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都并敏史主编的《足球战术与阵形图解(思路解说案例分析及训练方法)》是学习掌握足球阵形和运用足球战术的指导书。全书用图解的形式介绍了足球战术的基础知识、阵形和战术、球队战术、定位球战术以及边后卫的基本知识和战术,是一本一看便懂、一学即会的足球战术宝典。书中除了有基本足球战术的解说,还有具体的对团队战术和个人战术的讲解。如果你想在赛场上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在修炼足球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会运用足球战术。本书有助于足球教练、球员及足球爱好者提升足球技战术水平。 (日)都并敏史 主编;张大维,金丹 译 都并敏史,1961年8月14日出生,籍贯东京都世田谷区。从小学6年级开始,都并在当时的读卖足球俱乐部(现东京绿茵)下属的球队踢球,高中时进入了靠前梯队。都并踢左侧边后卫的位置,多年来一直是球队的核心人物。19岁时,都并抢先发售以日本国家队队员的身份参加比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共代表日本国家队出场78次,获得2分,以左侧边后卫的身份在日本足球目前留名。1996年转会至福冈黄蜂,1997年赛季中途转会至平塚比马(现湘南比马),1998年退役。退役后从事足球解说工作及球队的指导工作。2004年取得S级教练执照,2005年担任当时的日乙球队仙台维加泰的教练,2006年成为东京绿茵的主教练,2007年执等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聚焦于当下流行的几种主流阵型,比如4-3-3或者3-5-2的变体解析。然而,它更像是为我打开了一个足球历史和理论的宝库。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战术思想的演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早期的WM阵到后来的全攻全守,那种体系的传承与创新,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原来我们现在所习以为常的某种跑位模式,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的某位大师的创新。这种跨越时空的理论对话,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足球运动的整体认知,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深沉的蓝调配上明亮的橙色线条,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的时候,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光滑,感觉很耐用。我当时就在想,一本专注于战术和阵型的书,如果装帧不够“专业”,总会让人觉得少点说服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翻开内页,排版布局清晰明了,字体大小适中,图示和文字的比例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深度内容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到重点。这种注重细节的用心程度,让我对后续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让人愿意反复把玩和研读。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重塑了我看球的方式。过去看一场球赛,我可能主要关注球星的个人发挥和最终比分;但现在,我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聚焦到球员的站位、中场三人组的三角支撑、边后卫插上的时机,以及球队在丢球后的快速就地反抢策略。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码器”,让我能够透过表面的激烈对抗,看到教练组在场下付出的所有心血和精心设计的逻辑链条。它让我从一个单纯的“观众”升级成了能品味战术细节的“鉴赏家”,这种思维上的飞跃,是任何精彩进球都无法比拟的价值所在。
评分初读这本书,最令我惊喜的是它对基础概念的阐述方式。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抽象的战术思想,用最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记得有一部分关于“空间压缩与拉伸”的讨论,以往我看其他资料时总觉得云里雾里,但在这里,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图形辅助,那种‘A点带动B点’的连锁反应瞬间变得豁然开朗。它没有一味地堆砌术语,而是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口吻,将教练席上的决策过程模拟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场边,亲身感受战术博弈的微妙之处。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那些原本只关注进球和射门的球迷,也能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进攻或防守。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实操性是我最看重的一环。很多战术书写得再好,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的训练场上,就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了非常落地的指导。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描述“应该怎么做”,更是详细拆解了“如何一步步练成”。对于任何想提升球队战术素养的教练或业余爱好者来说,这些训练方法的描述简直就是一份现成的教案。无论是针对局部区域的协同配合练习,还是全队层面的攻防转换训练,都有明确的步骤、人员配置和侧重点分析。我甚至已经开始尝试将书中建议的某些小游戏引入到我周末的友谊赛训练中,效果立竿见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