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實驗(肖玉梅)

有機化學實驗(肖玉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肖玉梅,袁德凱 編
圖書標籤:
  • 有機化學
  • 化學實驗
  • 大學教材
  • 實驗指導
  • 肖玉梅
  • 高等教育
  • 化學
  • 有機化閤物
  • 實驗教學
  • 教學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9952
版次:1
商品編碼:1230220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3
字數:22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農業生産、生命科學、食品科學、環境科學等專業本科生的有機化學實驗教材,也可供相關院校和農林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考。
本教材選取瞭與生活生産密切相關的內容以及當下發展的新技術,通俗易懂,且引導性強。全書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單步反應到多步反應的原則,條理性強,同時實驗安全及和環保節約等理念也貫穿於每一項實驗中,是一本極其實用的有機化學實驗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等農林院校“十三五核心課程”規劃教材,是在中國農業大學非化學專業本科生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多年經驗積纍的基礎上,以及參考國內外相關教材及部分研究論文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全書共分成5章,主要介紹瞭有機化學實驗基本知識、有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有機化閤物的閤成、天然産物的提取及分離以及微波有機閤成等內容。內容詳實,貼近實際。
本書可作為高等農林院校農業生産、生命科學、食品科學、環境科學等專業本科生的有機化學實驗教材使用,也可供相關院校和農林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肖玉梅,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教授,博導。自1997年4月開始,在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應化係從事有機化學方麵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有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實驗等課程;主編和副主編有機化學教材共計4本;發錶教學論文16篇,主持和主要參加校級教改課題6項。同時從事有機化學方麵的科研工作,在新農藥創製、應用和農藥作用機製方麵的研究工作中,具有深厚的積纍,在ChemComm, Org.letter, Phytochemistry和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等國際期刊發錶SCI論文40餘篇,獲授權國傢發明專利4項,所在的“植物病原菌與殺菌劑互作及病害防控技術創新團隊”獲得2015年中華農業科技奬創新團隊奬。2013年作為公派訪問學者,到美國NIH進行殺菌劑作用機製方麵的研究工作。
代錶性論文:
1)Yumei Xiao, Hongchao Guo*, Ohyun Kwon*. Aldrichimica Acta., 2016, 49(1), 3-13 IF: 12.083
2)Chang Wang, Zhenzhen Gao, Leijie Zhou, Chunhao Yuan, Zhanhu Sun, Yumei Xiao*, Hongchao Guo. Org. Lett. 2016, 18, 3418-3421. IF: 6.8
3) Xiuyun Li, Xiaoqiang Han, Meng He, Yumei Xiao*, Zhaohai Qin*.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16, 26(24), 5936-5942.
4 ) Hongli Ma, Xiaojing Yan, Yumei Xiao, Dekai Yun, Huazhen Zhang, Bin Fu, Huizhu Yuan. 2016, 36, 158-164, IF: 2.2
5) Zhenzhen Gao, Chang Wang, Chunhao Yuan, Leijie Zhou, Zhanhu Sun,Yumei Xiao*,Hongchao Guo*. RSC Adv., 2015, 5, 105359-105362
6) Zhenzhen Gao, Chang Wang, Chunhao Yuan, Leijie Zhou, Yumei Xiao*, Hongchao Guo*. ChemComm. 2015, 51, 12653-12656. IF: 6.834 top 10
7) Yumei Xiao, Lothar Esser, Fei Zhou, Chang Li, Yi-Hui, Zhou, Chang-An Yu, Zhao-Hai Qin*, Di Xia*. PLoS One. 2014, 9, e93765. IF:3.5 top 10~20
8)Wenjian Liu, Xiaoqiang Han, Yumei Xiao*, Jinlong Fan, Yuanzhi Zhang, Huizhe Lu, Mingan Wang, Zhaohai Qin*. Phytochemistry 2013, 96, 72-80. IF: 3.575, top 10
9)Xiaoqiang Han, Jinlong Fan, Huizhe Lu, Chuan Wan, Xiuyun Li, Hong Li, Dongyan Yang, Yuanzhi Zhang,Yumei Xiao*, Zhaohai Qin*.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2015, 23, 6210-6217. IF: 2.703
10)Chuan Wan, Yuanzhi Zhang, Dongy an Yang, Xiaoqiang Han, Xiuyun Li, Hong Li, Yumei Xiao*, Zhaohai Qin*. Phytochemistry Letters, 2015, 12, 267-272. IF: 1.549 
11)Xiaoqiang Han, Chuan Wan, Xiuyun Li, Hong Li, Dongyan Yang,Shijie Du, Yumei Xiao*, Zhaohai Qin*.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15, 25, 2438-2441. IF: 2.42
12)Zhenzhen Gao, Lei Zhang, Zhanhu Sun, Hao Yu, Yumei Xiao*, Hongchao Guo*. Org. Biomol. Chem.2014, 12, 5691-5697. IF:3.49
13) Dan Xiong,Yajin Li,Yanmei Xiong, Yu Xiao,Zhaohai Qin,Yumei Xiao*.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14, 61, 1-5. IF:2.146
14) Yumei Xiao, Zhanhu Sun, Hongchao Guo*, Ohyun Kwon*. Beilstein J. Org. Chem. 2014, 10, 2089-2121. IF:2.803 Xiao*, Zhaohai Qin*. Molecules 2013, 10776-10788. IF:2.67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有機化學實驗基本知識1
1.1實驗室安全規則1
1.2實驗室安全知識2
1.2.1事故的預防和處理3
1.2.2水電安全知識7
1.2.3實驗室常用急救藥品8
1.2.4廢物的處理8
1.3試劑的使用規則8
1.3.1化學試劑的規格8
1.3.2試劑的取用9
1.4有機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和設備10
1.4.1常用玻璃儀器和實驗裝置10
1.4.2常用電器設備15
1.5有機化學實驗的預習、記錄和實驗報告17
1.5.1實驗預習17
1.5.2實驗記錄18
1.5.3實驗報告18
1.6有機化學實驗文獻21
1.6.1詞典、手冊與大全21
1.6.2化學期刊及數據庫介紹22
1.6.3網絡檢索數據庫24

第2章有機化學實驗操作25
2.1有機化閤物物理常數的測定25
實驗一熔點的測定25
實驗二沸點的測定30
實驗三液體化閤物摺射率的測定32
實驗四白酒中乙醇含量的測定36
實驗五鏇光度的測定37
2.2萃取40
2.2.1液-液萃取40
實驗六水中苯酚的萃取40
2.2.2固-液萃取43
2.3蒸餾44
實驗七常壓蒸餾44
實驗八分餾48
實驗九減壓蒸餾50
實驗十水蒸氣蒸餾54
2.4脫色58
2.5乾燥和乾燥劑的使用59
2.5.1液態有機化閤物的乾燥60
2.5.2固體的乾燥62
2.5.3氣體的乾燥63
2.6過濾63
2.6.1常壓過濾63
2.6.2減壓過濾(抽氣過濾)63
2.6.3熱過濾64
2.6.4離心過濾65
2.7重結晶66
實驗十一乙酰苯胺和水楊酸的重結晶66
2.8升華71
2.9色譜分離技術72
2.9.1柱色譜72
實驗十二甲基橙和亞甲基藍的分離72
2.9.2紙色譜77
實驗十三苯胺和鄰苯二胺的分離77
2.9.3薄層色譜79
實驗十四間硝基苯胺和偶氮苯的分離79
實驗十五鎮痛藥片APC組分的分離83
2.10迴流冷凝84

第3章有機化閤物的閤成86
實驗十六正溴丁烷的閤成88
實驗十七乙酸乙酯的閤成91
實驗十八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的閤成94
實驗十九苯乙酮的閤成96
實驗二十糠酸(呋喃甲酸)和糠醇(呋喃甲醇)的閤成98
實驗二十一乙酰苯胺的閤成100
實驗二十二甲基橙的閤成103
實驗二十三肉桂醇的閤成105
實驗二十四扁桃酸的閤成107
實驗二十五甲基叔丁基醚的閤成109
實驗二十六硝苯地平(心痛定)的閤成111
實驗二十七植物生長調節劑苯氧乙酸的閤成113
實驗二十八己二酸的閤成115
實驗二十九2-苯基吲哚的製備118

第4章天然産物的提取與分離122
實驗三十從茶葉中提取咖啡因122
實驗三十一從黃連中提取黃連素125
實驗三十二從煙葉中提取煙堿128
實驗三十三從橙皮中提取橙油130
實驗三十四菠菜葉中菠菜色素的提取和鑒定133
實驗三十五從牛奶中分離酪蛋白和乳糖136
實驗三十六槐花米中蘆丁的提取和鑒定139
實驗三十七肉豆蔻酯的提取141
實驗三十八青蒿素的提取143

第5章微波有機閤成148
實驗三十九微波輻射閤成乙酰苯胺150
實驗四十微波輻射閤成正溴丁烷151
實驗四十一微波輻射閤成肉桂酸152
實驗四十二微波輻射閤成α-苯乙胺154
實驗四十三微波輻射閤成己二酸二乙酯155
實驗四十四微波輻射閤成乙酸乙酯156

附錄159

參考文獻173

前言/序言

我國高等農林院校承擔著培養21世紀高素質農業人纔的任務。“有機化學實驗”課程的開設,在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係、培養其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促使其創新思維的形成、使之具備良好的科研技能和科學素養等方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該課程已成為作物、園藝、遺傳育種、植物保護、動醫動科、食品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及農業工程等專業本科生重要的基礎實踐課程。
當今有機化學研究的深度及廣度、學科的交叉融閤及實驗技術的革新等方麵都進入瞭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一本適閤農林專業學生使用的有機化學實驗教材,既要保證知識體係的係統性和科學性,又要兼顧農林院校專業設置特點和後續相關課程的需求,同時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室工作習慣、科學的思維習慣和培養其良好的科學素養。
針對我校“十三五”核心課程建設的目標和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並參考國內相關教材內容以及結閤有機化學研究進展,特組織我校有機化學教研室編寫瞭這本教材,以適應高素質農業人纔培養的需要。本教材的特色如下:
① 對實驗基本操作技術進行瞭模塊化介紹,增加瞭該技術在食品科學和生物科學領域應用實例,如:白酒中乙醇含量的測定、藥物組分的薄層色譜分離等。
② 鑒於有機閤成實驗課程對理論學習和實驗技能培養的重要作用,選取瞭藥物硝苯地平(心痛定)、阿司匹林、植物生長調節劑苯氧乙酸、汽油抗爆劑甲基叔丁基醚的閤成等與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對於傳統的閤成實驗項目,也注重實現實驗內容的綠色化,如乙酸乙酯的閤成中,使用瞭有機酸作為催化劑;另外通過引入扁桃酸和苯基吲哚的閤成使學生學習相轉移催化和雜環閤成等現代有機閤成實驗技術。
③ 鑒於天然産物化學在農業生産生活中的重要應用,以及天然産物的提取對培養學生綜閤實驗能力的作用,教材實驗內容的選取藉鑒瞭國外教材和科研論文的研究成果,如肉豆蔻和青蒿素等物質的分離與提取等。
④ 結閤現代有機閤成技術的發展,本教材也介紹瞭微波閤成實驗,使學生直觀認識現代實驗技術對有機閤成的促進作用。
⑤ 為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實驗內容條理化的歸納總結能力,本教材在有機閤成和天然産物提取的實驗內容的編寫中增加瞭實驗流程圖。
⑥ 本教材在實驗內容安排上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單步反應到多步反應的原則。同時安全、環保、節約等理念也貫穿於每一項實驗中。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內容詳盡而語言精練。鑒於篇幅和學時所限, 紅外光譜、核磁共振、質譜等譜圖解析內容在本教材沒有介紹,特此說明。
本書可供高等農林院校作物、園藝、水産、畜牧、獸醫、環境、森林、生物、農業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其他院校師生和農林科研工作者參考使用。
傅濱教授對此教材的總體結構設計提齣瞭寶貴建議,並對書稿進行瞭審閱。本書編寫及齣版過程中,還得到瞭化學工業齣版社的關心支持。特此緻謝!
鑒於本書編者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師生、同仁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8月15日於北京
《現代有機閤成技術與前沿進展》 內容概要: 本書旨在為有機化學領域的科研人員、研究生以及高年級本科生提供一本全麵、深入且緊跟時代步伐的參考書。它摒棄瞭基礎有機化學實驗的重復性操作介紹,而是聚焦於當前有機閤成領域最尖端、最核心的技術方法、新反應的開發與應用,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全書結構嚴謹,內容翔實,理論深度與實踐指導性並重,力求成為讀者在復雜有機分子構建過程中的得力助手。 第一部分:現代催化體係與不對稱閤成的革新 本部分係統梳理瞭近二十年來有機催化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尤其側重於非貴金屬催化和高活性手性催化劑的設計與應用。 第一章:過渡金屬催化的高效化與選擇性控製 C-H鍵活化策略的深化應用: 詳細介紹瞭鈀、銠、釕等體係中,通過導嚮基團輔助實現的惰性C-H鍵的選擇性官能團化。重點剖析瞭“遠位”C-H鍵的活化新範式,以及如何利用光氧化還原方法來降低反應活化能壘。 鎳催化在偶聯反應中的崛起: 深入探討瞭鎳催化劑在構建C(sp2)-C(sp3)、C(sp3)-C(sp3)鍵以及脫羧偶聯反應中的獨特優勢。比較瞭鎳催化與傳統鈀催化在底物普適性和成本效益上的差異。 可持續的氧化還原催化: 涵蓋瞭電化學閤成和光化學閤成在有機轉化中的應用。電化學方法如何精確控製氧化還原電位,實現傳統試劑難以完成的氧化或還原過程;光催化劑的設計原理,以及如何利用可見光驅動溫和條件下的自由基反應。 第二章:手性催化的前沿與挑戰 不對稱有機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 重點解析瞭基於手性布朗斯特酸/堿、手性硫脲、以及新型席夫堿催化劑的設計理念。通過大量實例展示瞭它們在Michael加成、Aldol反應、以及環化反應中的高對映選擇性控製。 高效手性配體庫的構建: 探討瞭計算化學輔助(如DFT計算)指導下的手性配體篩選與優化過程。特彆關注瞭用於不對稱氫化、烯烴聚閤以及不對稱C-C鍵形成反應的新型P,N-配體和手性卡賓配體的結構特性。 動態動力學拆分與轉化(DKR): 詳細闡述瞭DKR的理論基礎,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催化體係設計,實現外消鏇混閤物中單一對映體的最大化轉化。 第二部分:復雜分子閤成的新策略與工具 本部分聚焦於構建具有挑戰性的分子骨架和官能團時所依賴的尖端閤成技術。 第三章:自由基化學的復興與精準控製 基於原子轉移自由基聚閤(ATRP)的衍生應用: 介紹如何將ATRP的原理擴展到有機閤成中,實現對復雜分子鏈段的精準連接。 非金屬或低價金屬介導的自由基生成: 深入研究瞭利用有機過氧化物、偶氮化閤物或低價碘試劑,在溫和條件下産生特定自由基物種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自由基進行串聯反應或遠程官能團化。 光誘導自由基反應: 詳細解析瞭新型光敏劑(如銥、釕配閤物或有機染料)對單電子轉移(SET)過程的調控,及其在構建天然産物骨架中的應用。 第四章:立體選擇性構建關鍵結構單元 高度選擇性的烯烴/炔烴轉化: 涵蓋瞭新型高立體選擇性的交叉復分解反應(如第二代Grubbs催化劑的改進),以及對映選擇性的炔烴水化、胺化等反應。 復雜雜環化閤物的構建: 重點介紹利用[3+2]環加成、Diels-Alder反應的變體(如反式-Diels-Alder),以及氮雜環卡賓(NHC)介導的環化反應,用於快速構建具有生物活性的五元和六元雜環。 分子內環化反應的高效性: 討論瞭如何通過構建分子內張力或利用特定導嚮基團,實現高難度的大環化閤物(如大環內酯、天然産物骨架)的構建。 第三部分:反應方法學的工業化與綠色化學考量 本部分關注閤成方法的實際應用潛力、規模化可行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第五章:流動化學與過程優化 微通道反應器(MCRs)的應用: 闡述瞭流動化學在處理高放熱反應、高壓反應(如氫化反應)和瞬態中間體反應中的安全性和效率優勢。提供瞭從實驗室到中試規模放大的關鍵參數控製。 原位監測與實時控製: 介紹瞭如何整閤光譜技術(如IR, Raman, NMR)與流動係統,實現對反應進程的實時、非侵入性監測,從而優化停留時間和進料比。 固載化催化劑與連續化分離: 探討瞭將均相催化劑固定在載體上的技術,以實現催化劑的簡便迴收和重復利用,推動反應過程的連續化。 第六章:綠色溶劑與原子經濟性 水相有機閤成的新進展: 討論瞭在水作為溶劑的條件下,如何設計能夠耐受水解的催化劑和反應體係,實現環境友好的閤成。 超臨界流體與新型離子液體: 分析瞭超臨界CO2作為反應介質的優勢,以及離子液體在穩定催化劑、提高選擇性方麵的獨特作用。 高原子經濟性反應的深度挖掘: 強調瞭加成反應、重排反應相對於取代反應的優勢,並探討瞭如何通過催化劑設計,最大限度地將反應物原子整閤到目標産物中,減少廢棄物的産生。 附錄:高級分離純化技術精要 本附錄不涉及基礎的柱層析技術,而是專注於現代有機閤成中用於分離微量或結構相似産物的專業技術,包括:製備型HPLC在高分子量化閤物分離中的應用、SFC(超臨界流體色譜)在手性分離中的優勢,以及結晶工程在提高産物純度中的作用。 本書特點: 前沿性: 側重於近五年內(截至齣版)在頂級期刊(如JACS, 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Catalysis等)上發錶的創新性方法。 深度與廣度兼顧: 既有對具體反應機理的深入剖析,也涵蓋瞭從催化劑設計到工藝放大的全鏈條思考。 案例驅動: 每一個新技術的介紹都輔以關鍵分子的實際閤成案例,展示瞭方法的普適性和局限性。 麵嚮未來: 引導讀者思考人工智能(AI)在反應路綫設計和新材料篩選中的潛力。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園藝愛好者,我最近在尋找一本關於本土植物群落恢復和原生土壤修復的專業指南。我翻閱瞭一本關於地中海氣候區耐旱植物栽培的圖鑒,這本書的重點在於如何通過選擇具有深根係的本地物種來減少對灌溉係統的依賴。書中詳細列舉瞭數以百計的植物的生長習性、對特定礦物質的需求以及它們與本地授粉昆蟲的共生關係。最實用的是它提供瞭不同土壤類型(從石灰岩到火山岩)的改良配方,包括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堆肥和覆蓋物來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和持水能力。書中對於病蟲害的防治也強調“生態平衡”原則,推薦使用生物防治手段而非化學農藥,這與我的理念高度一緻。美中不足的是,這本書的區域劃分略顯粗獷,對於我們這個特定亞熱帶過渡區域的微氣候適應性建議還不夠具體化。

評分

我一直想弄明白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種電子設備,特彆是智能手機屏幕的顯示原理。我最近看瞭一本關於半導體材料和光電效應的基礎讀物,它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P型和N型半導體的摻雜過程,以及如何通過控製電流激發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中的像素點。書中通過大量的圖解說明瞭量子效率和色域覆蓋範圍是如何受材料純度和薄膜厚度影響的,這對於理解為什麼有些屏幕看起來“更真實”提供瞭科學依據。它甚至涉及到瞭柔性電子設備的製造瓶頸,比如如何在聚閤物基底上實現高精度的沉積工藝。這本書的難度適中,既適閤有一定物理基礎的讀者,也對初學者展現瞭清晰的脈絡。不過,它在探討未來顯示技術,如MicroLED的商業化挑戰時,內容稍顯簡略,我期待能看到更多關於成本控製和良率提升的業界分析。

評分

最近沉迷於研究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社會背景,特地購入瞭一本聚焦於陀思妥耶夫斯基晚期小說的評論集。這本評論集對《卡拉馬佐夫兄弟》中關於自由意誌與道德責任的辯論進行瞭極為細緻的文本剖析,它不僅僅停留在情節復述上,而是深入挖掘瞭作者在特定曆史時期(如農奴製廢除後社會動蕩)的內心掙紮與哲學思辨。書中對不同譯本在傳達俄語特有韻律和情感層次上的差異進行瞭對比分析,這一點尤其讓我著迷,因為語言的微小變動常常帶來巨大的意義偏移。作者運用瞭大量的心理分析工具來解讀人物的內心獨白,使得那些復雜的道德睏境躍然紙上,令人不寒而栗。唯一的遺憾是,這本書在討論宗教符號學時略顯保守,沒有充分探討其在後世文化挪用中的演變,顯得有些年代感瞭。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現代藝術史中“後結構主義”思潮如何影響當代建築設計的書籍。我手頭有本專門探討倫佐·皮亞諾早期作品中“技術美學”的著作,它深入分析瞭材料的張力與光綫的介入如何共同構建空間敘事。書中對混凝土、玻璃和鋼材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老化過程進行瞭詳盡的攝影記錄和理論解讀,特彆是它如何將結構本身轉化為錶達意義的媒介,而非僅僅是支撐。讀到其中關於“去中心化”結構對傳統紀念碑式建築的反思時,我深有感觸。這本書的學術性很強,引用瞭大量法國和意大利哲學傢關於空間本體論的論述,對思維的提升非常有幫助。不過,如果能在視覺呈現上,多引用一些當代非西方建築師的案例來拓寬視野,那就更完美瞭,畢竟全球化背景下,純粹的歐洲中心論視角已經略顯局限瞭。

評分

最近迷上瞭各種烹飪技巧,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分子料理和傳統發酵的那些。我買瞭一本關於法式甜點製作的書,裏麵對糖的焦化過程講得非常細緻,從不同溫度下的顔色變化到風味物質的生成,簡直像一堂化學課。書裏花瞭大量篇幅介紹如何用天然酵母製作齣具有復雜口感的酸麵包,那種對麵團的濕度、溫度和揉捏手感的精確控製,讓我意識到烘焙遠不止是簡單的配料混閤,背後蘊含著復雜的生化反應。尤其是當涉及到如何穩定蛋白霜以製作齣完美的馬卡龍時,作者分享瞭許多她自己多年試驗得齣的“秘訣”,比如特定酸堿度對乳化穩定性的影響,讀起來讓人茅塞頓開。這本書的插圖精美,步驟圖清晰得如同攝影教程,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嘗試那些看似高難度的挑戰。不過,我希望它能增加更多關於食材溯源和可持續性的討論,畢竟,好的化學反應也離不開優質的原料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