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套書)
內容簡介
◆ 三冊60萬字,十八開本,特殊裱紅卡書盒+精緻大書衣包覆三大冊珍藏
◆ 白先勇鑽研「天書」數十年,一生心血結晶完整呈現!
◆ 董陽孜字帖+典雅裝幀設計,重現大觀園的極盛繁華
當八十歲的白先勇,
遇見三百歲的曹雪芹,
看文學大師白先勇如何細膩解説《紅樓夢》這本「天書」,
看二位小説傢跨越時空的心靈相印。
《紅樓夢》導讀是白先勇先生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係主要授課之一,分中英文兩種課程,持續二十多年。
二○一四年,臺大邀請迴母校開設《紅樓夢》導讀通識課,由於《紅樓夢》這本「天書」歷來的研究、批評、考據、索隱,林林總總,汗牛充棟,各方爭議熱烈,任何一傢之言,都難下斷論。白先勇藉三學期的細說,正本清源,把這部文學經典完全當作小說來導讀,側重解析《紅樓夢》的小說藝術:神話架構、人物塑造、文字風格、敘事手法、觀點運用、對話技巧、象徵隱喻、平行對比、韆裏伏筆,檢視《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如何將各種構成小說的元素發揮到。
《紅樓夢》早被公認是中國古典文學中偉大的著作之一,更是集大成的纔子書,纔子書的真正解人,往往需要「惺惺惜惺惺」的風流人物。當今之世,白先勇不正是這種纔子?他性好《紅樓夢》,熟讀大半生,尤其跨越兩百多年時空,以小說傢與小說傢心靈相印,豈非適當的解人?
白先勇的細說,除瞭體大思精的掌握全書真意,更在一字一句、一段一落中,處處見齣其中個別呈露的微妙涵義。白先勇「要把金針度與人」,絕不止淺層的講故事,說人物,他透過解構、剖析、抒理、同情……齣入宏觀與微觀,如同曹雪芹書寫那麼強烈的興緻勃勃,將畢生對《紅樓夢》的鑽研體會,傾囊相授。
透過這套書詳實而精準的整理呈現,不僅對《紅樓夢》的欣賞與理解,指齣一條康莊大道,更帶給讀者對傳統、對文學、對文化、對人生的感悟與啟發。
作者資料
白先勇
廣西桂林人。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在讀小學和中學時深受中國古典小說和“五四”新文學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慶生活,後來隨父母遷居南京、香港、颱灣、颱北建國中學畢業後入颱南成功大學,一年後進颱灣大學外文係。1958年發錶第一篇小說《金大奶奶》。1960年與同學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發錶瞭《月夢》、《玉卿嫂》、《畢業》等小說多篇。1961年大學畢業。1963年赴美國,到愛荷華大學作傢工作室研究創作,1965年獲碩士學位後旅居美國,任教於加州大學。齣版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颱北人》、《紐約客》,散文集《驀然迴首》,長篇小說《孽子》等。白先勇吸收瞭西洋現代文學的寫作技巧,融閤到中國傳統的錶現方式之中,描寫新舊交替時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於歷史興衰和人世滄桑感。
作者:白先勇
齣版社:時報齣版
書係:中國歷代經典寶庫
齣版日期:2016-07-05
ISBN:9789571366722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1040頁 / 17cm×23cm
總的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套小說,更像是一份關於中國古典敘事美學的深度報告。它將“曹雪芹”和“石頭記”這兩個核心標簽,用“港颱原版”的權威性和“白先勇文集”的文學高度進行瞭加持。我將它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並不是為瞭炫耀它有多麼昂貴或稀有,而是因為每一次不經意的瞥視,都能喚起我對那種極緻的東方敘事魅力的重新投入。對於那些真正想深入文本肌理,而非走馬觀花地閱讀《紅樓夢》的讀者,這套書提供的深度和廣度是市麵上其他版本難以比擬的,它值得你花時間去品味和研讀。
評分最讓我驚喜的是其細節處理。作為“進口書”,它的裝訂工藝展現瞭極高的水準。每一冊的腰封設計都獨具匠心,並非敷衍瞭事,而是根據對應章節的主題色或核心意象進行瞭微調。比如講到“元妃省親”的那一捲,腰封的暗紋是繁復的宮廷織錦樣式,拿在手裏都能感受到那種奢靡背後的壓抑。而且,書簽綫用的材料也很有檔次,不容易起毛,這對於我這種習慣在閱讀時不斷做標記和摺角的人來說,簡直太友好瞭。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共同構築瞭一種近乎於收藏品的質感,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真是沒得挑,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油墨的香氣混閤著紙張特有的乾燥味道,一下子就把我帶迴瞭那個年代。我特地選瞭港颱原版,就是為瞭追求那種原汁原味的感覺,翻譯腔調對我來說總有點彆扭。拿到手後,發現開本適中,字體大小拿捏得恰到好處,即便是晚上關瞭主燈,隻留一盞颱燈的情況下,閱讀起來也不會覺得費力。我尤其欣賞它選用的紙張,不是那種一眼就顯得廉價的雪白,而是帶著一絲溫暖的米白,使得曹雪芹筆下的那些細膩場景,那些大觀園裏的花草樹木、人物悲歡,似乎都因此多瞭一層曆史的厚重感。
評分說實話,當初下單主要是衝著“細說紅樓夢”這個副標題去的,我以前看《石頭記》總是感覺有些吃力,人物關係錯綜復雜,情節跳躍性強,總需要反復翻閱人物錶。但這一套書的編排方式,明顯帶有港颱學者的那種嚴謹又不失趣味的解讀風格。他們對於判詞和讖語的分析,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學院派說辭,而是用非常清晰的邏輯鏈條,把散落在全書各處的綫索串聯起來,讓人讀後有豁然開朗之感。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沉浸在對寶玉神瑛侍者前世今生的考證中,感覺自己仿佛也成瞭那個時代的旁觀者,對那些“薄命司”中的紅顔,有瞭更深一層的憐憫。
評分我這人比較挑剔,尤其對經典名著的“衍生品”持保留態度。但這次對白先勇先生文集的收錄,簡直是點睛之筆。雖然他不是《紅樓夢》的作者,但他那種對華人文化精髓的把握,以及他對語言的駕馭能力,與曹雪芹的精神是相通的。讀他的小說,總能感受到一種內斂的、深沉的哀愁,和《紅樓夢》裏林黛玉的清高孤傲有著異麯同工之妙。這套書巧妙地將兩位文學巨匠放在一起,讓我體會到瞭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古代的悲劇美學如何在一個現代大師的筆下得到新的詮釋。對於深度愛好者來說,這種並置的閱讀體驗是無價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