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为教而写的公司法教科书。本书以对中国公司法自身的关注和讨论为基本定位和优选目的;注重引进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制度以及司法经验并在比较法的意义上使之原理化;再将之与中国公司实践相结合,使之“本土化”;意图在借鉴国外公司理论与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公司法的基本原理。《优选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经验性,其主要就公司决议瑕疵及其司法救济、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股权转让以及派生诉讼五个问题的相关法律适用进行了规定。此番再版,作者根据该司法解释对全书进行了相应修订,以便读者及时了解和理解该规定。 施天涛 著 施天涛,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优选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优选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靠前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曾任新加坡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访问研究员、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常委。一直从事商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代表著作有:《商法学》《公司法论》《关联企业法律问题研究》《财产法》(翻译)等。 第四版序《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法释〔2017〕16号)(本书简称为《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于2016年12月5日由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02次会议通过,于2017年8月25日公布,于2017年9月1日起施行。《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主要就公司决议瑕疵及其司法救济、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股权转让以及派生诉讼五个问题的相关法律适用进行了规定,具有重要意义。譬如,《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承认了公司决议不成立诉讼,界定了股东知情权行使的“不正当目的”情形,确定了“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情形,解决了股权转让中有关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具体问题,明确了派生诉讼的利益归属和费用承担,以及相关诉讼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合并等程序问题的规定。这些都是这次司法解释的亮点。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的规定是在其审判实践中对公司法适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所作出的司法解释,这些等这本书的逻辑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让我这样一个初涉法律领域的读者也能相对容易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公司法论(第4版)》在解释公司法基本原则时,总是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比如,在讲到公司人格独立性的时候,它不仅解释了“法人”的概念,还详细说明了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财产、公司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意义,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会被“刺破公司面纱”。 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公司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语言也比较生动,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它引用了一些经典的法学理论,同时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阐释,使得原本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法律条文的解读,不仅仅是解释了“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规定”,以及“在实践中有什么用”。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资本市场动态的观察者,我对《公司法论(第4版)》在解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方面的论述印象深刻。书中对于上市公司如何履行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义务的探讨,以及违法披露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强调了披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些案例分析,说明了信息不对称在公司法领域可能引发的风险,以及监管机构如何通过强制披露来维护市场公平。 尤其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本书并没有回避当前公司法领域的一些热点和争议问题。比如,对于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书中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分析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例如独立性难以保证,以及董事会的决策效率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视角更加全面和客观,不是简单地照搬理论,而是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讨论,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演进和适用非常有帮助。
评分读完《公司法论(第4版)》,我对于公司法在保障交易安全和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对于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机制,比如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的规定、公司债务的承担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它清楚地勾勒出,法律如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义务和责任,来确保公司能够履行其对债权人的承诺,从而维护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另外,本书对于公司法与会计、审计等其他领域交叉的议题也有所涉及,这让我了解到,公司法的适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互配合。例如,关于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披露,就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而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正是为了约束公司在这一环节的作为。这种跨学科的视角,使得我对公司法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立体。
评分这本《公司法论(第4版)》真是出乎我意料地详尽!我一直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要素很好奇,比如股东大会的议事规则、董事会的运作机制,以及监事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真正作用。这本书在这方面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列举了法律条文,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项制度背后的逻辑,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例如,关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保护,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法域下的保护机制,从股权收购权到诉讼救济,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让我对如何防范大股东的滥用权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而且,这本书对于公司设立、变更、解散等全生命周期的法律流程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我之前一直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有些模糊,认为过程会非常繁琐。但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虽然涉及的环节不少,但只要遵循法律规定,并且有相应的专业指导,其实是相对规范和可控的。书中对不同类型公司的股权设置、资本募集方式、以及合并分立等法律行为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这对于有创业意向或者正在经营企业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公司运营背后的法律框架。《公司法论(第4版)》在探讨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方面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对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勤勉尽责和忠实义务的阐述,细致入微,让我认识到,这些公司“掌舵者”的责任远比我想象的要重大。 它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而是具体分析了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制。比如,对于关联交易的监管、内部控制的建立,以及对信息保密的义务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意识到,一套有效的公司法体系,是防止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法律纠纷,甚至走向破产的重要保障。这本书的内容,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企业合规性建设的朋友,无疑是极具价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