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收藏瞭圓明園
作者:劉陽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756290
分類:歷史 > 考古學 > 考古文物
語言版本:中文(繁)
內容簡介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後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朝皇帝150餘年的精心營造,而成為一座大型皇傢宮苑,被譽為“萬園之園”。
鹹豐十年(1860年),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毀。之後,從晚清到民國,圓明園歷經多次盜搶、拆毀,園內建築部件、雕塑裝飾、園中藏品流散於海內外。這些珍貴文物現落何處,為何人收藏,其背後隱藏著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本書將一一揭曉。
本書特點
1. 700餘幅高清彩色圖片和部分珍貴老照片,輔以詳盡、清晰的文字說明,圖文並茂。
2. 對海內外圓明園流散文物收錄較為齊全。
3. 文字翔實嚴謹,考據論證充分,對所收錄的圓明園流散文物皆有深入研究,可知其詳細的流傳過程。
4. 本書簡體版獲多個獎項:新浪歷史月度好書,鳳凰網月度好書,鳳凰網年度好書,齣版商務週報風雲圖書獎藝術類十佳好書。被評為新華網“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各地收藏的圓明園流散文物
北京002
北京大學 002
中山公園 019
中國園林博物館 027
國傢圖書館分館 028
西交民巷87 號院 034
達園賓館 039
頤和園041
翠花鬍同 049
西單橫二條051
內務部街11 號院 053
天平溝教堂和北海公園 055
歷代帝王廟和鐘樓 056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 057
孚王府059
田村山南路17 號060
新華門062
正陽門063
友好賓館 064
釣魚颱國賓館18 號樓 065
地安門西大街153 號四閤院066
東北義園 067
清華大學 068
保利藝術博物館 070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072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073
北京故宮博物院 074
中國國傢博物館101
首都博物館105
圓明園展覽館107
颱北116
颱北故宮博物院116
澳門129
新葡京酒店129
瀋陽130
瀋陽故宮博物院130
湖南132
湖南省博物館132
上海134
上海博物館134
保定136
保定市動物園 136
天津138
潘毓桂舊居138
蘇州140
拙政園盆景園 140
第二章 國外各地收藏的圓明園流散文物
法國144
楓丹白露宮144
巴黎榮軍院 153
法國國傢圖書館157
吉美博物館160
英國161
華萊士典藏博物館161
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63
美國170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70
明尼阿波利斯澳剋藝術中心 177
弗利爾美術館 178
波士頓美術館 179
日本181
大阪市立美術館 181
東洋文庫 184
書道博物館185
挪威186
伯爾根城實用藝術博物館 186
第三章 私人收藏和拍賣市場上的圓明園流散文物
瓷器190
放山居舊藏 190
私人收藏和拍賣市場上的慎德堂款瓷器220
沃爾特.費恩舊藏 232
其他236
玉器244
書畫271
琺瑯器294
放山居舊藏294
其他 313
銅器320
石刻328
鐘錶332
其他 336
後記 344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引人注目,那種帶著曆史沉澱感的字體和配色,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緒拉迴到瞭那個遙遠的年代。初翻開來,就被作者那種細膩入微的敘事筆觸所吸引,每一個段落都像是精心打磨的珍珠,閃爍著獨特的光芒。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親身走進瞭那些塵封的故紙堆中,去探尋那些不為人知的往事。作者在處理曆史事件時,既保持瞭應有的客觀與嚴謹,又融入瞭對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與人文關懷,使得原本冰冷的曆史變得有血有肉,充滿瞭張力。特彆是對特定曆史場景的描繪,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讀罷之後久久不能平靜。整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綫索清晰,節奏張弛有度,即便是對相關曆史背景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並為之深深著迷。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中流露齣的那種對文化遺産的珍視與敬畏之情,這無疑是這本書最動人心魄的力量之一。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從紙張的選擇到內頁的排版,都透露齣一種高雅的品味,讓人愛不釋手,光是摩挲書頁的手感就已經是享受瞭。內容上,最讓我震撼的是作者對細節的執著,那些在一般曆史書目中輕易帶過的地方,作者卻能挖掘齣驚人的信息量和背後的深層邏輯。它行文流暢,邏輯鏈條嚴密,讀起來絲毫沒有晦澀感,即便是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的新手,也能被其強大的敘事魅力所裹挾,一氣嗬成地讀完。全書的論證過程如同精密的鍾錶,每一個齒輪都咬閤得恰到好處,將復雜的曆史事件層層剝開,直至露齣最核心的本質。讀完後,我的腦海中構建起瞭一個完整而清晰的知識體係,感覺對某些曆史節點的認知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這絕對是一部值得被珍藏和反復研讀的佳作。
評分說實話,我剛拿到這本書時,心裏其實是帶著一絲忐忑的,畢竟涉及到如此厚重的曆史題材,很容易寫成枯燥的教科書。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預期。它的敘事節奏非常抓人,即便是在描述一些相對學術性的內容時,作者也總能找到巧妙的切入點,將那些深奧的知識點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片段。它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紀錄片,畫麵感極強,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多次因為某個令人拍案叫絕的觀點或是某個齣乎意料的轉摺而發齣瞭“原來如此”的感嘆。作者顯然是做瞭極其廣泛而深入的案頭工作,那些細節的考據之精細,簡直讓人嘆為觀止,這些恰到好處的點綴,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可信度和閱讀的趣味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信息,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我們對某些曆史脈絡的理解框架。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風格非常大氣磅礴,讀起來有一種直擊心靈的力量感。它沒有迴避曆史進程中的殘酷與復雜,而是以一種坦誠的姿態去麵對。作者在構建曆史圖景時,視野極其開闊,不僅關注核心事件的脈絡,更著墨於時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命運浮沉,這種微觀與宏觀的交織,使得整個敘事立體而飽滿。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探討文化傳承與流失這一主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深沉的憂思,那份對逝去美好事物的緬懷,是超越國界和時代的共鳴。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聯想到自己所處的時代背景,反思當下我們對文化保護的責任與義務。這本書不僅是一次知識的獲取,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和對曆史責任感的再確認,它帶來的思考深度,遠遠超齣瞭閱讀本身。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得令人佩服,讀起來簡直是一種享受,仿佛是在品味一杯陳年的老茶,迴味無窮。它沒有那種矯揉造作的辭藻堆砌,而是以一種近乎白描的手法,卻能勾勒齣極為生動的畫麵感。作者對於語言的駕馭能力,已經達到瞭齣神入化的地步,寥寥數語,便能將復雜的情感和宏大的曆史背景熔於一爐。我特彆喜歡它在探討一些敏感或爭議性話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冷靜與剋製,沒有一味地進行情緒化的渲染,而是通過紮實的考證和邏輯嚴密的分析,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斷。這種尊重讀者智商的寫作方式,在當下的齣版物中實屬難得。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需要停下來,輕輕閤上書本,讓那些湧上心頭的情緒和思考沉澱片刻,纔能繼續下一段的閱讀旅程。這本書,絕對值得反復咀嚼和品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