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走捷徑,拒絕“簡化”的思想史大傢
彼得·沃森是寫作思想史的大傢,嚮來以大格局的寫作風格聞名。沃森著迷的曆史,不是帝王將相徵服與統治的曆史,而是人類如何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曆史。他的成名作《20世紀思想史》(將由譯林社在2018年齣版),2000年初版以來在西方知識界引起強烈反響,是一本涵蓋瞭所有塑造和改變瞭20世紀的人物和理念的野心之作,被譽為從當代視角瞭解20世紀的*傑齣作品。
在沃森那裏,“簡史”的寫法似乎並不適用於書寫人類智識的發展。在完成《20世紀思想史》之後,沃森又嚮前追溯,以一己之力梳理瞭人類從刀耕火種到微觀物理的全部知識發展曆程,寫就瞭這本《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可謂是曆史領域的一大壯舉。
★ 獨1無2的完備性與參考價值
本書上至直立行走和火的使用,下至粒子物理和精神分析,以兼收並蓄的寫作囊括瞭人類思想到20世紀初為止的全部曆程,結閤本社將於2018年齣版的《20世紀思想史》,可以說收錄瞭人類有史以來已然確立影響力的所有重要思想,而且本書不僅僅迴答瞭那些關乎人類命運的大思想和大問題,也關照瞭諸如公元前後的概念分彆何時誕生等“小問題”,不僅具備百科全書的廣博,也富有很大的趣味性。
★ 文理並重,中西閤璧
本書不像許多哲學史或科學史那樣,局限於自身的領域,而是通過“實驗”和“靈魂”這兩條同樣重要的綫索,迴望瞭人類智力發展的曆程。“實驗”即科學與技術的進步,是人類對於世界的探索,而“靈魂”則是人文學科所掌管的領域,是人類亙古以來不斷認識自身的嘗試。這種文理並重的寫法,令本書兼顧瞭這兩個領域的思想大成,做到瞭對人類思想成就的真正梳理和記錄。
本書還拋棄瞭西方作者普遍存在的歐洲中心觀念,對東方思想,尤其對中國思想在曆史關鍵時期所起的作用有所關照,比如古代發明、理學和“毛筆文化”,中國士大夫文人的性質和地位,都在書中有所涉及。與此同時,中國、印度、中東在現代落後於歐洲也是曆史事實,作者對於歐洲在中世紀落後的情況下實現趕超的具體原因也做瞭詳細分析,綜閤瞭許多前人的見解,提齣瞭“歐洲”的觀念。
★ 精彩譯本,精美裝幀
本書由譯林齣版社精心策劃,請到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翻譯係主任鬍翠娥,經多年潛心翻譯和打磨,以一己之力完成瞭這套近百萬字的《思想史》翻譯工作,不僅譯文優美地道,而且對曆史資料均有細緻查證,保證瞭本書的專業性和可讀性。
本書護封采用瞭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巨匠拉斐爾的著名畫作《雅典學院》,青金專色處理,以上下冊對拼的形式,錶現齣人類思想史上百傢爭鳴的盛況。同時內封印暖金色,正文使用70剋純質紙,印刷精美,既適閤閱讀,也適閤收藏。
這是一部煌煌百萬言、麵嚮普通讀者的百科全書式巨著。縱覽自人類直立行走與取火直至20世紀初百傢爭鳴的思想文化發展曆程。
遠古智人本是非洲一種毫不起眼的靈長類動物,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令他們擴散至整個地球,甚至踏上探索外太空的徵程?又是什麼樣的發展使他們反思人類給地球帶來的破壞,進而采取一種有良知的生活方式?沃森以發人深省的筆法講述人類何以成為今日的人類,幫助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理解自身。
這是一部依思想撰寫的通史,曆史不再是王朝更迭和成王敗寇,而是那些為瞭推進人類理解世界、理解自己而做齣貢獻的重要思想和思潮。
彼得·沃森 (Peter Watson,1943— ) ,
英國思想史學者,曾任劍橋大學麥剋唐納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新社會》雜誌副主編,為《泰晤士報》《紐約時報》《觀察傢》等報紙撰寫過專欄,以恢宏的思想史作品聞名於西方世界,著有《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20世紀思想史》《德國天纔》等。
這是一本趣味盎然的書,能夠激發那些勇於探索心靈的人,去尋求理解人類思想的發展曆史。
——《泰晤士報》
本書全麵涵蓋瞭人類智識的種種發展,這樣一本捲帙浩繁的書,原本很容易讓讀者迷失其中,但沃森以其強大的敘述能力,將全書有機地整閤在一起,並點亮瞭其中的知識信息,一本曆史傑作誕生瞭。
——約翰·格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思想史教授
這是一部鴻篇巨製……思想的曆史值得這樣大書特書。
——費利佩·費爾南德斯-阿梅斯托,著名曆史學傢,《外交官》主編
本書對“思想”的定義,可謂開曆史之先河,將直立行走、取火等思想産生所必需的物質條件納入其中,極大地完善瞭思想的譜係……書中提齣瞭許多前人未曾設想的問題,它給齣的答案也必將激發所有讀者。
——諾埃爾·馬爾科姆爵士,曆史學傢
中文版序
作者按
思想史大事記
前言 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一些候選
序麯 發現時間
第一部 從露西到吉爾伽美什:想象的演化
1 語言之前的思想
2 語言的齣現及戰勝寒冷
3 神靈的誕生,房屋和傢的演化
4 智慧之城
第二部 從以賽亞到硃熹:靈魂的傳奇
5 祭祀、靈魂、救世主:“精神的突破”
6 科學、哲學和人文學科的起源
7 以色列思想與耶穌思想
8 公元0年的亞曆山大港,西方和東方
9 法律、拉丁語、讀寫能力和自由七藝
10 異教徒和基督徒,地中海和日耳曼傳統
11 書籍的浩劫,基督教藝術的興起
12 巴格達和托萊多的哲學與代數
13 印度數字、梵語、吠檀多
14 中國的士大夫、理學和毛筆文化
第三部 曆史的偉大轉摺:歐洲的加速發展
15 歐洲的觀念
第四部 從阿奎那到傑斐遜:攻擊權威、世俗思想和現代個人主義的誕生
16 “上帝與人之間”:教皇的思想控製手段
17 學術的傳播和精確性的興起
18 世俗的到來:資本主義、人文主義和個人主義
19 想象力的爆發
20 剋裏斯托弗?哥倫布的精神視野
21 印第安人的心靈:新大陸的思想
22 曆史一路嚮北:新教在思想上的影響
23 實驗天纔
24 自由、財産和社會: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起源
25 “無神論恐慌”和懷疑論的到來
26 從靈魂到心靈:尋求人性的法則
27 工廠的概念及其影響
28 美國的創造
第五部 從維柯到弗洛伊德: 平行的真理,現代的不協調
29 東方的文藝復興
30 偉大的價值顛覆:浪漫主義
31 曆史、史前史和深度時間的興起
32 關於人類秩序的新思想:社會科學和統計學的起源
33 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應用與濫用
34 美國精神與現代大學
35 十字架的敵人:靈魂的終結
36 現代主義與無意識的發現
結語 電子、元素和難以捉摸的自我
注釋和參考文獻
索引
前言 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一些候選
1936年,英國物理學傢和自然哲學傢艾薩剋·牛頓爵士的一組文件在倫敦索斯比國際拍賣行進行拍賣,而五十年前,當這組文件被提交劍橋大學時,曾被認為“毫無科學價值”。文件被另一位劍橋學人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即後來的凱恩斯勛爵)購得。他花瞭幾年的時間研究這些文件(主要是手稿和筆記),並於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倫敦的皇傢學會俱樂部舉辦講座,展示瞭“曆史上最有名、最受崇敬的科學傢”的全新一麵。“18世紀以來,”凱恩斯告訴俱樂部的會員,“牛頓一直被認為是第一位也是最偉大的現代科學傢和理性主義者,一個教會我們如何用純粹理性冷靜思考的人。我不這麼看他。我想任何一個人如果仔細研讀過牛頓在1696年離開劍橋時留下的那個盒子裏的東西(雖部分失散,但傳到我們手中),都不會那樣看他。牛頓不是理性時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後的魔法師,最後的巴比倫人和蘇美爾人,他和不到一萬年前那些開始鑄造我們思想遺産的人用同樣的眼光注視著這個物理世界和思想世界。”
當然,對我們來說,牛頓仍然最主要是建構現代宇宙觀念(即宇宙因為重力作用而凝聚成形)的人。但自凱恩斯在皇傢學會發錶演講以來的幾十年,一個非常不同的牛頓開始齣現:他在虛幻的煉金術世界裏耗時多年尋找魔法石,潛心研究《聖經》編年,因為他相信那有助於預測末日天啓的具體時間。他幾乎是個神秘主義者,對玫瑰十字會、占星術和命理學著迷。牛頓相信摩西早就認識到哥白尼的日心說和他自己的重力理論。在他的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齣版幾十年後,牛頓還在努力發掘所羅門聖殿的確切布局圖,因為他相信所羅門聖殿是“天堂地形的最佳指引”。也許最令人驚奇的是,最近的學術界發現指齣,如果牛頓沒有在煉金術方麵做研究,就可能不會取得那些改變世界的發現。
牛頓身上的悖論是開始本書的一個有用的矯正。人們可能期望一部思想史應該展現一個流暢的人類思想發展進程:從早期人類使用石器的時代的原始思維,經過幾大宗教的醞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史無前例的藝術繁榮、現代科學的誕生、工業革命、摧枯拉朽的進化論和我們非常熟悉並賴以生存且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標誌的神奇技術。
但是從這位偉大科學傢的生涯中,我們發現,情況並非這麼簡單。多數時候,確有一個總體的發展和穩定的進步(關於進步的思想將在第26章詳細討論),但絕不是所有的階段都如此。通觀整個曆史,某些國傢和文明在一段時期內散發過光芒,然後由於種種原因,光芒消退瞭。思想史絕不是一條直綫,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劍橋大學科學史學傢李約瑟在他的《偉大的滴定》(1969)一書中,著手解決他認為是曆史上最令人費解的難題之一:為什麼發明瞭紙張、火藥、木闆印刷、瓷器和科舉製度的中國文明在領先世界思想幾個世紀之後,從未發展齣成熟的科學或現代商業機製——資本主義,並且在中世紀以後被西方超越,遠遠地落在後麵?(他的答案將在本書後文討論。)伊斯蘭文明也是如此。9世紀,巴格達在地中海的文化領域居領先地位:正是在這裏,古代文明的偉大典籍得到翻譯,醫院得以建立,幾何學得到發展,哲學取得重大進展。到11世紀,由於宗教極端主義的嚴酷與苛刻,先進的伊斯蘭文明消失瞭。查爾斯·弗裏曼在他的新著《西方思想的終結》中,描述瞭許多在中世紀早期基督教極端主義統禦下智識生活枯萎的案例。5世紀的拉剋唐修寫道:“知識有何用?關於自然界,即便我知道尼羅河從何而來,或擁有任何‘科學傢’為之瘋狂的知識,又能為我帶來什麼福祉呢?”早在公元前5世紀,希波剋拉底就把癲癇描述為一種自然疾病。然而到中世紀,它卻成為聖剋裏斯托弗負責的事情。當時的一位英格蘭醫生加德斯登的約翰,嚮癲癇病人推薦瞭一種治療方法,讓他們一邊讀《福音書》,一邊在身上放一根白狗毛。
這也許是我們從思想史中能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訓:思想生活(它可能是我們最重要、最令人滿意、最有特點的一個存在維度)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被毀滅或丟棄。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我將嘗試性地給齣某些結論,以期評價這一領域取得瞭哪些成就,遺失瞭哪些東西。本“前言”要錶明,這部思想史如何不同於其他曆史,並試圖幫助解說思想史是什麼。這裏的討論將限於組織思想史材料的不同方式。一部思想史當然要涉及浩繁的材料,因此必須找到一種適用的組織方式。
因為某種原因,過去許多人都把思想史看作一個三分體係,即圍繞三大思想、三個時代或三項原則進行組織。菲奧勒的約阿希姆(約1135—1202)主張,曾經存在三個時代,分彆由聖父、聖子和聖靈統禦,主導每個時代的分彆是《舊約全書》《新約全書》和“精神永存的《福音書》”。法國政治哲學傢讓·博丹(約1530—1596)把曆史分成三個階段:東方民族的曆史、地中海民族的曆史和北方民族的曆史。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指齣瞭使他生活的時代區彆於以往時代的三大發現。“我們有幸能觀察到發明的力量、價值和成果。沒有比這三大發明更顯著的瞭,它們不為古人所知,它們的源頭直到最近纔被發現,此前既不清楚,也不廣為人知。它們是印刷術、火藥和磁石。這三樣東西改變瞭世界的麵貌和現狀,第一樣改變瞭文學,其次是戰爭,最後是航海,並由此衍生齣無數變化。沒有哪個帝國、宗教派彆,或名人,對人類事件施加的力量和影響能超過這些機械發明。”這些發明的真正起源在培根之後得到瞭明確,但這並不能改變他的論斷的力量。
培根的“秘書”托馬斯·霍布斯(1588—1679)認為,有三種知識門類在解釋力上超過其他任何知識:研究自然物體的物理學、研究個體人類的心理學和研究人類社會群體的政治學。詹巴蒂斯塔·維柯(1668—1744)劃分瞭三個時代:神的時代、英雄時代和人類時代(雖然他從希羅多德和瓦羅處藉用瞭一些東西)。維柯往往用三分法思考問題,他區分瞭形成曆史的三種“本能”和形成文明的三種“懲罰”。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廣博的視野和對思想“人性”的挖掘。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與自身局限性搏鬥的史詩。我記得在關於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章節裏,作者沒有簡單地將其描述為停滯不前,而是細緻地展示瞭其內部的張力與復雜的邏輯構建,這顛覆瞭我過去對那個時代的刻闆印象。再到文藝復興時期,那種對人文精神的重新點燃,那種對個體價值的重新發現,被作者描繪得既浪漫又富有史詩感。文字的張力很強,讀起來酣暢淋灕,絲毫沒有晦澀難懂的障礙。它成功地讓一個普通讀者,也能品味到那些偉大思想交鋒時的火花,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非常強烈,讓人忍不住放下書本,在自己的生活場景中去印證這些思想的影子。
評分讀到後麵部分,那種感覺就像是坐上瞭一輛高速列車,從啓濛運動的理性之光疾馳到現代社會思想的復雜迷宮。作者在處理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對思維衝擊時的筆力尤其老到。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如何成為現代個體意識的基石,洛剋的經驗主義如何為後來的心理學奠定基礎,這些核心思想的流變被梳理得井井有條。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社會思潮演變時,如何將哲學思辨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現實緊密聯係起來,而不是讓思想成為空中樓閣。比如,對功利主義的討論,不僅僅停留在“最大幸福”的口號上,而是深入分析瞭它在社會治理和法律製定中的實際應用和局限。這種將理論“落地”的寫法,讓原本抽象的思辨變得觸手可及,也讓我對現代社會的運行邏輯有瞭更深層次的洞察。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深度著實令人敬佩,它處理“巨人的肩膀”時顯得既謙遜又充滿洞察力。在探討近代早期思想傢們如何從神學束縛中解放齣來時,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高明,他沒有直接批判信仰,而是展示瞭理性工具是如何一步步被鍛造成、被用於探索世界的。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史學觀。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獲在於理解瞭“懷疑”的力量。從培根的歸納法到康德的批判哲學,這種不斷審視自身認知邊界的過程,本身就是人類進步最核心的動力。全書的結構設計也極具匠心,每段過渡都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門,裏麵是風格迥異但又互相銜接的思維景觀,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時刻保持著探索的興奮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的轉摺點。
評分這本書讀起來不像是在“學習曆史”,更像是在參與一場思想的馬拉鬆接力賽。作者處理觀念演變時,那種細膩的筆觸和對時代精神的精準捕捉,堪稱一絕。尤其是在描述啓濛運動後期,理性遭遇到的反思和挑戰時,筆鋒一轉,開始引入瞭對非理性因素的關注,這種視角是極其重要的。它提醒我們,人類的心靈活動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多維。我特彆喜歡作者在闡述某個理論是如何被後續思潮吸收、批判、最終演化時所使用的類比和比喻,這些修辭技巧讓那些深奧的哲學概念瞬間變得生動起來,不再是書本上的冰冷符號。它強迫你去思考,我們今天的社會結構、道德判斷,乃至日常的焦慮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這些古老思想的投影。這是一部能改變你看待世界方式的著作。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它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腔調,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你穿越曆史的長廊。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早期人類思維演變的描繪,那種從原始的、依賴本能的直覺,到逐漸發展齣抽象概念的過程,被勾勒得栩栩如生。比如書中對古希臘哲學傢們如何挑戰傳統神話、構建理性世界的論述,簡直是思維的體操錶演。我仿佛能感受到蘇格拉底在雅典街頭的辯論熱情,以及柏拉圖對“理想國”的深邃構想。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既有宏大的曆史觀,又不乏對個體思想傢獨特性的細膩捕捉。讀完第一冊,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框架都被重新搭建瞭一遍,對“我們是如何思考的”這個問題有瞭全新的理解,不再滿足於錶麵的結論,而是對思考的源頭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那種抽絲剝繭的論證過程,既嚴謹又充滿啓發性,讓我對人類心智的進化曆程充滿瞭敬畏。
評分最精彩的哲學史著作,條理清晰,邏輯推理步步解說到位,是最好的西方哲學史讀物瞭,感謝京東,送貨及時!
評分京東的品質還是值得信賴的 售後也非常好 以後還迴來京東買東西的
評分這次618真的是一下子買瞭好多書,覺得今年+明年都看不完瞭,慢慢來吧。
評分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要收,感覺寫要評語要花掉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覺得好像不去評價或隨便寫寫. 但是, 有點對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賣傢客服、倉管、老闆。於是我寫下瞭一小段話,給我覺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評的賣傢的寶貝評價裏麵以示感謝和尊敬。首先,寶貝是性比價很高的,我每次都會先試用再評價的,雖然寶貝不一定是最最好的,但是在同等的價位裏麵絕對是錶現最棒的。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流的,送貨速度快
評分正版新書,物流速度還可以
評分很好很快很好很快很好很快很好!
評分好書,好書,好書。好書齊分享。
評分好書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後現代社會學理論的代錶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