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房地产开发流程-房地产项目报批报建实操一本通 | ||
| 作者: | 余源鹏 | 开本: | |
| YJ: | 48 | 页数: | |
| 现价: | 见1;CY=CY部 | 出版时间 | 2016-03 |
| 书号: | 9787111523697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版次: |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
前言
D1章 房地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获取阶段报批报建指南1
1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相关概念4
12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范围与程序6
121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范围6
122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程序7
13 招标拍卖挂牌的资格申请与审查7
131 招标拍卖挂牌的资格申请7
132 招标拍卖挂牌的资格审查9
14 招标拍卖挂牌活动的实施10
141 招标活动的实施10
142 拍卖活动的实施11
143 挂牌活动的实施12
15 中标通知书或成交确认书的签订14
151 中标通知书的签订14
152 成交确认书的签订14
16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签订15
17 契税及土地出让金的缴纳21
18 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办理22
181 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办理手续22
182 国有土地使用证办理的注意要点28
附录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版)28
附录12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2007年版)39
附录13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
(2006年版)42
附录14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54
D2章 房地产项目建设用地规划阶段报批报建指南59
21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设立60
211 房地产开发企业设立的条件60
212 房地产开发企业备案60
2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办理60
221 暂定资质证书的办理61
222 各资质等级证书的办理62
223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的年审64
224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的变更64
23 房地产项目的备案/核准65
231 房地产项目备案手续的办理65
232 房地产项目核准手续的办理66
24 环境影响评价的办理69
25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办理72
251 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手续72
252 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注意要点73
附录21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15年修改版)74
附录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版)78
附录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版)82
目 录
D3章 房地产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报批报建指南91
31 建设工程方案设计的招标投标92
32 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94
321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94
322 建设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查要点94
323 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手续的办理95
324 办理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的注意要点102
33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102
331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要点102
332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手续的办理103
34 项目命名与道路命名的申报107
341 项目命名与道路命名申报手续的办理107
342 项目命名与道路命名申报的注意要点111
35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111
351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手续112
352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注意要点119
附录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8年版)119
D4章 房地产项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与施工阶段报批报建指南127
41 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备案128
411 建设工程施工图的审查要点128
412 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手续的办理128
413 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情况备案手续的办理133
42 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表的审批140
421 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的主要内容141
422 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表审批手续的办理141
43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和合同备案143
431 建设工程施工监理招标登记和备案手续的办理144
432 建设工程施工和监理合同备案手续的办理150
44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和施工安全措施备案155
441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手续的办理156
442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备案手续的办理160
45 余泥渣土排放证的办理167
46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办理169
461 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条件169
462 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手续169
463 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注意要点173
47 建设工程放线、验线的办理175
48 建设工程临时施工设施的报批177
481 建设工程临时施工设施报批手续的办理177
482 建设工程临时施工设施报批的注意要点180
49 建设工程YJ设施的报批181
491 建设工程YJ设施报批手续的办理181
492 建设工程YJ设施报批的注意要点188
附录4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
理办法(2013年版)189
附录42 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管理办法(1994年版)194
附录43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1年版)195
附录44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版)202
附录4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版)210
附录46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2014年版)219
D5章 商品房预售许可阶段与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报批报建指南223
对于我这样一名资深的房地产从业者来说,能够看到一本如此接地气、如此实操性强的书籍,真的非常难得。《房地产开发流程-房地产项目报批报建实操一本通》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工具箱”。它所涵盖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房地产项目从拿地到销售过程中,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所有关键节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政策解读”和“沟通技巧”的篇幅。很多时候,报批报建的难点不在于程序本身,而在于如何准确理解政策的精神,如何与不同部门的官员进行有效沟通。书中用大量篇幅详细分析了不同政策的背后逻辑,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解读偏差,并给出了相应的沟通建议。这比我过去多年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还要系统和全面。书中的一些“锦囊妙计”,比如如何准备一份能够打动审批人员的材料,如何把握与审批人员沟通的“窗口期”,都非常有价值。而且,书中还对不同类型房地产项目(如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等)在报批报建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们进行多元化开发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报批报建这个“幕后英雄”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项目的推进更有信心。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最大冲击,在于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房地产项目的“生命线”。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项目开发的核心在于设计、营销和资金,但这本书却把“报批报建”这个环节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仅仅是项目的“敲门砖”,更是项目能够顺利落地、最终实现价值的关键。书中的内容,简直就是一本“地图”,清晰地勾勒出了报批报建的复杂地形。从土地性质的认定、规划许可证的申请,到施工许可证的发放,再到最后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风险规避”的章节,详细列举了在报批报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风险,并且提供了具体的防范措施。这让我意识到,很多项目之所以失败,并非是因为市场不好,而是因为在报批报建环节就埋下了隐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预见”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它让我们从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规划者。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案例,分析了过去一些著名项目在报批报建过程中遇到的重大困难,以及最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案例的分析非常有启发性,让我能够从宏观层面理解报批报建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在微观层面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在房地产开发这个复杂且流程繁琐的领域。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真正落地的操作经验才是王道。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它没有空泛地讨论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没有沉浸在各种理论模型中,而是直接切入核心——项目报批报建。从最初的概念设想,到土地获取,再到各种审批环节的打通,这本书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拆解。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报建”的部分,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房地产项目(比如住宅、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等)在报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实际案例,这些案例的分析非常深入,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是挖掘了背后的原因,比如某个项目为何会因为某个审批环节延期,或者某个创新性的报建方式是如何成功的。这对于我们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摸爬滚打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它让我对整个报批报建的链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拼凑,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对照自己的项目,发现许多过去模糊不清的地方都豁然开朗。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务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那种直击问题核心的表达,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也更容易吸收。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关于房地产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显得陈旧或者过于理论化,跟不上实际的节奏。但是,当我翻开《房地产开发流程-房地产项目报批报建实操一本通》之后,我发现我之前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精准,直指房地产开发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报批报建。我个人在工作中就常常被这些繁琐的审批流程搞得焦头烂额,这本书就像是我的“救命稻草”。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鸡汤文,而是“怎么才能做”的实操指南。书中对于每一个关键节点,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梳理,比如不同部门的职能、所需的材料清单、可能遇到的风险点,以及如何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五证办理”的部分,书中不仅列出了办理流程,还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提前准备、如何规避常见的坑。而且,书中还加入了一些“潜规则”的解读,虽然不是官方内容,但对于理解实际操作非常有帮助。它让我明白,报批报建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提交材料,更是一种策略和智慧的运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开发者少走很多弯路,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甚至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就是为我们这些长期奔波在报批报建第一线的“老兵”量身定做的。我用了好几年时间,才勉强摸清了报批报建的门道,而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高效的方式,将这些精华浓缩在一起。它不像某些理论书籍那样,总是站在高处俯瞰,而是真正地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报建”的章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报批报建模式已经显得越来越低效,而书中提出的很多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利用新技术优化流程,都让我耳目一新。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些电子化审批平台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预测审批结果,都极具前瞻性。此外,书中还详细剖析了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在报批报建方面的政策差异和执行标准,这对于我们进行跨区域项目开发非常有帮助。它让我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因为对当地政策不熟悉而造成的延误。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指南,更是一本“思维升级”的教材。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做”,更教会我们如何“想”,如何在高压的环境下,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将项目顺利推向市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