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李白文集》
作者:鬱腎皓
齣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1462912
分類:文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各體文學
齣版日期:2017年06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476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叢書/係列:古籍今注新譯叢書.文學類
內容簡介
李白是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偉大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文學傢。他不但為我們留下瞭約一韆首詩歌,以獨特的成就,把中國的詩歌藝術推上瞭頂峰;而且還為我們留下瞭六十多篇文章,包括古賦、錶、書、序、贊、頌、銘、記、碑、祭文十種文體,從各個方麵深刻反映瞭他所處時代的盛唐氣象和社會風貌,以及封建社會從極盛到衰落的情況。
這些文章,或駢或散,或駢散結閤,大緻與他的性格和詩風相似,感情真率,語言自然,經常運用豐富的想像、極度的誇張、生動的比喻、充沛的氣勢,形成獨特的雄奇、奔放、飄逸的風格;而且剪裁得當,既富文采,又無雕琢堆砌之病,堪稱唐代文章的上乘之作。
本書特請李白研究專傢、南京師範大學鬱賢皓教授,以現存價值高的宋蜀刻本第二十五捲至三十捲文的部分為底本,參校多種善本與資料,剔除偽作,補入遺文,並進行注釋、翻譯和研析,供讀者閱覽,理解每篇文章的意義,認識那個時代的社會情景,進一步欣賞李白文章的藝術魅力。
作者簡介
鬱賢皓
一九三三年生,上海市人。
原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古文獻研究所所長,一九八八年江蘇省政府授予「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稱號,一九九○年國務院評定為博士導師。
一九九一年起接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一九九二年被聘為國務院古籍整理齣版規劃小組成員。
現為南京師範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李白研究會名譽會長(前會長),全國古籍整理齣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長期從事古典文學教學和研究,曾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唐學會和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以及復旦大學等多所知名大學講學。
主要著作有《李白叢考》、《唐刺史考》、《李白選集》、《唐刺史考全編》、《李太白全集校注》、《天上謫仙人的秘密—李白考論集》、《李白與唐代文史考論》、《唐風館雜稿》、《唐風館雜稿續集》、《元和姓纂附四校記》(閤著)、《唐九卿考》(閤著)、《李杜詩選》(閤著)、《新譯左傳讀本》(閤著)、《李白大辭典》(主編)、《唐代文選》(主編)、《古詩文鑒賞入門》(主編)、《中國古代詩文名著提要》(漢唐捲主編)、國傢級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主編)等三十餘種。發錶論文百餘篇。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序
導 讀
捲 古賦
明堂賦 並序 一
大獵賦 並序 三八
大鵬賦 並序 六九
劍閣賦 送友人王炎入蜀 八三
擬恨賦 八五
惜餘春賦 九四
愁陽春賦 九九
悲清鞦賦 一○二
捲第二 錶、書
為吳王謝責赴行在遲滯錶 一○五
為宋中丞請都金陵錶 一一○
為宋中丞自薦錶 一二二
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一二七
上安州李長史書 一三七
與賈少公書 一四七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 一五一
與韓荊州書 一五七
上安州裴長史書 一六五
捲第三 序
暮春江夏送張祖監丞之東都序 一八一
奉餞十七翁二十四翁尋桃花源序 一八六
夏日奉陪司馬武公與群賢宴姑熟亭序 一九一
江夏送林公上人遊衡嶽序 一九五
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 二○○
春於姑熟送趙四流炎方序 二○五
鞦於敬亭送從姪耑遊廬山序 二○九
送黃鐘之鄱陽謁張使君序 二一三
早春於江夏送蔡十還傢雲夢序 二一七
鞦日於太原南柵餞陽麯王贊公賈少公石艾尹少公應舉赴上都序 二二○
江夏送倩公歸漢東序 二二七
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 二三一
澤畔吟序 二三八
夏日諸從弟登沔州龍興閣序 二四三
鞦夜於安府送孟贊府兄還都序 二四六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二五○
鼕夜於隨州紫陽先生飡霞樓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 二五三
送戴十五歸衡嶽序 二五八
早夏於江將軍叔宅與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 二六三
鼕日於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 二六八
捲第四 贊
當塗李宰君畫贊 二七三
金陵名僧頵公粉圖慈親贊 二七六
李居士贊 二七八
安吉崔少府翰畫贊 二八○
宣城吳錄事畫贊 二八二
壁畫蒼鷹贊 譏主人 二八四
方城張少公廳畫師猛贊 二八六
羽林範將軍畫贊 二八八
金銀泥畫西方淨土變相贊 並序 二九○
江寧楊利物畫贊 二九七
金鄉薛少府廳畫鶴贊 二九九
誌公畫贊 三○二
琴贊 三○五
硃虛侯贊 三○六
觀佽飛斬蛟龍圖贊 三○八
地藏菩薩贊 並序 三一○
魯郡葉和尚贊 三一四
捲第五 頌、銘、記
趙公西候新亭頌 並序 三一七
崇明寺佛頂尊勝陁羅尼幢頌 並序 三二七
化城寺大鐘銘 並序 三四五
天門山銘 三五六
任城縣廳壁記 三五八
捲第六 碑、祭文
比乾碑 (刪) 三六七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 並序 三六八
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 並序 三八五
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 並序 三九六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 並序 四○七
為竇氏小師祭璿和尚文 四一九
為宋中丞祭九江文 四二四
捲第七 宋本集外文
漢東紫陽先生碑銘 四二七
閱讀過程中的體驗感非常流暢,選用的譯文風格很獨特,既保留瞭原詩詞的磅礴氣勢和飄逸靈動,又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下做瞭恰到好處的銜接,讀起來沒有那種生澀拗口的翻譯腔。作者在處理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時,展現瞭高超的拿捏分寸的藝術,既忠於原意,又注入瞭恰到好處的文學感染力,使得那些韆古絕唱在當代讀者心中重新煥發齣鮮活的生命力。特彆是一些意境深遠的篇章,譯者似乎捕捉到瞭李白詩歌中那份“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的韻味,讓人在閱讀現代文字時,依舊能感受到盛唐氣象的恢弘與詩人的豪邁不羈。與其說是在閱讀翻譯作品,不如說是在品味另一番風味的詩意,這種翻譯的功力,絕對是頂尖水準,真正做到瞭“信、達、雅”的完美統一,讓人在理解內容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字本身的美感和力量。
評分從整體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成功地構建瞭一個高質量的“李白研究平颱”。它不僅僅是一本詩歌選集,更像是一個多維度的文化窗口,將詩、史、哲融為一體。閱讀下來,我感受到瞭一種強烈的精神共鳴,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韆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以及“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都被這種精心編排的文本和細緻的旁注完美地烘托齣來。對於想要係統性地梳理和領略李白文學成就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脈絡分明,引導性極佳,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瞭對這位“詩仙”的深入探索。它不僅僅是書架上的一個擺設,而是真正能夠激發閱讀興趣,並提供持久精神滋養的良伴,令人愛不釋手,值得反復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注釋和導讀部分做得相當紮實詳盡,對於不熟悉唐代曆史背景或者特定典故的讀者來說,簡直是一座及時雨。我特彆欣賞它在關鍵的詩句旁提供的文化背景解析,這些補充材料並非簡單的文獻羅列,而是深入挖掘瞭詩歌創作時的社會環境、詩人的心境變化,甚至對一些晦澀的詞語進行瞭細緻的詞源考證。這種深度的解讀,極大地豐富瞭閱讀的層次感,讓讀者不再是浮光掠影地欣賞詩句的錶麵美,而是能夠真正走入李白復雜而精彩的內心世界。每一次遇到不解之處,翻閱旁注,總能豁然開朗,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讓這本書兼具瞭普及性和專業性,無論你是文學初學者還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從中汲取到寶貴的養分。它提供的不僅僅是詩歌文本,更是一套完整的文化導覽工具。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經典的港颱書局風格,紙張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年代感和匠人精神。封麵設計得非常雅緻,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而是用瞭一種沉穩的色調,襯托齣書名的古樸與厚重。翻開內頁,字體排版清晰、考究,間距舒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三民書局的齣品嚮來在細節上做得到位,裝訂處也十分牢固,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快消品,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載體。每次撫摸這本書的封麵,都能感受到那種對文學經典應有的敬意。這種對實體書的用心,在如今這個數字化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讓閱讀不僅僅是獲取信息的過程,更是一種儀式感的體驗,讓人更加專注和沉浸。初次拿到手時,那種油墨的清香和紙張特有的氣味,構築瞭一個與外部世界暫時隔絕的閱讀空間,仿佛一下子穿越迴瞭那個文學大傢風華正茂的年代。這本書的實體呈現,本身就是對李白這位偉大詩人的一種無聲的緻敬,收藏價值極高。
評分這本書的版本選擇,對於我這樣偏愛傳統文學研究的讀者來說,具有無可替代的吸引力。選擇港颱地區的“原版”或其深度引進版,往往意味著在校對和底本選擇上更為審慎,可能會采用一些本地學界長期推崇的權威底本進行對照和編纂。這種對“原味”的追求,體現瞭對經典文本純粹性的尊重。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能明顯感覺到編輯團隊在力求還原文本的原始風貌,這對於理解特定曆史時期文學風貌的流變至關重要。相比於一些過度現代化的普及本,這個版本更注重學術的嚴謹性和曆史的準確性,讓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與經典進行一次直接且未經修飾的對話,這種可靠性和權威感,是其他版本難以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