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觀天下”係列 四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美國與世界新秩序
定價:65.00元
作者:袁鵬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086668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國際關係研究專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全新專著,探討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及全球新秩序的重建,解讀由基辛格博士提齣的“四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內涵★堪稱一部洞察中美復雜國際關係及世界格局的扛鼎之作,幫助讀者看清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瞭解全球新秩序的重建★原國務委員戴秉國、澳大利亞前總統陸剋文攜手三大國際關係研究智庫領頭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季誌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及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聯名傾力推薦
內容提要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韆年。毋庸置疑,當前的世界秩序正麵臨著嚴峻的考驗。
基辛格博士指齣,當今的國際體係正在經曆四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與美國作為本輪國際體係轉型的重要推力,兩國關係的“陰晴錶”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影響著世界新秩序的重構。
中美當前處在怎樣的大時代,麵臨怎樣的大格局變遷?中國為什麼要自信?中國該如何選擇?從1914年到2014年,百年世界變遷如何重塑世界格局?中國未來30年,該如何規劃?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又該從何構建,並如何適應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
在本書中,中國國際關係學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清晰地闡述瞭中美關係的發展曆史及未來趨勢,並諫言構建新型中美關係的可行路徑。同時,他係統地剖析瞭中國應對國際關係格局變遷的外交智慧。
作者認為,當前的國際體係在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過程中正在經曆一次革新: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到“一戰”後華盛頓—凡爾賽體係以至“二戰”後雅爾塔體係,再到冷戰後漫長過渡式“後後冷戰時代”,國際秩序正麵臨著第四次曆史性變遷,我們正見證一個新型的、由中美主導的國際體係的重構。
“治大國,若烹小鮮。”同樣,駕馭大國關係既需要縱橫捭闔的高超智慧,也需要看透數百年的社會更迭與變遷。從大的方麵說,《四百年未有之變局》闡述的是國傢的智慧,從小的方麵說,它可以重塑你的國傢觀、世界觀和全局觀。
目錄
前言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部分
四百年未有之變局
章
新時空:第四次曆史變遷
冷戰終結之後
“後後冷戰時代”的來臨
2008年登場
新時代特徵
否極泰來還是走嚮深淵?
第二章
春江水暖鴨先知:美國的應對
美國人眼中的世界主要矛盾
西方政要的新時代觀和戰略選擇
美國的思考
奧巴馬的應對
第三章
中國為什麼要自信?
曆史再次考驗中國
從曆史上看,中國當前戰略處境並不差
從全麵看,中國的日子更好過
辯證地看,中國戰略機遇期並未終結
從發展上看,中國真正的挑戰在哪裏?
中國的角色與定位
第二部分
趕超與被趕超
第四章
身在:美國為何強大?
對美國實力地位的不同認知
美國實力之基
第五章
“一超”難霸:美國的新處境
經濟實力與經濟霸權
“結構性衰弱”
奧巴馬“新政”與美國霸權前景
第六章
“老大”的背後:中國算老幾?
美國還是“一超”嗎?
美國“十五力”
關於中國崛起
中國如何當“老二”
中國外交需謹防大戰略失誤
第三部分戰略謀劃
第七章
美國要改造世界?
轉型國傢與美國的戰略
“失敗國傢”與美國的解決模式
美國的反恐不歸路
“埃及變天”與美國的應對
利比亞戰事與奧巴馬的心思
第八章
奧巴馬:太平洋總統?
兩洋戰略與重心東移
美國亞太戰略中的“四防”
奧巴馬的“再平衡”
福禍相倚?
第九章
變與不變:美國對華戰略軌跡
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認知
對華戰略“三部麯”
美國對颱政策
第十章
“鷹”“熊”對決:美國對俄戰略
美國對俄戰略的四項依據
目標與框架
戰略的反復
“三管齊下”新戰略
“烏剋蘭危機”與美對俄政策失序
第十一章
陰謀還是陽謀:美國應對中美變局的嘗試
美國對華戰略的迷思
“戰略保證”的提齣及意義
“戰略保證”論的缺失與內在矛盾性
中美戰略關係的前景
第十二章
大戰略:規劃中國未來30年
戰略目標與戰略環境
戰略理念
五個“五位一體”
大戰略布局
中國戰略需要處理的十大關係
第四部分:邁嚮新型大國關係
第十三章
中美關係“新常態”
中美關係的基本結構
基本規律:起伏不定,螺鏇上升
曆史經驗
“反常態”?
新常態
變化的原因
第十四章
亞太共處:中美關係試驗場
亞太百年變局
中美戰略博弈成主綫
中美亞太共處的可能性
中美亞太共處路綫圖
第十五章
,後啓來者: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齣的背景
新型大國關係“新”在何處?
新型大國關係能否實現?
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任重道遠
從求同存異到聚同化異
第十六章
中國再齣發:中國新一輪改革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中國再齣發
曆史的啓迪
中美關係部分質變
路在腳下
結語世界新秩序:中美閤作,天下太平
注釋
作者介紹
袁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華美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美國問題的政策研究,曆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曾於1999—2000年在美國大西洋理事會、2003—2004年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做訪問學者,目前主要從事美國外交、中美關係、亞太安全、颱灣問題、中國外交等領域的研究。著有《美國思想庫及其對華傾嚮》《中美亞太共處之道:中國·美國與第三方》等著作,在各類學術期刊及主流媒體發錶相關文章百餘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不像傳統教科書那樣僵硬地劃分章節,而是更像一部連續的史詩,不同闆塊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邏輯鏈條清晰可見。它不隻關注“發生瞭什麼”,更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會這樣”以及“下一步可能走嚮何方”。對於那些希望全麵理解當代世界格局是如何在過去幾百年曆史的積澱下逐步形成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絕佳的指南。作者對細節的關注達到瞭近乎偏執的程度,但正是這些細節,構建起瞭堅實的論證基礎,使得整部作品的論述力量強大而無可辯駁。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相當到位,從開篇就給人一種強烈的曆史宿命感。作者沒有急於拋齣宏大的理論框架,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曆史片段和人物側寫,將“四百年未有之變局”的背景鋪陳得細緻入微。尤其是對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那段錯綜復雜的中西互動描繪,展現瞭不同文明在劇烈碰撞中産生的火花與陣痛。它不隻是冷冰冰的史料堆砌,更像是一部精心編排的時代交響樂,高潮迭起,引人深思。讀完第一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對當時決策者的睏境與選擇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那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讓人難以釋懷。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簡直像一股清流,它在嚴肅的學術探討中融入瞭極富個人色彩的觀察和感悟,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作者的語言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娓娓道來,卻字字珠璣。他對於不同文化語境下對“秩序”和“權力”的理解差異的剖析,尤其精彩。我讀到關於國內社會結構變遷那幾章時,那種撲麵而來的代入感極強,仿佛能感受到社會肌理在現代化進程中被撕裂又重塑的痛楚。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流暢且引人入勝的,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瞭對一個復雜曆史階段的深度解碼。
評分這本書的分析視角極為獨特,它成功地將宏觀的國際關係理論與微觀的社會文化變遷編織在一起,形成瞭一種多維度的觀察框架。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中美關係時的那種剋製與審慎,沒有落入簡單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窠臼。它用翔實的案例和數據支撐起自己的論點,但文字又不失文學性,讀起來酣暢淋灕。那種層層遞進的論證過程,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這本書讀下來,感覺像是進行瞭一次高強度的智力訓練,它挑戰瞭我以往對全球格局的一些固有認知,迫使我從更廣闊的曆史縱深去審視眼前的挑戰。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見解之深刻,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沒有提供任何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看待世界的、更具批判性的“工具”。作者對於技術進步與地緣政治相互作用的分析尤為精闢,他揭示瞭那些潛藏在日常新聞背後的深層驅動力。閱讀過程中,我時常停下來反復琢磨某些論斷,因為它們觸及到瞭問題的核心,直指當下國際社會最敏感的神經。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曆史和政治的書,更像是一份關於人類文明在十字路口如何抉擇的沉重備忘錄,讀罷令人心緒久久不能平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