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全2册)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01 |
| 作者:刘树屏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198.00 | 页数:0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13315982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四卷(八册),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第一册为凡例、类字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第五、六册为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第七、八卷为卷四,也是最后一卷,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当时,本书以石版印刷流通,随即广为仿效和普及,成为全国各小学学堂通行教材。几十年间,其扩印之多、流布之广、版本之杂,一时无二。本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其精神传承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从晚清到民国,这种隐性线索还存在着,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一路灿烂光华、自强不息。及至当代,此书却寂寂无闻。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虽为工匠所制,但却意外地创造了一座高峰,体现了民间书法艺术与绘图艺术的完美结合。书中所绘图画多为《点石斋画报》风格,人物、花鸟、建筑、器物,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至今仍为收藏家视若拱璧。在版式上,该书也打破了线装书的通常格式,大胆采用“六宫格”,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处在线装书从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过渡时期,也处在西学东渐、思想杂出的旧学、新学接壤之际,这一切,皆在书中留下了特殊的记号,如:卷一中印有五十一幅世界和中国地图的插绘。又如:对于电的解释,就很有意思:“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电速三倍于光,每秒约行五十七万英里。动植及金类多有含之者。今所用,则人造之电也”,讲到了人可以发电。由电的概念扩大到雷:“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雷声必在电后者,光行较速于声。如施放火炮,先见火后闻声也。避雷之法,勿近铁器,勿着湿衣,勿倚高墙,勿开窗户。屋高设防雷杆,可以引电入地”,为小学生提供了有用的防雷知识。
对潮汐现象,教科书作了长篇解释,引用了当时的最新发现:“潮汐之理,昔人但谓地与日月相吸而成,惟地球背日月面成潮之理,终难明确。数年前美国天文学家,谓地球对日月面与背日月面所成之潮,不仅关日月吸力,更由向心离心二力而生。对日月面之水,向心力大于离心力,故水也对日月凸出而成潮。背日月面之水,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故水也背日月凸出而成潮。对面既有潮,背面复有潮,故地绕本轴一周潮必两至。”此时,科学术语“向心力”、“离心力”见诸语端。
亦有论者称这套课本“是文明史的重要标志之一”。八册内列“检字、类字、字课图说”等内容。字课图说分成简说与详说,简说为十岁以下的学生而说,详说为十一岁以上的学生而说;注音、释义各有侧重;以常用字为主,生僻者不载;字义分详简二类,识字之序分浅深二级,先浅后深。
可见,此书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小学字典,同时,还是一部解释字根意义、正本清源的《说文解字》。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是以此书作为童年的启蒙教材。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时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本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创制,得益于二人:
一位是“澄衷蒙学堂”的创始人叶澄衷先生(1840~1899)。叶先生是清末沪上巨贾,“五金大王”。热心赈济、救贫和办学,创办“怀德堂”、“忠孝堂”、“义庄”等慈善机构,晚年倾巨资创办“澄衷蒙学堂”。对教育事业贡献良多。
一位是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刘树屏先生(1857~1917),他运用博古通今之学问,倾力编撰而成此书。刘先生书文俱好、能办事,民国后隐居不出,民国六年辞世。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点校本)上册(总目、卷一、卷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繁体横排点校本)下册(卷三、卷四)
我必须承认,刚开始接触这套书的时候,心里是有些忐忑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蒙学读物实在太多了,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都只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读。然而,这套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编排逻辑非常严密,从基础的笔画结构,到常用字的演变,再到词语的搭配和应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对“形”与“义”关系的探讨。作者非常注重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原理,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具体的图景。这种“以图说字”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让我不再觉得汉字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历史感的艺术品。读完之后,我对汉字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更珍视我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说实话,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很有讲究,让人爱不释手。现在的很多书籍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感”而牺牲了阅读体验,但这套书却做到了古朴与典雅的完美结合。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墨色浓淡适宜,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在内容设计上充满了人文关怀。书中穿插了一些古代先贤关于学习方法和修身养性的格言警句,这些内容并非生硬地插入,而是与字词的讲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在教你文字的同时,也在塑造你的品格和价值观。这种将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融为一体的做法,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也远超我的预期。虽然它是一本注重基础的读物,但它所传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对现代学习者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作者强调的专注、细致和对细节的把握,是任何学科学习中都不可或缺的品质。我发现,自从开始研读这套书以来,我在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复杂信息时,也变得更加有条理和清晰。它就像一把尺子,校准了我的认知习惯。而且,书中的一些古代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也启发了我写作和表达的灵感。总而言之,这不是一本读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常伴左右的工具书和人生导师,每一次重读都能带来新的领悟和启发。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尤其是它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我一直觉得学习传统文化有点望而生畏,总觉得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概念离我们很遥远,但是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现代和生活化的语言,把那些深奥的道理讲得清晰明了。它不仅仅是教你认字,更像是在引导你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思维逻辑。我记得其中有一篇关于“道”的阐述,作者并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词汇,而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真的非常有效,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和一位睿智的长者在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他不仅教你“知其然”,更让你明白“所以然”。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它对传统文化脉络的梳理能力。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单个字的解释上,而是能够将这些基础字汇放置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例如,在解释某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字词时,作者会简要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习俗,这使得文字的意义更加丰满立体。这种“大历史观”下的文字学习,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是如何思考世界和表达情感的。它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对于那些希望系统性地重温和学习传统蒙学精髓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它教会你如何“看”文字,更教会你如何“读”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