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音乐教程--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

零基础音乐教程--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克夫 著
图书标签:
  • 非洲手鼓
  • 手鼓
  • 音乐入门
  • 零基础
  • 节奏
  • 打击乐
  • 音乐教学
  • 乐器
  • 非洲音乐
  • 入门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4079
版次:01
商品编码:1238246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零基础音乐教程
出版时间:2018-07-01
页数:21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是针对零基础的非洲手鼓爱好者编写的入门与提高的教程,以现代音乐中的流行和民谣风格为主,同时也有传统非洲手鼓的内容。
  《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根据学习打鼓的进度进行编写,内容循序渐进,从*简单的认识和学打基本音和基础节拍开始,逐渐接触到各种丰富的节奏,实用易学,很容易上手和入门。
  《非洲手鼓入门一本通》不仅适用于自学,更适合琴行以及培训机构开设流行非洲手鼓课程使用。

作者简介

汤克夫,北京易石大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曾从事与音乐制作、歌手包装、艺人演艺经纪代理以及影视制作,独立音乐以及新流行音乐的创作、制作以及艺人推广和演艺经纪等工作。目前运营公司主要从事音乐出版、音乐教育产品生产、音乐培训等业务。

目录

002/◎了解非洲手鼓
005/◎非洲手鼓的音色识别
005/◎非洲手鼓的日常养护
007/第一章 基础演奏入门
008/基础持鼓动作
010/认识非洲手鼓的基本音
010/本教程非洲手鼓的记谱方式
011/基础击鼓动作——学打低音
012/基础击鼓动作——学打中音
013/基础击鼓动作——学打高音
014/节拍训练
018/基本音演奏训练
020/如何分配左右手
021/第二章 节奏训练
022/简单入门基础节奏训练
026/节奏综合练习-1
028/三连音的节奏训练
032/ 16分音符的基础节奏训练
034/ 16分音符的综合节奏训练
040/节奏综合练习-2
042/附点与切分音的节奏训练
047/带有空拍的节奏训练
050/带有重拍律动的节奏训练
052/带有32分音符的节奏训练
054/带有装饰音的节奏训练
056/节奏综合练习-3
059/第三章 传统非洲手鼓演奏训练
060/Djole
062/Kassa
064/Kuku
066/Lolo
068/Moribayassa
071/第四章 现代流行音乐节奏训练
072/常用节奏——第1组 简单8分音符的节奏
073/恭喜恭喜恭喜你
074/滴答
075/常用节奏——第2组 带有重拍律动的8分音符节奏
078/童年
079/虹彩妹妹
080/常用节奏——第3组 超强律动感的节奏
082/斑马 斑马
084/旅行的意义
086/风吹麦浪
087/常用节奏——第4组 带有重拍的密集16分音符节奏
089/欢乐颂
090/好想你
092/常用节奏——第5组 6/8拍节奏
094/成都
096/光阴的故事
098/常用节奏——第6组 三连音节奏
100/新不了情
102/常用节奏——第7组 附点节奏
104/我是你的(I’m Yours)
106/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109/第五章 练习曲集
110/茉莉花
111/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112/知道不知道
113/你的眼神
114/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115/新年好
116/永远在一起(Always with me)
117/我们祝你圣诞快乐(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118/稍息立正站好
120/绿袖子
122/康定情歌
123/四季歌
124/哈鹿哈鹿哈鹿
126/大王叫我来巡山
127/哆啦A梦
128/天空之城
129/红鼻子驯鹿
130/铃儿响叮当
131/甩葱歌
132/时间都去哪儿了
134/演员
136/花房姑娘
138/少年锦时
140/夜空中最亮的星
142/李白
144/春天花会开
146/天使的翅膀
147/我相信
148/时光
150/再见
152/情非得已
154/暖暖
156/朋友
158/吉姆餐厅
160/小宝贝
162/青城山下白素贞
164/往事只能回味
166/爱要坦荡荡
168/那些花儿
170/小手拉大手
172/春天里
174/没那么简单
176/今生缘
178/奇妙能力歌
180/暧昧
182/月亮代表我的心
184/南山南
186/小幸运
188/理想
190/因为爱情
192/去大理
194/有没有人告诉你
196/巡逻兵进行曲(American Patrol)
198/卡农(Canon)
199/康康舞曲(Cancan)
200/小苹果
202/恋爱ING
204/丑八怪
206/平凡之路
208/张三的歌
210/一瞬间
212/乌克丽丽
214/索引
节奏的脉动:探索世界鼓乐的古老回响 一本引人入胜的深度指南,带您踏上穿越时空的鼓乐之旅,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鼓乐的精髓与魅力。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种特定的入门教材,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详尽的全球鼓乐图景。我们深入探讨了世界各地打击乐器的历史渊源、文化象征意义、制作工艺以及它们在不同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这本书旨在为所有对节奏、声音艺术以及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视角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部分:节奏的起源与人类的共鸣 我们从人类文明的黎明开始追溯,探究最早的打击乐器是如何在狩猎、仪式和群体交流中诞生的。这不是关于如何“敲击”的教程,而是关于“为什么敲击”的哲学思考。 1.1 史前回响:声音与生存的交织 考察人类学和考古学发现,理解早期人类如何利用自然材料——石头、木材、动物皮——制造出最初的共鸣体。我们将重点分析在不同地理环境中,这些原始乐器如何塑造了早期社会的时间观念和集体意识。 1.2 神圣与世俗:鼓在仪式中的角色 深入分析鼓乐在世界主要宗教和精神实践中的功能。从非洲的萨满教仪式中用于沟通灵界的鼓语,到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庆典音乐,再到印度的宗教游行,我们将详细梳理鼓声如何作为一种强大的、非语言的交流媒介,连接个体与超自然力量,或强化社区的社会凝聚力。本书细致区分了仪式用鼓与日常娱乐用鼓的制作标准和演奏禁忌。 1.3 鼓语的密码学:超越音符的交流系统 世界各地的许多鼓乐系统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我们将剖析西非约鲁巴(Yoruba)的“Talking Drums”如何通过音高的变化模仿人类语言的声调,以及巴厘岛甘美兰(Gamelan)音乐中复杂节奏模式所承载的叙事功能。这些章节着重于解析鼓乐作为信息载体的结构和语法,而非具体的指法练习。 第二部分:全球鼓乐的地理志与声学分析 本部分将展开一次跨越五大洲的鼓乐版图考察,聚焦于那些对世界音乐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标志性打击乐器及其背后的演奏哲学。 2.1 亚欧大陆的精致与韵律 详细考察亚洲的打击乐体系。我们将沉浸于印度尼西亚甘美兰的复杂复调结构,探讨其金属打击乐器(如锣和肯农/Kenong)在音阶构建中的独特作用,分析其“交织节奏”(kotekan)的技术要求与哲学意义。同时,我们也会审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板鼓和堂鼓,分析其在塑造戏剧高潮和人物性格时的功能性,重点讨论其发声原理与木材、金属的特定处理工艺。 2.2 非洲的心跳:从撒哈拉到刚果的广袤声场 本章节避免聚焦单一鼓种,而是系统性地对比分析非洲大陆不同地区的鼓乐风格。重点分析西非科拉琴(Kora)与击打乐器的融合,探讨东非游牧民族的节奏标记系统,以及中非部落仪式中的多层节奏叠加技术。我们将分析不同气候和材料如何影响鼓皮的选择(如山羊皮、牛皮)以及鼓腔的共振特性。 2.3 美洲的融合与反抗:从土著到爵士的演变 追溯美洲原住民的打击乐遗产,特别是那些使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响板和响铃系统。随后,我们将详细分析古巴的康加鼓(Conga)与邦戈鼓(Bongo)如何从非洲传统传入,并在加勒比海文化中发生化学反应,最终演变为现代拉丁音乐的基石。本书将侧重于分析这些乐器在奴隶制度背景下如何成为文化身份的载体和抵抗的象征。 2.4 欧洲的演进:从军鼓到管弦乐的精确性 探讨欧洲古典音乐对打击乐的吸收与规范化过程。分析定音鼓(Timpani)的音高控制技术如何从军事号令发展为与管弦乐精确调和的乐器,以及军鼓(Snare Drum)的响弦技术在行进乐队和室内乐中的不同应用。 第三部分:鼓乐的制作、维护与跨界应用 这一部分将从实践的边缘深入探讨鼓乐艺术的物质基础与当代发展。 3.1 材质的科学:鼓皮、鼓腔与声学几何 这是一堂关于乐器制作的微观课程。详细剖析不同树种(如柚木、桃花心木)对鼓音色的影响,以及鼓皮的张力调节与环境湿度的关系。我们将介绍传统制作工艺中,如何通过精确的几何设计来优化低频共振和高频穿透力,并对比现代工业化生产与手工制作在音色一致性上的差异。 3.2 节奏的未来:电子化与采样技术 探讨数字时代对传统鼓乐的冲击与融合。分析采样技术如何捕捉和再现稀有鼓种的音色,以及电子鼓组在模拟复杂打击乐纹理方面的潜力与局限。我们将研究当代音乐制作人如何在保持原声鼓乐灵魂的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拓展其表现领域。 3.3 鼓乐作为治疗与教育工具 考察现代音乐治疗学中,节奏互动在身心康复中的应用。分析团体鼓圈(Drum Circles)的组织原则,以及节奏训练如何提升注意力、协调能力和情感表达。本书强调的是节奏体验的普遍性和包容性,而非特定技巧的传授。 总结: 《节奏的脉动》是一部献给所有渴望理解“声音如何构建世界”的读者、音乐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以及所有对深层节奏结构着迷的人的综合性文本。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动作指南,而是理解人类集体律动和文化表达的知识宝库。

用户评价

评分

书评 3: 实践导向与自我纠错的极佳工具 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的成年人而言,学习新技能最大的障碍就是无法实时得到反馈。很多教程在视频里看起来很简单,自己上手一敲就完全走样。这本书的优点就在于它将“自我诊断”的可能性最大化了。它没有依赖大量的音频或视频资源(虽然如果能有配套的MP3会更完美),而是通过语言和图示的极端精确性来弥补这一点。例如,它会详细描述“鼓皮边缘”和“鼓心”的击打力度和角度,还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区分错误的音色(比如“闷闷的像打在皮垫子上”与“清脆的像木头撞击”)。这种语言的精确性,迫使我在练习时必须高度集中于自己的手型和听觉反馈。当我发现自己打出的声音不对劲时,我可以立即翻回对应的章节,对照作者的描述进行细微调整。这种强迫式的、高度自我负责的学习模式,反而让我进步神速。书中提供的渐进式练习曲目设计得非常巧妙,难度提升平滑自然,总能让你在“差不多会了”和“还差点火候”之间找到那个令人着迷的平衡点,让你心甘情愿地多敲一个小时。

评分

书评 4: 结构严谨,但略显学术化倾向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这无疑是一本非常扎实的作品。它的内容组织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从最基础的乐理概念引入(虽然是非传统乐理),到各种基本击法的命名、记录方式,再到复合节奏的构建,逻辑链条是无可挑剔的。然而,也正因为这种过于系统的严谨性,对于那些抱着“只想玩玩,随便打打”心态的读者来说,可能前半部分的理论铺陈会显得有些冗长和抽象。我记得在第三章关于“鼓的调音与保养”的章节,讲解得非常详尽,甚至涉及到了鼓皮的张力调整工具和具体操作步骤,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无疑是超纲了,我当时直接跳过去了。虽然专业性是它的优点,但如果能将这些“深度维护”的内容适当后置,或者用更轻松的语言来介绍,可能会让那些追求娱乐性的学习者感到更友好一些。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严肃的音乐学院预科教材,而非轻快的入门指南,但其深度绝对能让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东西可挖,不会轻易“学完”。

评分

书评 2: 节奏感的觉醒与文化背景的熏陶 说实话,我最初买这本书,只是想随便学点打鼓的皮毛,活跃一下家庭聚会的气氛。没想到,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几个可以炫耀的节奏。它在技术教学之外,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介绍非洲手鼓(Djembe)的历史、它在西非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不同鼓声所蕴含的情感意义。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让我对这个乐器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喜爱。当我知道每一个敲击不是简单的发声,而是某种交流和表达时,我敲击的动机和专注度都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书中对“呼唤”、“舞蹈”等不同场景下鼓点的描述,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练习枯燥的指法,而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仪式。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节奏的拆解非常精妙,不再是西方音乐那种严苛的四四拍分解,而是更注重人与人之间互动、呼吸和“律动感”的培养。这种对“感觉”的强调,比单纯的“数拍子”要有效得多,让我开始真正理解什么是“Groove”。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学习乐器来拓宽视野、体验不同文化脉搏的朋友,这本书无疑是一扇绝佳的窗口。

评分

书评 5: 极佳的资源整合与应用价值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物超所值的一点,是它在教授核心技法之余,还提供了大量实际可操作的“应用场景”和“资源拓展”建议。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打”,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和什么一起打”。书中列举了许多经典的手鼓合奏模式,并用简化的鼓谱(或是节奏符号)标注出不同乐手在不同声部扮演的角色,这极大地拓展了我对集体音乐的理解。我甚至可以利用书中的范例,自己尝试为喜欢的音乐配上即兴的鼓点。此外,作者在书末附带的“如何选择你的第一面鼓”的购买指南非常实用,它避免了新手在选择设备时走弯路,指明了不同材质和尺寸的鼓的优缺点,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常合理的预算区间建议。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巧手册”,它更像是一个完整的“手鼓初学者生存包”,从心态建设、理论基础、技巧掌握到设备采购,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让你真正能够带着自信和知识去拥抱这项乐器。

评分

书评 1: 探索未知领域的惊喜之旅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本身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封面那种粗犷而充满活力的设计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人对即将展开的学习之旅充满期待。我一直对手鼓这种乐器心存好奇,总觉得它带着一种原始的、令人振奋的力量,但又被“零基础”这个标签吓退,总觉得学习过程会非常枯燥或者技术门槛太高。然而,当我翻开内页,看到那些详尽的图文并茂的讲解时,我的顾虑立刻烟消云散了。作者似乎非常清楚初学者的困惑点在哪里,每一个基础的敲击手法,从指位的摆放、手臂的发力,到最基本的音色区分(高音、中音、低音),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分解说明,配图清晰到几乎可以触摸到鼓皮的纹理。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循序渐进的编排逻辑,不是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节奏型,而是先建立稳定的基础“词汇”,然后才开始“造句”。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让我这个完全的新手也能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发出相对像样的声音,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对于想要真正掌握非洲手鼓基础技法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且充满鼓舞性的起点。它不只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耐心十足的私人导师,时刻在我身边引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