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话俗语词典 欧阳觉亚//周无忌//饶秉才

广州话俗语词典 欧阳觉亚//周无忌//饶秉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广州话
  • 粤语
  • 方言
  • 俗语
  • 词典
  • 语言学
  • 文化
  • 民俗
  • 欧阳觉亚
  • 周无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睿图书
出版社: 广东人民
ISBN:9787218065663
商品编码:1383492849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广州话俗语词典
作者: 欧阳觉亚//周无忌//饶秉才 开本: 32开
原价: 19.8
页数: 284
现价: 15.8 出版时间 2010-01-01
ISBN号: 9787218065663 印刷时间: 2010-01-01
出版社: 广东人民 版次: 1
商品类型: 图书 印次: 1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目录 精彩导读
《江淮方言词汇探源》:一部深度挖掘中古汉语遗音的方言学专著 作者: 李文华,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教授,著名方言学家,长期致力于江淮官话与中古汉语语音对应关系的研究。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23年 字数: 约55万字 装帧: 精装,附赠江淮方言语音图谱光盘 --- 内容简介 《江淮方言词汇探源》并非一部简单的方言词典,而是一部立足于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的,对以南京、扬州为核心的江淮官话区(特别是以“宁庐片”为代表的方言)的词汇系统进行深度剖析的学术力作。本书旨在通过对数千条核心方言词汇的细致考察,揭示其语音流变、词义演变轨迹,以及其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特别是隋唐五代至宋元时期)语音和词汇系统的内在联系。 本书的宏大目标是借助江淮方言这一“活化石”,重建和复原部分已经消逝在标准历史文献中的汉语词汇面貌,为汉语方言学、汉语史以及音韵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实证基础。 第一部分:江淮方言的地理与历史脉络 本书开篇详细勾勒了江淮方言的地理分布边界,重点阐述了其作为官话区“南部门户”的特殊地位。作者利用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如明清地方志、早期传教士的记录等,梳理了该方言区在历史上的人口迁徙与文化交融过程。 1.1 官话分派与核心特征: 重点论述了江淮官话(特别是南京官话)在历史上作为“雅言”的辐射作用,以及它在语音上如何保留了更多中古汉语的特征,如复杂的声调系统和部分复辅音的痕迹。 1.2 历史语料的引入: 本部分穿插了对《集韵》、《广韵》等韵书的对应分析,对比了江淮方言在特定音韵点上与中古音的精确契合度,确立了本书后续词汇分析的理论基石。 第二部分:核心词汇的语音重建与考证 这是本书的主体和创新所在。作者并未停留在罗列词汇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词汇的内部结构,进行“剥洋葱式”的还原。 2.1 动词与形态: 集中探讨了江淮方言中保留的若干中古动词词根,例如,对特定表示“行走”或“获取”的动词的深层溯源。作者通过对比现代普通话、中古音以及江淮特定方言的声调和韵部归属,论证了某些高频词汇在历史变迁中如何“定型”的。 实例分析——“弄”的语义扩散: 详细分析了江淮方言中“弄”(nòng/lòng)一词所涵盖的“做、搞、玩弄、使”等多个复杂义项,并追溯其与中古“役”或“作”在特定语境下的语音替代关系,揭示了其从一个相对具体的动作名词向多功能动词演化的复杂过程。 2.2 名词与指物系统: 重点考察了与古代日常生活、建筑、农业活动相关的名词。例如,针对一些地方特有的器具名称,本书结合考古发现和地方文献,首次提出了它们可能是直接承袭自特定历史时期的指称方式。 复音节词的存留: 专门开辟章节研究江淮方言中常见的双音节或三音节词汇的保留现象。这些词汇往往是中古汉语中已经淘汰的复合表达,它们在江淮方言中如同“时间胶囊”一样被完整保存下来,为我们理解宋代口语的词汇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2.3 语气词与虚词的古音残留: 深入探讨了江淮方言中特有的语气词(如某些表示疑问、感叹的词)的发音,通过音韵学方法,将其与《集韵》中古音的特定韵尾或声调进行匹配,展现了虚词系统在语言接触和演化中的顽固性。 第三部分:词义演变与社会文化载体 本书的后半部分转向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词汇意义在特定地理和历史环境下的变异与固化。 3.1 “雅”与“俗”的张力: 考察了江淮方言中大量保留的、带有强烈“文言”色彩的词汇,这些词汇在周边方言区可能已被更现代的表达取代,但在南京等核心区域却因其作为官方或学术语言的地位而得以固化。 3.2 语境依赖性与多义性: 分析了江淮方言词汇在不同社会阶层(士绅、商贾、平民)使用中产生的意义分化。例如,某个表示“判断”的动词,在文人群体中保持其抽象含义,而在民间则被赋予了具体的、具象化的动作意义。 3.3 词汇生态的变迁: 结合近百年来的城市化进程,探讨了部分传统江淮词汇的衰退和消亡过程。作者通过对老一辈方言使用者的深度访谈记录,抢救性地保存了即将消失的方言表达,并对其消亡原因进行了社会学层面的剖析。 总结与展望 《江淮方言词汇探源》是迄今为止对江淮方言词汇系统进行历史语音重建最全面、最深入的学术著作之一。它不仅是方言学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也将为汉语史学、音韵学、民俗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宝贵的、基于实证的全新视角。本书的结论有力地证明了江淮方言在保存中古汉语词汇面貌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是理解汉语复杂演化史的一把重要钥匙。 --- (本书配有详尽的索引、语料库对照表,以及大量历史文献引用,学术性极强,适合高校语言学专业师生及高级研究人员阅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总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光看正史是不够的,还得去听那里的“歪理”和“闲话”,因为最真实的人性往往藏在这些被主流话语过滤掉的角落里。这部词典给我的感受就是如此的“接地气”。它没有回避那些略带粗俗或者略显尖刻的表达,反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考证,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包容性。比如有些描述市井百态的词汇,用词大胆,冲击力极强,但正是这些词汇,勾勒出了那个时代底层民众的生存智慧和幽默感。我甚至将它当作睡前读物,随机翻开一页,读上几条,总能发现新的乐趣或者感悟。它像是一位慈祥又有点“不正经”的长者,坐在你身边,娓娓道来那些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哲理,让人在哈哈一笑之后,又陷入沉思。这种亦庄亦谐的叙事腔调,是很多严肃的学术著作所不具备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有意思,封面那种带着老式印刷品的质感,一下子就把人带回了那个口语文化还未被过度稀释的年代。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能感觉到编纂者在文字的搜集和整理上花费了多少心血。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录条目时的那种“百科全书式”的严谨,很多看似随口一说的俗语,被追溯到了它最原始的语境和可能演变的路数。这不仅仅是一本“查词典”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微型的社会风俗志。比如,对一些带有地域色彩的俚语进行解释时,它往往会附带一小段关于当时广州人生活习惯或者行业背景的描述,这种“带着温度”的解释,让那些冰冷的文字瞬间鲜活了起来。我以前听长辈提过一些词,总觉得是“老古董”,现在对照着看,才明白它们是如何精准地描绘了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光是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找个老茶楼,泡上一壶靓茶,慢慢咀嚼这些流传在市井间的智慧结晶。

评分

如果要给这本书下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定义,我会说,它是一份关于“广州式人情练达”的速成手册,但它的学习过程却充满了乐趣和回味。我注意到编纂者在解释某些带有“劝诫”性质的俗语时,往往会并列给出正反两面的说法,这体现了一种非常成熟的、不偏不倚的价值取向——不褒不贬,只是记录事实和语境。对于现代人而言,我们太习惯于接受被定义好的、明确的道德观,反而对那些复杂、模糊的人性灰色地带感到无所适从。而这些俗语,恰恰就是对人情复杂性的精妙概括。比如,当你在职场上遇到两难境地时,翻阅一下这本词典,说不定就能找到一句恰如其分的“老广”箴言来点醒迷津。它的价值,在于它不是教你怎么“做人”,而是让你更好地“理解”人们是如何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处理彼此关系的。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才是这部词典最核心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语言学发展和方言保护的人,我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内心是感到非常振奋的。它所体现的,是对本土文化血脉的坚守和尊重。如今的普通话推广力度空前,很多年轻人对粤语的理解已经停留在了日常交流的表层,对于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信息,了解得越来越少。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用一种系统化的、近乎田野调查的方式,将这些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的语言碎片进行了抢救性的记录。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行为类”俗语的解析,比如那些形容一个人处事圆滑或者为人耿直的表达,其比喻的精妙之处,往往超越了书面语的范畴。这种口语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强大的画面感和情感负载力,而这部词典成功地将这种生命力“定格”了下来。它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超越了一般区域性词典的范畴,具有了重要的文化人类学参考价值。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工具书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读起来枯燥乏味。但实际体验下来,完全出乎意料。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非常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那些例句的选取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们不是那种生硬地把俗语套进去的“示范句”,而是非常贴合广州人在不同场景下的真实对话片段。读着这些例句,我仿佛能听到街坊邻里在骑楼下讨价还价,或者在茶楼里为了一点小事争论不休的声音。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对于非语言学专业背景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让现代读者能够无障碍地进入到老广州的生活图景中去。如果说普通话是理性思维的载体,那么这些俗语,就是粤语文化群体情绪的集中体现,而这本书,就是解读这份情感密码的钥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