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作者:[美]布鲁克?诺埃尔?穆尔;[美]肯尼思?布鲁德
译者:李宏昀;倪佳
字数:820千
书号:978-7-5502-9471-4
页数:616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印张:38.5
尺寸:190毫米×260毫米
开本:1/16
版次:2017年2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印次:2017年2月第1次印刷
定价:99.80元
编辑推荐
《思想的力量》是部精心构思的佳作,在思想介绍和原著选读之间做到了平衡,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全书融合了以历史为导向和以问题为导向的两种进路,使之足以灵活适用于大多数的哲学导论课程。
——詹姆斯?克雷格?汉克斯(James Craig Hanks),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
我认为穆尔和布鲁德的《思想的力量》是部非凡的杰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成功地将历史语境和哲学思想相互融合,zui终让学生乐于阅读,老师热衷使用。
——克里斯塔?林恩?亚当斯(Christa Lynn Adams),美国雷克兰社区学院教授
著者简介
布鲁克?诺埃尔?穆尔(Brooke Noel Moore),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奇科分校教授,曾担任哲学与历史系系主任,1996年获得大学杰出教授称号,撰有《思想的力量》《批判性思维》《宇宙、上帝和哲学》《道德哲学导论》等哲学著作。
肯尼思?布鲁德(Kenneth Bruder),美国大学教授,在哲学教学和教材撰写方面享有声誉。
译者简介
李宏昀,1979年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98级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毕业。译著有《谈话疗法——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历史》《音乐哲学》《思想的力量》以及《天文学家》等。著作有通俗哲学读物《维特根斯坦:从挪威的小木屋开始》。爱好围棋、文学、自然科学等。
倪佳,1983年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2001级文科基地班,2005获复旦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2010年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语言与文学系获得硕士学位。
李宏昀,1979年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98级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毕业。译著有《谈话疗法——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历史》《音乐哲学》《思想的力量》以及《天文学家》等。著作有通俗哲学读物《维特根斯坦:从挪威的小木屋开始》。爱好围棋、文学、自然科学等。
内容简介
《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为止覆盖面zui全的哲学史读本,内容包罗万象,纵览了西方从古至今的所有哲学理论流派。全书写作风格生动,让哲学变得通俗易懂,却又不至于过分简化,每章章末还附有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选读。作者着重展现了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考察了哲学思想与人类历史、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本书作为美国大学经典哲学教材,至今已出到第9版,广受各类读者欢迎。
读者定位
哲学爱好者、哲学研究者、文化读物
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充满力量的思想 1
第一部分?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存在和知识
第二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19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 33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 65
第五章 希腊化时期和基督教时代的哲学家 75
第六章 近代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兴起 99
第七章 18 世纪和 19 世纪 135
第八章 大陆哲学传统 157
第九章 实用主义传统和分析传统 203
第二部分? 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第十章 道德哲学 249
第十一章 政治哲学 307
第十二章 当代的道德哲学和政治 哲学 357
第三部分? 哲学和宗教:理性和信仰
第十三章 哲学和对上帝的信仰 397
第四部分? 其他声音
第十四章 女权主义哲学 443
第十五章 东方的影响 475
第十六章 后殖民思想 527
第十七章 四个哲学问题 557
译后记 589
出版后记 596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和版式设计也为阅读体验加分不少。纸张的手感温润,墨迹清晰,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更重要的是,内容编排上体现出对读者体验的极致关怀。在关键概念出现时,往往会有简洁的侧边注释或者小标题进行提炼总结,这对于理解和记忆那些复杂的哲学流派及其核心主张,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我喜欢它在每一章末尾设置的“延伸思考”部分,它并非简单的内容回顾,而是提出了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读者将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个人经验进行对接。这种互动式的阅读设计,将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化为了双向的思维对话。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让人读完后感觉知识虽然获得了,但思考的火花却熄灭了。而这本书,却像是一个精妙的火种,让你读完之后,仍然忍不住在脑海中回味、辩驳、构建自己的理解体系。它成功地将一本入门指南,打造成了一本可以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案头珍宝。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类专注于梳理宏大叙事的书籍,而这本读物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绝非那种堆砌术语、佶屈聱牙的学术著作,相反,它以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勾勒出了西方思想史上波澜壮阔的画卷。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哲学流派间的张力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平衡感。比如,当他描绘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激烈交锋时,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精准地指出了两者各自的贡献与局限,让读者明白,哲学的发展往往是在对立与融合中螺旋上升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这些跨越千年的思想精华,提炼成如此精炼而富有洞察力的文字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经过作者的阐释,变得如同清晰的几何图形一般,结构分明,逻辑严密。更妙的是,作者时不时地会穿插一些历史的轶事和生活化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严肃的哲学探讨充满了人情味和画面感。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长途跋涉,对人类心智的探索历程有了全新的敬畏。
评分坦白说,我一直对西方哲学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一个布满了荆棘和迷雾的领域,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提供的不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而更像是一条充满趣味和惊喜的探索小径。作者的叙事视角非常独特,他仿佛不是在“讲解”哲学史,而是在“讲述”一群天才思想家们如何挣扎、如何发现、如何与自己的时代进行搏斗的故事。这种“故事化”的处理,让人物鲜活了起来,他们的思想不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源于真实生命体验的结晶。我尤其赞赏它在处理近代哲学转向时的细腻笔法,那种从对外部世界的确定性认知,转向对主体意识和存在本质的深刻追问的过程,被描绘得极富戏剧张力。每一次的范式转移,都像是一次文明的自我反思与重塑。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恰到尽恰,既有深入剖析的深度,又不失对读者注意力的保持,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拖沓或松散。它真的成功地做到了,让一本关于“思想史”的书,读起来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强大的“联通性”。它没有将哲学史视为孤立的知识链条,而是将其与科学、艺术、政治乃至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思想是如何像一滴水一样,渗透并影响整个文化生态的。作者的功力体现在,他总能找到那些关键的“思想节点”,解释清楚一个概念的诞生,如何引发了后续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基本框架。例如,对某个特定概念起源的追溯,不仅交代了它的逻辑基础,还展示了它在当时如何被用来支持或反对某种社会运动。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哲学的理解,让我意识到,哲学从来都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而是推动历史巨轮前行的核心动力之一。全书的论述逻辑严密而富有弹性,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内容的读者,也能顺畅地跟上作者的思路,避免了陷入故纸堆的风险。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许多当代议题时,都多了一层历史的厚度和哲学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活泼,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牵引着我们漫步在人类思想的璀璨星河之中。从古希腊的理性光辉到中世纪的信仰坚守,再到近代科学的勃兴与哲学的转型,每一个阶段的脉络都梳理得清晰明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那些哲学家的名字和观点,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解释了他们的思想是如何回应那个时代的核心挑战和困惑的。比如,在谈到启蒙运动时,那种对个人自由和理性的高歌猛赞,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冲破桎梏、追求真理的时代精神。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使得原本复杂晦涩的哲学流派之间的演变和对话变得触手可及。即便是对哲学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从中建立起一个宏观而扎实的知识框架,真正体会到“思想如何塑造世界”的深刻内涵。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它教会我们如何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如何用更批判性的眼光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是不错。
评分是不错。
评分是不错。
评分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