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奥林匹克击剑——奥运会项目大全
定价:12.00元
作者:俞继英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5-01
ISBN:97875009204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奥运会项目大全》 由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赛项目组成,按项目分册,每册包括项目的回顾与展望、技战术与训练,竞赛与成绩三大部分。力求全面地反映:该项目在奥运会上的演变和发展;奥运会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技战术的演进和训练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和我国该项体育组绢及重要赛事;竞赛规则的变化和场地器材的革新;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图文并茂,融科学性、专业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广大体育爱好者的观赏指南,又可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书。本书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既可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又可提高对项目的观赏水平,激发参与的热情。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工作者。
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中外有关书刊资料,恕不一一列出。
本书是奥运会项目大全中的一本。全套书先出10本。本书内容包括奥运击剑运动的发展趋势;法、意、俄、德、匈、中等国风格各异的击剑流派;别具一格的击剑训练方法和格斗技艺;比赛临场指挥的艺术;独特的比赛方法以及成绩榜。还附有击剑术语法汉对照。
目录
回顾与展望
1 源远流长的“贵族运动”
2 与奥运共同成长的现代击剑运动
3 风格各异的击剑流派
3.1 美观轻巧——法兰西
3.2 严谨刚烈——意大利
3.3 稳扎稳打——俄罗斯
3.4 不拘一格——德意志
3.5 勇于创新——匈牙利
3.6 博采众长——中国
4 奋起直追的中国击剑运动
5 迈向新世纪的现代击剑运动
5.1 花剑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5.2 重剑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5.3 佩剑技战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与训练
6 别具一格的训练方法
6.1 集体练习法
6.2 双人练习法
6.3 个人练习法
6.4 模拟练习法
6.5 实战练习法
6.6 击剑训练的特殊形式——个别课
7 精彩实用的格斗技艺
7.1 蓄势待发的实战姿势
7.2 灵活多变的步法
7.3 先发制人的进攻
7.4 伺机反击的防守
7.5 后发制人的反攻
7.6 乘胜追击的还击
8 格斗技艺训练实例
9 挑战智慧的战略战斗
10 战斗战术训练实例
11 击剑比赛的制胜因素
竞赛与成绩
12 临场指挥艺术
13 竞赛常识
14 比赛与裁判
15 击剑组织
16 叱咤剑坛风云榜
17 世界剑坛成绩榜
18 击剑术语汉法对照
作者介绍
俞继英 女,1942年生,教授,博士导师,国际体操裁判,上海体育学院院长。学历:研究生。1965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1983-1985年留学联邦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主攻运动训练学。兼任中国体操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
文摘
序言
第四段评价: 我尝试用最挑剔的眼光来审视这本书,试图找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最终发现,它的专业性和覆盖面几乎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似乎预设了不同水平读者的需求。对于初学者,它提供了清晰的图解和基础概念的快速入门;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练习者,那些关于“空间感知”、“时机把握”等抽象但至关重要的心法,则是如获至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其他研究或历史文献时的严谨态度,每一个论断都有据可查,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准确性的极致追求。这让阅读过程变得非常踏实,你不用担心学到一些过时的或者不准确的知识。它更像是一份可以信赖的参考资料库,即使多年以后,其中的核心原理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传世之作”。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配合封面上精心挑选的击剑动作剪影,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的时候,我立刻就被那种专业、严谨的气息所感染。虽然我并不是科班出身,但光是翻阅前几页的图版,那些对器材细致入微的讲解,以及历史沿革的梳理,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作者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的巨大投入。特别是关于不同剑种(花剑、重剑、佩剑)的起源和演变,描述得层次分明,不像有些科普读物那样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技术哲学的层面。我特别欣赏它对“奥林匹克精神”在击剑这项运动中具体体现的探讨,那种对公平竞争和优雅对抗的推崇,通过文字清晰地传递了出来,让人在学习运动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图文并茂,即便是复杂的战术图解,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变得易于理解,对于初学者和资深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极佳的入门或参考工具书。
评分第三段评价: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着实令人赞叹,它不像市面上常见的“速成宝典”,而更像是一部翔实的百科全书。在内容组织上,它采用了非常系统化的结构,从基础的剑道礼仪、裁判手势的基础认知,一直延伸到高阶的进攻与防守策略的演变。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似乎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比如,对于击剑运动中不同时代战术思想的流变,比如从早期强调刺击效率到后来强调步法和距离控制的转变,阐述得极为透彻,并且辅以了大量历史案例来佐证观点。我个人感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技艺,更在于提供了一种思考击剑运动发展脉络的框架。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在规则不断微调的背景下,顶尖运动员是如何不断突破边界,重新定义“最优解”的。这种宏观的视野,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运动指南范畴。
评分第二段评价: 坦率地说,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偏向于技术手册类的书籍,或许会充斥着枯燥的动作分解和死板的规则条文。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手法却出乎意料地生动和引人入胜。它不仅仅罗列了“是什么”和“怎么做”,更深入地挖掘了“为什么”。例如,书中对一些经典奥运会击剑对决的回顾分析,简直像是电影剧本一样充满张力。作者没有简单地描述得分的高低,而是将每一次刺击、每一次步伐变化都置于当时的环境、选手的心理状态以及战术博弈的大背景下去解读。这种“情境化”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硝烟弥漫(当然是比喻意义上的)的剑坛之上。对我这种主要关注奥运会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冰冷的技术数据和鲜活的竞技生命力,让人读后热血沸腾,对这项“剑上的芭蕾”充满了敬意。
评分第五段评价: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呈现出一种沉稳而有力的特质,既不失学术的严谨,又充满了对运动本身的热爱和激情。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作者那种希望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读者的真诚。这本书并非那种堆砌术语的“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清晰且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将那些看似复杂的剑术原理层层剥开,最终还原为简洁而高效的行动指南。这种行文风格,让人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运动美学中的那种克制与爆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击剑”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像一个优秀的击剑运动员那样思考和行动”的哲学指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这项运动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看待以往的比赛录像时,那些以往不曾注意的细节都变得清晰可见,收获之丰厚,远超我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