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八级-十级)/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小提琴(八级-十级)/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王振山,杜菲菲,郑凯林 编
图书标签:
  • 小提琴
  • 音乐教材
  • 考级教材
  • 中国音乐学院
  •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 八级
  • 九级
  • 十级
  • 乐器学习
  • 音乐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630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258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3
字数:29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小提琴/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是第二套考级教材,是在总结了原考级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不仅扩展了考生的训练空间,让他们更多地掌握音乐作品,而且在1~9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第10级。部分专业还增加了表演文凭级,使得第二套考级教材更具有实用性,指导意义更大。
  《小提琴(八级-十级)/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是其中的“8-10级”,由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主编。教材分三个级别,每一级别的内容包括音阶、练习曲、协奏曲、外国乐曲、中国乐曲。所选的练习曲及乐曲均为中外经典之作,趣味性和音乐性很强。

内页插图

目录

八级
一、音阶
(一)C大调、c小调
1.音阶与琶音
2.双音
(二)D大调、d小调
1.音阶与琶音
2.双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No.8)
2.练习曲(2)
3.练习曲(4)
4.练习曲(6)
5.练习曲(No.36)
6.练习曲(0p.22 N0.2)
7.练习曲(0p.22 No.5)
三、协奏曲
1.第三协奏曲(G大调 Op.216)I、Ⅱ、Ⅲ
2.第二协奏曲(E大调)I、Ⅱ、Ⅲ
3.第二十二协奏曲(a小调)I
四、外国乐曲
1.无穷动
2.蜜蜂
3.沉思
4.练声曲
五、中国乐曲
1.思乡曲
2.跳龙灯
3.春节序曲

九级
一、音阶
(一)E大调、e小调
1.音阶与琶音
2.双音
(二)F大调、f小调
1.音阶与琶音
2.双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Op.22 No.4)
2.练习曲(Op.22 No.8)
3.练习曲(Op.22 No.21)
4.练习曲(Op.22 No.22)
5.练习曲(Op.22 No.24)
6.练习曲(Op.35 No.3)
7.练习曲(Op.357)
8.随想曲(Op.18 No.3)
三、协奏曲
1.第四协奏曲(D大调 Op.218)I、Ⅱ、Ⅲ
2.第五协奏曲(A大调 Op.219)I、Ⅱ、Ⅲ
3.第1协奏曲(g小调 Op.26)I
四、外国乐曲
1.乘着歌声的翅膀(Op.34 No.2)
2.查尔达什
3.美丽的露丝玛琳
4.前奏与快板
五、中国乐曲
1.丰收渔歌
2.新疆舞曲
3.春天舞曲

十级
一、音阶
(一)bE大调、be小调
1.音阶与琶音
2.双音
(二)B大调、b小调
1.音阶与琶音
2.双音
二、练习曲
1.练习曲(No.4)
2.练习曲(8)
3.练习曲(No.29)
4.练习曲(No.30)
5.练习曲(No.31)
6.练习曲(No.33)
三、协奏曲
1.第1协奏曲(g小调 Op.26)Ⅱ、Ⅲ
2.第二协奏曲(d小调)I
3.梁山伯与祝英台
四、外国乐曲
1.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
2.无穷动
3.旋律
五、中国乐曲
1.海滨音诗
2.第一回旋曲
附录一小提琴乐谱标记说明
附录二常用中外音乐术语对照

前言/序言

  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是经文化部批准开展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活动的权威性音乐教育机构之一。多年来的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工作,得到了广大考生的认可和各方面的支持,有着良好的社会信誉。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已经使用多年,对我考级委员会的考级工作以及报考我院考级的考生的训练和考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广大考生及辅导老师的好评。
  作为国家级音乐教育的高等学府,面对全国音乐考级活动众多的参加者,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不断地提供权威、实用、使用方便的教材,公布开考科目的具体要求,给参考者以学习上的指导,为社会艺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随着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考生需求,更好地指导考生参加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在总结了原考级教材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套考级教材。它不仅扩展了考生的训练空间,让考生更多地掌握音乐作品,而且在一级~九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十级。部分专业还增加了表演文凭级,使得第二套考级教材更具有实用性,指导意义更大。
  第二套考级教材是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聘请的专家们,根据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发展的需求,借鉴丁已有的考级教材,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而编写的。我们希望通过第二套考级教材对业余学习音乐的朋友们和考生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弦上时光:从入门到精通的小提琴学习指南 探索小提琴世界的钥匙 本书旨在为广大小提琴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源,覆盖从基础入门到高级演奏的各个阶段。我们深知,学习小提琴不仅是掌握技巧的过程,更是一场与音乐、与自我的深度对话。因此,本书的设计理念是兼顾科学性、系统性与艺术性,力求成为每一位琴童及成人学习者案头的必备良师。 第一部分:奠基——初识琴弦的喜悦(零基础至基础阶段) 对于初学者而言,建立正确的概念和习惯至关重要。本部分将细致入微地引导读者进入小提琴的世界。 一、琴的“前世今生”与形体感知: 乐器构造与维护: 详细介绍小提琴的各个部件名称、材料特性以及日常的保养常识,如松香的使用时机、琴弦的更换频率、湿度对木材的影响等,确保乐器处于最佳状态。 持琴姿势的“黄金三角”: 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步骤分解,清晰阐释如何正确地将琴架于肩颈之间,强调肩托和腮托的选择与调整,确保身体放松、稳定。 持弓的艺术: 深入讲解运弓的“五个手指”的独立与协作,从松弛的“雨滴形”手型开始,过渡到对弓杆重量的有效控制。 二、音阶与音准的初步建立: 空弦的呼吸: 重点训练空弦的平稳运弓,体会弓速、弓压与音色之间的微妙关系。 指板的地图: 分阶段介绍一、二、三把位的基础音准定位,教授利用手指的垂直按压和指尖的灵敏度来校准音高。我们采用听觉训练与视觉标记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习者迅速建立内在听觉。 基础指法练习: 涵盖D大调、G大调等基础音阶的指法练习,强调手指的抬指、触键的精准性和连贯性。 第二部分:进阶——技巧的磨砺与音乐的表达(初中级阶段) 当学习者掌握了基本的持琴和运弓姿势后,真正的挑战——复杂技巧的攻克与音乐性的提升便拉开了序幕。 一、弓法技艺的深度拓展: 连弓与分弓的精细控制: 不再满足于均匀的音符,而是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弓速的细微变化来表现乐句的呼吸感。分弓练习将细化到断弓、跳弓(Staccato)的前期准备。 换把的流畅性: 系统化地讲解把位间的“连接点”,如何做到“无缝换把”。大量的把位转换练习,配合听觉校准,消除换把时的滞涩感。 初步的装饰音与拨弦: 介绍揉弦(Vibrato)的早期训练方法——手臂式、手腕式揉弦的预备练习,以及简单的拨弦(Pizzicato)技巧。 二、乐理与视奏能力的同步提升: 节奏的精准性: 针对复杂的复合拍号和附点节奏,提供专门的节拍器训练方案。 视奏训练: 挑选大量难度适中的小型练习曲和简单的改编曲目,强制要求学习者在不中断的情况下完成阅读与演奏,培养眼睛和大脑与手指的同步协调能力。 第三部分:精研——风格的塑造与演奏的成熟(中高级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习,重点在于打破机械的技术训练,真正开始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形成个人的演奏风格。 一、小提琴核心难关的攻克: 揉弦的成熟与个性化: 从机械性练习过渡到情感化的揉弦控制。探讨不同速度、不同幅度揉弦在表现柔美或激昂情绪时的应用。 跳弓与双音的精湛演绎: 深入分析跳弓(Spiccato)的触发点和力度控制,使其听起来轻盈而非沉重。双音(Double Stops)的练习将着重于两个音符同时发声时的平衡与穿透力。 高把位与换把的融会贯通: 集中训练五把位以上的技巧,特别是复杂换把区(如三把位到五把位)的音准保持。 二、曲目选择与风格鉴赏: 奏鸣曲与协奏曲的初步接触: 引入巴洛克时期(如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选段)、古典时期(如莫扎特、贝多芬的奏鸣曲片段)的风格特点,学习如何处理和声的清晰度与线条的流畅性。 浪漫主义作品的情感释放: 探讨如何通过揉弦、弓法的细微处理来展现浪漫乐派作品中强烈的戏剧冲突与抒情性。 民族与现代作品的理解: 简要介绍不同民族音乐风格(如东欧、北欧)对小提琴演奏的影响,以及对现代复调和不协和音程的处理思路。 第四部分:舞台与未来——演出准备与自我评估 本部分聚焦于将技巧转化为舞台表现力,并为长期学习提供指引。 一、音乐的再创造与舞台呈现: “音乐性”的深化: 如何解读乐谱上的力度记号(f, p, cresc. 等)并将其转化为听觉上的对比。对乐句进行呼吸和重音的标记,使演奏具有逻辑性和叙事性。 舞台心理建设: 提供应对演出紧张感的实用方法,包括赛前准备、熟悉场地环境的技巧,以及如何保持专注力。 录音与反思: 鼓励学习者定期将自己的演奏录制下来,从听众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不足,形成自我修正的良性循环。 二、持续成长的路径: 曲目库的构建: 建议学习者根据自身技术水平,系统性地建立一套涵盖练习曲、小型独奏曲、奏鸣曲乐章的个人曲目清单。 与其他乐器的协作: 简述小提琴在室内乐(如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中的角色定位与配合技巧,理解合奏中的倾听与平衡。 本书的设计,旨在提供一条清晰、扎实且充满艺术启发性的学习路径,确保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在小提琴的旅途中,不断发现新的乐趣与深度。

用户评价

评分

哎呀,最近终于把手头那本号称“权威”的乐理教材啃完了,心情复杂。本来以为能学到什么醍醐灌顶的知识,结果呢?里面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简直像是直接把大学教授的讲稿搬了过来,没有任何针对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的“翻译”工作。书中的例题设计也显得有些脱离实际,好些个和弦进行简直是为难人,完全没有考虑到日常练习的流畅性。更别提排版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挤在一起,看着就头疼,眼睛都要跟着音符一块儿跳出来。要不是我硬着头皮,时不时对照着网上的视频教程反复琢磨,估计早就束之高阁了。说实话,对于初学者或者只是想提升一下演奏水平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门槛太高了,它更像是一个学术论文集,而不是一本实用的学习指南。我期待的是那种能手把手带你从A点走到B点的清晰路径,而不是一堆需要你自己去“破译”的密码。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几乎可以说是零,这在如今这个数字化时代是绝对的硬伤。一本面向考级的教材,理应提供高质量的音频示范,好让学习者能够清晰地对比自己的演奏和专业水准之间的差距。但这本书光秃秃地摆在那里,没有任何二维码链接,也没有配套的在线资源可以下载。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去揣测那些文字描述背后的真实声音效果,这对于需要精准模仿和校准的乐器学习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没有声音的参考,很多细微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就成了“薛定谔的演奏要求”,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练得到底对不对味。这让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挫败感。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曲目选择实在太保守了,感觉就像是翻阅一本陈旧的曲目集锦,里面尽是些我们从小到大听腻了的、或者在其他教材里反反复复出现的老生常谈。作为一本面向更高阶学习者的教材,我期待看到一些更具时代感、更能展现现代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曲目。比如,一些融合了不同文化元素的现代作品,或者对经典作品进行创新性改编的版本,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继续探索的动力。现在这些选曲,让我感觉自己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时间胶囊里,技术上可能有所提升,但音乐视野却始终无法拓宽。如果教材的内容能更具前瞻性,多引进一些国际上流行的、经过市场检验的优秀曲目,那学习体验一定会大大改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个灾难,拿到手就感觉像是上个世纪的产品,封面设计毫无美感可言,灰蒙蒙的,完全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内页的纸张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翻页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不小心就撕裂了。更让我抓狂的是,书里对一些关键技巧的讲解,简直是蜻蜓点水,力度变化、揉弦的细腻处理,这些最考验功底的部分,作者似乎一带而过,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实在太大了。我拿着琴琢磨了很久,还是觉得心里没底。我倒是希望作者能多花点笔墨在这些“艺术表现力”的细节上,毕竟技术只是骨架,灵魂才是决定我们演奏好坏的关键。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很“严谨”,但“严谨”到失去了人情味,让人觉得学习过程异常枯燥乏味。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练习曲部分感到非常不满意,它们似乎更侧重于机械性的手指运动,缺乏音乐的逻辑性和趣味性。很多练习曲的设置非常重复和冗长,练上几遍就觉得索然无味,很难坚持下去。优秀的练习曲应该是能巧妙地融入音乐语言,让学生在克服技术难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感。这本书里的练习曲更像是某种“体能训练”,强调的是枯燥的重复和耐力,而不是对音色控制、换把流畅性等更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如果能把这些练习曲设计得更像“微型乐曲”,加入更多情感表达的提示,或许能让练习过程变得更有价值,也不至于让人一看到练习曲章节就想绕道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