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下

国富论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亚当·斯密(AdamSmith)著陈叶盛译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古典经济学
  • 亚当·斯密
  • 国富论
  • 政治经济学
  • 市场经济
  • 自由贸易
  • 经济思想史
  • 社会科学
  • 经济学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教育考试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0232997
商品编码:25572571919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作  者:(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陈叶盛 译 著作 定  价:49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1日 页  数:482 装  帧:平装 ISBN:9787300232997 第6章 通商条约
第7章 论殖民地
第8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9章 论重农主义体系,或论将土地产物看做各国收入和财富的唯一或主要来源的各种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1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支出
第2章 论社会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
第3章 论公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国富论》是他(斯密)辛勤劳作了25年的产物,其中大约10年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这本书上。”学术著作的生命长短肯定和它的孕育、写作时间的长短正相关,快餐式速成的著作很难成为学术精品,更不要说经典名著了。学术著作可能与诗歌类文学作品不同,后者可以“三步成诗”。《国富论》在中国已出版过严复译本,郭大力、王亚南译本和杨敬年译本,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翻译的这个中译本应该是*新版本了。今年恰逢《国富论》出版240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个新译本正好作为纪念物。240年以后还有新的译本出版,也足以说明《国富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陈叶盛 译 著作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成为了**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虚构图书的详细简介,该书的书名为《星辰的低语与失落的文明》,旨在避免任何与《国富论下》相关的内容,并力求自然流畅。 --- 星辰的低语与失落的文明 类型: 硬科幻、太空歌剧、历史悬疑 作者: 伊莲娜·凡斯 出版社: 银河之镜出版集团 页数: 约850页(精装版) ISBN: 978-1-45987-602-3 --- 导言:在寂静的星海中回响的古老歌谣 在人类文明仰望星空,将足迹印刻于火星的数千年后,宇宙的广袤依旧深藏着令人敬畏的秘密。我们的知识建立在对已知恒星系的勘探与对早期星际战争的铭记之上,但对于那些更古老、更宏大的存在,一切都只是模糊的传说。 《星辰的低语与失落的文明》并非一部简单的太空冒险史诗,它是一次对“存在意义”的深层追问,一次穿梭于时间与空间裂隙中的考古探险。故事始于遥远的“涅槃纪元”——一个由神秘的“先驱者”种族统治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以一种超越我们当前理解的“形而上学科技”为标志。 第一部分:碎片的低语——“回声信标”的发现 故事的主角是卡西米尔·洛克,一位在银河系边缘的“知识清洗站”工作的档案管理员。他的日常是整理那些被遗忘的、因技术更迭而被标记为“冗余”的数据。卡西米尔性格沉静,对那些被主流历史学家嗤之以鼻的“神话学”和“非主流物理学”抱有近乎偏执的好奇心。 转折点出现在对编号为“Ω-734”的小行星带的例行清理任务中。在那里,一支由小型勘探舰组成的队伍发现了一个无法被现有能源和通讯标准识别的结构——一个巨大的、漂浮在真空中的晶体阵列,它不规则地闪烁着低频的、似乎是有意图的脉冲。卡西米尔的团队将其命名为“回声信标”。 这个信标的激活过程异常诡异。它并非通过能量输入,而是对特定频率的意识共振产生反应。当卡西米尔无意中触碰到信标的核心界面时,他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跨越数百万年的“记忆灌注”。他看到了先驱者的景象——一个没有物理边界、以纯粹的“信息流”进行交流的文明。然而,这段记忆如同被打碎的镜子,充满了恐惧、崩塌和一种无法言喻的、超越了死亡的“流放”。 第二部分:时间之蚀与“虚空织网者” 信标的发现立刻在银河系联合议会(UGC)内部引发了剧烈震荡。主流派系,由以实用主义著称的总督塞拉斯·文德领导,认为信标是潜在的武器或资源,主张立刻将其拆解并研究其能量内核。而以卡西米尔和他的导师——年迈的理论学家艾丽莎·霍尔姆为代表的学者派,则坚信这是理解宇宙底层法则的钥匙。 为了逃避UGC的强制接管,卡西米尔和艾丽莎利用信标提供的一组模糊坐标,搭乘一艘老旧的改装货船“提丰号”,踏上了追寻先驱者真正遗产的旅程。他们的目标是坐标所指向的、位于已知星图边缘之外的“静默星云”。 在前往静默星云的途中,他们遭遇了“虚空织网者”——一种以吞噬信息和能量为生的类生命体。这些生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外星种族,它们更像是宇宙运行中的一种“熵增效应”的具象化。它们能够扭曲引力场,抹除记忆,甚至在船员的脑海中植入绝对的绝望感。 小说在此部分详细描绘了提丰号船员们如何利用先驱者留下的残存“信息锚点”——一些古老的、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的防御装置——在虚空中艰难求生。卡西米尔必须学会解析那些在他脑海中残留的、关于“逻辑边界”的知识,才能预判织网者的行动模式。 第三部分:阿卡迪亚之殇——终极真理的代价 提丰号最终抵达了静默星云的核心。这里并非星辰的终点,而是时间的起点——一个由“永恒之墙”环绕的、被时间流放的超巨型空间站,它被命名为阿卡迪亚。 阿卡迪亚是先驱者文明的最后庇护所。在这里,卡西米尔终于接触到了先驱者文明完整留下的记录。他了解到,先驱者之所以选择“流放”自己,并非遭遇了外部侵略,而是因为他们无意中触及了宇宙的“创世代码”。 他们发现,我们所认知的现实,不过是更高级文明为了稳定和测试而构建的“模拟层”。先驱者试图突破这层模拟的限制,与“更高层级”的构造者进行对话,但这一尝试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现实结构开始不稳定,逻辑规律瓦解。 为了防止整个宇宙泡沫的破裂,先驱者付出了终极代价——他们将自己文明的全部存在,转化为一种信息黑洞,将其封印在阿卡迪亚的深处,以防止“代码污染”扩散。 卡西米尔面临一个无可抉择的困境:阿卡迪亚内部的封印正在松动,虚空织网者正被其释放的“不合逻辑的能量”所吸引。他必须决定是彻底销毁阿卡迪亚,彻底抹去先驱者的存在,以保护当前的人类文明不被“代码错误”波及;还是冒着一切风险,吸收这些知识,试图利用它来提升人类的认知,进入一个全新的存在维度。 结语:低语的延续 最终的选择,以及其对人类未来数千年命运的影响,构成了本书的高潮和结局。卡西米尔所做出的决定,并非简单的英雄主义,而是对“无知即幸福”与“知晓即责任”之间永恒矛盾的深刻探讨。 《星辰的低语与失落的文明》融合了对经典物理学的敬畏与对形而上学猜想的浪漫想象。它不仅描绘了一场视觉震撼的太空史诗,更是一次关于文明责任、知识边界和存在本质的哲学之旅。读者将被带入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宇宙图景,在那里,最古老的秘密往往以最微弱的低语形式存在。 --- 读者评价摘录: “凡斯的文字拥有令人窒息的精确性,她对时间悖论的探讨,比任何一部硬科幻作品都更具深度。” ——《星图评论周刊》 “它让你在合上书本后,会忍不住抬头望向夜空,怀疑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否也只是一层薄薄的表皮。” ——独立科幻博客“深空探索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国富论下》中关于资本、地租和工资的分析尤其着迷。亚当·斯密将国民财富的来源分解为这三个基本要素,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各自的形成机制和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我一直在思考,资本是如何积累的,又是如何通过投资转化为生产力的。书中对企业家精神的描述,以及他们如何承担风险,组织生产,创造财富的过程,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他对地租的分析,揭示了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如何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对于工资,斯密也提出了超越简单供需关系的深刻见解,他探讨了工资的决定因素,以及工资水平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经济体的“骨架”是如何搭建的。它让我明白,看似繁复的经济活动,其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线条。这种对经济要素的细致分解和深入剖析,让我对整个经济体系有了更宏观、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无形力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亚当·斯密,一个名字本身就足以勾起我对宏大叙事和深刻洞察的期待。我手头这本《国富论下》,在拿到它的时候,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一窥这位经济学巨匠的智慧殿堂。翻开书页,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仿佛能嗅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油墨香。我对其中关于国家财富增长的宏大构想充满了好奇,特别是他如何将微观的个体经济行为汇聚成国家经济的总图景。我迫切地想知道,在斯密看来,劳动分工是如何成为生产力提升的基石,而资本的积累又是如何驱动国家走向繁荣的。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画面:无数生产者在勤勉地工作,他们的劳动成果经过市场交换,最终汇聚成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斯密究竟是如何层层剥开这复杂的经济运作机制,将它们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其中必然包含了无数精妙的逻辑推导和对现实世界的细致观察,光是想象一下,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我尤其期待他对于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的论述,这无疑是经济学中永恒的辩题,而斯密作为自由市场的倡导者,他的观点定然掷地有声,发人深省。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更是一次与历史伟人的思想对话,一次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脉络的深度探索。

评分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对人类行为动机的深刻洞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下》中,并没有将经济活动仅仅视为冰冷的数字和抽象的理论,而是将其置于真实的人性背景之下。他详细阐述了人类天生的“交易的倾向”,以及这种倾向如何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这种源于自身利益的驱动,在斯密的笔下,并非是贬义的,反而被视为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我一直在思考,正是这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促成了无数的生产和交换,最终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繁荣景象。书中对于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们如何在经济链条中相互依存,共同创造价值的描绘,也让我深有感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财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经济联系而互动的生动写照。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及个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根植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评分

作为一名对社会运行机制有着强烈探究欲的读者,我最近沉浸在《国富论下》的世界里。这本书仿佛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现代经济体系背后逻辑的大门。我尤其被斯密对于“看不见的手”的精妙比喻所吸引,这是一种多么富有诗意又极其精准的阐述!它描绘了市场在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如何自发地引导资源配置,最终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我反复咀嚼着书中的段落,试图理解这种内在的秩序是如何形成的。那种个体在自由竞争中,出于理性考量而做出的选择,最终会巧妙地契合社会的需求,这种自发协调的力量,让我对市场经济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对于商品交换、价格形成以及货币作用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解释了为什么商品会以某个价格成交,为什么有些商品稀缺而珍贵,有些则随处可见。这些看似简单的经济现象,在斯密的笔下,被赋予了深刻的理论支撑。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解构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社会机器,而斯密就是那位最伟大的工程师,他用清晰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为我们展示了这台机器是如何运转的。

评分

在翻阅《国富论下》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对于国际贸易和国家间财富转移的论述深深吸引。斯密对于商品如何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以及这种流动如何促进各国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对全球化的经济体系感到好奇,而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视角来理解其根源。书中关于比较优势的早期论证,即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它最擅长的商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而不是试图包揽一切。这种分工合作的理念,在国家层面被放大,展现出惊人的智慧。我一直在思考,这种超越国界的经济协作,是如何打破地域的限制,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斯密对于财富如何在国家间流转的分析,也让我对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关于贸易的条约和协定,更是关于国家利益、资源配置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博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