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圆峤内篇-道教西派李涵虚内丹修炼秘籍 |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5-01 |
| 作者:(清)李涵虚著 | 译者:陈毓照编纂;盛克琦校点 | 开本: 16开 |
| 定价: 54.00 | 页数:381 | 印次: 1 |
| ISBN号:9787802541108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首次汇集中国道教内丹西派祖师李涵虚(1806-1856)的内丹修炼秘籍;展现中国道教博大精深的内丹学理论体系、内修思想和实修体验;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道门印之书,名山深藏之典。经书流通,可辅正道之传承;道术修炼,能健国民之身心。仙学丹道,摄生要术,最宜普世而利民者也。
本书为“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中的一本。全书首次汇集了中国道教内丹西派祖师李涵虚的内丹修炼秘籍。主要包括《道窍谈》、《三车秘旨》、《后天串述文终经》、《后天串述文终经》、《太上十三经注解》、《黄庭内外景经注解》、《道情诗词杂著》等。本书展现中国道教博大精深的内丹学理论体系、内修思想和实修体验。
西派创立于清道光、咸丰年间乐山李涵虚,是道教内丹诸流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道窍谈;三车秘旨;后天串述文终经;人元大道九层炼心文终经;太上十三经注解;黄庭内外景经注解;《无根树词》注解;道情诗词杂著。
河北滦县人,1958年7月1日出生。全具
龙门派第二十六代传人,道名董崇文,号犬
道子;河北省政协委员、唐山市道教协会会
长、唐山玉清观住持、唐山市侨商会会长,
研究生学历(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硕士)。
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喜读道家经典,尤其
推崇商祖陶朱公(范蠡);亦好道家养生文
化,遍游道教洞天福地,寻仙访道,拜师学
艺,研习养生术,体悟道教之奥妙精深:荏
苒光阴、人生如梦;世间芸芸众生求财、求
禄、求寿、求平安者,如过江之鲫,然其中
最难求者就是‘‘寿”。而道教之仙学养生文
化(内外丹术)中:服食、服药、辟谷、导
引、胎息诸术,恰是养生长寿、长视久生之
妙术。遂于经商致富后,出巨资复建唐山开
平玉清观,整理道教圣典,助印道教经典善
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唐山玉清观道学文化丛书序
新编《圆峤内篇》序
前言
校点说明
李涵虚真人传
第一卷 道窍谈
《道窍谈》读者须知
张序
道窍谈
附录:戊己二土篇
第二卷 三车秘旨
《三车秘旨》读者须知
三车秘旨
收心法
第三卷 后天串述文终经
第四卷 后天串述文终经
九层炼心道言
附录:《九层炼心》直讲
第五卷 太上十三经注解
序
自序
纯阳先生序
题《东来正义》诗
《道德经》注释
老子真传
《阴符经》类解
《清静经》解
《玉枢经》约解
《护命经》约解
《日用经》约解
《大通经》约解
《赤文洞古经》约解
《定观经》约解
《五厨经》解
《明镜匣经》
《金谷经》
辩惑论
第六卷 黄庭内外景经注解
太上黄庭经注解
黄庭内景经详注
《太上黄庭外景经》
《黄庭经》征验
仙女征验
《黄庭》考纪
第七卷 《无根树词》注解
序
张三丰祖师《无根树词》注解
三教真经
前三教上圣灵妙真经
中三教大圣灵应真经
后三教大圣灵通真经
第八卷 道情诗词杂著
道情诗
李涵虚诗序辑录续编
附录一:金丹真传
附录二:大江西派概考
附录三: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附录四:静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后记
这本书在结构上的编排,体现出一种非常古典的“渐修”理念。它并非一上来就抛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上乘心法”,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打磨基础,从养生、调息、入静这几个看似平淡的环节入手,循序渐进。我对比了自己过去尝试的几种功法,发现这本书对“筑基”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作者似乎深知,内丹修炼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根基是否扎实。例如,书中关于“意守玄关”的论述,反复强调了在未达纯熟之前,切忌“用力过猛”,提倡“如猫捕鼠,如鸡孵卵”的自然状态。这种对“火候”的精微把握,展现了作者对修炼过程深刻的洞察力。它不是一本追求速成的“速效药典”,而更像是一部详尽的“田园耕作指南”,告诉你如何松土、如何播种、如何等待,才能最终收获真正的道果。对于那些追求稳健、不急不躁的修炼者来说,这种扎实的教导方式,比任何浮夸的承诺都来得更为珍贵和实在。
评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李涵虚西派丹法本身的阐述,它更像是一部结合了哲学思辨和实践指南的综合性典籍。书中对“人与天地之交泰”的理解,融入了大量的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对“太极”和“无极”的论述,既有理论上的深度,又与实际的炼功体验紧密结合。每当功法进行到某个瓶颈期时,作者总能适时地引用古训或哲理来开解,帮助修行者在心性上找到突破口。这种将“术”与“道”完美结合的处理,使得整本书的格局非常宏大,它不只是教你如何炼气,更是教你如何安身立命,如何与周遭的世界和谐共处。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内丹修炼来提升生命质量、寻求精神超越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多维度的,它引导人们认识到,真正的修炼,是身心的全面重塑,而非仅仅身体上的某种技术操作。它给予的,是智慧,是长远的指引。
评分这本《圆峤内篇-道教西派李涵虚内丹修炼秘秘籍-唐山玉清》的入手体验,说实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最初是被封面上那种古朴的道家气韵所吸引,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高深莫测的玄学著作。然而,实际翻阅下来,发现它在语言的组织上,虽然保留了传统典籍的韵味,但却意外地在一些关键概念的阐释上显得颇为清晰。例如,对于“心肾相交”这一核心环节的描述,作者似乎采取了一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不再是那种一笔带过、需要读者自行领悟的空洞概念。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导引和吐纳的具体操作指南,那些对于呼吸节奏和意守部位的精细描摹,比起我之前接触的其他几本入门丹诀,显得更为具体可操作。当然,道家修炼本就强调“悟”,但这本书在“引”的方面做得不错,让人感觉到,即便是一个初学者,也能找到一个相对稳妥的参照坐标,不至于像在迷雾中摸索。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理论的宏大叙事与实践的微观执行,这对于致力于探求内丹真谛的同道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指引,让修炼之路似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强烈的“地域性”和“传承性”。与那些泛泛而谈、仿佛从任何时代任何地点都能摘录出来的丹书不同,这部作品明显带有鲜明的地域烙印,尤其是关于“唐山玉清”的提及,让整个修炼体系显得有根有据,仿佛能触摸到那些历代先师们在特定山川河流间吐纳的身影。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论述功法流变时所展现的严谨态度,它没有简单地将某一个流派奉为圭臬,而是巧妙地将“西派”的精要熔铸其中,同时又对不同阶段的修行心境变化做了细致的描摹。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不仅是功法的传授,更像是一部修行者的心路历程记录。它让我对道家修炼的整体脉络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这种融合了地方风物、特定门派精髓以及个人体悟的叙事方式,赋予了这部秘籍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感和真实感,仿佛是家族传承下来的珍贵手稿,而非印刷厂里批量生产的教本。
评分从文风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值得称道。它成功地在保持“秘籍”应有的庄重感和神秘感的同时,避免了陷入过度晦涩的泥沼。书中对一些高阶境界的描述,没有采用那种让人望而却步的夸张辞藻,而是用了一种近乎诗化的、充满禅意的语言来表达。比如描述“虚极静笃”时,那种“万籁俱寂中,一息定乾坤”的意境,读来让人心神为之一震,瞬间就能感受到那种超越语言的宁静。这种“以文载道”的技巧,是很多现代修行书籍所欠缺的。很多当代作者急于将复杂的概念简化,反而丧失了原有的味道,但这部作品却将原汁原味的古韵保存了下来,同时又通过精妙的结构安排,让现代读者能够逐步渗透进去。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浸润和提升,它引导你的心神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那种清静无为的状态中去,功法在其中,静默中自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