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实战制胜百招》整理了作者左天多年来玩麻将牌的实践心得体会。内容上偏重于实战的计谋与手段。读者可通过许许多多招术和诀窍,体会麻将实战的独特魅力与丰富变化,掌握牌战制胜的法宝。结构上以取胜口诀为主线,纵贯全篇,将融于实战牌例中的诸多战术技巧、谋略、招法串连起来,以便读者领会。 本书是以**体育总局1998年颁布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试行)为准则进行编写的,并同时兼顾各地以往沿袭的俗成规定。因此,既适用于正规比赛,又可作为平时休闲娱乐之用。
上篇 概述
一、基本知识
(一)牌具的组成
(二)打牌的程序
(三)组牌的方式
(四)牌桌上的规矩
二、名词术语
三、牌谱训诫
四、打法简介
(一)推倒和打法
(二)穷和打法
(三)花样打法
(四)圪堆和打法
中篇 实战胜招
一、理牌妙法
1 理牌三阶段 各有偑重点
2 排牌讲策略 神仙也难测
3 配牌细思索 大致定战略
4 依据牌形态 策划牌型格
5 做牌看条件 硬做必吃亏
6 审视手牌相 选择面子牌
7 留门不宜杂 太杂难成牌
8 牌型不同类 战术各不同
9 牌张巧运筹 中局尤重要
二、舍牌法则
10 薄弱之牌 先行切舍
11 舍牌要诀 守己顾彼
12 好张先打 “望牌兴叹”
13 中盘舍牌 紧盯三家
14 终局舍牌 顺风扯帆
15 单张切舍 价值区别
16 客风切舍 先“上”后“下”
17 三元切舍 内藏玄机
18 舍牌跟同 不可盲从
19 面子拆舍 双向基本
20 适时舍牌 看准火候
21 去留选张 区别对待
22 诱引设伏 待牌易出
23 1、4切舍 认真琢磨
24 摸牌换5 须防1、9
25 先5后3 1、4安全
26 舍牌安危 灵活对待
27 隐蔽舍牌 瞒天过海
28 **计算 *不丢张
29 不吃反打 牵制对家
30 明察秋毫 鉴别铳牌
31 “引牌”后放 成和在望
……
下篇 识骗防骗
附录 番种分类分值表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制胜百招”这个标题有点不以为然,觉得是不是有点夸张的宣传手法,毕竟麻将的变数太多,哪有什么固定的“制胜法宝”?但是,当我深入阅读后,才明白作者所指的“招”并非是僵硬的招式,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这本书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对“信息收集与压制”这块的论述。它不仅仅教你如何快速听牌,更重要的是教会你如何通过自己的出牌节奏、打牌风格,甚至是面部表情(虽然电子麻将看不见,但心理建设很重要),去“误导”对手,让他们误判你的牌势。我以前打牌太注重自己的牌面,很少去观察别人打出的废牌的规律和弃张的意图。这本书里有一段关于“逆向推理”的分析,让我茅塞顿开。它举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对手在某巡亮出了两张三万,但在接下来的几张牌中一直没有碰或者吃三家的牌,这可能暗示着他不是缺三万,而是在等待一个更大利益点,或者说他手上可能藏着一个与三万相关的特殊牌型。这种对对手心理的细致入微的刻画,让我的牌局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我开始学会“做戏”,学会把一些看起来很强的牌打出去,引诱别人跟我打点不大的牌,从而保护我真正的主力牌型。
评分这套书的写作风格非常老派,带着一种老先生教导弟子的那种严谨和耐心,但绝不枯燥。它的深度远远超过了市面上那些只停留在“如何防守”或“如何进攻”这种二元对立层面的书籍。作者对于麻将中的“时机”拿捏得极其到位。比如,在介绍如何“做大牌”时,书中明确指出了在什么番数压力下,应该果断放弃做清一色转而追求对对胡,而不是一味地坚持最初的宏大目标。这种务实的态度,对于我们这些实战玩家来说太重要了。毕竟,麻将桌上不是竞赛场,而是牌局,能赢才是硬道理。我曾经因为太想做十三幺而输掉很多局,总觉得差那么一张牌的遗憾难以接受。读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及时止损”和“见好就收”的艺术。书中对“役满”的解读也很有意思,它不是鼓吹去赌那些极低概率的牌型,而是通过稳健的牌效累积,让役满成为水到渠成而非刻意强求的结果。这种稳扎稳打的哲学,让我心态都平和了许多,不再那么容易被一时的输赢影响。
评分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书中对“番种组合优化”这一部分的详尽论述。很多麻将书在讲番种时,都是孤立地介绍,比如“平和是什么”、“混一色是什么”,但很少有人去系统地分析不同番种之间的“兼容性”和“冲突点”。这本书就做得非常出色。它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中张牌的拆分顺序,来最大化最终番数,同时还能兼顾防守的弹性。举个例子,假设我的手牌有潜力做平和,同时也可以拆成一对来争取做大对对胡。作者清晰地列出了在对手打出两张特定废张的情况下,选择平和能多得多少番,而选择对对胡又会损失哪种防御能力。这种细节的对比,直接改变了我对牌局判断的优先级。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每打一张牌都是一个独立的决策,而是将每张牌都视为整个牌局结构优化中的一个微小步骤。这套书的结构设计,很像是一部精密的工程学手册,把麻将的随机性降维到了可计算的概率模型之中,让人感到非常受用。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传授几手“绝招”,更在于它塑造了一种专业的麻将“世界观”。书中对“点差”和“局势判断”的分析,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很多时候,我们输不是因为牌不好,而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点家”还是“被点家”,更没有算清当前局势下,谁会是下一家点炮的高风险对象。作者用大量的实战案例说明,有时候为了避免被点大牌,宁愿自己少赢一点点,也要打出最安全的牌。这在一些娱乐性较强的牌局中可能不被重视,但在追求竞技性和高额番数的场合,这种“避险”策略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中张的价值随局数变化的分析”,即随着牌局的深入,那些原本价值不高的边张、中张牌,因为稀缺性增加而变得极其值钱,尤其是在防守端。这本书让我明白,麻将的智慧在于“不贪”,在于对风险的精确量化和管理。它真正培养的是一名合格的牌桌决策者,而不是一个只会碰运气的小玩家。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那种厚重感和专业的气质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非常大气,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硬货。我以前也看过一些市面上的麻将书籍,很多都是泛泛而谈,讲的那些技巧在实战中根本派不上用场,或者就是把一些基础的规则翻来覆去地说,读起来非常枯燥。但是这本《麻将实战制胜百招》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仿佛是汇集了一位老道的牌手多年来沉淀下来的精髓。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牌型组合和听牌时那种深入骨髓的分析,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样打是对的”,而是详细地剖析了为什么这种选择在特定局势下是收益最大化的。比如,书中对“暗听”和“明听”的概率权衡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记得有一次我打牌时犹豫不决,脑子里闪过了书里关于“边张与对子交换”的那个章节,立刻就找到了清晰的思路,那一局最终赢了下来,那种感觉真是酣畅淋漓。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清晰,图例丰富,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策略。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张进入高手圈子的通行证,不再是盲目地摸牌,而是带着明确的目标在计算和布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