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原版 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沿著6條筋膜線,找出真正疼痛點!

港台原版 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沿著6條筋膜線,找出真正疼痛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凃俐雯 著
图书标签:
  • 筋膜线
  • 按摩
  • 伸展
  • 疼痛缓解
  • 港台原版
  • 健康养生
  • 身体保健
  • 运动康复
  • 解压放松
  • 自我疗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拇指原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采實
ISBN:9789869393324
商品编码:17135055347

具体描述

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沿著6條筋膜線,找出真正疼痛點!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12/08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60
    • ISBN:978986939332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内容简介
國家隊隨隊隊醫、「運動新視界」作者、中西醫雙修復健專科醫師──〈凃俐雯  醫師〉首度出書!膝蓋疼痛要練臀肌、肩頸酸痛要練眼部肌肉!順著筋膜線的結構原理「頭痛醫腳、腳痛醫頭」,找出真正的激痛點,才能根治疼痛!
為什麼肩、頸、背、肘、腰、膝的疼痛,常常反覆發作?已經治療過了,同樣的部位卻還是容易受傷、扭到、僵硬?知道自己姿勢不對,但一不注意就很容易駝背、翹腳、聳肩、坐不正……這些問題的根源,都是因為「肌筋膜」緊繃!
按摩肌肉、伸展拉筋,效果只能維持一時!
平常感覺身體各處「痠·痛·麻·緊·卡」時,指壓按摩、做SPA,只能暫時緩解特定部位的疼痛;經過按摩後,只有肌肉一時被放鬆,但是同時包覆肌肉、肌腱和骨骼的「肌筋膜」沒有拉開、放鬆,很快又會緊繃、拉扯肌肉,身體自然會在同樣的部位反覆疼痛。
人體有好幾條肌筋膜線,從頭頂延伸至腳底,從後背延伸至肚子前交叉、往下經過下肢外側,是一個貫穿全身的完整線路;近幾十年來,醫界發現「筋膜」不僅包覆了身體所有的器官與組織,讓人可以做出跑、跳、扭轉等各種動作,更能吸收外界對人體的衝擊力,還有比神經快三倍的傳導力,筋膜系統的重要性不亞於神經和循環系統。
沿著肌筋膜包覆全身的路線,找到激發疼痛的部位   筋膜線包覆住整條線路上的骨骼與筋肉,只要筋膜緊繃僵硬,就會影響到同一條線上的肌肉,原因是,人體全身的筋膜、肌肉和骨骼,都是對稱的,當「姿勢不良」、「重複同樣動作(動態或靜態)」時,該部位的筋膜就會被迫維持「縮短」(用力)和相對「拉長」,讓肌肉僵硬,進而產生痠、緊、痛。以往我們習慣針對痛點按壓,但肌肉的痛點放鬆了,肌筋膜因姿勢和動作產生的異常張力沒有改善、依舊緊繃的話,疼痛還是會反覆發作、也會更容易受傷。
從筋膜線路的方向思考,當某個部位疼痛時,必須思考在通過該部位的筋膜線上的所有肌肉,例如膝蓋疼痛時,應該要延展、鍛鍊屁股的肌肉,讓臀肌有更多的力量支撐身體,減少膝蓋負擔,同時鍛鍊通過該部位的肌筋膜,而不是只穿戴護膝。
胸悶、腰痛、背痛?找出身上緊繃的筋膜線:
【駝背·胸悶、上背疼痛·淺背線、淺前線】駝背會導致胸部前側的筋膜緊縮,胸部後側的筋膜太長,都會有緊繃的感覺,而且胸椎也會因為前後筋膜的異常張力而卡住,常伴隨出現胸悶或者呼吸不順暢的感覺。
【三七步·腰部、下背疼痛·螺旋線、淺背線】三七步站姿會不自覺凸出肚子站著,腰部後側的筋膜會縮短,腰部前側的筋膜會被拉長,結果會讓腰椎卡在過度前凸的狀態下,長期下來都會導致腰部或下背疼痛。
【低頭族·頸椎椎間盤突出、肩頸痠痛·側線&淺前線】低頭族因為過度彎曲頸部,會使頸部前側肌筋膜過度短縮,而頸部後側的肌筋膜過度拉長,長時間下來會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嚴重的話會伴隨有放射性的上肢痠麻脹痛。
【運動選手、健身族·跟腱發炎、小腿肚痠痛·淺背線】運動選手或是有健身習慣的人,會更常走、跑、跳,若是柔軟度差或是缺乏伸展導致小腿肌筋膜太緊繃,會連帶影響連接小腿肌肉的跟腱,容易導致慢性跟腱發炎。
【辦公族、長跑和短跑選手·大腿痠痛·淺背線、側線】長時間坐著,會使大腿後側肌肉縮短、緊繃;不常運動的人在突然激烈運動之後,也會出現大腿痠痛的問題。此外,短跑選手容易拉傷後側腿肌肉、長跑運動者則常出現內側大腿緊繃的問題。
基本的肌筋膜治療法,是「伸展」和「按摩」,凃醫師特別在本書收錄的84組肌筋膜自癒按摩中,加入了「肌筋膜訓練」,利用肌肉用力、放鬆時會「收縮」、「拉長」的特性,除了立刻緩解疼痛,更讓你維持肌肉彈性,保持正確姿勢,維持健康通順的代謝,別等小毛病累積成大問題,現在就開始在家自己做專業又科學的肌筋膜伸展操。
【84組肌筋膜痠痛按摩自癒動作】
(1)最常見的筋膜疼痛部位TOP10:依據最惱人的前十大身體部位疼痛,對位按摩、伸展。(2)肌筋膜對症運動治療:診所最常求診的15大類身體疼痛症狀,在家就能伸展自癒。(3)六大肌筋膜線鍛鍊:容易造成疼痛的六大筋膜線介紹與在家伸展,讓筋膜維持彈性、不僵硬。

本书特色
完整介紹「肌筋膜」特色,現在就認識這個被忽略、但卻最重要的身體系統。
看「Dr.Tu的診斷書」,馬上了解10個疼痛部位與15個疼痛症狀的根源與病因。
五大筋膜線行經身體的部位解剖圖,在家就能沿線找出自己的痠痛來源。
肌筋膜伸展、訓練解剖圖解,透視你的疼痛來源,舊傷不再來!

名人推荐
網球國手   王宇佐
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理事長  李恆儒
台灣越野車下坡女王  周佩霓
倫敦奧運馬拉松國手  張嘉哲

作者简介
【整復專科主治醫師】凃俐雯
   
長庚大學中醫系畢業,中醫、西醫雙主修,並取得復健專科醫師執照,專長是運動醫學、復健醫學和針灸。熱愛各種運動,包括網球、籃球、排球等,也練過田徑的女子七項全能,在大學時期因為運動傷害導致肩關節脫臼之後,下定決心走向運動醫學的領域。
   
致力於推廣各種運動治療和運動恢復的概念,深信運動傷害最終須以運動訓練來治療和預防。希望越來越多人能夠了解,很多運動傷害其實能夠不藥而癒,而正確的運動訓練才是關鍵。

【學歷】
長庚大學中醫系中西醫雙主修

【專業執照】
台灣復健專科醫師執照
中華民國醫師高考西醫師執照   
中華民國醫師高考中醫師執照
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健身教練執照(CPT)
紅繩 Neurac 1&2國際認證合格     
Retul自行車調整員執照(bike fitter)

【經歷】
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理事
臺北市立大學講師
職籃達欣工程籃球隊醫療顧問
聯邦杯網球賽中華隊隊醫
海碩盃國際職業女子網球賽總大會醫師
三太子盃國際職業男子網球賽總大會醫師
力康復健科診所院長
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針灸科住院醫師

目录
【PART1】所有的身體疼痛,都是肌筋膜緊繃

01「肌筋膜」,是讓你走動跑跳的工具
減緩人體受到衝擊、震動的「保護網」
撐起人體、保持平衡的張力作用
和神經、循環系統同樣重要的肌筋膜系統

02肌筋膜神奇又快速的反應力、預知力
肌筋膜的訊息反應,比神經更快速!
預先做出反應,減緩人體受傷程度
少了肌筋膜,要花五分鐘才能撿起鑰匙

03肌筋膜緊繃、導致痠痛的5大原因
(1)姿勢不良,導致「代償現象」
(2)固定反覆的動作,導致某些肌肉過度使用
(3)肌肉無力或緊繃,產生筋膜纖維化
(4)受傷後產生疤痕粘黏,進而發生代償現象
(5)焦慮、憂鬱的心理因素,影響肌筋膜鬆緊
修護肌筋膜發炎與疼痛,一定要有耐心

04 上班族立刻檢查!肌筋膜緊繃的3大原因
(1)長時間維持在固定的姿勢
(2)身體水分不足,肌筋膜欠缺柔軟度
(3)焦慮緊張的精神狀態
【專欄】從症狀發現自己的錯誤姿勢

05避免意外傷害,一定要鍛練肌力
運動總是超過負荷,身體一定會傷痛不斷
肌肉越大、肌力越好?錯!
 
【PART2】 鬆開肌筋膜,才能根治疼痛

01 「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原理
久坐之後感到下背痛,應該要伸展大腿?!

02肌筋膜也需要鍛鍊、伸展、維持彈性
刺激肌筋膜,提高身體傳達力和感受力
「伸展」不只解痛,還要恢復肌筋膜的彈性

03 伸展·按摩·訓練,完整鬆開肌筋膜
讓肌肉緩慢收縮,也是鍛鍊的方法
(1)伸展:緩慢的拉開整條筋膜線
(2)按摩:藉由放鬆肌肉,恢復筋膜彈力
(3)訓練:練肌力、同時練筋膜

04 真正的疼痛原因,來自身體其他部位
除了久站,久坐也會足底肌筋膜炎
緩解膝蓋前方痛,需要鍛鍊屁股肌肉
為什麼鍛鍊臀部肌肉可以減少跟腱疼痛?
動動眼部肌肉,竟可以緩解脖子痠痛
頸椎太直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專欄】為什麼舊傷總是纏著我?
 
【PART3】 解讀身體的疼痛訊息

01暖身、冷熱敷、用藥──疼痛觀念大解析 
口服消炎藥,是害你舊傷好不了的原因?
動前熱身、動後伸展,真的能避免運動傷害嗎?

02 透視疼痛種類,選對解痛方式
肌筋膜緊繃、肌腱發炎還是神經壓迫?
整復時聽到「啪啪」聲,才是內行的師傅嗎?
放鬆、解痛、暖身──滾筒的驚人多功用
醫師來解答:滾筒按摩的正確使用方法
 
【PART4】 全身六大肌筋膜問題自我診斷

01 認識全身的疼痛連線
淺背線
淺前線
側線
螺旋線
前、背手臂線

02 維持肌筋膜健康,這些惱人毛病都消失了!
 
【Part 5】 最常見的肌筋膜疼痛部位TOP10
(1)頸部疼痛
(2)上背疼痛
(3)手肘疼痛
(4)腰部疼痛
(5)臀部疼痛
(6)大腿痠痛
(7)髖部疼痛
(8)小腿疼痛
(9)膝蓋疼痛
(10)肩膀疼痛
 
【Part 6】15肌筋膜對症運動治療
(11)五十肩
(12)膏肓疼痛
(13)腕隧症候群
(14)髕股骨疼痛症候群
(15)髂脛束疼痛症候群
(16)退化性膝關節炎
(17)手腕肌腱發炎
(18)坐骨神經痛
(19)梨狀肌症候群
(20)腿後肌拉傷
(21)旋轉肌肌腱炎
(22)腰椎椎間盤突出
(23)脊椎滑脫
(24)頸椎椎間盤突出
(25)足底筋膜炎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其他主题图书的详细简介: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作者: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内容简介: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以极其清晰、生动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广大非专业读者阐释了现代宇宙学中最为深奥和前沿的理论。霍金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叙事能力,带领读者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探索宇宙起源与终极命运的恢弘旅程。 一、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我们从何处来? 本书的开篇便聚焦于人类对宇宙最古老的问题——宇宙是如何诞生的?霍金从亚里士多德的静止宇宙观讲起,逐步引入牛顿的引力理论,展示了人类理解宇宙的思维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 核心内容深入探讨了“大爆炸”理论。霍金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了宇宙并非永恒不变,而是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一个温度和密度趋于无限大的奇点。他详细阐述了宇宙膨胀的观测证据,以及早期宇宙的高温等离子体状态,如何冷却并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气体、恒星和星系。读者将了解到暴胀理论如何解决了早期宇宙的平坦性问题和视界问题,使得宇宙的结构演化成为一个连贯且可解释的故事。 二、 时空的本质:相对论的革命 要理解宇宙,必须理解时间和空间。霍金花费了大量篇幅,以非数学的方式,清晰地解释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氏相对论带来的深刻变革。 他阐述了光速不变原理如何颠覆了牛顿力学中绝对时间的概念,引出了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等奇特现象。更重要的是,广义相对论揭示了引力的本质并非一种力,而是时空几何的弯曲。质量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通过形象的比喻,读者可以领略到行星绕日运行、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等现象背后的深刻几何原理。 三、 黑洞的奥秘:时空的尽头 黑洞无疑是本书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之一。霍金详细剖析了黑洞的形成机制——当大质量恒星耗尽燃料后,自身引力无法抗拒,坍缩成一个密度无限大的奇点,周围形成一个“事件视界”,任何物质乃至光线一旦越过这个边界,便无法逃脱。 书中引入了霍金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黑洞的“霍金辐射”。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霍金推导出了黑洞并非完全“黑”的,它们会缓慢地向外辐射粒子并最终蒸发殆尽。这一理论成功地将广义相对论(描述引力)与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联系起来,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具革命性的思想之一。读者将探讨黑洞内部的结构、信息悖论等尖端问题。 四、 统一的追求:寻找万有理论 在探索了宇宙的宏大尺度和微观的量子领域之后,霍金将视角转向了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建立一个“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用一套统一的方程来描述宇宙中所有的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 他回顾了弦理论、超对称性等候选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试图解决的挑战,例如引力子与量子场论的兼容性问题。霍金探讨了引入“额外维度”的可能性,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试图消除数学计算中出现的无穷大——这是现有物理学理论未能解决的根本矛盾。 五、 过去、现在与未来:时间的方向性 时间的方向性,即“时间之箭”,是本书探讨的哲学性极强的主题。霍金区分了三种时间之箭:热力学时间之箭(熵增的方向)、宇宙学时间之箭(宇宙膨胀的方向)以及心理学时间之箭(我们感知时间流逝的方向)。 他深入探讨了“无边界提议”(No-Boundary Proposal),这个激进的理论认为,如果时间在宇宙的开端是像空间一样有限且没有边缘的,那么对“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的追问本身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时间本身是从一个“奇点”开始的。这不仅是物理学的突破,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开端”的理解。 六、 霍金的哲学思考 贯穿全书的,是霍金对人类认知极限的探索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作为一位身患渐冻症却始终探索宇宙奥秘的伟大思想家,霍金的文字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与对未知的渴望。他探讨了人类在广袤宇宙中的地位,以及我们是否可能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他以一种既谦逊又坚定的口吻,邀请所有读者参与到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智力冒险中来,思考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所处的宇宙究竟是何等奇妙。 核心价值: 《时间简史》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最前沿、最抽象的理论物理学,转化为了任何人都可以理解和欣赏的壮丽史诗。它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如何挑战极限、探索存在的终极意义的经典之作。它将彻底改变你对时间、空间、引力和宇宙本身的看法。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专业术语去吓唬人,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充满鼓励性的口吻在和读者对话。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就像是请了一位知识渊博又极富耐心的私人理疗师在耳边指导一样。书中对“疼痛耐受度”的讨论也很有哲学意味,它不鼓励盲目忍耐,而是提倡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并用科学的方法去响应它。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让我在阅读时感到非常被理解和接纳。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拉伸的书,更是一本教你如何更好地与自己的身体“沟通”的心灵指南,让我对自己的身体多了一份敬畏和温柔。

评分

我试着按照书里的一些自我评估方法进行操作,结果简直是“醍醐灌顶”。以前我总是在某个特定点上使劲揉按,试图解决局部的不适,但效果总是时好时坏。这本书教我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观察我的身体僵硬点,比如,我一直以为是肩膀紧,但书中引导我发现,实际上是我的某一侧脚踝活动度受限导致的连锁反应。这种“找源头”的思路太关键了。里面的图示非常直观,清晰地展示了如何自我触诊和感知紧张区域,不像有些书里的动作描述得含糊不清,让人无从下手。我尤其关注了关于姿态矫正的那一部分,它提供的训练反馈机制非常实用,能够立即告诉我我的动作是否到位,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即时的、可量化的反馈机制是建立正确习惯的基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吸引人了,那种深沉的蓝色调,加上封面上那些流动的线条图,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又神秘的感觉。我本来对身体结构这种东西没什么概念,但看到“筋膜线”这几个字,就忍不住好奇心想翻开看看。拿到手里感觉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色彩非常清晰,尤其是那些解剖图,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随便拼凑的资料。我最欣赏的是它排版上的用心,不是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留出了很多空白,让读者的眼睛可以得到休息,阅读体验非常好。感觉作者在设计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倾注了心血,光是看着这些图文并茂的展示,就已经能感受到它在专业性和易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这本书的装帧也很结实,感觉可以经常翻阅而不必担心它会散架,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太重要了,真希望更多医学健康类书籍都能有这样的制作水准。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是满分,我把它放在客厅,随手翻阅的时候,总能发现一些新的小窍门。比如,针对长时间久坐带来的腰部不适,书中提供的那套快速激活和放松特定筋膜线的组合动作,只需要五分钟就能感受到明显的放松效果,而且它不依赖任何复杂的器械,只要有一块瑜伽垫或者一个柔软的地面就可以完成。我甚至发现它对改善睡眠质量也有意想不到的帮助,睡前进行几组针对“后表线”的轻柔拉伸,能让我的身体在短时间内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与其他侧重于激烈运动恢复的书籍不同,这本书更关注日常的维护和预防性保养,它的理念是“先理顺,后强化”,这点非常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它教你如何把身体维护融入生活的缝隙中。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的动作手册,更像是一部引导你深入理解身体运作机制的指南。我一直以为疼痛就是肌肉拉伤那么简单,但读完前几章,我才惊觉原来身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那些看似不相关的部位,其实是通过这些“筋膜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严谨,引用了很多生理学的概念,但又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把复杂的生物力学原理变得可以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一个“线”的系统性剖析,从起始点到终点,每一步的逻辑关系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这让我不再是机械地模仿动作,而是真正理解了每一个拉伸或按摩动作背后的生物学意义,感觉自己像一个初级解剖学家,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