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郭丁銘,羅時貴 編著 定 價:99 齣 版 社:中國法製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年08月01日 頁 數:523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9387313 ●部分閤同效力糾紛
●1齣租人無融資租賃經營許可,融資租賃閤同是否有效?——廣東GF實業投資公司訴東莞市DX小輪公司等船舶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2汽車金融服務公司訂立挖掘機等非汽車的融資租賃業務閤同是否無效?——某汽車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訴杜某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3融資租賃中齣租人的資質和種類——南方GJ租賃有限公司訴天津市GL國際海運有限公司等船舶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4融資租賃齣租人可否嚮第三人轉讓債權?——江蘇GX資産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訴高某等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5融資租賃閤同轉讓必須徵得齣租人同意——長沙HY機械有限公司訴龍某等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6以抵押物為租賃物的融資租賃閤同是否有效?——江蘇RC化工有限公司等與江蘇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融資租賃閤同糾紛上訴案
●7承租人用租賃物投資入股簽訂的閤同是否有效?——GJ國際財務有限公司訴珠江印刷廠有限公司等融資租賃閤同返還租賃物糾紛案
●8將他人的財産進行售後迴租,售後迴租閤同的效力如何?——廣東XHMD錦綸集團公司等與遼寜YD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等融資租賃閤同糾紛上訴案
●9融資租賃閤同無效後如何處理?——LS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與深圳市ZJ太陽能有限公司融資租賃閤同糾紛上訴案
●第二部分閤同性質糾紛
●10法院應當綜閤考察案件事實來認定爭議閤同是否為融資租賃閤同——武陟縣LYHT運輸有限公司與閆某等融資租賃閤同返還原物糾紛案
●11融資租賃閤同、藉款閤同及分期付款買賣閤同——江蘇GX資産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訴周某等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12名為“銷售還款閤同”,實為融資租賃閤同——江蘇XG工程機械租賃有限公司訴大連ZF機電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等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13融資租賃閤同不是藉款閤同——海南RX塑印公司與FSSL租賃(中國)有限公司融資租賃閤同糾紛上訴案
●14售後迴租的性質如何認定?——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訴HX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等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15工程機械融資租賃與按揭的區彆——吳某與中國某工業公司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16轉租也是融資租賃的一種形式——中國KF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與江西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等融資租賃閤同糾紛案
●17融資租賃閤同不是租賃閤同——XJXD(許昌)電梯有限公司與成都YW建築機械租賃服務中心、彭某融資租賃閤同糾紛一案
●第三部分閤同解除糾紛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融資租賃具有“融資”和“融物”的雙重特性,其以租賃物為紐帶,將租賃物的所有權、債權和擔保物權組閤,將齣租人、承租人、擔保人捆綁,交易結構和法律關係比較復雜,融資租賃的法律風險分析、控製和防範需要法律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郭丁銘、羅時貴編著的《融資租賃實務精解與百案評析》精心挑選瞭近100個真實的融資租賃案例,分門彆類地進行瞭編排和點評。在具體案例分析中闡述相關依據,提煉案件焦點,明確法律關係和分析思路,總結同類型案件的共性和特點,方便法律工作者在較短的時問內掌握融資租賃實務巾的法律風險點,為融資租賃法律工作者提供幫助,也可以為法院審判實務提供參考。 郭丁銘,羅時貴 編著 郭丁銘,1976年生,湖南邵陽人,法學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師從有名破産法學專傢王欣新教授。現為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破産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昆明理工大學法律顧問。主要研究破産法、公司法和經濟法理論。先後在《政治與法律》、《法學雜誌》等期刊發錶論文若乾;閤作齣版編著作品4部。主持、參與國傢、省部級、廳級課題5項。
羅時貴,江西南昌縣人,民盟盟員,副教授兼職律師,商事仲裁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
商業地産投資與風險管理:構建穩健的資産組閤 本書聚焦於當前快速變化、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商業地産投資領域,為專業投資者、開發商及資産管理者提供一套係統化、前瞻性的投資策略與風險控製框架。全書深入剖析商業地産的價值評估模型、融資結構設計、市場周期把握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旨在幫助讀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構建抗風險能力強、迴報穩定的優質資産組閤。 --- 第一部分:宏觀環境與投資邏輯重塑 第一章:全球經濟背景下的商業地産投資新範式 商業地産投資已不再是簡單的“買地建樓”模式,而是深度嵌入全球宏觀經濟、金融市場流動性、地緣政治變化及技術變革(如數字化、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復雜係統。本章首先梳理當前全球宏觀經濟麵臨的主要挑戰,如通貨膨脹壓力、利率環境變化及其對資本成本的影響。 1.1 宏觀經濟指標對投資決策的影響路徑: 詳細解析GDP增長率、就業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等關鍵指標如何影響不同細分業態(零售、辦公、物流、酒店)的需求彈性與租金預期。 1.2 資本市場流動性與資産定價: 探討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如量化寬鬆/緊縮)如何影響商業地産的資本化率(Cap Rate)波動。通過曆史數據分析,建立利率敏感性模型,預測不同利率環境下資産估值的變化區間。 1.3 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重構: 分析國際貿易摩擦、區域衝突對特定區域(如跨境物流樞紐、特定産業園區)的投資吸引力和運營連續性的影響。闡述“近岸外包”(Nearshoring)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趨勢下,工業及物流地産的選址策略調整。 第二章:商業地産價值評估的深化與精細化 傳統DCF(摺現現金流)模型在市場波動性加劇時暴露瞭其局限性。本書強調引入更多前瞻性指標和情景分析。 2.1 收益法:情景驅動的摺現率與現金流預測: 不僅關注基準情景,更側重於“樂觀情景”和“壓力情景”下的價值區間測算。重點講解如何根據租賃閤同的剩餘期限、租戶信用等級,動態調整摺現率(Discount Rate)的組成部分(無風險利率、風險溢價)。 2.2 可比交易法:數據清洗與價值修正: 強調可比交易數據(Comps)的真實性與可比性。如何對交易中的“附帶條件”(如特定股權結構、資産打包摺扣、特定租戶的鎖定條件)進行科學剝離和價值歸因修正,避免盲目套用平均值。 2.3 成本法與重置成本分析: 探討在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背景下,重置成本如何設定資産的“價值底綫”,尤其適用於有獨特結構或曆史價值的物業。 --- 第二部分:細分業態的差異化投資策略 商業地産不再是同質化的集閤,不同業態的生命周期、驅動因素和風險敞口截然不同。 第三章:現代物流與供應鏈地産的“最後一公裏”博弈 隨著電商滲透率的提升和供應鏈韌性要求的提高,物流地産成為焦點。 3.1 城市核心區物流(Urban Infill)與郊區大型樞紐的選址模型: 詳細對比兩種模式的租金水平、租戶類型(電商 vs. 第三方物流3PL)及容積率利用效率。構建基於“運輸時間閾值”的選址決策矩陣。 3.2 自動化與綠色建築標準對資産價值的溢價: 分析高天花闆、高承重、先進消防係統和新能源基礎設施(如充電樁)對吸引優質租戶和提升資産估值的具體量化貢獻。 3.3 租約結構:從傳統固定租約到指數掛鈎與績效激勵: 探討如何設計更能反映通脹和租戶運營錶現的租約條款,以穩定長期現金流。 第四章:辦公樓市場的重構:健康、靈活與“體驗式”辦公 混閤辦公模式的常態化對傳統辦公樓提齣瞭顛覆性要求。 4.1 A級、B級與精品辦公的價值分化: 剖析“Flight to Quality”(嚮優質資産集中)的趨勢下,老舊資産如何通過資本支齣(CapEx)實現價值重估,以及未及時升級資産的摺舊風險。 4.2 WELL、LEED等健康標準對租金和空置率的影響研究: 量化分析達到高等級綠色認證的辦公空間在同地段的租金溢價率及更低的空置期。 4.3 聯閤辦公(Co-working)與彈性租賃的風險對衝: 探討如何將靈活空間引入傳統大宗租賃物業中,平衡穩定性與靈活性,並管理次級租賃方(Operator)的信用風險。 第五章:零售地産的“內容化”轉型與體驗經濟 實體零售的核心競爭力迴歸到“不可替代的體驗”。 5.1 主力租戶組閤(Tenant Mix)的動態優化: 如何平衡“必需品零售”的穩定性與“體驗服務/餐飲”的客流量吸引力。分析餐飲租戶的坪效(Sales Per Square Foot)與租金支付能力的關係。 5.2 購物中心嚮“社區中心”的角色演變: 探討引入醫療、教育、文創等高頻、非交易性業態對延長顧客停留時間和提高周邊物業價值的綜閤效應。 --- 第三部分:投資組閤與風險控製的實操框架 第六章:商業地産融資結構的設計與優化 高效的資本結構是提升股權迴報率的關鍵。本書深入探討瞭債務與股權的匹配藝術。 6.1 債務工具的選擇與組閤: 係統梳理銀行貸款、信托貸款、保險資金、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的特點、成本結構及對資産運營的限製條件(Covenants)。 6.2 優先股/夾層融資(Mezzanine)在交易中的定位: 探討在股權迴報目標(IRR)與債務杠杆率(LTV)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特彆是在再融資壓力較大的市場環境下。 6.3 資産證券化(REITs與CMBS)的結構設計要點: 分析如何通過結構化設計隔離特定資産風險,並吸引不同風險偏好的機構投資者。 第七章:全生命周期資産管理與退齣策略 成功的投資在於管理每一個運營周期,並精確把握退齣時機。 7.1 運營層麵的價值提升(Value-Add)策略: 聚焦於通過高效的物業管理、精準的能源優化和創新的客戶關係管理(CRM)來降低運營費用(OpEx)並提升淨營業收入(NOI)。 7.2 租戶信用風險與續租談判: 建立租戶財務健康度快速評估體係,提前識彆高風險租戶。設計多階段續租談判方案,確保租金基綫穩定。 7.3 擇時退齣:基於市場周期信號的決策樹: 建立一套包含利率變化、新開工量、空置率拐點和競爭性資産供應預測的退齣決策信號係統,避免在市場頂部或底部被動齣售。 第八章: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在商業地産中的量化應用 ESG已從閤規要求轉變為核心的資産價值驅動力。 8.1 氣候風險壓力測試與物理風險評估: 如何評估極端天氣事件(洪水、熱浪)對特定地理位置物業的保險成本和物理損壞風險。 8.2 綠色融資的機遇: 分析獲得綠色債券或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SLL)的條件,及其為資産帶來的潛在融資成本優勢。 8.3 社會責任與社區關係管理: 探討社區參與度、員工福祉空間設計如何轉化為租戶粘性和更高的資産品牌價值。 --- 本書特點: 實戰導嚮: 全書案例均取材於近年全球主要市場的實際交易和運營難點,提供可復用的分析工具和決策模闆。 跨界整閤: 打破瞭傳統的地産、金融、法律三者間的知識壁壘,強調係統性思維。 前瞻視野: 重點覆蓋數字化轉型、氣候變化適應性及混閤辦公新常態對投資決策的長期影響。 適用對象: 商業地産基金經理、機構投資者、大型企業不動産部門負責人、高級物業管理者以及相關專業領域的金融和法律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