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与分娩

妊娠与分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郎景和著 著
图书标签:
  • 妊娠
  • 分娩
  • 产科
  • 妇产科
  • 孕期
  • 生育
  • 母婴健康
  • 孕妇
  • 新生儿
  • 产后护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289209
商品编码:14770481556
出版时间:2017-04-01

具体描述

作  者:郎景和 著 定  价:69 出 版 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01日 页  数:196 装  帧:精装 ISBN:9787535289209 部分妊娠月历
受孕之谜
选择适宜的受孕时机
怎样测量基础体温
妊娠个月(1~4周)
妊娠第二个月(5~8周)
妊娠第三个月(9~12周)
妊娠第四个月(13~16周)
妊娠第五个月(17~20周)
妊娠第六个月(21~24周)
妊娠第七个月(25~28周)
妊娠第八个月(29~32周)
妊娠第九个月(33~36周)
妊娠第十个月(37~40周)
分娩与产褥
第二部分妊娠合并症
高危妊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心脏病与妊娠
肾脏病与妊娠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妊娠与分娩》讲述妊娠、分娩和产褥各时期的生理、病理现象,让年轻夫妇顺利平安地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实现生一个健康聪明孩子的愿望。全辑分四个部分:第壹部分妊娠月历,是以妊娠月份排列,讲述胎儿发育、母亲变化,哪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哪些是值得注意的异常情况,顺其自然,防患于未然;而且可以参照、可以记录、可以咨询,培养自我保健意识。第二部分妊娠合并症,是强调几种常见的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的防治,是值得注意的“高危”妊娠。第三部分产褥保健,是产褥期的推荐知识,出血、感染是重要的产褥问题,哺乳则是育儿之要事。第四部分生育杂谈,可以认为是以上部分的补充和值得参阅的短文集锦。 郎景和 著 郎景和,林巧稚的继承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妇科内镜学组组长,女性盆底学组组长,《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及多所大学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多次获北京市、卫生部及奖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有名科普作家,主编(译)著作20余部,个人专著5部。
宇宙的低语: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 一部带领读者深入宇宙最深层奥秘的史诗级著作 自人类仰望星空,对宇宙的认知就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然而,我们肉眼可见、用现有物理定律可以完全描述的物质——恒星、行星、星云,乃至我们自身,仅仅占据了整个宇宙构成的不到5%。那么,那占据了95%以上的“隐形”存在究竟是什么? 《宇宙的低语: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正是这样一部旨在揭示宇宙幕后操纵者的权威指南。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次穿越时空、挑战人类认知极限的思想远征。 第一部分:看不见的引力之手——暗物质的追寻 本书的开篇,将带领读者回到20世纪初,从弗里茨·兹威基对后发星系团的观测入手,揭示“缺失质量”的最初端倪。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对牛顿和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严峻考验。 星系旋转曲线的悖论: 我们将详细剖析维拉·鲁宾如何通过对旋涡星系旋转速度的精确测量,无可辩驳地证明:星系外围的恒星运动速度远超可见物质所能提供的引力。这如同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质量晕包裹着每一个星系,它就是暗物质的直接“指纹”。 候选者的光谱: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当前主流的暗物质候选理论。 WIMPs(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 这种理论认为暗物质由一种尚未被发现的、质量远大于质子的基本粒子构成。我们将考察大型地下探测器,如意大利的DAMA/LIBRA实验,以及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搜索策略,探讨直接探测和间接探测的复杂性与挑战。 轴子(Axions): 探究另一种轻量级粒子如何从解决强CP问题中应运而生,并成为暗物质的有力竞争者。我们会详细阐述超灵敏磁场实验如何试图捕捉这些“幽灵粒子”的微弱信号。 引力透镜的证据链: 介绍引力透镜效应——光线在巨大质量(包括暗物质)的弯曲时空路径中发生的偏折。从微透镜到强透镜,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宇宙尺度的“放大镜”来绘制暗物质的分布图。子弹星系团(Bullet Cluster)的观测,被视为暗物质存在的“铁证”,本书将对其进行最深入的图像分析和物理解读。 第二部分:驱动膨胀的神秘力量——暗能量的谜团 如果说暗物质是宇宙的骨架,那么暗能量就是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引擎。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聚焦于这个更加令人困惑的现象。 超新星的警钟: 1998年,两支独立的天文团队通过观测Ia型超新星(被誉为“宇宙标准烛光”)的亮度,震惊了世界: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而不是像预期的那样因引力作用而减速。我们将复盘这项发现的精妙之处,以及它如何彻底颠覆了宇宙学的标准模型。 宇宙常数还是新物理? 爱因斯坦的“小错误”: 探讨爱因斯坦引入的宇宙学常数(Lambda, $Lambda$)如何从一个“哲学上的必要之恶”转变为描述暗能量的最简单模型——真空能量。然而,理论计算得出的真空能量密度与观测值之间存在惊人的120个数量级的差异,这是理论物理学界最大的危机之一。 动态的场: 介绍“第五种力”的设想——比如精质场(Quintessence)。这种模型认为暗能量不是恒定的真空能量,而是一种随时间演化的动态标量场。我们将分析不同精质模型对未来宇宙命运(大撕裂、大冻结)的影响。 广义相对论的修正: 探讨暗能量可能不是一种物质或能量,而是我们对引力理论本身理解有误的信号。介绍f(R)引力等修改引力理论(Modified Gravity)如何试图在不引入额外暗能量的情况下解释加速膨胀。 第三部分:宇宙的命运与未来探测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野投向未来,展望人类如何解开这两个终极谜团,以及它们对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深远的影响。 前沿探测计划: 详细介绍正在进行和计划中的宏大项目: 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Euclid)与薇拉·鲁宾天文台(LSST): 如何通过绘制数十亿星系的精确三维位置图(BAO声学振荡)来约束暗能量的性质和演化。 深空探测器任务: 探讨探测器如何更精确地测量宇宙的几何形状和膨胀历史。 统一理论的召唤: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清晰地指明了标准模型(描述可见物质)的局限性。本书将探讨它们如何作为连接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桥梁,推动超对称、弦理论等前沿物理学理论的发展。 《宇宙的低语》不仅是对现有知识的梳理,更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叩问。它将挑战读者的直觉,激发对宇宙终极本质的无限好奇心。阅读本书,即是站在人类认知的最前沿,聆听那来自宇宙深处、关于“虚空”的低语。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著作,它在描述生命降临的壮丽景象时,从未忽略了“人”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非常喜欢作者对于“体验”本身的重视。书中收录了一些真实的分娩故事片段——那些不同的人生瞬间,有喜悦,有挣扎,有意外,但无一例外都充满了力量。这些叙事片段打破了医疗化叙事对个体经验的过度简化,提醒我们,每一次分娩都是独一无二的,其背后的情感张力是任何数据模型都无法完全捕捉的。这本书似乎在倡导一种更尊重个体感受的分娩哲学,它探讨了如何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生命以最自然、最符合个体意愿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上。阅读这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一种对女性身体自主权的尊重,以及对家庭支持系统的深刻理解。它让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两个个体(母亲与胎儿)的事情,而是一个社群和家庭共同参与的重大事件。

评分

老实讲,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出了我预期的“科普读物”范畴,它更像是一部结合了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我发现作者在叙事结构上非常巧妙,并没有将重点仅仅局限在生物学层面。相反,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去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如何理解和应对生育这一人生阶段的。比如,它对比了古代助产士的智慧与现代医疗技术的介入,这种跨时代的对比,揭示了观念的变迁和技术伦理的冲突。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疼痛管理”和“选择权”的讨论,作者非常客观地呈现了各种分娩方式的利弊,不带有任何预设立场的倾向,这对于一个正在考虑未来生育计划的人来说,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中立信息。它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主流叙事。文字风格上,偶尔会跳出严谨的学术腔调,插入一些富有哲理的散文段落,使得整本书的节奏张弛有度,读起来既有学问味,又不至于枯燥乏味,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在某些环节的深度上,让我产生了一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或许是它刻意为之,以保持其大众普及性。例如,当它触及到现代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伦理困境时,我认为探讨得略显保守和蜻蜓点水。明明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作者却选择了一种相对平稳的介绍方式,缺少那种“直面核心矛盾”的勇气和力度。我期待看到更尖锐的辩论,更深入地挖掘基因编辑技术在未来生育领域可能带来的社会分化。不过话说回来,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其平衡性,它试图面面俱到,而不是深挖某个高风险的雷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谨慎或许是负责任的表现,它确保了本书对绝大多数读者群体都是安全且富有建设性的。总的来说,它是一部优秀的入门与进阶读物,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知识框架,即便在某些前沿领域它有所保留,其奠定的基础知识价值也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坦率地说,比我预期的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但实际上,它的语言组织非常贴合普通读者的认知习惯。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医学术语“翻译”成日常能懂的语言。例如,在描述产程中的关键指标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时,作者没有使用大量拉丁文缩写,而是用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其内在含义,这对于第一次接触这些信息的准父母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赞赏它对于“心理准备”的重视,书中详细分析了孕期焦虑、产后抑郁的成因与应对策略,提供的心理调适技巧非常具体且可操作性强。我甚至把它推荐给了几位正在备孕的朋友,他们反馈说,这本书读完后,那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大大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未来挑战的积极准备姿态。它不是提供保证书,而是提供了一份详尽的“地图”,让你知道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路况。

评分

这本书,我得说,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它探讨了人类存在的一个核心议题——生命的诞生。作者似乎拥有穿透迷雾的洞察力,将一个我们通常视为自然而然的过程,细致入微地剖析成了无数个可以理解、可以尊重的阶段。我特别欣赏它那种对科学严谨性的坚持,每一个论述都有坚实的文献支撑,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翻阅的每一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高级的生理学考察,从最基础的细胞分裂到复杂的器官系统形成,作者的笔触既专业又不失温度。尤其是关于胎儿发育的章节,那些图文并茂的展示,简直比教科书还要清晰,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准确把握那些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发生”,更是关于“为何如此”,深入挖掘了进化论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身体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孕育新生命。这种深度和广度,在同类主题的书籍中是极为罕见的,让人读完后,对生命本身产生一种近乎崇敬的敬畏感。它成功地将冰冷的科学知识,转化成了一场关于生命奇迹的宏大叙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