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孟子字义疏证——理学丛书
定价:22.00元
作者:(清)戴震,何文光 整理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2-05-01
ISBN:9787101007596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儒家著作,从考证训诂而阐发“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哲学范畴的根本意义,故名曰“字义疏证”,以反对“宋以来儒书之言”。全书分上、中、下3卷。书末附戴东原答彭进士书及彭绍什与戴东原书。
目录
孟子字义疏证
序
卷上
理十五条
卷中
天道四条
性九条
卷下
才三条
道四条
仁义礼智二条
诚二条
權五条
原善
卷上
卷中
卷下
绪言
卷上
卷中
卷下
孟子私淑録
卷上
卷中
卷下
答彭進士允初书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一些关于心学的著作后,我总觉得在理学的基础部分有些漂浮,缺乏一种坚实的基石感。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缺。它像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解剖的是孟子哲学的“骨架”和“肌理”。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气”与“理”的早期表述的梳理,这是理解后来朱熹理学中“理一分殊”的关键前提。戴震和何文光先生的梳理,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学养和对文本的敬畏,他们并非是为了推翻前人,而是力求在纷繁复杂的注释体系中,提炼出最核心、最不易被误解的义理所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是跟随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源而上,去探访思想的源头。这种溯源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但每当解开一个困惑已久的词义之谜,那种智识上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这本书的体量和内容深度,注定它不是一本可以轻松放在床头阅读的消遣读物,它更像是案头的工具书和长期研习的参考资料。我最欣赏的是其对“义理”概念的界定——它如何从朴素的道德直觉,逐步被哲学化、体系化。从读者的角度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穿透力”。很多关于儒家道德实践的讨论,往往会陷入空泛的口号,而本书通过对孟子语言的精微剖析,使得道德实践背后所依赖的形上学基础清晰可见。这对于那些希望在当代语境下重新激活传统思想的知识分子而言,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严谨的方法论,指导我们如何去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那些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深刻洞见。每次合上书本,总感觉自己的思想经受了一次彻底的“清理和重塑”。
评分我最近对中国古代哲学中“心性论”的演变非常感兴趣,这本书虽然书名主打“孟子”,但其内在的逻辑线索,其实是贯穿着理学发展的关键节点。我注意到,戴震和何文光先生的整理工作,并非简单的注释和训诂,他们显然是在试图构建一个清晰的脉络,将孟子的思想置于宋代理学家们如何“借用”和“发展”的语境中去考察。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义理”与“人欲”这对永恒矛盾的辨析。书中对历代解释的引用非常考究,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堆砌文献,而是有明确的取舍和倾向性,这使得阅读过程不至于变成枯燥的文献比对。它教会我如何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阅读经典,不是全盘接受前人的解读,而是要回到文本本身,重新审视那些被时间淘洗过的词汇的原始力量。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对传统儒学的生命力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灵活和具有张力,绝非是僵化的教条。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无疑是高的,它要求读者对先秦诸子乃至宋明理学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框架。但是,正因其专业性和严谨性,它提供了一种极其可靠的“知识锚点”。我试着对照着阅读孟子的原文,很多地方,我原本自以为理解得八九不离十的句子,对照书中的“疏证”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其内涵远比我先前理解的要丰富得多。特别是书中对于孟子如何回应当时的“杨墨”等流派时所使用的特定语汇的辨析,非常精彩,它帮助我们将孟子的思想置于其诞生的历史情境中去理解,避免了以今人的视角去过度解读古人的意图。这种“还原历史语境”的努力,是此书最可贵的价值之一。虽然读起来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查阅工具书,但这种“慢读”带来的收获,是快速浏览任何导读类书籍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大部头的书,光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敬畏。我本来对宋明理学这个领域是有些疏远的,觉得那是高深莫测的学问,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和繁复的思辨。然而,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学人气息,中华书局的出品一向让人放心。我翻开目录,看到那些细致入微的章节划分,心中那点犹豫便消散了许多。它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导论,更像是对孟子思想脉络进行的一次地毯式、解剖式的梳理。每一个概念,从“性善论”到“浩然之气”,都被放到了一个宏大的思想史背景下去审视,对比了历代注疏的不同侧重。尤其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关键的“字义”的考证,那种咬文嚼字的功夫,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让人不禁佩服古人对文本的敬畏之心。读下去,你会发现,那些平日里看似平淡无奇的孟子名言,在经过这样的细致疏解后,其内在的张力与深度才真正被激发出来。这本书更像是为那些希望真正扎根于儒家思想核心,而非满足于泛泛而谈的求知者准备的“武功秘籍”,需要耐心,也必将有所回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