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 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 作者 (英) 亚当·哈特-戴维斯
定价 49.80元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7559606266 出版日期 2017-09-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精选物理学史上绕不过去的50个实验,快速、清晰地解析每一个实验的背景、过程、结论和含义。如:阿基米德浮力实验、光速测定实验、法拉第电磁实验、杨氏双缝实验、寻找以太实验、薛定谔的猫实验等。★回溯物理学的发展历程,50个实验按时间顺序排列,像50个里程碑,帮助读者搭建起基本的物理学史体系。同时涵盖面广泛,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相对论、天体物理、量子物理均有涉及。
亚当·哈特-戴维斯,1943年生,英国科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1990年代主持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地方英雄」和「罗马人对我们有什么贡献?」等系列节目,成为知名的科普传播人士。毕业于牛津大学莫尔顿学院化学系,于约克大学取得有机金属化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牛津大学出版社担任科学图书编辑。目前仍为英国的广播与电视节目协助幕前与幕后工作。2007年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授予荣誉会员资格。著作超过30本,包括《历史:从文明之初到今天》《时间之书》《薛定谔的猫:改变物理学的50个实验》等。
本书从科学史的角度,依照时间序介绍了有史以来*突破性的重大物理学实验,这些实验为物理学各领域奠定了扎实基础,也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例如:牛顿的苹果到底是不是真的故事?人造云和粒子移动的轨迹有何关联?透过油滴要怎么测量电子的带电量?不论你感兴趣的是光学、力学、电子学还是天文学,这本书都能让你找到许多有趣且深具启发性的解答。
引言 6
1.早期实验:公元前430—1307 8
约公元前430 空气算是“物质”吗?——恩培多克勒
约公元前240 浴盆里的水为什么会溢出来?——阿基米德
约公元前230 如何测量地球?——埃拉托斯特尼
1021 光是怎样传播的?——海什木
1307 彩虹的颜色从哪儿来?——弗莱贝格的狄奥多里克
2.启蒙时代:1308—1760 26
1581 磁北极在哪里?——诺曼
1587 大球和小球:谁坠落的速度更快?——伽利略
1648 山顶上的空气更稀薄吗?——帕斯卡
1660 轮胎为什么要充气?——波义耳
1672 “白色”是一种颜色吗?——牛顿
1676 光速是有限的吗?——罗默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在装帧设计上的用心。虽然内容才是核心,但好的载体能极大地提升阅读的愉悦度。这本书的纸张手感、字体排版,乃至章节之间的留白处理,都透着一股沉稳而高级的气息,非常符合它所探讨主题的厚重感。它不像一些轻飘飘的快餐式科普读物,拿在手上有一种安心感。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开启一个严肃而郑重的学术对话。这种对实体书体验的重视,让我在电子阅读普及的今天,更愿意捧着它,在安静的角落里,慢慢地品味那些跨越时空的科学智慧。这种对阅读仪式感的营造,无疑是成功将一本优秀的科学著作转化为值得珍藏的读物的关键一环。
评分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物理学的魅力往往在于其哲学层面的深远影响,而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科学史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人类认知局限与突破的哲学探讨录。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看似“反直觉”的物理学现象,反而将其视为探索真理的契机,并且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去描绘这种人类精神上的抗争。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某些实验结果所引发的哲学思辨部分的探讨,它促使我跳出了纯粹的“知识获取”层面,开始思考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本身。这种由科学驱动的、向内探索的旅程,远比单纯记住公式要来得有价值和持久。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物理,不如说是在重新校准自己对现实本质的理解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妙,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按时间顺序线性叙述,而是像一个万花筒,从不同的实验切面折射出物理学发展的多维图景。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反而更符合我们大脑对复杂信息进行关联和记忆的习惯。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好像之前零散的知识点突然被点亮,串联成了一张更宏大、更清晰的网络。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素养,他懂得如何运用悬念来吊足读者的胃口,又懂得在关键时刻给予掷地有声的总结。特别是对那些关键转折点的描绘,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锐利感交织在一起,让人印象极其深刻。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天花板冥想几分钟,试图去重温那种推翻旧有认知、建立新世界观的震撼。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令人赞叹,这在科普读物中是难能可贵的。通常情况下,将高度凝练的科学概念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幽默或修辞准确无误地转译过来,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这本书的译者显然深谙科学的严谨与文字的灵动之间的平衡之道。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翻译腔”带来的阅读障碍感,仿佛原作者就是用中文在直接写作一样。这种顺畅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那些原本可能因晦涩术语而却步的读者,也能毫无压力地沉浸其中。细节之处见真章,正是这种对语言的尊重和精雕细琢,使得这本关于“改变物理学”的书,在中文世界里真正实现了“改变”读者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场思想的冒险,作者用极其生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我们穿越了物理学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我尤其欣赏他选择的叙事角度,那种仿佛置身于早期科学辩论现场的临场感,让人忍不住想要为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捏一把汗。每一个实验的描述,都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公式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性化的挣扎、灵感的火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动的执着。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接收知识,而是在积极参与一场智力上的探险。作者对于实验背景的铺陈和对科学思想演变脉络的梳理,都做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内容的深度,又兼顾了大众读者的理解门槛。那种将复杂的概念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层层剥开的感觉,简直是阅读体验中的一大享受。他成功地将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物理学定律,拉回到了人类探索自然的真实情境之中,让人对科学家的工作产生由衷的敬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