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 原文+注释+译文 文白对照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百家经典读本

商君书 原文+注释+译文 文白对照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百家经典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商鞅 著
图书标签:
  • 商君书
  • 国学经典
  • 诸子百家
  • 原文注释译文
  • 文白对照
  • 历史
  • 政治
  • 法家
  • 中华文化
  • 经典读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邺水朱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7761
商品编码:17706632524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1-01
页数:157

具体描述


> > 内容简介

★先秦法家经典之作
    中国历代统治者奉行外法内儒的政策,《商君书》作为法家代表作,影响中国几千年,历代帝王必读的治国宝卷。
★现代企业管理可借鉴之书
用于企业管理与商业经营,可以帮助个人致富发财;用于政治改革和社会治理,可以实现富国强兵。

《商君书》又称《商子》,是由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后学著作汇编而成。《汉书?艺文志》中著录29篇,现存26篇,其中第16篇、第21篇有目无文,实存24篇。一般认为本书是商鞅及其一派法家的著作合编。书中主张依法治国、重农抑商、重战尚武、重刑轻赏,贬斥儒家学说、纵横家及游侠。



> > 作者简介

商鞅(约前395—前338),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又称卫鞅、公孙鞅。喜刑名之术,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 > 目录

更法第X
垦令第二
农战第三
去强第四
说民第五
算地第六
开塞第七
壹言第八
错法第九
战法第十
立本第十一
兵守第十二
靳令第十三
修权第十四
徕民第十五
刑约第十六
赏刑第十七
画策第十八
境内第十九
弱民第二十
御盗第二十一
外内第二十二
君臣第二十三
禁使第二十四
慎法第二十五
定分第二十六
附录一 六法
附录二 史记·商君列传



> > 在线试读

【原文】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纯纯①则易使也,信②可以守战也。壹则少诈而重居③,壹则可以赏罚进也,壹则可以外用也。夫民之上死制也,以其旦暮从事于农。夫民之不可用也,见言谈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贾之可以富家也,技艺之足以口④也。民见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则必避农。避农,则民轻其居,轻其居则必不为上守战也。凡治国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抟也,是以圣人作壹,抟之也。国作壹一岁者,十岁强;作壹十岁者,百岁强;作壹百岁者,千岁强;千岁强者王。君修赏罚以辅壹教,是以其教有所常,而政有成也。
【注释】
①纯纯:淳朴厚道。
②信:真诚,诚信。
③重居:安土重迁。
④口:糊口。,通“糊”。
【译文】
圣明的君主懂得治理国家的要领。因此命令百姓专心务农。专心务农,百姓就朴实好管理,淳朴就容易役使,诚信便可
以守城作战。百姓专心农战,就很少奸诈而安土重迁,百姓专心农战,就能用奖赏和惩罚鼓励上进,百姓专心农战,就可以让他们来对外作战。百姓附国君为了法令牺牲自己,是因为他们从早到晚都从事农耕。百姓如果不能被役使,是因为看到靠空谈游说的人以侍奉国君而尊贵,商人可以发财致富,手工业者也能养家糊口。百姓看到这三种人轻松又赚钱,就必定会逃避农耕。逃避农耕,百姓就会轻易迁居。轻易迁居,就一定不会替国君守土作战。凡是治国的人都害怕百姓散漫而不能凝聚。所以圣明的君主实行农战政策,就是为了把百姓凝聚起来。百姓专心于农战一年,国家就能强大十年;百姓专心于农战十年,国家就能强大一百年;百姓专心于农战一百年,国家就能强大一千年,强大一千年就能称王于天下。国君设定赏罚措施作为农战的辅助手段,所以对百姓的教化有常法,治理国家也就会有成效。
【原文】
王者得治民之至要,故不待赏赐而民上,不待爵禄而民从事①,不待刑罚而民致死。国危主忧,说者成伍,无益于安危也。夫国危主忧也者,强敌大国也。人君不能服强敌破大国也,则修守备,便地形②,抟民力,以待外事③,然后患可以去,而王可致也。是以明君修政作壹,去无用,止浮学事淫④之民,壹之农,然后国家可富,而民力可抟也。
【注释】
①从事:从事农战。
②便地形:占据有利地形。
③外事:外敌入侵。
④事淫:从事不正当职业。
【译文】
国君掌握了统治百姓X关键的原则,所以不等国君赏赐民众,民众便附国君,不等国君封爵加禄百姓便从事农战,不等国君使用刑罚百姓就拼死效命。当国家危亡、国君忧愁的时候,空谈之士成群,却对国家的安危没有任何好处。国家危亡、国君忧愁是因为遇上了强大的敌国。国君不能战胜强敌,攻破大国,就要修整防御设施,占据有利地形,聚集百姓力量,应付外敌入侵,这样外患可以消除,而称王天下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明君治理国家应专心农战,去除那些无用的东西,禁止百姓学习浮华的学问、从事不正当职业,让他们专心农耕,这样国家就能富强,百姓的力量也可以凝聚了。


《商君书》:变法图强的千古回响 《商君书》,一部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法家经典,承载着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雄心壮志与深刻反思。本书旨在以严谨细致的梳理,为读者呈现这部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的著作。 一、 历史的沉淀: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商鞅及其后学思想的汇编。商鞅,这位秦国变法图强的灵魂人物,以其超前的政治远见和坚定的实践意志,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直面当时社会矛盾、国家分裂的严酷现实,力求通过一套系统性的制度变革,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统一。《商君书》正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 全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法家思想的多个重要方面,包括: 君权至上与法治精神: 《商君书》将君主的权威视为国家稳定的基石,强调“君权者,所以制于下者也”,认为唯有强化君权,才能有效推行和维持法律。同时,它又坚决主张“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贵贱,都必须遵守。这种对君权与法治的辩证思考,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显得尤为突出。 重农抑商与军事立国: 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商鞅认为必须将农业生产作为国家经济的根本,大力发展农事,提高粮食产量。而对于商业,则持抑止态度,认为其可能导致社会财富的流失和民众的游惰。同时,为了应对频繁的战争,国家必须以军事为重,鼓励耕战,将民众的精力集中于生产和保卫国家,从而达到“强兵”的目的。 严刑峻法与愚民政策: 《商君书》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对刑罚的重视。作者认为,法律的严酷是保证其有效性的必要手段,只有严刑峻法,才能震慑不法之徒,维护社会秩序。“刑赏者,上之所与民更始也”,刑罚与赏赐并用,才能引导民众走向正途。此外,书中也透露出一定的“愚民”思想,认为民众的知识和欲望越少,越容易被统治,越能安心于本职。《商君书》的这些观点,在后世引发了长久的争议。 中央集权与统一思想: 商鞅深知,分裂的局面是国家衰弱的根源。因此,《商君书》极力倡导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统一行政管理,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同时,为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它也提倡“非圣祝,以法禁之”,排斥其他思想流派,力求形成以法家为主导的单一价值体系。 二、 文本的魅力:严谨的论证与深刻的洞见 《商君书》的语言风格朴实、直白,充满了实践的色彩。其论证逻辑严密,往往从现实的利弊得失出发,层层剖析,直指问题的本质。例如,在论述农战的重要性时,作者会详细分析粮食产量与国家兵力、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基于实际情况的理性分析,使得《商君书》的思想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书中并非一味地强调强权和压制,而是包含着对统治者如何有效治理国家的深刻洞见。作者反复强调“利”的考量,认为君主的一切政策都应以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君权巩固为出发点。这种“功利主义”的视角,虽然在道德层面上可能存在争议,但在政治实践中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商君书》中的许多篇章,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其思想的锐利和前瞻性。例如,关于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关于如何激励民众,关于如何防范权臣,都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论断。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中汲取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理解人性的智慧。 三、 译注的价值:跨越时空的理解 《商君书》的原文古奥,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门槛。因此,高质量的译注本至关重要。本书的译注,旨在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真实面貌,并辅以详实的注释和流畅的译文,帮助读者跨越语言和时代的鸿沟。 原文的忠实呈现: 仔细核对底本,力求呈现最准确的原文,为读者提供坚实的阅读基础。 注释的深度与广度: 对文中的生僻字词、典故、历史背景进行详细解释,同时阐述书中关键概念的内涵,如“耕战”、“私田”、“爵”、“令”等。注释不仅停留在字面解释,更会深入探讨商鞅思想的形成缘由及其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意义。 译文的清晰流畅: 译文力求贴近原文意思,同时语言通俗易懂,避免生搬硬套,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商鞅的思想精髓。文白对照的形式,更是方便读者在理解译文的同时,对照原文进行更深层次的研习。 四、 思想的传承: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商君书》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朝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商鞅变法思想的实践成果。其后,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也吸收了法家的一些经验,并对其加以改良。尽管法家思想在汉代以后并非主流,但其“法治”、“君权”、“富国强兵”等核心理念,却始终潜藏于中国政治思想的脉络之中,时而被强调,时而被批判,但从未被完全抛弃。 《商君书》提醒我们,任何一个国家,若要实现繁荣昌盛,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治理。而这种治理,既需要明确的法律制度,也需要有效的执行机制,更需要统治者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清晰规划。在探讨国家治理、社会秩序、个体价值等问题时,《商君书》依然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五、 读者须知:理性审视,辩证理解 阅读《商君书》,需要保持一种开放而审慎的态度。商鞅的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带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例如,其严刑峻法和愚民政策,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存在局限性和争议的。我们不应将其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应将其置于历史的语境中去理解。 本书的出版,意在呈现这部重要的思想遗产,供读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通过阅读《商君书》,我们不仅能够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宏大图景,更能够理解法家思想的精髓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持久影响。本书将成为您探索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理解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宝贵向导。 本书的阅读价值在于: 理解法家思想的源头活水: 它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基石,帮助读者认识法家学派的核心主张。 洞察秦国强盛的秘密: 深入了解商鞅变法,揭示秦国从积弱到统一的关键。 学习古代政治智慧: 掌握君主如何治理国家,法律如何发挥作用,国家如何实现富强。 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理解书中观点的同时,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 感受中国古代文言的魅力: 通过文白对照,领略古人严谨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方式。 《商君书》不只是一部古老的典籍,它更是一种历史的回响,一种关于权力、秩序与文明演进的永恒追问。希望本书能引领您走进这部充满智慧与争议的经典,开启一段深刻的阅读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想象。我本以为这类“精粹读本”多少会有些脱离实际,但阅读下来,我发现其中蕴含的治理思想和为人处世的哲学,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不是那种空谈玄理的文字,而是直指核心的“干货”。例如,书中对权力制约和人才选拔的论述,即便放在现代企业管理或者组织架构设计中,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的译文质量很高,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像是在读一篇精心撰写的现代散文,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许多以往觉得高深莫测的古代理念,并且开始尝试在日常决策中运用这些古老的智慧结晶。

评分

这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系列的书籍,简直是国学爱好者的福音!我最近入手了其中几本,比如先秦诸子的几部重要著作,它们的排版和装帧都非常精美,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尤其是那种对古籍的尊重感,从纸张的选择到印刷的清晰度都能感受到。而且,很多经典文献的解读,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本书在注释和译文的处理上,做到了既尊重原文的古朴,又提供了现代人易于理解的阐释,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它不像有些古籍读本,要么是晦涩难懂的纯文本,要么是过度解读到失去了原汁原味的白话文。这本书的平衡把握得非常好,既能让人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又不至于因为理解障碍而望而却步。每次翻阅,都感觉像是在跟古代的大师进行跨时空的对话,那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通俗读物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对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感非常满意,这直接影响了阅读的舒适度。现在很多出版物为了追求低成本,要么用纸太薄易损,要么油墨味太重。但这一系列的书籍,纸张的选择偏向于柔和的米白色,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而且排版上留白得当,疏密有致。更不用说那精良的装帧工艺,让它完全可以作为一份值得珍藏的案头书。这种对实体书体验的重视,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今天,显得尤为难得。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每当在书架上看到它,都会有一种宁静和充实的满足感,提醒着我要时常停下来,与这些伟大的思想进行一次心灵的交流。

评分

我尤其欣赏这套书在选材上的独到眼光。很多时候,市面上的“国学经典”要么扎堆在《论语》《道德经》这种热门话题上,要么就是过于冷僻到难以找到可靠的解读版本。而这套书似乎更注重构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选取的篇目都很关键,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脉络。比如,我最近在读的某几册,清晰地展现了先秦时期不同学派对“治国”和“修身”的不同路径探索。译文部分的处理也非常讲究,它没有一股脑地把所有复杂的概念都翻译成今天的网络热词,而是保留了足够的学术严谨性,但同时又通过注释点明了关键的术语在当时的语境下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扎实的古代思想框架,而不是浮光掠影地接受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点。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古代典籍的理解存在一个认知陷阱:总想用现代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古人的思想。这套书的注释和译文的风格,恰恰避免了这种“时代错位感”。它非常克制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桥梁”而非“仲裁者”。在对一些充满争议性的论点进行解释时,它会引用多方观点,让读者自己去判断,而不是武断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这种开放式的引导,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批判性思维。说实话,阅读古代经典光靠死记硬背是没用的,关键在于能否将其思想内化并应用于当下的思考。这套书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文白对照的版式,让我可以快速地进行比对,加深对词义演变的理解,非常适合想要深入研究的读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