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剑术运动 作 者: 蔡云龙 出 版 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2*1版 印刷时间:2013年2*1次 I S B N :9787500943006 字 数:360000 字 页 数:452 页 开 本:32 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520g 定 价:29.00元编辑推荐
中国的剑术历史悠久,人民群众把它作为体育运动也已有很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剑术形成了相击的格斗运动和舞练的套路运动。格斗运动的剑术能够培养人们进攻和防守的技巧,培养人们的注意力和迅速辨认情况的能力。由于进行剑术格斗时情况总是变化不定,人们需要及时地辨清情况并相机进行进攻,这就要求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视觉、感觉等机能感受非常敏锐,因此剑术格斗运动能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功能。 随着武术运动的普及,广大群众除了练习拳脚之外,也还提出了学习剑术的要求,希望得到一些剑术方面的书本。作者蔡龙云自幼习武,喜爱剑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喜练剑术的需要,1982年曾选择了4种体势的单练和对练的剑术共7项撰写成《剑术运动》一书,献给了爱好剑术的读者们。目录
*一章 剑术的起源和发展 *一节 剑器的形成时期 *二节 周秦时期的剑术运动 *三节 两汉时期的剑术运动 *四节 晋代以来的剑术运动 *五节 唐代时期的剑术运动 *六节 宋代时期的剑术运动 *七节 元明以来的剑术运动 *八节 近代的剑术运动 *二章 剑术的基本把法与剑法 *一节 剑器各部位的名称 *二节 剑术的基本把法 *三节 剑术的基本剑法 *三章 剑术练习 *一节 太极剑(绵剑体) *二节 七星剑(工剑体) *三节 盘龙剑(工剑体) *四节 峨嵋剑(工剑体) *五节 纯阳醉剑(醉剑体) *六节 飞虹双剑(行剑体) *七节 三合对剑(工剑体) *四章 怎样练习剑术内容介绍
《剑术运动》内容简介:中国的剑术历史悠久,人民群众把它作为体育运动也已有很久的历史。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剑术形成了相击的格斗运动和舞练的套路运动。格斗运动的剑术能够培养人们进攻和防守的技巧,培养人们的注意力和迅速辨认情况的能力。由于进行剑术格斗时情况总是变化不定,人们需要及时地辨清情况并相机进行进攻,这就要求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视觉、感觉等机能感受非常敏锐,因此剑术格斗运动能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人们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功能。
作者介绍
蔡龙云,汉族,山东济宁人,1928年11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著名武术技击家、理论家、教育家,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武术九段,国际级武术裁判。
曾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体育系副主任,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职工武术气功协会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学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第7届全国政协委员。
幼年习武,擅长华拳、少林、太极、形意诸技,尤精技击。1943年、1946年,先后在上海与西洋拳击家比赛,以中国拳法击败俄国拳击家马索洛夫、美国重量级拳击冠军鲁赛尔,被人们誉为“神拳大龙”。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竞赛暨表演大会上获“优秀奖”;后入选国家队并兼任政治辅导员。1956年开始,屡任国际、国内武术比赛裁判长、总裁判长,任第11届亚运会武术竞赛委员会主任。
多年从事武术教学、科研和管理,卓有建树。著有《武术运动基本训练》 《华拳》 《剑术》 《少林寺拳棒阐宗》和《琴剑楼武术文集》等专著十余部。曾主编我国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参与编写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武术》教材。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学术性、技术性、知识性文章七十余篇。
为武术事业作出卓著的贡献,1959年被国家体委授予“第1届全国运动会先进个人”;1983年任全国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工作组副组长,1984年获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武术挖整工作先进个人”;1985年被评为“全国体育优秀裁判员”,同年,被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奖章;1988年荣膺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为他建立了“蔡龙云大师工作室”。
这本书的整体结构严谨得像一本大学教材,但其语言的温度和对武术精神的敬意,又让它充满了人情味。对于新手来说,它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避免了走弯路;对于有经验者而言,它则是一个深挖细节、修正认知盲点的宝库。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安全训练”的强调,尤其是在“运动解剖”这一部分,详细标注了哪些动作容易损伤肩关节或腰椎,并给出了预防性的替代方案或热身流程。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习武者的负责态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武术体能重塑”,而不是简单的剑招学习。这本书超越了简单的剑谱范畴,它是一部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的综合性指导手册,绝对值得每一位严肃对待剑术运动的习练者珍藏和反复研读。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毕竟市面上的“秘籍”实在太多,真正能让人功力大增的凤毛麟角。然而,这本书在叙述风格上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不像某些武术书籍那样故作高深,晦涩难懂,反而采用了非常直观且富有逻辑性的讲解方式。特别是针对“剑法”的拆解部分,作者似乎将一套完整的剑谱分解成了无数个可独立训练的小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自检标准。我尤其欣赏它对“意、气、力”三者的融合阐述。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用气”,而是详细解释了呼吸在不同发力阶段如何配合横膈膜和腹肌群的工作,从而实现更稳定、更有爆发力的剑招。我尝试根据书中的呼吸法调整了一套基础功的练习,仅仅几天时间,就感觉持剑的稳定性提升了一个档次,手臂的疲劳感也明显减轻了。这本教材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手把手地在旁边指导,而不是一本单纯的文字记录。
评分作为一个已经练习了几年剑术的爱好者,我最怕的就是陷入“套路化”的僵局,即招式熟练但缺乏变化和实战意识。这本书在“剑术运动”的理论构建上,展现了极高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舞剑,更是关于如何“思考”剑术。书中穿插的几段关于“运动心理学”在对练中的应用,让我茅塞顿开。比如,如何通过眼神和微小的身体语言来预测对手的下一步动作,以及如何在高压对抗中保持冷静的决策能力。这些内容在传统的兵器谱中是很难见到的。它把剑术从一种单纯的身体技能,提升到了一个需要高度认知和策略布局的运动范畴。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比不同流派剑法优劣势的章节,作者的分析客观中肯,既肯定了各家之长,也指出了其在现代竞技或防卫体系中的局限性,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我们这些希望融会贯通的习练者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厚度让我有点望而生畏,但一旦开始阅读,那种沉浸感是很难打断的。它的排版和图文配合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介绍那些需要精准角度和肌肉协同的复杂动作时,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剖面图和受力箭头指示,这比单纯看视频要有效得多。我曾经对“剑的缠斗”环节感到非常困惑,总觉得自己的动作总是慢了半拍,或者在转换中失衡。翻到这本书对应的内容后,我发现问题出在我对手腕韧带和前臂小肌群的训练上存在严重不足。书里给出的专项力量训练辅助练习,针对性极强,不需要复杂的器械,只需要利用自身的重量和阻力就能完成。我将这些辅助练习融入到日常训练中后,那种“卡住”的感觉明显缓解了,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你“怎么做”,更科学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有效”。
评分这本《剑术运动 剑法书籍剑谱图剑术书籍 剑术教程剑术运动 剑术剑谱书籍剑术秘籍 专业武术运动解剖》简直是为我这种热衷于传统武术又渴望科学训练的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既能深入讲解传统剑法精髓,又能结合现代运动科学原理进行指导的书籍。我翻阅了市面上不少号称专业的剑术书籍,很多要么是故纸堆里的老旧理论,要么就是过于侧重表演性而忽略了实战应用和身体负荷的训练方法。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拨云见日。光是看到书名中“专业武术运动解剖”这几个字,我就知道作者在编写时是下了苦功的,他们没有停留在“招式”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人体结构、肌肉发力、关节保护等核心要素。例如,书中对“独立步伐”在不同剑型中的力学传导分析,我就发现自己以往的练习中对重心转移的理解还是过于表面化了。书中配图的清晰度和对细节的捕捉也令人赞叹,即便是复杂的转折和绞缠动作,通过图示和文字的配合,也变得条理清晰,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拿起剑进行验证。对于希望系统提升剑术水平,并长期坚持训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基础和安全指导,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