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

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社 著
图书标签:
  • 成语
  • 汉语
  • 词典
  • 语言学习
  • 工具书
  • 第6版
  • 中华文化
  • 语言文字
  • 普及读物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西单图书大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7100035805
商品编码:1611150222
出版时间:200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发行部 出版时间:2003-01-01
作者:本社 译者: 开本: 64开
定价: 17.80 页数:514 印次: 167
ISBN号:7100035805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6

内容提要

《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释义准确,拼音规范,例句简明,特别适合中小学教师生和一般语文工作者使用。是深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之一。


《全球航海史话:从大航海时代到现代海权争夺》 内容简介 本书《全球航海史话:从大航海时代到现代海权争夺》,是一部跨越数百年历史,深入剖析人类航海活动演变及其对世界格局深远影响的宏大叙事。它并非关注某一特定地域的语言文化现象,而是聚焦于海洋这一人类文明的宏大载体,探讨了船只、技术、贸易、战争与政治力量如何在波涛汹涌之间交织,重塑了我们今日所知的世界面貌。 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结构严谨,叙事宏大,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立体而多维度的全球航海图景。 第一部分:远古的召唤与早期探索(史前至中世纪早期) 本部分追溯了人类与海洋最初的接触。从太平洋岛屿上波利尼西亚人令人惊叹的无动力远洋航行能力,到地中海文明中腓尼基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商业网络构建,我们看到了海洋如何从障碍转变为连接生命的动脉。重点考察了古代造船技术的初步发展,如独木舟、桨帆船的演变,以及古代航海家如何依赖星辰和洋流进行定向。这一阶段强调了海洋在早期文化传播和资源交换中的基础性作用,尽管其规模远不及后世。 第二部分:中世纪的海洋边界与技术萌芽(约500年至1400年) 本章深入研究了中世纪在航海领域的重要技术积累。重点介绍了阿拉伯人在印度洋贸易中的统治地位,他们如何完善了季风航行技术,以及对罗盘和星盘的改进应用。同时,欧洲维京人的“长船”探险,将活动范围扩展至北大西洋,展现了特定地理环境下对船体设计的极致追求。书中详细描绘了中国宋元时期,郑和下西洋前的技术准备阶段,包括水密隔舱技术和天文导航仪器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大航海时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部分:大航海时代的黎明与全球化序曲(15世纪末至16世纪) 这是全书的核心篇章之一。它详细记录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如何借助卡拉维尔帆船和更精密的地图绘制技术,开启了绕过传统商路、直达亚洲和美洲的时代。书中不仅描述了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等人的航行壮举,更深入分析了背后的经济驱动力——香料、黄金和传教的野心。这一时期,海洋不再是探索的终点,而是征服和殖民的起点。我们细致梳理了早期跨洋贸易路线的建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新大陆的生态与社会冲击。 第四部分:海权争夺与商业帝国的兴衰(17世纪至18世纪) 随着技术成熟,海洋的主角从探险家转向了国家和商业公司。本部分重点阐述了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新兴海上强国如何通过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特许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来争夺全球贸易的制高点。书中详细对比了帆船时代的巅峰之作——西班牙大帆船与英国“海船”(Ship-of-the-Line)的设计特点及其在海战中的运用。这一时期,海洋成为了国家财富的决定性战场,贸易路线的保护与截断直接决定了一个帝国的命运。我们对“重商主义”如何与海军扩张深度捆绑进行了批判性审视。 第五部分:蒸汽、钢铁与工业时代的海洋革命(19世纪) 工业革命对航海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本书详细记录了从木制帆船到铁壳蒸汽轮船的过渡过程,分析了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如何极大地缩短了全球航线,重塑了全球经济地理。蒸汽动力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航速和载重,更使得航运脱离了对风力的依赖,实现了更可靠的全球连接。同时,本章也探讨了在工业力量驱动下,列强对战略海峡和关键港口(如新加坡、亚丁)的控制欲如何加剧,为后来的全球冲突埋下了伏笔。 第六部分:两次世界大战与现代海权博弈(20世纪至今) 最后一部分聚焦于现代战争背景下的海洋战略。详细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U型潜艇战的恐怖效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航空母舰对决如何彻底改变了海战的形态。书中探讨了二战后,超级大国如何通过建立全球海军基地网络来维护其全球影响力。进入冷战时期,核潜艇和弹道导弹的出现,使海洋的战略意义从传统的物资运输和舰队交战,上升到了威慑和二次打击的新维度。最后,本书展望了当代海洋面临的挑战,包括航道安全、资源枯竭、海洋法体系的演变,以及新兴大国在“蓝色经济”和战略航道(如马六甲海峡、南海)上的博弈,揭示了海洋力量在21世纪国际关系中依然扮演的核心角色。 总结 《全球航海史话》通过对造船技术、贸易路线、军事策略和地缘政治的交叉分析,力求全面展现海洋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它是一部关于技术进步、商业贪婪、帝国兴衰以及人类不懈探索精神的史诗,内容涵盖了数千年间海洋探索与控制的复杂图景。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语言的细微差别非常敏感的人,市面上很多成语词典在解释上总觉得差了那么点“神韵”。但是《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机械地罗列解释,更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国学老师在旁边耳提面命。比如,对于一些带有褒义和贬义色彩的成语,它会明确指出,这避免了我们在使用中闹出笑话。我记得有一次,我本想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某人过于刻板,结果选错了,事后对照了这本词典,才发现自己混淆了两个意思相近但褒贬完全相反的词。这种精准的区分,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至关重要。再者,它的排版设计也十分讲究,字体清晰易读,索引做得非常方便,即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迅速找到目标词汇。这本词典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宝库。

评分

这本《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成语储备量捉襟见肘,尤其是在写一些稍微正式一点的文章或者与人交谈时,总感觉词不达意。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它的编排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词典那样死板,让人望而却步。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成语的解释都深入浅出,不仅有字面意思,更有引申义和使用场景的解析,这点对于我这种“死记硬背”型选手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记得有一次我急需一个形容“坚韧不拔”的成语,快速查找后,不仅找到了最贴切的词,还了解了它背后的典故,让我在汇报时说起来底气十足。而且,它收录的成语数量也非常可观,基本上覆盖了我日常接触到的所有常用以及一些不常用的“冷门”成语。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了我案头的常备工具书,时不时地翻阅一下,不仅能解决燃眉之急,更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熏陶。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文史爱好者,我对于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渊源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完美地满足了我的这种“八卦”精神(当然,是学术意义上的)。很多词典只给出一个简短的典故摘要,但这本书的释义部分,往往会用一段生动的小故事来还原成语诞生的背景,读起来简直就像在听评书,非常引人入胜。我常常是看了典故后,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就变得立体而深刻,再也不会混淆了。比如“卧薪尝胆”的故事,通过词典的详细描述,我仿佛能感受到勾践当年的隐忍与决心。这种文化深度的挖掘,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关键原因。它不只是一个查询工具,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引导我走进成语的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类似的工具书,很多都存在更新不及时或者收录不全的问题,导致买回来没多久就成了“过时的古董”。但《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的“第6版”字样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观察到,它收录了一些近些年来比较流行、开始被广泛使用的成语,这说明编纂者紧跟时代脉搏,没有故步自封。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与时俱进的人来说,这非常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中引用的例句,这些例句往往来自名家著作或者经典语录,不仅权威,而且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通过学习这些例句,我不仅记住了成语的用法,还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更高级的句式结构。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让我觉得它的投资是绝对值得的,它陪伴我度过了许多需要精准表达的时刻,让我的表达从“能说”提升到了“会说”的境界。

评分

我之前在备考一个需要大量进行书面表达的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对效率要求极高。《汉语成语小词典-第6版》的便携性和高效查找机制帮了我大忙。它不像那种厚重的工具书,放在包里沉甸甸的,这本书的开本设计非常合理,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翻阅。更关键的是,它的检索系统做得极佳,无论是按拼音、部首还是笔画查找,都非常迅速准确,极大地节省了我的复习时间。在考场上遇到需要恰当成语来润色的地方,我甚至能在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书中的排版和关键词,这得益于长期高频率的使用和它清晰的版式设计。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高效助推器的角色,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成语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提高了学习效率,让我能够更专注于核心内容的掌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