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

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澤泓 著,廣州市越秀區文聯 編
圖書標籤:
  • 廣州曆史
  • 嶺南文化
  • 地方史
  • 曆史研究
  • 越秀區
  • 羊城
  • 文化遺産
  • 文集
  • 廣州
  • 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廣東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8124940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151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越秀文化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39
字數:34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廣州是嶺南文化重鎮,有豐富的地方曆史資源。作者長期從事地方誌工作,熟悉嶺南曆史尤其是廣州的曆史掌故,喜歡對地方文史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說查找文獻以刨根問底。《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收錄瞭作者曆年來的研究小文,分為“古史探析”“穗城史話”“史事略考”“人物述論”四部分,內容涉及嶺南史地、羊城古今、舊事遺跡、名人紀略,既有曆史掌故考證,又有陳說舊論辨析,兼顧知識性和可讀性。

作者簡介

陳澤泓,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兼文史學術委員會主任,曆史學研究員,中國地方誌學會學術委員。

目錄

古史探析

從考古發現看珠江流域的原始先民3

嶺南早期曆史試探15

南海國地望考

——兼證南海國存在時間35

王翦並未攻南粵

——也說“粵人發明最早的遊擊戰”扣

秦平南越問題爭鳴隨感49

從不能說“秦統一嶺南”說起

——讀史筆記60

試論趙佗“和輯百越”與冼夫人“懷集百越”之異同66

穗城史話

廣州曆史(《廣州大百科全書》分述條目)81

《廣州賦》注102

廣州彆稱析略109

廣州在嶺南的政治中心地位是逐步確立的118

漫說廣州老城門130

……

精彩書摘

  《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
  1920年前後,楊匏安等在廣州進行瞭馬剋思主義宣傳。其後,廣州共産主義小組成立。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也宣布重建。國共兩黨醞釀閤作。1922年5月1日晚,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開幕式在廣東機器工會舉行。1923年,中國共産黨中央機關遷到廣州,中共第三次全國代錶大會在廣州召開,根據共産國際的指示,決議實行國共閤作(見中共“三大”)。同年,孫中山發錶《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次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錶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接受共産黨主張,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決議發錶“一大”宣言。中國國民黨改組為統一戰綫性的組織,領導瞭迅速發展的革命高潮。廣東成為新的工農革命運動基地。孫中山嚮蘇俄學習,聘請鮑羅廷為顧問。建立黃埔軍校,以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黨代錶。成立廣東大學(後改名中山大學)。成立農民運動講習所,彭湃、毛澤東先後任所長。國共兩黨的報刊,在廣州大量發行。其中有國民黨的《廣州民國日報》和共産黨的《新青年》《嚮導》等。
  1924年末,孫中山應邀北上商談召集國民會議事,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廣東革命運動繼續高漲,經過東徵、南討,廣東全省統一。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1926年1月國民黨“二大”在廣州召開。6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北伐,國民政府任命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然而,在大好形勢下卻隱伏著嚴重的危機。廖仲愷被刺案、“中山艦事件”、蔣介石的“整理黨務案”相繼發生。
  為瞭適應北伐勝利進軍的形勢,1926年12月,國民政府北遷武漢。1927年4月15日,國民黨新軍閥在廣州發動政變,建立瞭反動統治。(見“四一五”政變)。蕭楚女、何耀全、劉爾嵩、熊雄等數韆名共産黨人和革命群眾被殺害。1927年12月11日,共産黨發動廣州起義,反擊國民黨的屠殺。主要領導人為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等。起義後建立瞭廣州蘇維埃政府,發錶瞭宣言和告民眾書。由於敵我力量對比懸殊,13日,起義在頑強鬥爭之後失敗。
  1928年,陳濟棠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兼西區綏靖委員,駐紮廣州。翌年,被任命為廣東編遣特派員,加委討逆軍第八路軍總指揮,被選為中執委。陳濟棠依靠古應芬、鬍漢民的支持,取得廣東的軍政大權,設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西南執行部和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兩廣維持半獨立狀態。陳濟棠主粵期間,全力經營廣東地盤,在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上取得顯著成就,人民生活一度有所改善。在廣州,有幾個方麵建樹卓然。一是在西村、河南、南石頭等處建立起一批現代化企業,大都是白手起傢,由於用人得當、計劃周密,各廠依期建成。這批工業企業的建立,為廣州現代化工業打下一定的基礎;二是發展交通運輸,建成以廣州為中心的貫通全省的13條公路乾綫,架設橫跨珠江貫通市區南北的珠江橋,滬粵、平粵、漢粵幾條空中航綫陸續通航,拓展瞭廣州港,完成內港洲頭咀的建設及在沿江建築數十座碼頭,加強瞭對粵漢、廣三、廣九鐵路的管理和維修;三是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建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石牌新址,倡辦勃勤大學、廣東陸軍醫學校、中央國醫館廣東分館和省立國醫學院等,廣州的60所私立中學有19所是新興辦的;四是發展城市基本建設,建成中山紀念堂、陸軍總醫院、市府辦公大樓、愛群大廈,修築瞭西湖路、清平路等長達36公裏的馬路;五是發展商業,在廣州舉辦瞭很多戲院、旅館、茶樓和商店,增設瞭商業網點,建成惠愛路(今中山五、六路)、上下九路和西濠口繁華的商業區,舉辦瞭廣東國貨商品展覽會。促進瞭廣東的經濟建設。陳濟棠為瞭籌措建設資金和支付龐大的軍事開支,采用瞭開煙、開賭、任意增加稅收等做法。
  ……
《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 編委會 編 本書是由一群對廣州曆史懷有深厚情感的研究者們,曆時數年,精選匯編而成的學術文集。它並非簡單羅列史料,而是緻力於深入挖掘羊城獨特的曆史脈絡,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生動的筆觸,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鮮活的廣州。 本書內容廣泛,涵蓋瞭從廣州的早期起源、古代港口城市的崛起,到近代風雲變幻中的角色定位,再到現代都市的快速發展等各個時期。其中,重點關注瞭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其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樞紐作用。作者們通過對考古發現、文獻資料、地方誌、碑刻銘文等多方麵史料的細緻考證,揭示瞭廣州作為韆年商都的商業文明、開放精神和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質。 在對廣州曆史的梳理中,本書特彆關注瞭與越秀區相關的曆史文化遺産。越秀區作為廣州的曆史核心區域,承載著這座城市最多的古老記憶。本書中的部分章節將深入探討越秀區內的古跡遺址、名人故居、傳統街區,以及與之相關的曆史事件和民俗風情。例如,對鎮海樓、光孝寺、六榕寺等標誌性建築的曆史沿革、建築特色及其在廣州發展進程中的意義進行瞭深入剖析;對南越王墓的齣土文物及其反映的嶺南文化進行瞭細緻解讀;對明清時期廣州的城市格局、商業布局以及當時的社會生活進行瞭生動描繪。 此外,本書還關注瞭廣州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的地位,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所經曆的變革與發展。作者們通過對這些重大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展現瞭廣州人民的智慧、勇氣和創造力,以及這座城市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所做齣的貢獻。 本書的特色在於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以及作者們紮實的學術功底和獨特的視角。每篇文章都力求在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的解讀,為讀者提供新的思考維度。本書參考文獻豐富,論證嚴謹,適閤曆史學研究者、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者、城市規劃者以及所有熱愛廣州、希望深入瞭解廣州曆史文化的讀者閱讀。 《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以其豐富的史料、深刻的洞見和嚴謹的治學精神,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廣州曆史深處的大門,讓我們得以窺見這座韆年古城的輝煌過往,理解其獨特而迷人的文化底蘊。它不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份獻給羊城的深情告白,一次對曆史記憶的鄭重追尋。

用戶評價

評分

重塑對這座城市的認知 讀完《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我感覺自己對廣州的認知被徹底重塑瞭。我之前對廣州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它作為經濟發達、生活節奏快的現代化大都市的層麵。然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這座城市更深沉、更豐富的曆史肌理。我被書中那些關於廣州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獨特貢獻的研究深深吸引。例如,一些關於廣州在革命曆史中的地位的論述,讓我看到瞭這座城市在國傢發展進程中所承擔的使命和付齣的努力。作者們通過對大量史料的細緻爬梳,呈現瞭許多我從未瞭解過的曆史細節,這些細節不僅豐富瞭我的知識,更讓我對這座城市産生瞭更深的敬意。書中對於廣州作為嶺南文化重要發源地的論述,也讓我意識到瞭這座城市在文化傳承上的重要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多元的廣州,一個既有現代氣息,又飽含曆史底蘊的城市。它讓我明白瞭,每一個繁華的背後,都有一段漫長而精彩的故事,而這本書,就是解讀這些故事的鑰匙。

評分

一段關於傳承與創新的思考之旅 《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所展現的,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追溯,更是一種對當下和未來的啓示。我一直相信,瞭解曆史是為瞭更好地走嚮未來,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這樣的思考空間。我被書中關於廣州在近代化進程中,如何融閤中西方文化,如何進行製度和科技創新的論述所打動。作者們並非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深入分析瞭這些變革背後的驅動力、麵臨的挑戰以及産生的影響。這讓我思考,一個城市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獨特性的同時,又能積極吸納外來元素,實現良性的發展。書中對一些曆史事件的解讀,也為我們理解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提供瞭曆史的參照。例如,對近代以來廣州人口流動和城市格局變化的分析,讓我對今天城市的規劃和發展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廣州這座城市在曆史的洪流中,所展現齣的韌性和活力,它如何在傳承古老文明的同時,又不斷地進行創新和自我超越。這是一次關於傳承與創新的深刻思考之旅,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對話 閱讀《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廣州這座城市的曆史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本書收錄的多篇研究,為我打開瞭理解越秀文化的新視角。我一直認為,城市文化不僅僅是現有的建築和習俗,更重要的是那些塑造瞭它們、隱藏在時間長河中的故事和精神。書中對於越秀區一些曆史建築的淵源考證,以及它們所承載的時代記憶,令我印象深刻。例如,關於一些近代建築的 origin 探討,不僅梳理瞭建築風格的演變,更聯動瞭當時社會思潮、經濟發展甚至人物命運,讓一座座冰冷的建築瞬間有瞭鮮活的生命。作者們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從檔案文獻到口述曆史,再到考古發現,多維度地解讀瞭越秀區的曆史變遷,使得每一個論點都有據可依,每一個故事都更加立體。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傳統手工藝在越秀區發展脈絡的追蹤,那些關於技藝傳承、工匠精神的描寫,讓我感受到瞭這座城市在時間長河中孕育齣的獨特文化基因。這本書讓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仿佛置身於曆史之中,親身感受著越秀文化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又如何持續影響著當下。

評分

尋覓羊城的舊影,感受曆史的脈搏 我一直對廣州這座城市的過往充滿好奇,那些在繁華現代都市之下沉睡的故事,總讓我忍不住想要去探尋。拿到這本《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時,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翻開書頁,仿佛推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篇篇經過嚴謹考據、充滿學術深度的曆史研究。作者們並非泛泛而談,而是從一個又一個具體的曆史節點切入,深入挖掘,抽絲剝繭。我尤其被關於廣州港口貿易早期發展的論述所吸引,那些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細緻描寫,讓我看到瞭廣州作為古代重要對外貿易口岸的非凡地位,以及它如何塑造瞭這座城市的經濟命脈和文化交流。從文獻的梳理到實物的解讀,作者們展現瞭紮實的史學功底,並且善於用相對平實的語言將復雜的曆史脈絡呈現齣來,即使是沒有深厚曆史背景的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魅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懷的流露,是對這座古老城市深沉而真摯的愛。它讓我對廣州的認識不再局限於錶麵的高樓林立,而是看到瞭它根植於曆史的深邃底蘊。

評分

曆史細節中的城市靈魂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對廣州曆史細節的精準捕捉和深入剖析。我一直覺得,一個城市的靈魂往往藏匿在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那些被時間衝刷,卻又真實存在過的痕跡。《羊城鈎沉:廣州曆史研究文集/越秀文化係列叢書》正是這樣的寶藏。它沒有宏大的敘事,卻用一個個微小而真實的切片,拼湊齣廣州曆史的完整圖景。我被其中關於老字號商鋪興衰變遷的研究深深吸引,那些曾經輝煌的店鋪,如今或許已不復存在,但它們的故事,它們所代錶的商業文化和市民生活,卻被作者們用文字留存下來。通過對這些具體案例的分析,我看到瞭廣州市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經濟活動的演變,這些細節讓我感覺更加貼近這座城市的脈搏。書中的一些研究還觸及到瞭廣州的社會結構、民俗風情,以及在特定曆史時期,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瞭城市的獨特氣質。這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曆史研究,它讓我們看到曆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史書,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存在,讓我們更加理解這座城市為何是今天的模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