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彩绘版)

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彩绘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付春琳 编
图书标签:
  • 野菜
  • 野生植物
  • 食用植物
  • 植物图鉴
  • 彩绘
  • 采摘
  • 健康饮食
  • 自然
  • 户外
  • 烹饪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23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558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7
字数:26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广大野菜爱好者、野菜开发部门、食品烹饪、宾馆饭店、教学及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野菜又重新回归到了老百姓的饭桌上。野菜好吃、有益,但识别很重要,做法大不同,不同的人可食用的品种也不一样,《野菜一本通》就是为您解决这些问题的随身指导!

内容简介

《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教大家如何认识、辨别野菜。对野菜的识别特征、营养成分、药用功效、食用方法进行了介绍。野菜配有实地拍摄的形态鉴别彩色图片、细节图和识别特征说明。此外,《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还总结了野菜分布介绍和采摘季节。
《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可供广大野菜爱好者、野菜开发部门、食品烹饪、宾馆饭店、教学及科研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主编:付春琳,营养师,公共营养师,从事低幼、生活图书等方面的工作,喜欢生活、爱阅读。平时喜欢爬山涉水,到大自然中探寻花草树木踪迹,热衷于钻研植物的功效,发掘它们的价值。从拍摄花花草草到餐桌上的美味,希望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乐趣与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读
野菜:大自然馈赠的佳肴 /002
辨识野菜/004
 根/004
 茎/006
 叶/008
 花/011
 果/014
采食野菜有讲究/016
野菜采集全攻略/017

PART1 草本类野菜
001 十字花科/020
荠菜:阳春三月当灵丹/020
芝麻菜:治疗久咳有特效/022
播娘蒿:清明前绝佳的美味野蔬/024
豆瓣菜:益脑健身的保健蔬菜/026
独行菜:利尿消肿、消脂降压/028
碎米荠:镇咳、解毒、活血/030
板蓝根:利咽防感冒/032
002 凤尾蕨科/034
蕨菜:安神活血的“长寿菜”/034
003 伞形科/036
水芹菜:宣肺、利湿、降血压/036
鸭儿芹:药食两用的山野佳蔬/038
004 马齿苋科/040
马齿苋:天然抗生素/040
土人参:补气血、助消化/042
005 苋科/044
苋菜:餐桌上的减肥明星/044
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046
青葙:清热利湿的野蔬/048
鸡冠花:补充人体所需氨基酸/050
006 菊科/052
紫背菜:药食兼用的保健野菜/052
蒲公英:解热凉血的要药/054
马兰头:清热去火、降血压/056
鳢肠:乌须固齿的佳品/058
龙蒿:清热、利尿、治暑热/060
艾草:理气驱寒的良药/062
鼠曲草:治咳嗽的山野良蔬/064
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嗽/066
菊芋: 利水除湿、防治糖尿病/068
泥胡菜: 清热解毒的野菜/070
刺儿菜:清热凉血的时尚野/072
苦苣菜:夏季食疗养生之良品/074
007 蔷薇科/076
地榆:天然的止血药/076
龙芽草:功效神奇的抗癌野蔬/078
朝天委陵菜:治疗肠炎、感冒的良蔬/080
蕨麻:补气养血的“人参果”/082
008 虎耳草科/084
扯根菜: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084
009 车前科/086
车前草:利尿、清热、明目/086
010 三白草科/088
折耳根:天然的消炎药/088
011 豆科/090
金花菜:舒筋活络、利肠和胃/090
歪头菜:可治疗高血压及肝病/092
012 番杏科/094
番杏:清热解毒的洋菠菜/094
013 千屈菜科/096
千屈菜:清热凉血的炎夏佳蔬/096
014 唇形科/098
薄荷:清新怡神的美食/098
紫苏:能治病的“圣草”/100
草石蚕:酱菜的最佳食材/102
留兰香:提神醒脑、清新口气/104
罗勒:芳香醉人的食用香料/106
益母草:治疗妇科病的良药/108
夏枯草:清火明目的良草/110
荆芥:发汗解表、治流行感冒/112
015 旋花科/114
红薯叶:增强免疫力/114
016 堇菜科/116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的良药/116
017 雨久花科/118
鸭舌草:清热解毒的美味野菜/118
018 龙胆科/120
莕菜:利尿通淋、发汗透疹/120
019 报春花科/122
珍珠菜: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122
020 蓼科/124
酸模:增强体质,防病抗病/124
苦荞麦:辅助治疗糖尿病 /126
萹蓄:利尿通淋、抗菌消炎/128
021 酢浆草科/130
酢浆草: 解热利尿、消肿散瘀/130
022 葫芦科/132
绞股蓝: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132
023 鸭跖草科/134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134
024 石竹科/136
鹅肠菜:清热通淋、凉血消肿/136
025 藜科/138
扫帚菜:减肥、降脂、降血压/138
榆钱菠菜: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140
猪毛菜:降血压、治头痛/142
026 桔梗科/144
山梗菜:辅助治疗感冒发热/144
桔梗:宣肺利咽的保健食品/146
沙参:养阴清热的养生佳品/148
027 百合科/150
芦荟:美容抗癌的神奇植物/150
黄花菜:益智安神的“席上珍品”/152
玉竹:养阴润燥的补益佳品/154
百合:滋阴润肺、安心神/156
沙葱:菜中灵芝/158
薤白:降脂降压的食疗佳品/160
野韭菜:草丛中的美味/162
028 兰科/164
石斛:理气、安神、益血/164
029 禾本科/166
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通淋/166
竹笋:降脂减肥的佳品/168
芦苇笋:排毒去脂的健身食品/170
030 睡莲科/172
莼菜:药食兼用的珍贵水生食品/172
莲花:活血止血、去湿消风/174
芡实:固精明目的平补良药/176
031 菱科/178
菱角:美容减肥的辅助食品/178

PART2 藤本类野菜
001 忍冬科/182
金银花:清热解毒的良药/182
002 葡萄科/184
山葡萄:天然的酿酒原料/184
003 落葵科/186
落葵:新型保健野蔬/186
004 豆科/188
葛根:解表退热、生津止渴/188
紫藤:解毒、止吐泻/190
005 蔷薇科/192
红莓:抗衰老和抗癌/192
金樱子:止腹泻、抑制流感病毒/194
006 葫芦科/196
栝楼: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196

PART3 木本类野菜
001 茜草科/200
栀子花:清热消炎、凉血解毒/200
002 木犀科/202
茉莉花:美容健身的保健食品/202
桂花:秋季的天然保健食品/204
003 锦葵科/206
洛神花: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减肥/206
004 木兰科/208
白玉兰:化湿、行气、止咳/208
005 木棉科/210
木棉花:清热解毒、除痘美肤/210
006 豆科/212
合欢花:安五脏、和心志/212
洋槐花:美容养颜护肠胃/214
007 毛茛科/216
牡丹花:调经活血的佳蔬/216
008 蔷薇科/218
玫瑰花: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218
月季花:活血调经、消肿解毒/220
桃花:活血化瘀、祛斑美肤/222
沙果: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224
009 楝科/226
香椿芽:春天的美味黄金菜/226
010 杨柳科/228
柳芽:有益身心的美食良药/228
011 芸香科/230
花椒芽:芽苗菜中的珍品/230
012 樟科/232
月桂叶:纯天然健胃剂/232
013 荨麻科/234
苎麻:清热解毒、止血散瘀/234
014 榆科/236
榆钱儿:春天里的野味佳蔬/236
015 松科/238
松子:养生美容的上品/238
016 桑科/240
桑葚:滋肝、补肾、抗衰老/240

PART4 菌类野菜
001 木耳科/244
黑木耳:防病保健功效多/244
002 银耳科/246
银耳:养肺美肤的菌中明珠/246
003 粪锈伞科/248
茶树菇:美味珍稀的食用山珍/248
004 牛肝菌科/250
牛肝菌: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250
005 口蘑科/252
鸡菌:食用野生菌中的珍品/252
松茸:天然的营养宝库/254
006 羊肚菌科/256
羊肚菌:强身健体的食补良品/256

前言/序言

野菜,大多是药食兼具的佳蔬良药,被人们视为天然食品、保健食品。新鲜污染、营养丰富的野菜,在餐桌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正是吃野菜的最佳时节。不妨试试新鲜的野味,漫山遍野的清香,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野菜。
我国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野菜作为天然的营养品,有炒食、凉拌、煲汤、做馅、煮粥、腌制等不同的烹饪方式,不仅可以让人换个口味、食欲大增,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很多野菜有改善肤质、调节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有的甚至有防癌的作用。
天然野菜固然美味可口,但采摘时却有许多讲究,采食要格外小心。散生于野外各处的野菜,多与杂草、有害植物等生长在一起,采摘不当,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等。一些生长在公路旁及靠近废水、废气排放口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不宜采食。值得一提的是,采摘野菜时要有环保意识,不要折断或毁坏树木,对野菜也不要“一扫而光”或过度采摘,可采大留小,保持生态平衡。
本书精选了100多种常见的野菜,并对每种野菜的形态特征、营养成分、食用方法及食用功效等进行全面介绍,此外还为每种野菜“特制”一个小档案,记录其别名、所属类别、分布区域、采食时间、采食部位等。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读者一看就懂,可按书中的指引去寻觅野菜、烹制野菜,是一本实用的认识、采摘、烹调野菜的指南。
走进广袤森林:探秘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智慧 一册关于自然生态、野外生存技巧,以及珍稀动植物保护的深度探索之作。 本书并非聚焦于可食用的植物资源,而是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广阔、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自然世界。我们旨在揭示森林、草原、湿地等不同生境中,野生动植物为了繁衍生存所演化出的精妙策略与不为人知的生存哲学。 --- 第一部分:生态系统的脉络——看不见的连接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不同地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基本构建原理,强调生物多样性对于系统稳定性的核心作用。 第一章:生命之网:食物链与能量流动 本章详尽描绘了自然界中能量传递的复杂路径,从初级生产者(如固氮细菌、藻类)到顶级捕食者(如大型猛禽、食肉哺乳动物)的能量层级划分。我们着重探讨了“营养级联效应”——一个物种数量的微小变化如何引发整个食物网的剧烈波动。书中收录了对温带森林落叶层分解过程的微观研究,展示了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植物生长养分的最根本来源,而非简单的采摘可得。 案例研究: 北美大灰熊的季节性迁徙对鲑鱼种群和沿岸植被的影响分析。 核心概念: 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的界定与识别方法。 第二章:生境的拓扑学:栖息地格局与生物地理 我们探讨了地理屏障(如山脉、河流)如何塑造了物种的隔离与演化,并引入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理论,解释了在孤立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和灭绝率之间的平衡。书中配有大量高精度地图与卫星图像,用以分析森林破碎化对迁徙性鸟类和两栖动物的影响。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规划保护走廊”,确保不同栖息地间的基因交流,而非探讨如何利用现有植被。 专题讨论: 人工湖泊、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连续性的破坏评估。 --- 第二部分:野外生存的艺术——非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应对 本卷侧重于提升读者在严酷自然环境下,利用非植物资源解决生存挑战的能力,强调对环境的适应与敬畏。 第三章:追踪的智慧:动物行为学与野外侦测 本章是关于如何“阅读”环境的指南。它教授读者如何通过分析足迹、粪便、啃食痕迹、巢穴结构等“动物签名”,来判断周围是否存在特定物种、它们的健康状况以及活动规律。这是一种生态观察学,而非狩猎技术。重点在于非侵入性的监测方法,例如红外相机陷阱的架设与数据分析。 实操指南: 不同土壤类型上常见哺乳动物足迹的辨识图谱(侧重犬科、鹿科、兔形目)。 安全警示: 如何识别并安全避开具有攻击性的野生动物的领地标识。 第四章:水的哲学:水源的搜寻与净化 水是生存的基石。本章详细介绍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寻找地下水、露头泉的方法,包括利用植被类型、地形坡度、昆虫活动作为指示物。更重要的是,我们深入研究了水的生物净化与物理净化技术,包括利用活性炭层、紫外线模拟自然光照,以及特定矿物质对水体微观污染物的吸附原理。这与寻找植物性饮品是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 技术解析: 蒸馏法与渗透压平衡在极端缺水环境中的应用。 第五章:应急庇护所的构建:适应气候的结构工程 本章聚焦于利用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泥土)搭建能够抵御极端天气(暴雨、严寒、酷暑)的临时住所。我们将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如皮克特式庇护所、雪洞挖掘技术)的结构力学原理,分析材料的导热性、抗风性。这要求对木材的物理特性有深刻理解,目的是为了生存庇护,而非利用植物的枝叶作为食用。 材料科学侧重: 干燥木材与湿润木材在燃烧效率与结构强度上的差异比较。 --- 第三部分:保护的使命——濒危物种与环境伦理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并学习负责任的生态行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人类世的挑战 本章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探讨了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驱动力: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以及非法盗猎。书中展示了全球“热点地区”(Biodiversity Hotspots)的分布图,并详细分析了特定地区(如婆罗洲的雨林、非洲的稀树草原)的生态危机案例。 保护生物学前沿: 圈养繁殖与基因库维护的重要性。 第七章:伦理与法则:负责任的野外行为准则 我们阐述了“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原则的深层生态学意义,强调所有野外活动都应最小化对环境的干扰。本章特别针对科学考察、生态摄影中的伦理边界进行讨论,例如何时使用诱捕器进行科学标记,以及如何尊重土著居民对特定野生资源的传统认知和保护区划。本书倡导一种与自然共存、而非索取的态度。 法律与实践: 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CITES)的概览及其对野生动物制品贸易的限制。 --- 本书特色: 深度生态学分析: 结合最新的野外研究报告与生态模型。 侧重动物与环境互动: 大量篇幅用于解析动物行为、栖息地评估及追踪技术。 强调保护与伦理: 引导读者树立负责任的自然探索观。 《走进广袤森林》是献给所有对野外生存科学、生态保护工作以及动物行为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探索者、科学爱好者和环境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读物。它将引导您从一个更宏大的视角,理解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脆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采食野趣”的生活方式充满向往,总觉得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隐藏着许多被现代生活所忽略的美好。所以,当看到《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彩绘版)》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的名字就足够吸引人,“一本通”意味着它应该是一本集大成的宝典,能够满足我从零开始学习的需求。“识别·采摘·食用”这几个关键词,更是直击我作为一名初学者的痛点。我需要知道怎么辨别,怎么安全地采集,以及最重要的,怎么将它们变成餐桌上的美味。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食用”的部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真正享受到野趣。是清炒、凉拌,还是煲汤?有没有什么禁忌?这些细节,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简单易学、又能展现野菜原汁原味的做法,让我能够在家中就体验到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而且,“彩绘版”的标签让我对它的视觉呈现充满了期待,相信精美的插画一定能让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高效。

评分

翻开《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彩绘版)》这本书,一股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瞬间放松下来。我一直都很喜欢接触大自然,也常常在郊外游玩,但对于那些随处可见的野菜,我总是抱着一种既好奇又有点畏惧的心态。好奇它们能吃吗?好吃吗?但又怕认错了,吃到有毒的。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从目录来看,它涵盖的野菜种类相当广泛,从常见的荠菜、车前草,到一些我听都没听过的名字,都一一列举。而且,看书名就知道,它不仅教你认识,还教你如何采摘,以及最重要的——如何食用。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认识野菜,但对于怎么处理、怎么烹饪却一无所知,这本书似乎弥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采摘时需要注意的季节、部位以及一些小技巧的介绍。毕竟,采摘得当,才能保证野菜的新鲜度和口感,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价值。总而言之,这绝对是一本实操性极强的野外生存指南,对于热爱户外生活、追求健康饮食的我来说,简直是期待已久。

评分

我是一名对自然食物充满热情的美食爱好者,最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了解野菜的书籍。《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彩绘版)》这本书的出现,完全契合了我的需求。我尤其看重其“一本通”的定位,这意味着它应该涵盖了从基础识别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对于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强调了“采摘”和“食用”这两个实际操作环节。这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因为我更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亲手去发现和品尝那些隐藏在野外的食材。书中关于“识别”的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清晰的图文对照,以及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种的区分技巧,这能大大降低我误采的风险。而关于“食用”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多样化的烹饪方法,不仅包括传统的家常做法,或许还能有一些新颖的创意,让我能够更好地发挥野菜的独特风味。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实用、全面、有趣”的初步印象,非常期待它带来的惊喜。

评分

终于收到这本《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彩绘版)》了!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就被里面的彩绘深深吸引。画面风格细腻写实,每一株野菜都仿佛跃然纸上,色彩鲜活,细节考究,让人一看就能与现实中的野外景象联系起来。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太多了,尤其对于我这种对植物辨识度不高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对我们身边那些被忽视的野草野花充满好奇,想知道它们除了作为“杂草”的存在,是否还有其他的价值。这本书的彩绘部分,不仅是插图,更像是一份详细的视觉指南,让我能够更轻松地认识它们。而且,画面处理得非常用心,即使是对植物学不太了解的朋友,也能通过这些精美的图画,初步建立起对不同野菜的认知框架。这对于我这种想要亲近自然,又担心误采误食的朋友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道坚实的保障。我甚至已经开始想象,下次去户外的时候,能够带着它,一边对照,一边寻找那些隐藏在绿意中的宝藏。这本画册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它所承载的知识,更是让它锦上添花。

评分

作为一名经常在户外活动的人,我一直对身边的植物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可以食用的野菜。然而,市面上的相关书籍往往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简略,很难满足我既想深入了解又需要实际操作的需求。这次发现的《野菜一本通:识别·采摘·食用(彩绘版)》,从书名上看,就给人一种非常靠谱和实用的感觉。“一本通”这个词,预示着它应该是一本内容全面的指南,能够解答我关于野菜的大部分疑问。“识别·采摘·食用”更是直接点明了这本书的核心功能,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野菜的“识别”部分,能够有详细的图文对照,并且能够介绍一些容易混淆的野菜的区分要点,这对于确保食用安全至关重要。同时,关于“采摘”的技巧,例如什么时候采摘最合适,应该采摘哪个部位,这些细节的介绍,也能让我更好地获得新鲜优质的野菜。而“食用”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简单易学、又能充分展现野菜美味的烹饪方法,让我能够将这份自然的馈赠,变成餐桌上的健康佳肴。这本书的“彩绘版”也让我倍感期待,相信精美的插图会大大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