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 | 
| 作者: | 阿达玛 | 
| 定价: | 39.0 | 
| 出版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6-01-01 | 
| ISBN: | 9787568501637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由阿达玛*的《数学领域中的发明心理学(珍藏版)/数学科学文化理念传播丛书》是法国*名数学家雅克·阿达玛的一本名*。本书在1945年出版发行,后又经再版重印,并被译为几种文字,影响甚大,是一本数学方法论方面的经典*作。在本书中,阿达玛追随庞加莱在巴黎心理学学会上的*名讲演的思想,着重论述了以“无意识思维”为核心的数学发明心理过程,给人以强烈印象。  | 
| 目录 | |
一 关于数学心理学的一般考察 1.1 数学“骨相” 1.2 心理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1.3 对数学家的调查表 1.4 对调查表的批评 1.5 庞加莱的论述 1.6 观察自己的无意识过程 1.7 其他领域中的例子 1.8 机遇之说 二 关于无意识的讨论 2.1 无意识的多重性 2.2 意识边缘 2.3 无意识中的连续层次 三 无意识和发现的关系 3.1 思想的组合 3.2 跟随的步骤 3.3 发明就是选择 3.4 发明中的审美学 3.5 再论无意识 3.6 关于酝酿的其他观点 3.7 对这两种假设的讨论 3.8 关于顿悟的其他观点以及暗示问题 3.9 关于无意识的进一步讨论 四 准备阶段·逻辑和机遇 4.1 有意识的工作 4.2 作为准备的有意识的工作 4.3 庞加莱关于准备工作的作用的观点 29 、 4.4 逻辑和机遇 4.5 错误和失败 4.6 我本人的例子 4.7 帕斯卡(Pascal)的情况 4.8 控制无意识的努力 五 段的有意识工作 5.1 第四阶段 5.2 保罗·瓦莱里的说法 5.3 数字计算者 5.4 对自己工作的欣赏 5.5 酝酿和结果中转 六 综合和符号 6.1 发明中的综合 6.2 符号的作用 6.3 语言思想和无语言思想 6.4 在日常思维中的心理图像 6.5 集中思想时的心理图像 6.6 比内的观点 6.7 我本人的观察 6.8 全意识和意识边缘的各自作用 6.9 研究的另外阶段 6.10 另外的概念 6.11 对数学家的调查 6.12 笛卡尔的一些思想 6.13 其他领域中的思想者 6.14 用语言进行思维是不是很方便 6.15 一个有价值的描述 6.16 关于意象的另一个问题 6.17 意象是可以训练的 6.18 利用中转结果 6.19 一般的注解 6.20 补 遗 七 不同类型的数学心理 7.1  |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在保持学术准确性的同时,穿插了许多富有洞察力的比喻和类比,这极大地提升了可读性。我发现,作者在解释那些极其晦涩的理论时,往往会借鉴建筑学、音乐创作甚至烹饪过程中的某些理念。比如,他将“数学猜想的提出”比喻为“在未知的星空中绘制星座草图”,寥寥数语,便将那种既需要想象力又受制于现有观测数据的状态描摹得淋漓尽致。这种叙事策略,成功地将原本可能只吸引极少数专家的内容,拓宽到了更广阔的知识爱好者群体。虽然主题是高度专业化的,但作者的文笔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学的思辨色彩,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气韵生动,而不是干巴巴的公式堆砌。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非全程的“轻松愉悦”,它更像是一场对智力耐力的挑战,但正是这种挑战性,才体现了它的价值。在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拿出笔记本,对照着其他辅助材料去理解某些抽象概念。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停留在表层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到了那些微妙的心理机制和认知偏见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数学研究的突破。这种对“人”在冰冷数学世界中作用的关注,打破了我过去对纯理论书籍的刻板印象。它要求读者不仅要有数学基础,还需要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我甚至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自身的思维定势和突破困境的潜力。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创新”这个词的理解,已经从一个模糊的概念,沉淀为一系列可被观察和分析的行为模式。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逻辑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密性,我尝试着去追溯作者每一个观点的理论基础,发现其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扎实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探讨跨学科概念时,作者并没有采取生硬的拼凑方式,而是构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具有高度自洽性的分析框架。举例来说,对于“创造性思维在解决代数拓扑难题中的作用”那一章节,作者清晰地梳理了从早期直觉主义数学家到现代认知科学对“灵感闪现”的理解演变,并用一系列精巧的案例佐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叙事方式,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该领域复杂理论的读者,也能抓住核心脉络。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论证关键结论时,会特意用不同的论证角度进行交叉验证,这种严谨性,简直让人对作者的专业素养肃然起敬,感觉自己正在跟随一位真正的思想大家进行深度学习。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有心意,封面采用了深邃的藏青色,配上烫金的标题字体,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扑面而来。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了,明显是用纸考究,内页的印刷清晰度极佳,即便是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表,也展现出令人愉悦的清晰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下的功夫,行距和字间距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章节之间的过渡设计也非常流畅,仿佛在引导读者进行一次精心策划的阅读旅程,而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从书籍的物理层面来看,它完全达到了我对一本严肃学术著作的期待,甚至更高。那种翻开书页时散发出的淡淡油墨香,配合着内容本身的严谨性,共同营造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学习氛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载体的尊重。
评分从实操层面上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箱,来审视我过去解决问题的习惯。过去,我倾向于依赖已知的、最有效率的方法。然而,这本书通过对历史上诸多“非主流”解法的剖析,揭示了那些看似绕远路或‘异想天开’的路径,往往孕育着真正的范式转变。作者对特定研究者群体心理状态的描述,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尝试那些短期内看起来不合逻辑的探索方向。它促使我反思,我的“效率”是不是限制了我的“发现”。这本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模式,让人愿意去拥抱不确定性,并将这种不确定性视为创新的温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