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未来简史(中文版) | 
| 作者: | 尤瓦尔?赫拉利 著作 | 
| 市场价: | 68元 | 
| ISBN号: | 9787508672069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简装 | 开本:其他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7-02-01 | 版次:1 | 页数: | 
| 印刷时间: | 印次:1 | 字数: | 
| 主编推荐 | |
| "★30多个国家、100周蝉联榜单首位、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热荐的《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瞩目新作! ★《卫报》《泰晤士报》年度推荐图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盛赞! ★人类迎来第二次认知革命,算法将战胜自由意志,大部分人将沦为无用阶层! 一切都是数据处理。如果把每个人都想象成一个处理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信息交流,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整个人类历史,就是给这个系统增加效率的历史。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历史开始于人创造神,历史终结于人成为神 从人类如何胜出,到人类的未来命运 颠覆认知,刷新世界观—— ★人类未来面临的三大议题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升级人类。 ★人类将迎来第二次认知革命 如果说**次认知革命是因为智人的DNA起了一点小变化,让人类拥有了虚构的能力,创造了宗教、国家、企业等概念,使其成为地球的统治者。那么,未来算法和生物技术将带来人类的第二次认知革命,完成从智人到神人的物种进化。 ★人类认知升级的三个知识公式 中世纪时期,人类获取的知识公式:知识=经文×逻辑。 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我们 ...... | 
| 媒体评论 | |
| " 开篇就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令人警醒)的文字明确指出,由于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所有物种都面临着巨大挑战。甚至可以说,这本书比他那本了不起的《人类简史》更具可读性和重要性。——《卫报》 赫拉利之所以能够从当代众多历史学家中脱颖而出,就是缘于他不同常人的清晰文笔和观察视角。——《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本好书的标志就是不但能够改变读者看世界的方式,而且能够将历史的另一面呈现给读者。在《未来简史》这本书里,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人类终将走向何方。——《英国星期日邮报》 看着这样一位天才作家在那么多学科间行踏自如,实在是一大快事……赫拉利的才能在于他切入所有这些领域的方式,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各种方法,进而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观察我们以为自己已知的东西……*后大彻大悟。——《金融时报》 《人类简史》是一部献给人类集体想象力的赞歌……暗示着这些重大事件将如何引导我们创新革命性的信息和生物技术。在结尾处,赫拉利写道“那些永不知足又不负责任的造物主们连他们究竟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吗?”。这个问题在《未来简史》一书中得到了回答,跟《人类简史》一样,这本续作依然闪烁着教科书和百科全书般的光芒。——《进步科学家》 " | 
| 目录 | |
| " 第1 章 人类的新议题 1 生物贫穷线 2 看不见的舰队 5 打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13 死亡的末日 18 幸福快乐的权利 26 地球的神 38 可以请哪位踩个刹车吗? 44 知识的矛盾 49 一段关于草坪的历史 52 幕中出现的一把枪 58 部分 智人征服世界 第2 章 人类世 65 蛇的孩子 68 祖先的需求 71 生物也是算法 75 农业交易 81 五百年孤寂 87 第3 章 人类的特殊之处 91 谁怕达尔文? 92 为什么股票交易所没有意识? 95 生命的等式 99 实验室大鼠的抑郁生活 109 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 112 聪明的马 114 革命万岁! 119 在与暴力之外 123 意义的网 128 大同世界 134 第二部分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第4 章 说书人 139 纸上的生活 146 神圣的经文 149 但这就是有用 156 第5 章 一对冤家 161 细菌和恶魔 162 如果遇见佛陀 166 伪造上帝 169 神圣教条 176 猎巫行动 178 第6 章 与“现代”的契约 181 银行家与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183 奇迹般的大饼 186 方舟综合征 191 毫无意义的竞赛追逐 197 第7 章 人文主义革命 201 向内心探寻 202 踏上绿野仙踪的黄砖路 215 战争的真相 220 人文主义的分裂 225 贝多芬比查克?贝里更吗? 234 宗教的人文战争 238 电力、基因学、伊斯兰激进主义 243 第三部分 智人失去控制权 第8 章 实验室里的定时炸弹 255 我是谁 263 生命的意义 270 第9 章 大分离 277 无用的阶级 288 87% 的可能性 297 从神使到君主 309 不平等的再升级 313 第10 章 意识的海洋 319 心智的差距 320 我闻到恐惧的气味 326 宇宙凭依的钉子 330 第11 章信数据得永生 335 所有的权力都去了哪? 340 概括历史 344 信息渴求自由 346 记录、上传、分享! 350 认识你自己 352 数据流里的一片涟漪 357 图片来源 363 致 谢 366 注 释 369 " | 
| "第1 章 人类的新议题 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醒来,伸展手脚,揉了揉眼睛,脑子里依稀记得某些可怕的噩梦。“好像有什么铁丝网、巨大的蘑菇云之类的。但管它的呢,只是个噩梦吧。”人类走进浴室,洗洗脸,看看镜子里脸上的皱纹,然后冲了一杯咖啡,打开了行事历。“来瞧瞧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几千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什么改变。不管是20 世纪的中国人、中世纪的印度人,还是古代的埃及人,都面临着同样的三大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永远都是人的心头大患。一代又一代,人类向所有神明、天使和圣人祈祷膜拜,也发明了无数的工具、制度和社会系统,但仍然不断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流行病和暴力。许多思想家和先知于是认为,饥荒、瘟疫和战争一定是上帝整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抑或是出自人类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时间尽头,否则永远不可能摆脱。 但在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开始意识到一件惊人的事。虽然多数人很少想到这件事,但在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已经成功遏制了饥荒、瘟疫和战争。当然这些问题还算不上被完全解决,但已经从过去“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我们不再需要祈求某位神祇或圣人来解救人类,而是已经相当了解怎样能预防饥荒、瘟疫和战争, ...... | 
| 内容简介 | |
|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zui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 | 
| 作者简介 | |
| "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青年怪才,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国际书《人类简史》。其新作《未来简史》,以宏大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命运,甫一出版就在掀起一股风潮,引起广泛关注。 "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看可能略显枯燥,但细品之下,却充满了哲学的张力。它避开了那些煽情的修辞,而是用一种近乎严谨的学术探讨方式,将那些最令人不安的未来图景呈现在你面前。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论证过程中,那种频繁地从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中汲取养分,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这让这本书摆脱了单纯的“科幻预测”的标签,而更像是一部扎根于现实的、对人类命运进行终极拷问的“思想实验报告”。例如,当谈到“幸福感”的量化和外部干预时,那种对人类主观体验进行客观化、数据化的尝试,让我深思我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究竟牺牲了多少“作为人”的复杂性。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做大量的标记和批注,因为作者抛出的每一个论点都值得反复咀嚼和辩驳。这本书不只是让你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更重要的是,它让你质疑“我们想要的未来,真的还是‘我们’的未来吗?”这种由内而外的自我审视,才是它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持续的、渐进式的冲击。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能立刻总结出三点教训的实用指南。相反,它像一个巨大的认知迷宫,每当你觉得自己走到了一个出口时,却发现那只是一个通往更深层困惑的入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自由意志”的解构印象深刻,作者似乎在暗示,我们引以为傲的自主决策能力,可能在更强大的算法面前,不过是一层薄薄的、易于被操控的表象。这种对人类主体性的颠覆性观点,让人不得不重新校准自己对“自我”的定义。全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层层递进,从个体层面的生物学升级,过渡到社会层面的数据洪流,最终指向了可能的人类物种的终极演化方向。我发现自己不再仅仅是“阅读”文字,而是仿佛参与了一场关于人类文明方向的严肃辩论。这种需要高度智力参与才能完全消化的书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提供的不是信息增量,而是认知深度的跃迁。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其实挺忐忑的。毕竟,“未来简史”这个标题,听起来就自带一种宏大叙事和不确定性的压迫感。我一直是个不太喜欢被过度预测未来的人,总觉得那些描绘得太清晰的蓝图,往往只是作者一厢情愿的投射。然而,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思辨深度立刻抓住了我。它不像很多畅销书那样,用华丽的辞藻堆砌概念,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甚至略带冰冷的笔触,剖析着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矛盾和正在悄然发生的结构性变化。作者的叙事节奏非常稳健,他似乎并不急于抛出惊天动地的结论,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历史学家,耐心地带领我们回顾过去,审视现在,然后才缓缓指向那些我们可能还未察觉的未来暗流。特别是关于数据主义的探讨,那种将人类的“自由意志”视为一种过时的、低效算法的观点,真的让我后背发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一个看似自主的选择背后的驱动力。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耸人听闻的预言,而是来自逻辑上的无懈可击和对现有社会运行机制的深刻洞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刚完成了一次漫长而艰苦的思维体操,虽然累,但脑子里的空间被拓宽了许多,看待日常新闻和科技进展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审慎和立体了。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节奏处理得非常高明,它在宏大叙事和微小案例之间的切换,如同精准的变焦镜头,既能让你看到人类文明的全体貌,又能让你聚焦于个体选择的微妙之处。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对未来保持着清醒的“怀疑乐观主义”态度。他没有沉溺于末日论的悲观,也没有盲目拥抱技术乌托邦的幻想,而是将两种可能性并置,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和选择。这种克制感,使得书中的论证更具说服力。读到关于“意义的危机”那一部分时,我感触最深,因为当我们所有的生存问题都被算法解决后,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在哪里?这种形而上的追问,被作者巧妙地融入到对最新科技趋势的分析之中,使得哲学思辨不再悬浮于空中,而是紧紧地扣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未来规划上。这本书不是一本轻松的睡前读物,它更像是一次强制性的“思维清零与重装”,迫使你卸载掉许多习以为常的旧有认知框架,为接纳更复杂、更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准备。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烧脑”的,但绝对是物超所值的“烧”。它不像某些通俗读物那样,把复杂的哲学和科学概念降解到只剩下一个肤浅的口号。相反,它要求读者拿出足够的专注力和批判性思维去跟随作者的思路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跳跃”。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无用阶级”出现的可能性那一部分。这可不是那种简单的“机器人会抢走我们的工作”的论调,它深入探讨了在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背景下,人类价值的定义将如何被重塑。那种对未来社会阶层固化,以及一部分人可能在信息和算法迭代中被彻底“边缘化”的描绘,带着一种古典悲剧的美感。每一次我以为自己理解了作者的某个观点时,他总能用一个更深远的视角来拓宽这个概念的边界,让你不得不停下来,合上书本,抬头看看窗外,思考一下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泡沫”究竟有多么脆弱。这书读起来,更像是在和一位极其聪明、博学且不带感情色彩的导师进行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他不会给你标准答案,只会给你更精确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