得非常巧妙,既保證瞭學術的嚴謹性,又避免瞭陷入純粹的術語泥潭。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專業知識與大眾好奇心之間的橋梁。

評分

從收藏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齣版本身就是一項具有紀念意義的工程。我仔細觀察瞭扉頁和版權頁的信息,能看齣這部作品的誕生經曆瞭漫長的時間和無數次的校對、審訂。這種對細節近乎偏執的追求,使得這本書在校對錯誤率上幾乎達到瞭一個令人信服的水平,這對於需要精確引用的科研工作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質量保證。我購買它,很大程度上也是為瞭擁有一份關於這個地理坐標係下生命形態的權威記錄。它不是一本可以隨手翻閱的消遣讀物,更像是一部需要鄭重對待的工具書和資料庫。它的存在,使得“杭州”這個地理名詞,在自然科學的版圖上擁有瞭一個更加清晰和堅實的標記。我期待著後續捲集的問世,希望能看到這座城市全部的植物傢譜得以完整呈現。

評分

作為一個常年居住在周邊城市的市民,我對“杭州”這兩個字自帶一種親近感,但說實話,我對本地的自然生態瞭解得遠不如我對市中心的商業街區來得清楚。市麵上關於杭州的書籍大多集中在曆史、人文或者旅遊攻略,很少有能深入到“植物”這個細微維度的。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買瞭這本書,本期望它能提供一些零散的知識點,沒想到它呈現的是一種係統性的、近乎考古般的研究深度。從那些晦澀但精準的拉丁文學名,到對特定生境的描述,都能感受到編纂團隊付齣的巨大心血。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某些稀有種群分布的記錄,這些信息對於理解城市化進程對本地生物多樣性造成的影響,提供瞭寶貴的基綫數據。盡管某些專業術語對我來說需要查閱工具書纔能完全理解,但這種“咬文嚼字”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學習的樂趣。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每天穿梭的公園和山林,發現原來腳下踏著的是如此豐富的生命世界。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組織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不同於那種堆砌資料的工具書,它顯然經過瞭精心的邏輯梳理。我關注到,它並不是簡單地按照A到Z的字母順序排列植物,而是似乎遵循著一套更為復雜的生態學或係統發育學的邏輯綫索。這種編排方式,使得即便是跨章節閱讀,讀者也能很容易地捕捉到不同科屬之間的內在聯係。想象一下,如果我要尋找某種特定區域特有的菊科植物,我可以快速定位到相關章節,而不是大海撈針。此外,書中標注的描述性語言也極具特色,它不像純粹的學術論文那樣冷冰冰,而是巧妙地融閤瞭一些地域性的描述,比如提到某種植物常齣現在“錢塘江潮濕的岸邊”,這種地域色彩讓書本“活”瞭起來,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這種對知識體係的掌控力,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地方誌的範疇,具備瞭更廣泛的研究參考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水墨暈染的效果,仿佛能感受到江南水鄉特有的濕潤與靈動。我特地去書店翻閱瞭一下,裝幀質感非常棒,紙張厚實,印刷色彩飽滿,特彆是那些植物插圖,細節處理得極其到位,即便是初次接觸植物學的人,也能從中感受到繪製者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我最欣賞的是它在版式上的用心,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絲毫沒有壓迫感,讓人可以沉下心來,慢慢品味文字與圖像的交融。雖然我主要對園藝和花卉養護感興趣,對嚴謹的植物分類學研究涉獵不深,但僅僅是翻閱這本冊子,就已經讓我對杭州這個城市孕育齣的物種有瞭初步的審美體驗。那種古樸典雅中又不失現代學術嚴謹性的風格,很符閤我對於一本高質量地方誌的期待。這本書無疑是放在書架上就能提升整個空間格調的藝術品,更不用說它背後承載的知識價值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