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年中俄关系/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
原价:34.00元
作者:杨闯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01
ISBN:9787501228768
字数:429000
页码: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给人以启迪。历史发人深思。历史能使人振奋。
《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是一套研究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双边关系的大型学术专著,其内容的时间跨度涉及19、20、21三个世纪,囊括了清政府中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的100多年历史,充分展示了各个时期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外交政策及当时的国际形势,记录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展示了中国边界的历史演变,中国在冷战时期的历史事变与经历,反映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忠实地记录了冷战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有关各国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
本丛书以忠实于历史事实为宗旨,准确评述了主要历史事件,反映了作者们的学术观点。该系列丛书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从事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必备的参考书,也是关心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读者的良师益友。
内容提要
几个世纪以来,中俄关系始终为国人、尤其为史学家所关注。100年来,中俄关系以其变幻复杂、跌宕起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而更加引人注目。诸多学者辛勤耕耘,且成就斐然。中俄关系已经发展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不过,此前的学者们没有跨世纪回顾20世纪百年中俄关系的客观机会,当代的学者也未必都能适时对此产生预感并及时地运作。本书作者以其独具的前瞻慧眼和预先筹谋,抓住了世纪的机遇,及时地推出了百年中俄关系的新作。本书把20世纪中俄关系分为四个时期,系统地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中俄两国的相互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脉络清晰,要点突出,资料丰富,是一本很好的著述。
目录
《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总序总结历史,面向未来
序言 把健康稳定的中俄关系带入21世纪
作者前言 百年中外关系及中俄关系的分期及特点
第一编 清末民初时期的中俄关系(1900一1917)
第一章 俄国七路出兵志在独占中国东北
第一节 19世纪沙俄对中国侵略的回顾
第二节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第三节 沙俄参加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北京
第四节 沙俄七路出兵志在独占中国东北
第五节 中俄交涉俄国退兵东三省
第六节 日俄战争涂炭中国东北百姓
第二章 辛亥革命前后沙皇政府分裂中国的行动
第一节 沙俄策动外蒙脱离中国独立
第二节 沙俄强占唐努乌梁海地区
第三节 沙俄策动呼伦贝尔自治
第四节 沙俄侵略新疆的活动
第二编 民国时期的中苏关系(1917~1949)
第一章 苏俄对华新政策及其建交谈判
第一节 1919-1920年期间苏俄对华宣言
第二节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签订
第三节 中东路问题与中苏的断交与复交
第二章 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
第一节 中苏联手抗日与《苏日中立协定》
第二节 苏联对国、共两党的政策
第三节 苏联对新疆的政策与活动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
第三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中苏关系(1949—1979)
第一章 中苏联盟的蜜月时期
第一节 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莫斯科
第二节 中苏合作与抗美援朝
第三节 中苏经济关系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第四节 苏联交还在中国东北特权
第五节 波匈事件与中苏关系
第六节 1957年毛泽东第S-次访苏
第二章 意识形态分歧与中苏关系的争论
第一节 主权之争与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
第二节 从意识形态分歧到国家利益之争
第三节 赫鲁晓夫撕毁协议撤走专家
第四节 周恩来总理出席苏共二十二大
第五节 苏联策动新疆边民逃亡、暴乱事件
第三章 中苏关系恶化升级
第一节 中苏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论战
第二节 赫鲁晓夫下台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努力失败
第三节 珍宝岛事件与两国总理北京首都机场会晤
第四节 苏联对外扩张与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
第五节 苏联入侵阿富汗与中苏国家关系谈判破裂
第四编 改革开放后的中苏、中俄关系(1979—2005)
第一章 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与斗争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的塔什干讲话
第二节 邓小平战略指挥消除“三大障碍”的斗争
第三节 1989年中苏最高级会晤宣布关系正常化
第二章 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
第一节 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
第二节 中俄、中哈、中吉、中塔边界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中俄政治经济关系的新发展
第三章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第一节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架构的建立
第三节 世纪之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
第四节 21世纪初期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第五节 普京第二个任期的中俄关系
附录
百年中俄关系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百年中俄关系中涉及两国领土问题的基本情况
后记
作者介绍
杨闯,1944年12月生。辽宁省开原市人。1969年7月北京大学俄语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会员。1999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
文摘
序言
我对历史的兴趣,更多地体现在对“为什么”的探究上。尤其是那些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我总想弄清楚背后的原因,以及它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百年中俄关系,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上最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超出一般常识的视角和解读。我期待它能够揭示出两国关系发展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曲折和复杂性,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两国各自的战略考量和国内政治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从而塑造了这段关系。我尤其好奇,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比如革命时期,冷战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两国关系究竟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又有哪些内在的连续性。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史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权力、地缘、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博弈的教科书,我渴望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历史认知水平。
评分读史使人明智,而对于中国这样拥有悠久而复杂历史的国家而言,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尤为重要。这本书的名字——“百年中俄关系”,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兴趣点。它不仅仅关乎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可能折射出中国在这百年间,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定位自己,如何处理与大国关系,以及如何在这种互动中寻求发展和生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去理解那些历史人物的决策,去体会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宏大的叙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俄两国关系的演变是如何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了各自国家的命运。这本书,在我眼中,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我渴望通过阅读它,能够获得一种更深邃的历史洞见,一种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复兴的更深刻理解。
评分我之前在图书馆无意间翻阅过一本关于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概览,其中有一部分内容简略地提到了中俄关系,但总觉得意犹未尽。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更深入的探索需求。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是理解其自身发展轨迹和国际地位的关键。而中俄关系,由于其历史悠久、地缘毗邻、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互动,更是充满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局限于宏观的政治和军事层面,更能深入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展现两国关系的全貌。我期待能够看到作者如何运用翔实的史料,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见解。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份沉甸甸的学术礼物,它将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套“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这本书是其中的一册。我一直对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国与周边大国之间的互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中俄关系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一直很好奇,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两个毗邻大国是如何从合作走向合作,再从摩擦到新的伙伴关系的?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政治风云变幻,文化交流又有怎样的起伏?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而系统的梳理,不仅仅是官方层面的外交史,更希望能够触及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民间的情感,以及历史事件在不同国家民众心中的解读差异。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历史迷雾,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理解那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历史轨迹。它的份量感让我觉得,里面承载了足够的信息量,足以支撑我对这段历史进行一次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填补我知识体系中的空白,让我能够更全面、更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眼前一亮,沉静而厚重的色调,搭配烫金的书名,透着一种历史的厚度和学识的庄重感,瞬间就激发了我想要深入了解其中内容的强烈好奇心。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它,但仅仅是它摆在我书架上的存在感,就已经给我带来了一种充实和知识储备的期待。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对历史有着深刻洞察和严谨态度的学者,他/她一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梳理、考证和写作,才能将“百年中俄关系”这样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课题,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和人物的介绍,更希望能够从中读出历史的脉络、变迁的逻辑,以及两国关系背后深层的力量和影响。这本书,在我看来,绝非一本简单的历史读物,它更像是一扇窗,能够让我透过它,窥见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理解当下,甚至能够对未来的走向有所启迪。我深信,一旦我开始阅读,我会被书中字里行间的智慧和深邃所吸引,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与那些曾经影响世界的人物和事件一同呼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