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小词典-第4版

英汉小词典-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正栓 著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汉词典
  • 工具书
  • 语言学习
  • 英语学习
  • 汉英词典
  • 第四版
  • 小型词典
  • 便携词典
  • 学习辅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6844
商品编码:1509999013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英汉小词典-第4版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5-01-01
作者:李正栓 译者: 开本: 64开
定价: 17.80 页数:682 印次: 1
ISBN号:9787100086844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4

内容提要

本词典在1999年修订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再一次的大幅度修订工作。

本词典的特色:

1、增补新词1400多个,收词总数达16400余条,充分满足读者需要。

2、新增短语1700余个,删除过时的词语、例证500余处,与时俱进。

3、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等为依据,对词目词以加☆号、*号和无任何符号的方式,分别表示重要词汇、次重要词汇和常用词汇,方便掌握、记忆。

4、附录中增添了中国国家机关名称英译表,更加体现实用性。



目录

目录


出版前言

使用说明

英语字母表

发音简表

《英汉小词典》正文

附录:

不规则动词表

常见英语人名表

世界各国和地区主要城市

中国国家机关名称英译


《世界文豪的私密笔札:失落的信件与手稿珍藏》 一窥文学巨匠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与创作轨迹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一部普通的文献汇编,而是一次深入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核心的私人探秘之旅。我们精选了十余位重量级文学家,如马尔克斯、伍尔夫、卡夫卡、海明威、普鲁斯特、以及国内的鲁迅、沈从文等,他们一生中未能公开发表、或仅在极小圈子内流传的私人信件、日记节选、早期习作草稿、以及创作构思笔记等珍贵文本。这些“遗失的笔札”以其最原始、最未经雕琢的面貌,揭示了这些伟大灵魂在面对生活、爱情、政治动荡以及创作瓶颈时的真实挣扎与灵光乍现。 本书收录的文稿横跨了从1900年至1970年代的漫长岁月,涵盖了现代主义的萌芽、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以及战后存在主义思潮的兴起。每份文献都附有详尽的背景考证和专家注释,帮助读者理解特定历史情境下,这些文字的真正重量。读者将有机会亲眼目睹海明威如何在一个夏日清晨,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一个关键情节辗转反侧;感受伍尔夫在与丈夫莱纳德争论女性写作地位时的激烈与温情;甚至窥见卡夫卡在绝望中写给特定友人的、充满象征意义的梦境记录。 详细章节结构与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创作的炼狱——手稿与修改的艺术 本部分集中展示作家在打磨作品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我们重构了数个经典段落的早期版本与定稿的对比,重点分析作家如何通过反复的删减、重组和词语的替换,最终达到文学上的精准。 马尔克斯的魔幻开端: 摘录了《百年孤独》最初构思的几页笔记,展示了马孔多镇的地理雏形是如何从一张混乱的草图演变为文学奇迹。其中包含了他关于“瘟疫失眠症”的早期设想,以及对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初步规划。 普鲁斯特的“玛德琳”前夜: 公开了普鲁斯特在回忆录成型前,写给一位医生朋友的信件,信中描述了他如何通过对气味和味觉的极端敏感,无意中触碰到“非自主记忆”的开关。这封信比任何官方传记都更早、更直白地解释了他“失落时光”的心理机制。 福克纳的南方低语: 一组关于“约克纳帕塔法县”系列小说中,多个叙事视角的早期混用稿。这些稿件显示了福克纳在尝试“意识流”技巧时,如何像雕刻家一样,不断地在不同人物的声音之间切换,直到找到最适合承载悲剧宿命的语调。 第二部分:私密的镜像——信件与日记中的人性剖析 文学家的公众形象往往是符号化的,而私人书信则还原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脆弱与挣扎。本部分着重于展现他们生活中的困境与情感的波澜。 伍尔夫的“灯塔”之外: 收入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创作《到灯塔去》期间,写给女儿辈作家的几封信。信中她坦诚地讨论了性别在文学创作中的隐形壁垒,以及她在面对精神压力时,如何依靠丈夫的日常琐事来锚定现实。这些信件的笔触既尖锐又充满母性的温柔。 卡夫卡的隐秘祷文: 精选了数段卡夫卡写给米莱娜或家人的信件片段(以德语原文和精准翻译呈现),这些文字充满了对“判决”、“审判”和“官僚主义迷宫”的直观恐惧。相比他公开发表的荒诞作品,这些私信更像是他个人存在的持续性焦虑的文本化体现。 鲁迅与友人的论战片羽: 展示了几封鲁迅先生与当时进步作家之间关于文学翻译、批判方向的往来信件。这些信件的措辞比公开发表的杂文更为直接和尖锐,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思想阵地上的激烈交锋与相互的尊重。 第三部分:未竟的探索——被搁置的构思与被禁止的章节 文学史上不乏天才的设想因各种原因(健康、政治审查、自我怀疑)而未能付诸实践。本部分收录了那些“如果……会怎样”的文学可能性。 海明威的战后疗伤: 几页关于他晚年尝试创作的一部关于二战欧洲战场的长篇小说纲要。纲要中描述了一个与《永别了,武器》截然不同的、更加悲观和虚无的结局,但最终他选择了将其销毁,转而投向更为简洁的短篇。 沈从文的现代都市迷思: 几篇早期在北平发表的、带有明显现代主义倾向的短篇小说构思,内容涉及都市的异化和对传统价值的怀疑。这些构思显示了沈从文在试图突破湘西田园牧歌主题时所经历的内心拉扯,以及他最终选择回归故土叙事的深层原因。 乔伊斯晚年的语言实验残片: 一份关于他计划中的下一部作品的简短备忘录,其中充满了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的音韵学符号和自创词汇。这份残片展现了这位语言大师在晚年如何将文学推向了比《芬尼根的守灵夜》更极端的、近乎于音乐的抽象领域。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世界文豪的私密笔札》不仅是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的宝库,更是对所有热爱文学的普通读者的一次深度邀请。通过这些未曾修饰的文字,我们得以暂时穿透作家的“人设”,直面那些塑造了不朽作品的平凡的、充满挣扎的灵魂。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伟大的艺术往往诞生于最私密、最不确定的内心深处。本书提供的不是结论,而是无尽的思考和对人性光辉的全新理解。阅读这些笔札,如同与这些逝去的巨匠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真诚的对话。 装帧设计与呈现: 本书采用高克重哑光纸张印刷,力求还原手稿的质感。所有引用的手稿均以高精度扫描件形式附于原文旁(或作为插页),让读者能清晰辨认笔迹的抑扬顿挫,感受墨水在纸上留下的物理痕迹。专家注释部分以典雅的宋体排版,确保阅读的权威性与舒适度。这是一部值得珍藏的文学“文物级”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案策划工作的人,我经常需要在中英双语之间进行快速切换和核对。效率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这本书的检索速度成了我最看重的方面。我惊喜地发现,它的收词量虽然庞大,但编排逻辑极其清晰。英文词条的排序遵循严格的字母顺序,而且在同一个字母下,同一词根的词汇会集中排列,这极大地减少了我在查找过程中因为分心而遗失目标词汇的几率。更关键的是,它的“回查”功能做得非常人性化——在中文释义的旁边,会用小号字体标注出对应的英文词根或者相关词组的提示,这对于我们这类需要“逆向思维”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神器。我试着快速查找了十几个不常用的技术术语,平均每次都能在五秒内定位到准确的条目,这种接近于直觉的查找体验,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流程效率,让我可以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工具本身。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材料,手感非常扎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用心打磨的精品。色彩搭配上,主色调是深沉的藏青色,点缀着简洁的银色和金色字体,透露出一种低调的专业感。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漂白纸,而是略微偏黄的米白色纸张,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容易疲劳。字体排版上,无论是汉字还是英文单词,都采用了清晰易读的字体,间距和行距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小字号的释义部分,也能轻松辨认。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细节处体现了匠心,比如书脊的锁线装订非常牢固,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工具书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注意到,在封底内侧,还印制了一个小小的排版示意图,展示了不同信息层级的区分方式,这种对用户体验的细致关怀,在很多同类产品中是看不到的。整体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设计精美的文具,让人愿意时常拿在手里摩挲。

评分

这本书的附加信息量和实用价值,远超出了一个基础词典的范畴,更像是一本浓缩的语言使用手册。我尤其欣赏它在词形变化和搭配使用方面的详尽说明。比如,很多介词搭配的固定用法,仅仅背诵单词是无法掌握的,但这本书在词条下方专门开辟了一个“搭配/习语”小栏目,清晰地列出了“with”、“on”、“at”等常用介词与该词的固定组合,并且给出了简短的解释。这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是避免“中式英语”的绝佳防线。此外,它对一些易混淆词的辨析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对形近词的区分,它不是简单的并列解释,而是通过设置“辨析”框,用对比的方式指出它们在词性、语体和使用频率上的差异。这种超越基础收录范围的知识补充,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更像是一位随时待命的私人语言顾问。

评分

我最近在准备一个非常重要的英语口语考试,对于词汇的精准掌握要求极高,特别是那些一词多义或者在特定语境下有微妙差别的词汇。这本词典在释义的深度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像有些快餐式的词典那样,仅仅给出一个最常见的中文对应词,然后草草了事。相反,它会根据不同的词义赋予编号,并且在每个编号后面,紧跟着一系列地道的例句,这些例句的语境覆盖面非常广,从日常对话到学术讨论都有涉猎。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某个动词的解释,它详细区分了“表示肯定”和“断言”在语气上的细微差别,并且用非常精炼的对比句子展示了这种差异。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是什么意思”,而是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用”,这种实用主义的编写风格,是任何线上工具都难以替代的深度体验。

评分

从一个资深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耐用性和便携性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虽然它的内容翔实,收录词汇量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在尺寸控制上做得非常出色。它的大小适中,既保证了足够的阅读舒适度,又方便我日常携带——无论是塞进公文包的侧袋,还是放在背包里,都不会显得笨重。更重要的是,它的耐用性让我感到物超所值。我经常需要在咖啡馆、图书馆甚至户外临时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难免会有咖啡溅洒或者被书角磕碰的情况。但这本书的封面和内页结构非常坚固,即便是被我无意中压在了厚重的书籍下面几个小时,拿出来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平整度和清晰度,没有出现任何的“毛边”或者纸张卷曲的现象。这种经得起日常“折腾”的品质,对于一本高频使用的工具书来说,是衡量其价值的硬指标,它证明了这不仅仅是设计上的美观,更是功能性上的可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