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钓鱼的基本知识:手竿钓鱼 |
| 作者 | 戴星,沈凡 |
| 定价 | 16.00元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274805 |
| 出版日期 | 2012-05-01 |
| 字数 | 190000 |
| 页码 | 212 |
| 版次 | 5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222Kg |
| 内容简介 | |
| 《手竿钓鱼(第5版)》是一本由有几十年钓龄的两位钓鱼高手编著的钓鱼书,是一本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书。《手竿钓鱼(第5版)》自出版以来,经3次修订,31次印刷,印数已达80万册。本次修订,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垂钓经验与智慧,毕其功于一役,将精华倾囊相授,同时补充了多位“钓王”的钓鱼妙招、绝技,使《手竿钓鱼(第5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钓鱼入门书、工具书、教科书。 《手竿钓鱼(第5版)》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实用,通俗易懂,不仅是钓鱼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对具有垂钓经验的读者也有参考价值。 |
| 作者简介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目录 | |
| 暂无相关内容 |
| 编辑推荐 | |
| 《手竿钓鱼(第5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钓鱼入门书、工具书、教科书,启迪垂钓智慧,指导垂钓实践,解读垂钓奥妙,尽享垂钓乐趣。 |
| 文摘 | |
| 二、鲤鱼 (一)生活习性 在我国鲤鱼分布广,有十几个品种,从东北的黑龙江到西南的澜沧江等水域都有鲤鱼。鲤鱼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江河、湖泊、水库、塘、堰、溪流中都可以生活,尤喜在水草丛中、水质肥沃的松软泥层活动。鲤鱼一般不出水面,有时有逆水流跳跃的情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鲤鱼跳龙门”。鲤鱼在水底层游弋觅食时常常用嘴拱泥,此时水面翻起水泡,形成条形或片状,若发现水面有这种水泡,即可下钩垂钓。鲤鱼属水底层鱼,喜欢在有水草的水域及水底有石头、树根、树枝的地方生活。鸭子栖息的水域、牛卧水的水域也多有鲤鱼游动。水库、湖泊中的缓坡,较深的水湾、涵洞、闸门附近也是钓鲤鱼的好地方。鲤鱼有避强光、喜阴暗、隐蔽性强的特点。 鲤鱼多在4-6月产卵,在产卵前后的半个月内不进食。鲤鱼属杂食性鱼,因地域不同,食性也有差异,如澜沧江水域的大头鲤、大眼鲤以水中浮游物为食,而云贵鲤鱼以肉食性饵料为主,但大部分鲤鱼是荤、素皆食,侧重荤食,喜食浮游的小软体动物,如小昆虫、蚯蚓、面包虫、红虫、蛆虫、螺蛳肉等;喜食的素食有各种面团(用酒或油与番茄、香蕉、韭菜、虾粉、鱼粉、酒糟等拌和而成),对嫩玉米粒、红薯、山芋尤为喜欢,也喜甜食。 鲤鱼性格机敏、狡猾,警惕性高,吃食谨慎,挣扎力大,逃窜迅速。遇到食饵后不是马上咬钩,而是先用头、身子、尾巴触碰鱼饵、鱼线,再嗅嗅食饵,然后才咬钩。反应在漂子上,是渐渐下沉,没入水中拖走,也有送漂的情形,但较少,漂子沉浮的幅度较大,偶尔还有漂子在水面打圈圈的现象。比较大的鲤鱼咬钩后往往伏在水底不动,这时提竿的感觉是钩被树根、石头挂住似的,这正是大鱼卧底不动的表现,这时一定要沉住气,把竿子斜着拉紧(斜度约60°),然后慢慢遛鱼。由于鲤鱼力大、狡猾,易脱钩,一定不能慌张,慢慢把鱼遛到水边,尽量用抄网或抓钩捉鱼。 钓鲤鱼可用硬梢手竿,钩子要稍大些(7号以上的钩),钩的弯曲部分也要宽一些,可用伊势尼8-11号钩.风线宜短。拴钩方式为卧底钩.若在水域宽的水库、湖泊中垂钓,宜用长尾风漂,也可用七星漂,以省去因水的深浅不同而反复调漂的麻烦。在江河、湖泊中垂钓,因水宽鱼稀,可在不同的水域多打几处窝子,以“见机行事”,还可轮流垂钓。 (二)钓鲤鱼的饵料配方 鲤鱼的大食性特点是喜食甜味饵,因此,配制钓鲤鱼的饵料一定要注意增加甜味。 …… |
| 序言 | |
| 章 钓鱼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 一、钓鱼有益健康,老少皆宜 二、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多吃鱼大有益处 三、世界钓鱼活动方兴未艾 第二章 渔具的精选和装配 一、主要渔具 (一)鱼竿 (二)鱼钩 (三)渔线 (四)鱼漂 (五)坠子 二、辅助渔具 (一)鱼护 (二)打窝器 (三)支竿架 (四)退钩器 (五)抄网和抓钩 (六)太空豆 三、渔具的装配 (一)线、钩系结的方法 (二)坠子、脑线和漂子的系结法 (三)双钩坠子及特殊钩、坠安装法 (四)竿、线系结方法 (五)保护好竿梢软带 第三章 鱼饵的配制与使用技巧 一、配制和使用饵料是钓鱼的“技术活” 二、关于鱼饵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不要颠倒了“中心” (二)“秘方”问题 (三)不可忽视鱼的癖食性 三、配制鱼饵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一)所钓鱼种 (二)气温、水温 (三)水质因素 (四)季节因素 (五)水面的面积因素 (六)水的深浅 四、鱼的嗅觉和鱼饵的气味 五、配制饵料的七种方法 (一)调拌法 …… 第四章 掌握鱼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第五章 几种常见鱼的生活习性及其钓法 第六章 多种水域的钓鱼技巧 第七章 几种常见情况的处理方法 第八章 几种特殊的垂钓技法 第九章 台湾钓法介绍 第十章 钓鱼注意事项 |
对于我这种更偏爱传统钓法的人来说,这本书对基础线组绑扎和常见钓位的选择讲解得尤为到位,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种主线、子线搭配的原理,特别是关于八字环、连接环的打结方法,给出了好几种实用且不易松脱的结法,并标注了它们的受力差异。我以前总是随便打个结了事,结果经常跑鱼,现在对照书中的图解,我发现自己过去犯了多少低级错误。 更关键的是,书中对“钓位”的解析,完全跳出了“哪里人多去哪里”的误区。它从水流、水底结构、植被覆盖以及光照角度等多个维度,科学地分析了鱼类偏好的藏身之所。例如,它提到了“铧尖钓位”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水面反光来判断水下障碍物。这让我意识到,选择钓位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书中对于如何安全地进入和离开复杂钓位也做了提醒,体现了对垂钓者安全的高度关注。这种全方位的知识覆盖,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它不仅仅教你“怎么钓”,更教你“在哪里钓”和“为什么在那里钓”。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基础装备介绍部分的详尽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于一个注重实用性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市面上的各种鱼竿品牌和型号,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材质(碳素、玻璃纤维)的特性、不同调性(软、中、硬)在实战中的优缺点。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竟然还花了好几章的篇幅,专门讲解了如何根据自己的身高、力量和主要的钓场环境来“量身定制”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基础装备组合,而不是盲目追求昂贵和高端。 书中对渔轮的选择和保养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包括纺车轮和矶投轮的基础操作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我之前对缠线、抛投总是心存畏惧,总怕一不小心就把线抛到树上了,但这本书通过清晰的步骤图和口诀式的总结,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此外,关于浮漂的识别和调校部分,作者简直是把“经验总结”倾囊相授。哪些漂型适合流水,哪些适合静水,以及如何在不同光线下看漂相,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读完这一部分,我仿佛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钓友在我身边手把手指导,这种实操指导的价值,是那些纯理论书籍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正版书籍 钓鱼的基本知识:手竿钓鱼》简直是为我这种新手量身定做的入门宝典!我一直对垂钓充满好奇,但面对市面上那些厚厚的专业书籍,总觉得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开篇就非常亲切,用最直白的语言介绍了钓鱼这项活动的魅力所在,仿佛作者就是坐在我对面,耐心地跟我聊家常。它没有上来就堆砌那些复杂的术语,而是从“为什么我们要钓鱼”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讲起,让我对这项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向往。 比如,它详细解析了不同天气对鱼类的影响,这点对我这个“看天吃饭”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太重要了。书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晴天、阴天、下雨天鱼群的活跃度变化,以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饵料和钓点。我尤其欣赏它对“耐心”这个概念的阐述,它强调钓鱼不只是技巧的比拼,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修行。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已经不仅仅是想去“钓到鱼”,而是更期待那种沉浸在水边,感受微风拂面的宁静时刻。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出色,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它真的成功地把我从一个完全的小白,领进了一个充满趣味和知识的垂钓世界的大门。
评分本书的饵料制作章节,绝对是点睛之笔,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商品饵料万能论”的看法。作者没有仅仅推荐某几种昂贵或神秘的商品饵,而是回归到了基础的“味型”和“状态”的构建上。他详细解释了基础底料(如豆粕、麸皮)的作用,以及添加诱食剂(如曲酒、红糖)的目的。这让我明白,即便是自制饵料,也能达到甚至超越某些市售饵料的效果,而且成本更低。 书中对于不同目标鱼的“开胃”和“主攻”饵料配方进行了分类讲解。例如,针对鲫鱼的轻盈雾化配方,和针对鲤鱼的粘合度要求,都给出了明确的比例参考。我尝试按照书中的一个基础鲫鱼饵配方在家制作了一次,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鱼口明显比我之前随便买的成品饵要积极得多。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季节性调整饵料的重要性,比如夏季高温时如何增加清爽的素饵比例,冬季低温时如何增加动物蛋白的含量来提高适口性。这种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的思维方式,才是钓鱼这项活动真正的精髓所在,这本书成功地将这种“活学活用”的理念灌输给了读者。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让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能更上一层楼,那就是它在“钓后处理”和“环境伦理”方面的探讨。很多入门书籍只关注如何上钩,却忽略了渔获的处理和对环境的责任。这本书非常负责任地花了专门的篇幅讨论“放流”的技巧,强调如何正确地解钩,最大程度地保护那些不打算带走的鱼类。书中配有详细的图示,教导如何使用摘钩器,以及如何判断鱼是否能被成功放生。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倡导了一种尊重自然的垂钓哲学。作者强调“取之有度”,反对过度捕捞,并对如何保持钓场清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如何妥善处理废弃的鱼线、包装袋等垃圾。这种对生态负责的态度,让我这个新钓手在心里对这本书肃然起敬。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钓者守则”。通过阅读,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手竿,更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垂钓爱好者。这使得整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