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說與聽兩個角度為你講述溝通的技巧。相信通過本書,你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進而在不知不覺中感到你的人緣突然變好瞭,你的工作更流暢瞭,你的客戶越來越樂意與你閤作瞭。
張利娜,女,河南洛陽人,現居深圳。畢業於河南大學,曾師從硃允文教授學習多元智能理論,師從張國維博士學習NLP技術,擅長人際溝通培訓和谘詢,具有豐富的培訓、谘詢經曆,對於人際溝通、心理學有獨到的體悟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Part1 說話有分寸,是一門技術活
好話分寸:贊美奉承要有度 _2
時間分寸:說話要把握時機 _4
插嘴分寸:插嘴要有藝術性 _6
輕重分寸:說話注意輕重感 _8
態度分寸:調解糾紛的技巧 _9
幽默分寸:幽默要恰到好處 _11
迂迴分寸:避免語言的衝突 _13
Part2 如何把話說到彆人心坎裏
說話必須有修養 _16
說話要講究規矩 _18
說話也要講分寸 _20
五種話不能開口 _21
說話要察言觀色 _26
Part3 說話錶達有技巧
發音清楚是建立良好溝通的第一步 _44
不同的語調帶有不同的意義 _46
如何在說話中運用突兀語言 _48
節奏適中有助於聽眾的理解 _49
學會批評提升影響力 _52
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_53
說話要培養創造能力 _55
恰當措辭提升感染力 _57
真誠的贊美銘感肺腑 _60
巧用恭維話博取他人歡心 _62
利用好交際中的黃金短語 _64
實話要巧說,壞話要好說 _68
巧說話易獲得彆人的好感 _70
彆人鬱悶時多說理解的話 _73
得體的幽默最能取悅人心 _75
Part4 說話懂禁忌,溝通纔順利
避免錶意不明引歧義 _78
勿在彆人麵前話不休 _80
且莫大嗓門和亂迴答 _82
彆讓恐懼扼住瞭喉嚨 _84
“兩隻耳一張嘴”的法則 _86避開他人的隱私問題 _88
避開彆人的地域禁忌 _90
說話必須避免的壞習慣 _92
Part5 不會說話,你怎麼做管理?
怎麼說話能夠平息下屬的怨氣 _98
怎樣能留住想辭職的優秀員工 _101
要不斷地肯定和贊揚你的下屬 _103
說話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_106
批評下屬的時候需要適可而止 _107
批評下屬時也要因人而異措詞 _109
如何能夠拒絕員工的某些要求 _111
如何消除員工對你的仇視敵意 _113
Part6 不懂談判技巧,你怎麼贏彆人?
當成內行捧對方 _118
因人而異下說詞 _119
藉話語營造氣氛 _122
藏拙“示弱”贏優勢 _123
掌控氣氛巧藉力 _125
軟硬兼施破僵局 _127
以退為進成轉機 _129
吹毛求疵屈人兵 _132
最後通牒贏互動 _134
步步為營達目的 _137
對方意見我來提 _140
Part7 不懂拒絕,口纔再好也白搭
該拒絕時莫猶豫 _144
下令逐客要含蓄 _146
巧藉他語說拒絕 _148
貶低自己巧拒絕 _150
拒絕也可玩幽默 _153
巧拒朋友怪請求 _155
巧藉擋箭牌拒絕 _157
糊塗話語暗拒絕 _159
拒絕要留颱階 _161
拒絕領導講藝術 _162
Part8 天下沒有陌生人
寒暄是打開話匣子的鑰匙 _166
激發對方說話的情緒 _168
從對方身上的亮點說開去 _171
共同話題可使初識如故人 _174
細節描述讓對方身臨其境 _176
適時提問與聽眾形成互動 _178
Part9 好口纔可以掌握主動權
不要成為他人眼中的頑石 _182
眼神是最有力的定嚮“信息流” _184
微笑的力量:讓他人無法拒絕你 _187
儀容之美助話語更上一層樓 _189
尊重本身也是一種徵服 _192
製造齣“接納”對方的感覺 _195
Part10 循序漸進,談話水到渠成
如何誘導對方點頭 _200
以感同身受激起共鳴 _202
喚起對方的榮譽感 _204
活用吹捧式幽默感染對方 _206
意識喚醒法使人走齣悲傷陰影 _209
通過話題導航成為交流的舵手 _212
好話分寸:贊美奉承要有度
贊美、恭維的話人人都愛聽,但“真理嚮前跨越一步就是謬誤”,適度的恭維,會使人心情舒暢;反之,則使人十分尷尬。為瞭使贊美和恭維達到應有的而不是相反的效果,閤理把握贊美的“度”就是一門技術活。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你誇奬朋友取得的成績時,他會說: “你不知道我付齣瞭多少心血!”言語間仿佛有你不知其艱辛、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意思。相反,假如你說:“真不錯,一定花瞭你許多的心血吧!”他就會覺得心裏舒服,認為你很瞭解他。可見,誇奬勞動的付齣比直接誇奬成績效果更佳。
其實,很多人做事並不僅僅在乎結果,更注重過程。如果你人雲亦雲地誇奬他取得的成果,不但有勢利之嫌,還會讓人這樣想:“如果我失敗瞭呢?”因而也許對你心生厭惡也未可知。很多名人討厭記者的采訪,也許有此同感。
贊美的效果在於因時因人、見機行事、適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飲到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作為丈夫,當你下班後走進傢門,看見嬌妻已經為你備好晚餐,你隻要深情地望她一眼,說一句“看到桌上的菜我就餓瞭”,她一定會心花怒放的。倘若你酒足飯飽之後纔說一句“你今天迴來得真早”,這樣的效果已經是雨後送傘,她還能感受到你當時就有的那份贊許嗎?
另外,恭維男性和女性的贊美詞一定要有所區分。倘若你對一個男人說:你長得真漂亮!相信沒有幾個男人會容忍這樣的“侮辱”,你的言下之意就像是在說他缺少男子漢氣概一樣。
所以無論是贊美、恭維還是拍馬屁,過分地或不分對象、時機地齣言,很容易造成“不遜”的效果。
(1)贊美和恭維一定要在適閤的時機說,要看清對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對方是不苟言笑的人,那麼就要注意自己的措辭。
(2)贊美和恭維的頻率要適中。這裏的頻率是指相對時期內對一個對象贊揚的次數。次數太少,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次數太多,也會削弱應有的效果。而贊揚的頻率是否適中,是以受贊揚者優良行為的進展程度為尺度的。如果被贊揚者的優良行為同贊揚的頻率成正比,則說明恭維的頻率是適度的;如果呈現反比的現象,則說明恭維的頻率過高,已經到瞭“濫施”的程度。
(3)要有前瞻性和預見性。有些東西具有相對穩定性,比如人的容貌、性格、習慣等,這方麵比較容易稱贊。而有些東西則不穩定,如人的行為、成績、思想、態度等,若從長遠考慮,贊美時要謹慎。
(4)恭維的角度要新,但絕對不能怪,否則就成瞭拍馬不及,又或是“拍馬屁拍到瞭馬腿上”。
(5)要根據所恭維對象的性彆、年齡、性格、職業、教育背景、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等因素來與之談話或奉上贊美。
……
我是一位母親,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叛逆期和自我意識的萌芽期,溝通的難度指數級上升。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難跟孩子說上話,一旦提起學習,他總是沉默或者敷衍,有時候還會爆發衝突。我能感覺到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睏惑,但他似乎不願意跟我分享,或者即使說瞭,我也沒能完全理解。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纔能讓他覺得我是站在他這邊的,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或說教。反過來,當他偶爾願意說一點的時候,我可能因為急於錶達我的“經驗之談”而打斷他,或者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去“指導”他,結果他便更加封閉。這本書的名字恰好觸碰瞭我內心最柔軟也最焦慮的地方。我非常渴望能從中找到一些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也讓他願意把心裏的聲音說給我聽。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如何處理代際溝通的具體建議,比如如何打破沉默,如何激發孩子的傾訴欲,以及如何在傾聽時保持耐心和同理心,避免陷入無效的爭執。
評分我在一傢非營利組織擔任項目協調員,經常需要與不同背景的誌願者、受益者以及閤作夥伴進行溝通協調。這份工作讓我深刻意識到,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溝通的質量。我常常需要組織會議,撰寫報告,進行訪談,而每一次溝通,都可能影響到項目的進展甚至結果。我遇到過一些情況,就是我明明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好,但說齣來後反響平平,甚至被質疑;也有時候,彆人明明有很好的建議,卻因為錶達不清或者不願分享,而錯失瞭寶貴的貢獻。我渴望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提升我溝通能力的方法,讓我能夠更清晰、更有說服力地錶達我的觀點,也能夠更有效地傾聽他人,理解他們的需求和顧慮。我特彆關注那些能夠幫助我在復雜人際關係中建立信任、化解分歧、達成共識的技巧,因為我覺得這對於我們這類需要廣泛協作的組織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能學到如何在不引起對抗的前提下,讓彆人接受我的想法,並激勵他們積極參與。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真是直擊痛點,我最近工作中真是深有體會,總感覺自己說的話沒人聽,或者聽瞭也不往心裏去,尤其是在團隊閤作中,溝通不暢簡直是效率殺手。我平時就屬於比較內嚮的人,不太擅長錶達自己,有時候想說的話卡在喉嚨裏,等到有機會瞭又被彆人搶瞭先,或者說齣來之後感覺效果平平,甚至被誤解。這讓我感到很沮喪,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我一直想找到一些方法,能讓自己更有效地傳遞信息,讓彆人理解並願意接受我的觀點。同時,我也很想知道,在彆人不願意開口的時候,如何纔能引導他們說齣心裏話,畢竟很多時候,瞭解對方的需求和想法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技巧,而不是空洞的理論,比如在開會時如何巧妙地發言,如何處理意見分歧,以及如何營造一個讓大傢都能自在錶達的氛圍。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傾聽的章節,因為我知道自己在這方麵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常常會因為急於錶達自己的想法而忽略瞭對方話語中的深層含義。
評分我是一名在教育行業工作多年的教師,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學生,也與不同的傢長打過交道。我深深體會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溝通。很多時候,學生齣現問題,並不是他們不願意學,而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錶達自己的睏惑,或者覺得老師不理解他們。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用更有技巧的方式與學生交流,讓他們敢於錶達自己的想法,勇於提問,而不是畏縮不前。同時,我也希望能夠掌握一些方法,能夠引導學生說齣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瞭解他們的壓力和睏惑,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此外,與傢長的溝通也是一門學問,很多傢長有著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期望,如何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達成共識,共同促進學生的進步,是我一直在探索的課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教育場景下的溝通案例和實用技巧,讓我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更有效地“說”給學生和傢長聽,也更敏銳地“聽”齣他們的聲音。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在一綫與客戶打交道的銷售人員,我深知“說”和“聽”的重要性。有時候,一個客戶的顧慮,一個不經意的抱怨,如果能被我們捕捉到並正確解讀,就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訂單,反之,則可能錯失良機。我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讓客戶打開心扉,願意分享他們的真實需求和潛在的痛點。很多時候,客戶會錶現得非常保守,或者有所保留,這讓我很難準確地判斷他們的真正想法。而另一方麵,我也經常麵臨如何將我們的産品優勢、解決方案清晰有效地傳達給客戶的難題。有時候,說得太多太雜,客戶會感到厭煩;說得太少,又顯得不夠專業。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的溝通方法論,能夠幫助我掌握在不同情境下,如何通過恰當的語言和傾聽技巧,與各種類型的客戶建立更深的信任,從而提升成交率。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有關於“提問的藝術”和“如何解讀非語言信號”的內容,因為我覺得這些方麵是真正做到“說進心裏,聽齣真意”的關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