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说与听两个角度为你讲述沟通的技巧。相信通过本书,你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你的人缘突然变好了,你的工作更流畅了,你的客户越来越乐意与你合作了。
张利娜,女,河南洛阳人,现居深圳。毕业于河南大学,曾师从朱允文教授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师从张国维博士学习NLP技术,擅长人际沟通培训和咨询,具有丰富的培训、咨询经历,对于人际沟通、心理学有独到的体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Part1 说话有分寸,是一门技术活
好话分寸:赞美奉承要有度 _2
时间分寸:说话要把握时机 _4
插嘴分寸:插嘴要有艺术性 _6
轻重分寸:说话注意轻重感 _8
态度分寸:调解纠纷的技巧 _9
幽默分寸:幽默要恰到好处 _11
迂回分寸:避免语言的冲突 _13
Part2 如何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
说话必须有修养 _16
说话要讲究规矩 _18
说话也要讲分寸 _20
五种话不能开口 _21
说话要察言观色 _26
Part3 说话表达有技巧
发音清楚是建立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_44
不同的语调带有不同的意义 _46
如何在说话中运用突兀语言 _48
节奏适中有助于听众的理解 _49
学会批评提升影响力 _52
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_53
说话要培养创造能力 _55
恰当措辞提升感染力 _57
真诚的赞美铭感肺腑 _60
巧用恭维话博取他人欢心 _62
利用好交际中的黄金短语 _64
实话要巧说,坏话要好说 _68
巧说话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_70
别人郁闷时多说理解的话 _73
得体的幽默最能取悦人心 _75
Part4 说话懂禁忌,沟通才顺利
避免表意不明引歧义 _78
勿在别人面前话不休 _80
且莫大嗓门和乱回答 _82
别让恐惧扼住了喉咙 _84
“两只耳一张嘴”的法则 _86避开他人的隐私问题 _88
避开别人的地域禁忌 _90
说话必须避免的坏习惯 _92
Part5 不会说话,你怎么做管理?
怎么说话能够平息下属的怨气 _98
怎样能留住想辞职的优秀员工 _101
要不断地肯定和赞扬你的下属 _103
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_106
批评下属的时候需要适可而止 _107
批评下属时也要因人而异措词 _109
如何能够拒绝员工的某些要求 _111
如何消除员工对你的仇视敌意 _113
Part6 不懂谈判技巧,你怎么赢别人?
当成内行捧对方 _118
因人而异下说词 _119
借话语营造气氛 _122
藏拙“示弱”赢优势 _123
掌控气氛巧借力 _125
软硬兼施破僵局 _127
以退为进成转机 _129
吹毛求疵屈人兵 _132
最后通牒赢互动 _134
步步为营达目的 _137
对方意见我来提 _140
Part7 不懂拒绝,口才再好也白搭
该拒绝时莫犹豫 _144
下令逐客要含蓄 _146
巧借他语说拒绝 _148
贬低自己巧拒绝 _150
拒绝也可玩幽默 _153
巧拒朋友怪请求 _155
巧借挡箭牌拒绝 _157
糊涂话语暗拒绝 _159
拒绝要留台阶 _161
拒绝领导讲艺术 _162
Part8 天下没有陌生人
寒暄是打开话匣子的钥匙 _166
激发对方说话的情绪 _168
从对方身上的亮点说开去 _171
共同话题可使初识如故人 _174
细节描述让对方身临其境 _176
适时提问与听众形成互动 _178
Part9 好口才可以掌握主动权
不要成为他人眼中的顽石 _182
眼神是最有力的定向“信息流” _184
微笑的力量:让他人无法拒绝你 _187
仪容之美助话语更上一层楼 _189
尊重本身也是一种征服 _192
制造出“接纳”对方的感觉 _195
Part10 循序渐进,谈话水到渠成
如何诱导对方点头 _200
以感同身受激起共鸣 _202
唤起对方的荣誉感 _204
活用吹捧式幽默感染对方 _206
意识唤醒法使人走出悲伤阴影 _209
通过话题导航成为交流的舵手 _212
好话分寸:赞美奉承要有度
赞美、恭维的话人人都爱听,但“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是谬误”,适度的恭维,会使人心情舒畅;反之,则使人十分尴尬。为了使赞美和恭维达到应有的而不是相反的效果,合理把握赞美的“度”就是一门技术活。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夸奖朋友取得的成绩时,他会说: “你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心血!”言语间仿佛有你不知其艰辛、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意思。相反,假如你说:“真不错,一定花了你许多的心血吧!”他就会觉得心里舒服,认为你很了解他。可见,夸奖劳动的付出比直接夸奖成绩效果更佳。
其实,很多人做事并不仅仅在乎结果,更注重过程。如果你人云亦云地夸奖他取得的成果,不但有势利之嫌,还会让人这样想:“如果我失败了呢?”因而也许对你心生厌恶也未可知。很多名人讨厌记者的采访,也许有此同感。
赞美的效果在于因时因人、见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作为丈夫,当你下班后走进家门,看见娇妻已经为你备好晚餐,你只要深情地望她一眼,说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饿了”,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的。倘若你酒足饭饱之后才说一句“你今天回来得真早”,这样的效果已经是雨后送伞,她还能感受到你当时就有的那份赞许吗?
另外,恭维男性和女性的赞美词一定要有所区分。倘若你对一个男人说:你长得真漂亮!相信没有几个男人会容忍这样的“侮辱”,你的言下之意就像是在说他缺少男子汉气概一样。
所以无论是赞美、恭维还是拍马屁,过分地或不分对象、时机地出言,很容易造成“不逊”的效果。
(1)赞美和恭维一定要在适合的时机说,要看清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对方是不苟言笑的人,那么就要注意自己的措辞。
(2)赞美和恭维的频率要适中。这里的频率是指相对时期内对一个对象赞扬的次数。次数太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次数太多,也会削弱应有的效果。而赞扬的频率是否适中,是以受赞扬者优良行为的进展程度为尺度的。如果被赞扬者的优良行为同赞扬的频率成正比,则说明恭维的频率是适度的;如果呈现反比的现象,则说明恭维的频率过高,已经到了“滥施”的程度。
(3)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有些东西具有相对稳定性,比如人的容貌、性格、习惯等,这方面比较容易称赞。而有些东西则不稳定,如人的行为、成绩、思想、态度等,若从长远考虑,赞美时要谨慎。
(4)恭维的角度要新,但绝对不能怪,否则就成了拍马不及,又或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5)要根据所恭维对象的性别、年龄、性格、职业、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因素来与之谈话或奉上赞美。
……
这本书的名字真是直击痛点,我最近工作中真是深有体会,总感觉自己说的话没人听,或者听了也不往心里去,尤其是在团队合作中,沟通不畅简直是效率杀手。我平时就属于比较内向的人,不太擅长表达自己,有时候想说的话卡在喉咙里,等到有机会了又被别人抢了先,或者说出来之后感觉效果平平,甚至被误解。这让我感到很沮丧,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一直想找到一些方法,能让自己更有效地传递信息,让别人理解并愿意接受我的观点。同时,我也很想知道,在别人不愿意开口的时候,如何才能引导他们说出心里话,毕竟很多时候,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想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技巧,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比如在开会时如何巧妙地发言,如何处理意见分歧,以及如何营造一个让大家都能自在表达的氛围。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倾听的章节,因为我知道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常常会因为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对方话语中的深层含义。
评分我是一名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的教师,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也与不同的家长打过交道。我深深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很多时候,学生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困惑,或者觉得老师不理解他们。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到如何用更有技巧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提问,而不是畏缩不前。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掌握一些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压力和困惑,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此外,与家长的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很多家长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期望,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是我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教育场景下的沟通案例和实用技巧,让我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有效地“说”给学生和家长听,也更敏锐地“听”出他们的声音。
评分我是一位母亲,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和自我意识的萌芽期,沟通的难度指数级上升。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跟孩子说上话,一旦提起学习,他总是沉默或者敷衍,有时候还会爆发冲突。我能感觉到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困惑,但他似乎不愿意跟我分享,或者即使说了,我也没能完全理解。我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才能让他觉得我是站在他这边的,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说教。反过来,当他偶尔愿意说一点的时候,我可能因为急于表达我的“经验之谈”而打断他,或者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指导”他,结果他便更加封闭。这本书的名字恰好触碰了我内心最柔软也最焦虑的地方。我非常渴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让他愿意把心里的声音说给我听。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处理代际沟通的具体建议,比如如何打破沉默,如何激发孩子的倾诉欲,以及如何在倾听时保持耐心和同理心,避免陷入无效的争执。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与客户打交道的销售人员,我深知“说”和“听”的重要性。有时候,一个客户的顾虑,一个不经意的抱怨,如果能被我们捕捉到并正确解读,就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订单,反之,则可能错失良机。我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让客户打开心扉,愿意分享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潜在的痛点。很多时候,客户会表现得非常保守,或者有所保留,这让我很难准确地判断他们的真正想法。而另一方面,我也经常面临如何将我们的产品优势、解决方案清晰有效地传达给客户的难题。有时候,说得太多太杂,客户会感到厌烦;说得太少,又显得不够专业。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沟通方法论,能够帮助我掌握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通过恰当的语言和倾听技巧,与各种类型的客户建立更深的信任,从而提升成交率。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有关于“提问的艺术”和“如何解读非语言信号”的内容,因为我觉得这些方面是真正做到“说进心里,听出真意”的关键。
评分我在一家非营利组织担任项目协调员,经常需要与不同背景的志愿者、受益者以及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协调。这份工作让我深刻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沟通的质量。我常常需要组织会议,撰写报告,进行访谈,而每一次沟通,都可能影响到项目的进展甚至结果。我遇到过一些情况,就是我明明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但说出来后反响平平,甚至被质疑;也有时候,别人明明有很好的建议,却因为表达不清或者不愿分享,而错失了宝贵的贡献。我渴望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能够提升我沟通能力的方法,让我能够更清晰、更有说服力地表达我的观点,也能够更有效地倾听他人,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帮助我在复杂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化解分歧、达成共识的技巧,因为我觉得这对于我们这类需要广泛协作的组织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能学到如何在不引起对抗的前提下,让别人接受我的想法,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